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渊源、现状及出路
2020-12-29
来源:爱go旅游网
文言文教学渊源 现 及出路 ◎王志红 卞晓妍 一、文言教学渊源 文言文是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 源远流长,历史上的骚人墨客,经典的文学作品灿若星辰, 无疑古代的语言文字是我们继承以至发扬光大古文明的一个 通道,文言文扮演着传承文明的重要角色。作为一种传承文 明的重要上具,必然与教育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古 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经书,如《孝经》《四书》《五经》, 古文则以散文诗赋为主,如《左传》《国语》《国策》《史 记》等,主张熟读、精思、博览,教学方法有自学及教师传 授式的,三千多年的文言文教学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 式,形成了一种文言文教学的习惯。王国维说:“社会上之 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我 们要说,文言文教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学生。_卒十会现实是 变化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也都必然要发生变化。文言 文教学上的这种固定的教学内容和固定的方法也必然呼唤着 改革。 自从1840年一声炮响,国门被打开,同时一些新的教育 思想也涌进中国,“民主”“科学”一些新的名词震撼着爱 国的仁人志士们,他们“废科举,兴学校”,终于在1903年, 语文独立设科 从此文白之争就被推上“风口浪尖”。从语 文独立设科的百年历史来看,“文”“白”之争就一直没有 歇停过。先是白话文兴起时与文言文争抢着地盘,一个说白 话文经世致用,联系大众生活实际;一个说文言文是国粹, 有责任去传承它,最后双方妥协,由文言文的一统天下到出 让“半壁江山”。后来,白话文一路走势良好,符合生活实 际、现实的需要,有着鲜活的泥土的栽培,白话文在中学课 本里茁壮成长,文言文最终成为白话文的附庸,最近惊闻王 尚文先生已在他所编的教材中极力弃除文言文,如此凄惨的 境地,可悲,可叹。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文言文僵化 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内容是导致文言文不被重视和被抛弃的 导火索。 翻开近代文言文教学的历史画卷,我们发现关于文言文 教学的问题在历次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都有规定,每一 次的理论规定都经过了现实的艰苦锤炼之后,露出了一些不 足甚至是需要补充的地方,下面展示… 下历次的大纲和课标 中关于文言文的教学要求,以此对文言文教学有…个整体的 把握。 2009.O6 养成了解平易的文言文书报的能力。(1929年《暂行 标准》) 养成了解一般文言文的能力。(1936年《修正中学国文 课程标准》) 养成阅读文言参考书的初步能力。(1950年中央人民政 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的《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编辑大意》) 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195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 《说明》)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1961年人民教育出 版社编辑出版的《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说明》) 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说明》) 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 义,读懂文章内容。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这些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且不谈它为什么要变来 变去,仅看其中的一些含糊不明的词语,足以让教师我行我 素,何为“浅易”?能力指的是理解能力、认读能力还是鉴 赏能力?如果作为纲领性的文件对于文言文教学没有一个基 本的定位,那么众多老师的临场发挥将会演绎众多版本的文 言文教学,有的大谈文学分析,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典文 学教学,有的大讲语法知识,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代汉语 教学。教学是艺术也是科学,不管是教学大纲还是课程标准 都需要一个基本的明确的关于文言文教学要求的一个说法。 当然,事物总的发展方向是前进的,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也在 不断地修正和改进。2001年的课程标准终于力排众议,对于 浅易给出了一个参照物,如附录后都列出了一些浅易文言文 如先秦散文、唐宋散文等。“浅易”属于经验性的模糊判 断,只能凭经验举出几部书作为样子说明什么是浅易文言 文,使中学文言教学有个大概目标。~般地说,指思想内容 不太深奥,凭借学生的人生经验和思维水平还可以理解,表 达方法也比较合乎常规、不太怪僻,语言文字比较合乎规 范,是古代典范语言,其中的名物、典故比较常见,故阅读 难度不大的文言文。山东聊城一中李恩宪老师认为,所谓 闻篌我掌 “浅易的古代诗文”,一般应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从 及到的如实词(异读现象,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 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文言中常用词语与次常用词, 用),特殊句式,还涉及到修辞,总之既有字面教学又有主 非常用词出现的机率较少; (2)从文章的语法结构来看,主 题教学,这样…来课堂可谓是琳琅满目,教师为了完成自己 要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和一 般的词类活用; (3)从文章的表 的教学任务,不断地加快语速,最终勉强在下课之前完成了 现手法来看,主要是叙事、写景、抒情、一般说理议论等形 教学任务,但最终是听得学生瞠目结舌,云里雾里。照此下 式; (4)从文章涉及的范围来看,同古代背景知识的联系较 去,学生只会越来越讨厌文言文,教师是吃力不讨好。面面 为松散,少用典故; (5)从文章的整体风格来看,应属于古 俱到,就是面面不到。 代的典范作品。刘国正先生举出四部书作为浅易文言文的代 2.死抠语法,繁琐可怕。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表,一是《孟子》,一是《史记》(纪传部分),一是《梦 主要是让学生熟读和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约五十篇左 溪笔谈》,一是《聊斋志异》。通过训练,中学生要能够借 右),熟悉和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常用词(约八百个左 助工具书或注释阅读像这四部书一样深浅程度的文言文。有 右),在这个基础上,再教给学生一点文言常识(包括最基 关专家也开出过一个书目: (1)二十四史中传记部分和《资 治通鉴》中的名段; (2)以《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先 秦浅易文言文; (3)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散文作品: (4) 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 (5)以《梦溪笔谈》为代 表的古代科技短文: (6)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 小说。当然“浅易”也是相对的,这里说的是针对一般水平 的学生而言的浅易。 在能力这一块,新课标主要意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目标定位在“读懂”上,即“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 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文言知识 的传授卜面。也不是大谈文学分析,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 古典文学教学,虽然文言知识的教学是无可回避的,但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 义或用法”,其目的是“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重在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以及文言文实际阅读能力的 提高。也不是忽视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学、文化层面的内 容,而是文学和文化层面的内容是为了更好地巩固或提高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当然新课标强调“教师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 的主体和创造者,语文教师不只是严格地依据语文课程标 准,忠实地实施课标,而是语文课程的创造和开发者”。教 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二、文言文教学现状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 常青”。历年课标上的规定在不断地完善,但考察文言文 教学不可忽视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块就是教师的实际操 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于文言文教学的积重 难返,在当前课改的形势下,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仍是不容 乐观的: (一)教学内容 1.面面俱到,面面不到。高中实施新课程,教材内容增 多,但语文的课时量并没有增多,面对此种情况,很多老师 选择在课上增大教学量,以此完成教学任务。时问的紧迫, 任务的繁多,使教师对新课程提到的一些理念很难实现,同 时教学效果很差,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充当了一个被灌输的工 具,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有次 听课,一位老师讲高一课文中的《氓》,教师的功底很好, 课上得也很流畅,但教师安排的内容太多,不仅包括课文涉 本的文言语法知识在内)就可以了。这是前人总结出来的基 本经验。但是,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一种值得注意的倾 向:有些教师过多过细地给学生讲授古代汉语的语法知识, 把一些文情并茂的古典名篇讲得支离破碎,枯燥无味,既影 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无益于 读能力的培养。例如:关于 汉语语法中的“动宾关系”问题,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作 进…步的分类,而在文言文教学中,却有人把它从意义上详 细地加以区分。除了课本上已经提到的“使动”用法和“意 动”用法之外,又新增加了“为动”“给动”“对动”“替 动”“代动”等多种用法,使这个问题越讲越复杂,越讲越 难懂。其实,我国语法界对“动宾关系”的看法还很不统 一,怎能要求教师给学生讲得那么清楚呢?因此,淡化语法 在文言教学中尤其重要。 3.文化缺失,内容狭窄。文言文的教学内容涉及到三个 层面的内容,即文化、语言、文章等内容,但长久以来在教 学参考书及考试卷中呈现出来的内容多半是翻译字、词、句 及概括观点,这导致教学内容多集中在语言及文章,而很少 涉及到文化层面,至多是作者及背景介绍。中学文言文不仪 在形式上堪称典范,同时作为占代的一种语体,它记载的内 容涉及到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教师可选择与学生理解课文 有关的文化进行适当的讲解,这不仅能解决学生的理解障 碍,同时也可丰富学生的视野。如讲到《琵琶行》时,它是 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有着高超的语言艺术,很多教师 可能过于注重其语言艺术,忽略了对其文化意蕴的挖掘。诗 歌中还体现了自居易被贬江州后,儒家先天对君主依赖的心 理是白居易跌入精神低谷的原因,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表现了自居易的失落之痛。教师在文言 文教学中应注意挖掘文章蕴含的文化意蕴,使经典文言文更 加散发它那经久不衰的魅力。 (二)教学方法 重讲少读,八字真经。古代的文言文采用的一直是逐字 讲解的方式,而近现代的文言文仍然摆脱不了历史的桎酷。 虽然这种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收到了一些效果,但弊病 很大。八字真经的“字字落实,句句翻译”式的教学占用了 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很少有机会自己读课文,做练 习,不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只会增加学生的厌学情绪。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要靠学生的多读多练,在反复诵读中 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提高。如《滕王阁序》~一文,诵读尤其 2009.06 重要。 (为什么)这样一来,学生们都能说个所以然,接着老师进 一三、文言文教学出路 步和学生合作赏析了“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 面对干疮百孔的文言文教学,有人迁怒于文言文自身, 紫”,在这次鉴赏中老师指导点拨,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 认为都是文青文惹的祸,甚至要放弃文言文。躲避不是解决 鉴赏方法,在“燕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渔舟唱晚,响穷 问题的好办法,“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真正的 彭蠡之滨”这一句中,放手让学生独立赏析。这样经过听老 教育工作者不是惧怕文言文教学,也不是只驳不立,基于此 师赏析,进而师生合作赏析,再以学生独立赏析,终于学生 认识,笔者斗胆提出几点建议: 学习到了如何赏析经典名句,再也不是茫然地人云亦云,学 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学习就会事半功倍,也增强了继续学 习的信心。新课标中也说“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 (…‘)教学内容 1.突出重点(抓住一点,突出精讲;整合教材内容)。 学”,在量多时少的情况下,必须追求效益最大化。集约经 有学者提出要在当前课改下实行“集约经营下的有效教 教学相长”,“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习”,2l世纪的文肓不再只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 营下的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整合。这种整合不是在 课 J:加大教学内容,加大学生的负担,而是强调教师围绕教 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围绕目标对教材内容的整合, 有利于节约时间,同时减少重复劳动。如有位老师在讲人教 版新课标教材必修一的“表达与交流”时,有一个专题是 “人性的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该位老师就把该册书 的第三单元中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金岳霖》两 篇白读课文作为该专题的材料,这样就一举两得,不仅加深 了学生对“写人要凸显个性”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认真地 学了这两篇课文。 2.授之以渔。要教给学生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韩 雪屏认为矢¨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 识。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 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它 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因此又被称为描述 性知识,也被称为记忆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 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用来说明学习者“做什么”和“怎么 做”的问题,它实质上是~ 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 被称为操作性知识、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 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它不同于圈画、批注、评点等具体 的学习方法,而是由学习方法、学习调控和元认知等要素构 成的监控系统。对于不同的文本,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 应该给予一定的知识指导。《滕王阁序》这篇诗文,很多教 师意识到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如如何鉴赏名句、写 作技巧以及我们从这篇课文做到如何写景等,但是很多老师 还是停留在介绍一些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虽然课堂知识容 量大,学了很多内容,但是课后一问学生学到了什么,都不 能说个所以然。我们需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死的 知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流传t古的 名旬,很多学生很早以前可能就接触过这个名句,都知道它 是名句,表现了…种很美的意境,但现实中很少有学生知道 该如何去攀赏它,对这一 千古流传的名句,在课堂上是必然 不能回避的,多数老师要求学生去想象它的意境,这是对 的,但如果学生不知道鉴赏名句的方法,也许接触其它名句 的时候就不能举一反三。有位老师教给了学生们三步鉴赏 法,即(1)本句写了什么景物?(写什么)(2)运用什么 表现手法来写的?(怎么写)(3)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2009.o6 学习的人,语文课堂上老师还应该教授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 知识,让我们的学生都成为会学习的人。另外,并不是任何 语言知识都是语言能力训练的基础,有些语言知识与能力根 本就无关。对于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而言,教师也需对语言 知识的类型作进步的分析和探讨,使课堂的语言知识教学 更加科学。 (二)教学方法 1.培养自学。当前课改的情况下,教师明显感到教材内 容变多,而课时却没变,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并日.文言文本 来就有一个字面障碍的问题,所以棚对现代文来说,教学内 容相对来说更多。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学 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前要反复诵读课文, 并能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这样不仅能节省课 时间,I占】时 也能使学生有亲近文小的机会。 2.虚实结合。有人说,把文言文完全 作“文 文”来 教,这是“实”,把文言文等同现代文来教,这是“虚”。 按“实”的方法来教,课堂沉闷,而H.没有那么多时间,体 现不了新课标的理念。按“虚”的方法来教,课常上给学生 的空间必然很大,结果内容是掌握了,字面可能还没落实, 或者字面上似乎处处学到了,又处处没落实。在教学文言文 时应抓住虚实的问题,文言文与现代文差别很大,必须要认 识文言文的文体特点,在实的基础上再去考虑虚的问题,否 则就会处于四不像的境地。 文言文教学历来就有,文言文有其存在的价值,当前我 们应正视文言文的现状,发掘出一些更恰 1的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这样文言文教学才会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 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1.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 出版社,2 O 0 5. [3】琚婷婷.论教学内容的不确定・}生[J】.语文建设,2 0 0 6,(11). 【4】韩雪屏.审视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J】.语丈建设,2 0 0 2,(5). [5】李山林.语文教学内容辩证【J】.语文建设,2 0 0 6,(2). (王志红,卞晓妍江苏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