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道探讨人生的大题目——201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解析

2022-12-23 来源:爱go旅游网
——2O1 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解析 口徐桦君 (浙江海盐元济高级中学,浙江海盐314300) 今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沿袭了我省作为文 化大省关注文化积淀,关注人文修养,关注理性思 今年的新材料作文题,引用了三位作家的话, 是一个非连续性文本。 辨与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现实生活、贴近时代特征 的优良传统,将现实的鲜活性和历史的厚重感、哲 学的深邃性和文学的诗意美、独特的个性体验和普 遍的共性观照等融为一体,试题更为“大气”,稳中 有变,变中创新,是今年乃至近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中的上佳命题。 一第一句中国作家丰子恺的话是对孩子“童心” “童真”的赞赏,强调了“童心”“童真”的可贵。他用 比喻的手法,通过形象的语言对“童心”“童真”作了 生动具体的阐释。“直线”含义是纯洁、纯真、直率、 朴真等;“不会转弯”含义是孩子童言无忌、心无城 府,孩子无需包装,孩子无需面具,孩子眼里直射的 、试题回放 光芒能穿透一切。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心 灵是纯洁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丰子恺从正面 赞扬了孩子的优点:孩子们真诚、直爽,用童真、率 直来观察世界、评价事物,不拐弯抹角、虚情假意、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作家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 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说: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 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材料有误,应为“英国作家戈 尔虞我诈、阳奉阴违等等。 第二句英国作家赫胥黎的话是对世界的拷问, 拷问少男少女们心灵提前硬化的原因。“硬化”是比 喻的说法,意谓“功利、世故”等。赫胥黎的话揭示了 童心、童真、童趣丧失的既定事实,又对现实社会发 出了沉重的拷问——“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 尔丁”,作者注)说: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 一旦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作文。 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 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但不 而少男少女们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为什么昨天 的儿童血脉里流动着天真活泼快乐,流动着绵绵不 断的天真和火热之情,弹指间,当他们成长为少男 少女时,动脉就硬化,心理即僵冷。为什么人类尚未 得写成诗歌。4.不得抄袭、套作。 二、试题解读 苍老却失落了那一颗最可爱的童心,早早出现了童 心硬化、青春硬化、灵魂硬化的现象。人类的童年正 在缩短,人们正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孤独,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隔膜、越来越冷淡。 新材料作文,是考生依据命题者给出的材料和 要求,来写作考场作文的一种作文形式。新材料作 文的特点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材料反映的中心就 是考生所写文章中心的依据,所以读懂材料是审题 立意是否准确、优劣、高下的关键。 第三句美(英)国作家菲(戈)尔丁的话是对社 会的反思,反思“伟大的孩提王国”的重要性与失 皿 . 去后的严重后果。为什么社会失去“伟大的孩提王 国”就会沉沦?因为“孩提王国”的本质是天真、质 朴,单纯、活泼、快乐、阳光、无忧无虑、敢想敢做、富 于想象,不世故,有活力。菲(戈)尔丁从一个更广 阔、更深刻的视角去审视童心的存在价值与社会意 义:童心并不只属于童年,而属于一切年龄。面对功 利、浮躁、纷繁、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无论谁,一旦失 去童心就会坠入万劫不复的黑暗深渊。菲(戈)尔丁 强调了人类永葆童心与童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返 回你的童心,保住你的童真,延续你的质朴,走进你 那阳光普照、清泉流淌、熏风和熙的童真世界。 综上解读,这三位作家的话既相互独立又有一 定的内在指向,其内在指向可以归结为童心童真早 泯。总观三段文字,命题者的主旨意向非常明显,就 是让考生思考当今社会青少年童心早泯的问题。孩 子们过早地失去童真,这其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问 题,它反映了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世 界进入信息社会后,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速率发生了 很大变化,通过电影、电视和网络,成人社会的生存 压力过早地传导给了孩子;同时,我们的教育体制、 方式中存在的弊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让他们日益 感受到竞争的压力。 三、试题立意 按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可以以三段话 的中心主旨为依据立意写作,也可以以每段话的中 心主旨为依据立意写作,那本题究竟应该怎样立意 写作呢?考场作文的审题立意必须按照命题者的要 求。本题要求里有这样一句话“综合上述材料”,这 句话非常重要,实际上是限定了考生立意写作的方 向。所谓综合,就是要求把三段话联系起来看,就是 要以三段话的主旨指向为依据立意写作。如果像媒 体上有些人所说,只要根据三位作家中任何一位作 家的话意写作成文都算切题,显然是没有看清题目 要求,偏离了命题者的本意。 所以本题的立意写作,必须以三段话的主旨指 向“童心童真早泯”为基点进行,可以从以下方面 切入: 追忆童年的率真纯净、天真无邪、质朴善良、美 丽心灵、自然天性,歌颂“童心童真”的纯洁、伟大、 美好,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如《遗 失的童真》《童心的美丽》《守望纯真》《谨怀童心,拥 垒 抱世界》《炽热童心,纯真本质》等。 直面当下少男少女心灵过早“硬化”的现实,探 讨“童心童真早泯”的原因:工业文明过于注重物质 而忽略人的内心,人容易成为物欲的奴隶,忽视对 自身的反思、内省和道德自律;成人世界中的世俗、 功利、权术、机诈等人性之恶,有意无意地影响了孩 子,使儿童的心智过早“成熟”;应试教育将儿童异 化为学习和考试的机器,从而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 力,陷入了对长辈的盲从依附。如《童真之逝》《长歌 当哭惜沉沦》《我所失去的东西》《卧剥莲蓬何处觅》 《“被数字化”了的我们》等。 展望未来如何使人类保有伟大的“童心童真”, 怎样避免“童心童真”早泯?人类应致力于精神文明 建设,而非单纯地追求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等一 等我们的灵魂”;教育应注重对学生的灵魂塑造,去 功利化,避免人的“异化”;成人(父母、老师、成功人 士)应该注重言传身教,向孩子多传播真、善、美等 正能量,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和谐、更美好;学生 (儿童)自己应该学会独立思考,避免盲从。如《为赤 子之心保险》《童心,归去来兮》《为童真筑道围墙》 《找回“孩提王国”》《孩子,你慢慢走》等。 也可以对命题材料反弹琵琶,阐述少男少女心 灵过早“硬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少男少女心灵过 早“硬化”未必是坏事。如《“提前硬化”未尝不可》 《孩子并不令人失望》《童真也需要“转弯”》《适时成 长》《“孩提王国”没有失去》等。 总之,只要能围绕材料的主旨指向“童心童真 早泯”做文章,无论是诠释内涵、阐释作用、探讨原 因,抑或反弹琵琶,都属切合或符合题意。 四、试题评价 今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是一道探讨人生的大 题目。其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直面社会现实 试题所提供的三则材料,可以概括为“童心” “童真”“纯真”“质朴”等同一话题。这个人文性的命 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纠正了对宏大价值的过度追 求,体现了一种命题导向,引导学生直面社会现实, 关注现实世界,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存在的价 值。在信仰缺失、精神困顿的当下,考的是学生自 己必须面对的东西。这道题显然具有强烈的现实 意义。 . ■ 耋垦 童真是成熟而不世故,内心丰富却欲求简单,看穿 世俗却热心热肠,以人世之心做事,以出世之心 待己。 (二)直击学生心灵 “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 却在提前硬化?”没有哪一次的考试题目像这一次 这样直接关注少男少女的心灵世界。三则材料无论 从理论上说,这个作文题对学生来说是不陌生 的,这样的题目比较适合站在18岁节点上的孩子 是分拆开来还是综合起来看,都是要引导考生思考 当今社会青少年童心童真早泯的问题。面对纷繁芜 杂的成人世界,少年男女的眼眼花缭乱,少年男女 们去思考、去论述。因为高中生“有限”的生活中却 有着这份“独特”的生活考察,这个阶段正是价值观 和人生观逐渐成熟的时期。2012年的考题是关注人 的心迷茫困惑。他们在人生的青春阶段都会面临各 种不同价值观的选择,都会面临人生的困惑。在困 生经历中的态度选择,而今年关注的是人生经历中 惑面前怎样认识自己?怎样安放无依的心?这是青 春成长的必修课,也是每个人都需要去学的。命题 者引领考生去思考:在这功利物欲的时代,在这浮 躁困扰的当下,什么才是生活的真正意义?什么才 是人生的最终幸福?自己的心灵如何更好地发育成 长?同时也警示成人要关注孩子的心灵健康。 (三)直指教育弊端 毋庸置疑,我们的教育是功利化色彩极浓的教 育。学习过程演化为分数和名次的竞争,学习目的 蜕变成找好工作、赚大钱,功利之心充塞着教育的 各个场所。少男少女们失去了学习的快乐与心灵的 满足。正如考场作文《青春需要奋斗》描述的:“我们 活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中,我们活在望 不到边的题海里,我们跑步在千万人想过却只能少 部分人能过的独木桥上。”试题直指这样的社会似 乎已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教育现状,警示我们迫切 需要反思学校目前的教育弊端。一位名人说过,一 个没有童话的世界,将使儿童失去人性的慰藉。 (四)直显思辨色彩 思辨是思维的一种方法,其基本的特点就是全 面地分析问题,避免片面地看待问题。高中生应该 具备这样一种思维能力。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特 色。浅层次思维把“童心”理解为“儿童的天性,如活 泼可爱、无忧无虑,自由快乐的玩”。深一层挖掘可 以把“童心”理解为“儿童的好奇心、想象力、真诚坦 率、敢于幻想、执着探索、自由的心性”等。更深挖 掘,可以把“童心”定位在“并非专指儿童天性,它是 一切愿意以最真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人的心灵”。正 因为考生对“童心”内涵挖掘的层次不同,所以试题 能够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优秀作文体现出很强的 思辨色彩:永葆童心并非反对成熟的心智,更不是 提倡青少年儿童无知和懵懂,而是反对故作成熟。 有可能缺失的部分,而这些都关乎“成长与生活态 度”,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只要平时 多思索,能很容易就自己的成长经验写出属于自己 的人生感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和《普通高中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写作的最基本要求是吻合 的,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反省,从而调动起他 们的情感思维,写出有生活气息的、鲜活的文章。可 以说这是近几年来最能区分学生写作能力的一道 题目了。 但从阅卷实际看,试题没有达到命题者想要达 到的目的。原因一是学生没有看准命题者设下的 “综合上述材料”这个限制条件,没有依据三段材料 主旨指向来立意构思写作,而是抓住一个材料或一 个材料中的一个关键句抑或关键词立意构思写作, 产生了许多偏题甚至离题的文章。如从第一位作家 的话中得出的“要学会转弯”此类立意,从第二位作 家的话中得出的“保护孩子的心灵”此类立意,从第 三位作家的话中得出的“成人世界应保有童心”此 类立意,等等。 原因二是对“童心童真”这个命题的内涵理解 不清、把握不准,也产生了许多偏题甚至离题的文 章。如有的考生不是写“童心”,而是写“童年”“青 春”“梦想”“追求”“坚守”“拼搏”等,重点叙述童年 的往事、青春的疯狂,展现的是童年生活或青春生 活的轨迹。再如有的考生把“童心”和“儿童”两个 概念混淆,重点阐述的是如何保护儿童的健康、校 园安全和食品卫生,阐述的是儿童的健康成长,如 何才能让儿童不再受到伤害等。真正能从历史、现 实、文化的高度,对“童心童真早泯”现象以及形成 的种种原因,作深入阐述与深刻剖析的文章,那是 风毛麟角。因此,今年的作文质量整体上没有去年 的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