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0周年庆典贺词

2022-04-01 来源:爱go旅游网

  在这万木逢春、百花争艳的时节,迎来了清华大学103周年华诞。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关心支持我校发展的社会各界友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党的精神指引下,清华大学在过去一年坚持以开放带改革,以改革促发展,自觉从国家现代化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背景中谋划和推进学校改革发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要认真做好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向着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砥砺奋进。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教育模式,激发学术志趣,提高培养质量”为主题召开全校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围绕未来的人才战略需要,突出清华学生在独立思考、价值选择等方面的培养,明确以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为抓手,以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学术文化氛围、构建共享知识体系等为手段,谋划启动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改革,努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抓好各类人才培养创新项目,提高培养质量,去年有8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加大就业引导力度,八成毕业生主动选择到国家重点单位就业,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二是坚持人才强校,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试点基础上,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院系为主体全面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学术导向,创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吸引最优秀的学者来校工作,让教师做出最有价值的工作,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学校综合改革,努力激发师生员工的创造活力。20xx年,我校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入选杰青11人,“青年千人计划”进入公示33人。到目前,我校有两院院士76人,国家教学名师15人,长江学者和杰青351人,千人和青年千人125人。一年来,李学勤教授获我国首届“汉语人文学术写作终身成就奖”,汪晖教授获“卢卡·帕西奥利奖”,施一公教授成为荣获“爱明诺夫奖”的首位中国科学家。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努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圆满完成“985工程”(20xx-20xx年)建设任务,学科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校有13个学科已经进入“基本学科指标”(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材料位于前0.01%,化学、物理、计算机位居前0.1%。根据最近发布的QS学科排名,我校材料、化工、电子、机械、环境、土木、统计等7个学科进入世界前20名。15项科技成果、1个创新团队荣获20xx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并连续四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薛其坤院士团队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同时入选20xx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开工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贡献。

  四是坚持面向世界,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与近百所海外院校开展了交换生等实质性合作,学生出国访学人次迅速增长,留学生生源质量持续提高。苏世民学者项目积极推进,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我校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全球政治与经济领域联合开设双硕士学位项目。大力发展在线教育,自主开发“学堂在线”平台,累计选课人次已突破10万。

  五是坚持勤俭办学,积极改善校园软硬环境。去年下半年,全校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风建设得到有力推动,优良校风学风得以进一步弘扬。加强综合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改善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基建工程进展顺利,医学院二期建成投入使用,艺术博物馆、6-8号学生宿舍楼、学清苑教师住宅等建设项目顺利推进,苏世民书院、清芬园食堂、图书馆北楼等工程陆续开工。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阶段,清华大学也正处在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今后一年,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制订和实施深化综合改革方案,扎实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开启教育教学改革,举行第17次科研工作讨论会,研究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积极探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模式,为学校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希望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大局意识、改革意识,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为推动学校综合改革和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同时,真诚地期待各位校友和各界朋友以各种方式继续关心支持学校建设,携手谱写清华大学新百年发展的新篇章,共同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最后,衷心祝愿全校师生员工、全体清华校友、海内外各界朋友,学习进步、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