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M设备讯风BX系列光网络综合接入产品-BX10招标文
件
技术规格书
1
PCM设备招标书 技术文件
目 录
一. 二. 1. 2. 3. 4. 5.
货物和服务需求一览表 ............................................................................................................ 1 总 则 ........................................................................................................................................ 1 总则说明与评价准则 ............................................................................................................ 1 技术规范总则 ........................................................................................................................ 2 技术文件和清单 .................................................................................................................... 2 技术服务与培训 .................................................................................................................... 3 其它 ........................................................................................................................................ 3
三.技术规范 .......................................................................................................................................... 4 (一) 工程部分 .................................................................................................................................. 4 1. 1.1 1.2 1.3
概述 ........................................................................................................................................ 4
工程名称 ............................................................................................................................ 4 工期安排 ............................................................................................................................ 4 工程背景 ............................................................................................................................ 4
1.4 工程概况 ............................................................................................................................ 4 2. 报价要求 ................................................................................................................................ 4 3. 检查、测试和验收 ................................................................................................................ 4 3.1
出厂检查测试 .................................................................................................................... 4
3.2 现场安装、测试和验收 .................................................................................................... 5 4. 技术服务及技术培训 ............................................................................................................ 5 4.1 4.2
技术服务 ............................................................................................................................ 5 技术培训 ............................................................................................................................ 5
4.3 工程设计联络 .................................................................................................................... 6 5. 技术资料 ................................................................................................................................ 6 5.1 5.2 6. 7. 8. 9.
基本要求 ............................................................................................................................ 6 技术资料的内容 ................................................................................................................ 6
备品备件 ................................................................................................................................ 6 质量保证期 ............................................................................................................................ 7 包装 ........................................................................................................................................ 7 说明 ........................................................................................................................................ 7
(二) 技术部分 .................................................................................................................................. 8 1. 1.1 1.2 1.3 1.4 1.5
概述 ........................................................................................................................................ 8
技术规范书适用范围 ........................................................................................................ 8 规范书有关内容的澄清 .................................................................................................... 8 投标书的技术资料 ............................................................................................................ 8 投标方提供的技术建议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 8 乙方服务范围 .................................................................................................................. 10
1.6 工程进度要求 .................................................................................................................. 10 2. 系统整体技术要求 .............................................................................................................. 10
1
PCM设备招标书 技术文件
2.1 设备基本要求 ....................................................................................................................... 10 2.2 系统基本功能要求 ............................................................................................................... 10 2.3 系统其它功能要求 ................................................................................................................ 11 2.4系统主要参数要求 ................................................................................................................. 11 3. 进度计划 .............................................................................................................................. 14 4. 现场安装测试、验收及试运行 .......................................................................................... 14 5.1 5.2
现场安装测试 .................................................................................................................. 14 初步验收 .......................................................................................................................... 15
5.3 试运行 .............................................................................................................................. 15 5. 技术培训和服务 .................................................................................................................. 15 6.1 6.2
技术培训 .......................................................................................................................... 15 售后服务 .......................................................................................................................... 15
6.3 技术支持 .......................................................................................................................... 16 6. 其他要求 .............................................................................................................................. 16 7.1
一般要求 .......................................................................................................................... 16
7.2 系统可靠性要求 .............................................................................................................. 16 7. 项目工程规范 ...................................................................................................................... 16 8.1 8.2
工程责任分工 .................................................................................................................. 16 项目实施 .......................................................................................................................... 17
2
PCM设备招标书 技术文件
一. 货物和服务需求一览表
1.1货物需求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相关服务需求表 序号 内 容 数量 (人x周) 地点 备注 注:货物和相关服务报价必须完整,不能只投其中的几项。
二. 总 则
1. 总则说明与评价准则
1.1. 投标方应仔细阅读招标书中规定的所有条款, 包括各项技术规格。逐条答复并提出技术建议书。
1.2. 投标方提供的产品技术规格应与招标书中提出的要求一致。投标方也可推荐出与招标书中规定的规格类似的定型产品,但必须提供详细的技术规格偏差表。
1.3. 投标方可推荐应用最新技术制造的产品,但其规格应相当或超过招标书中陈述的技术规格。这种产品的性能、可靠性与耐久性必须有显著的提高,并在投标书中就选择该产品的意图提供详尽的证明文件及解释。
1.4. 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应设计先进,采用经过验证的新工艺、新技术。 1.5. 管理和接入软件系统应为正版,并且是最新版本。
1.6. 评标及对中标者的选择都应以每个项目的总价格为基础,包括给予整个项目的折扣(如果有的话)。然而,投标方应该在投标价格表中列出每一项目的单价与总价以及整套设备的总价,如果某个项目的总价出现错误,则以单价为依据由招标方修改总价。
1.7. 投标方须对设备和服务的全部项目负责。
1.8. 根据招标方的意见,假如以合理价格对整套设备投标不能接受时,招标方有保留继续估价的权利,可以从原有整套项目中删去一项或几项,或从原有分项目中删去一个或几个部分,
1
PCM设备招标书 技术文件
或单项估价。
2. 技术规范总则
2.1. 除非在技术规范中另作规定,所有设备和仪器的工作电源均采用三相交流380V(±10%)、50Hz(±1)或单相交流220V(±10%)、50Hz(±1)或直流-48V(±10%)。设备应能在室内环境温度为+5~+40℃、相对湿度为90%(在+25℃时)、海拔高度在1000m的条件下,连续运行24小时以上。如果产品不能满足这些要求,投标方应申报偏差值。
2.2. 除非在技术规范中另作规定,“近似”或“大约”一词则意味着偏差允许范围在10%以内。
2.3. 除非在技术规范中另作规定,所有设备、仪器的计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SI)度量。 2.4. 除非在技术规范中另作规定,所有设备、仪器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ISO和/或IEC标准。 2.5. 设备和仪器的金属构件表面,除了加工装配面和电镀表面以外,都应进行防锈或喷涂处理。在装配前,对封闭结构的内表面也应有必要喷涂或进行防锈处理,处理质量应符合SSPC标准。投标方应向招标方提供有关涂漆颜色的详细情况。喷涂的颜色应在签订合同时商定。
2.6. 在设备、仪器制造过程中,投标方应考虑整个系统设备之间的接口问题,特别是所订设备与现有设备之间的接口。投标方有责任解决接口问题,在设备安装后,整个系统之间接口不应存在任何问题。
2.7. 在技术规范中所述的相同规格的设备必须是可互换的,且设备零、备件也必须是可互换的。
2.8. 所有的投标设备都应经过检验,并且具有有效的试验报告和许可证。检验的内容应由投标方和招标方协商决定,而投标方应首先提出检验项目和遵循的标准。如需要时,出厂检验应有招标方在场。验收前的检测应在使用现场进行。
2.9. 机械结构设备的总体机械结构应充分考虑安装、维护的方便和扩充容量或调整设备数量的灵活性,实现硬件模块化。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设备的安装和固定方式应具有防振和抗震能力。应保证设备经过常规的运输、存储和安装后不产生破损、变形。卖方应提供设备的机械结构、品种规格及安装规程等方面的详细说明。设备在预防意外撞击部位、可接触到布线的部位和危险电压的部位必须提供罩盖,对高压等危险部位应有特殊标志。插入模块应有导向装置并允许带电插拔。接插件必须结构坚实,易于插入或拔出,并有定位和锁定装置。线缆在机架内排放位置应设计合理,不得妨碍或影响日常维护和测试工作的进行。
2.10.
设备的表面涂敷应满足防腐的要求。所有喷漆(塑)零件的表面应光滑平整、色泽一
致,不允许有划痕、斑疵、流挂、脱落和破损。电镀零件的表面应有金属光泽,不允许有裂纹、斑点、毛刺和缺陷。机架(盘)、机台的外观应色调柔和、色泽一致。
3. 技术文件和清单
3.1. 在技术文件中,投标方应提供产品的品牌和规格型号。
3.2. 投标方在投标时应提供完整的技术文件,其中包括产品的主要性能、技术参数、结构
2
PCM设备招标书 技术文件
特点、适用范围、安装调测指南、操作手册、维护保养说明书、以及有关外形图纸和照片、原理图和安装图等。招标方有权复制上述文件,以便本项目设备的安装、维护。
3.3. 所有技术文件、图纸都应使用主体中文,字迹清楚、内容完整,采用SI(国际单位制)单位、通用图形和符号。
3.4. 所有附件、备件、仪器、专用工具和消耗品都应在技术规格中列出。投标方应在设备基本价格的基础上,就以上产品分别报单价和总价。所提供的附件、备件等应在合同谈判时确定下来。
3.5. 投标方应列出其认为必要的其它选件,这些选件将有利于设备的更好利用。 3.6. 除本招标书中技术规范所规定的以外,对于每份合同,投标方应在合同生效后60天内向招标方按照货物需求一览表要求提供相应套文件光盘版,其中包括操作手册和/或使用说明书、维护保养手册和/或故障诊断手册、原理图和/或电路图、安装图和/或组装图、印刷电路板图和/或集成电路图以及其它有关使用、维护、保养所需文件。
3.7. 除技术规范所规定的以外,在合同生效以后的60天内,应将工地安装前的详细要求和基础图函告招标方。
4. 技术服务与培训
4.1. 投标方的责任包括从设备的设计、制造到整套设备的交付使用(包括有关设备的连接)以及技术条款所规定的正常运转。在产品安装和交付使用期间,投标方应派适宜的技术人员到用户工地进行指导,并且对整个系统的开通负有责任。
4.2. 在质量保证期间,招标方发出通知20天内投标方应提供维修服务,免费调整或替换不合格的零部件或设备,以保证正常运转。
4.3. 投标方应为招标方工地派出与所签合同项目有关的技术服务人员,服务时间与人员数目由投标方在投标时讲明。
4.4. 投标者应在制造厂和买方工地提供良好的技术培训。培训费用单独报价,其报价不计在设备的基本价格内。培训安排在签订合同时商定。
4.5. 技术服务和培训费用应按“人×周”报价,不列入投标设备的总价中,但作为评标参考因素之一。
5. 其它
5.1. 对于整套设备,投标方如给予折扣的话,则应在投标书中给出整套设备的总折扣率。该折扣率适合于整套设备中的所有分项设备。招标方不接受分项折扣。投标方在投标及唱标时,应分别明确总价、总折扣率及开标价(折扣后的价格)。
5.2. 除技术规范书中明确可作为选项进行报价的项目以外,投标方须对技术规范书中要求的所有项目提供完整的报价,不允许遗漏或放入可选项报价中,否则,评估不予考虑
5.3. 如总则与技术规范发生矛盾,则以技术规范为准。
3
PCM设备招标书 技术文件
三.技术规范
(一) 工程部分
1. 概述 1.1 工程名称 1.2 工期安排 1.3 工程背景 1.4 工程概况 2. 报价要求
2.1投标方提出的报价书必须详尽。按需要报价的主要项目,包括设备、备用件、安装材料、专用维护和安装工具、文件资料、安装调测指导及培训费用等均应开列清单。
2.2投标方的报价应对设备分项开列。报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2.2.1 2.2.2
2.3安装调试、技术服务费,该项费用为投标方人员的食宿、交通费及培训费,应按“人x周”报价;
2.4现场培训费、厂内培训费,该项费用为招标方人员的食宿、交通费、培训费及培训资料,应按“人x周”报价;
2.5设计联络费;
具体交货地点在合同签定时确定。 3. 检查、测试和验收 3.1 出厂检查测试
3.1.1 设备出厂前,应进行单机测试和整机的系统测试(包括软件、硬件测试及可靠性测试)。所测试的设备应为招标方所购买的产品。投标方在其投标文件中应说明详细的出厂测试计划。
3.1.2 测试前,投标方应提出出厂测试的详细计划(包括测试项目、测试方法、采用仪表、指标及相关规程),并与招标方协商同意后执行。
3.1.3 出厂测试后,投标方应将测试记录送交买方审定同意后,设备才能出厂。
3.1.4 投标方须提供一份有关交付安装的设备、材料、备品备件、工具、软件及技术文件的日程安排,该安排需经招标方同意后方可执行。
3.1.5 所有设备到达施工现场后若发现材料、元器件缺损或性能劣化,均应由投标方无偿补齐或更换,并不得延误工期。
4
PCM设备招标书 技术文件
3.2 现场安装、测试和验收
3.2.1 投标方的责任包括从设备的设计、制造到整套设备的交付使用(包括有关设备的连接)以及技术条款所规定的正常运转,在产品安装和交付使用期间,投标方应派适宜的技术人员到用户工地进行指导,并对整个系统开通负责。
3.2.2 对系统测试,投标方应提供系统测试详细内容和指标、测试方法、应用仪表等,并对测试结果及系统的全部开通使用负责。系统测试合格后方可开始试运行。
3.2.3 投标方应在投标文件中对设备安装、调试及开通时间、周期提出详细建议,并列出投标方派出指导安装及调试人数和所需费用。
3.2.4 设备安装并调试完成后,对系统进行移交测试,合格后即进入试运行期,周期为6个月。在此期间投标方应无偿解决任何设备本身引起的故障。试运行保持正常运行达到6个月后进行最终测试,设备自最终验收测试结束、且全部项目测试合格之日起,即进入质量保证期。
3.2.5 投标方须提出移交测试计划供招标方参考。
3.2.6 系统安装和调试在投标方人员指导下进行。安装前,投标方应提供技术资料、安装手册等。对系统测试卖方应提供详细内容、指标、测试方法及所用仪表等。
3.2.7 系统移交测试应有招投标双方技术人员同时到场分别进行。如果招标方对投标方的测试资料认可的话,则可不再重复测试。所需仪表全部由投标方提供。
3.2.8投标方负责系统的安装和调测工作。调测记录经投标方整理后移交招标方代表,做为验收依据。
4. 技术服务及技术培训 4.1 技术服务
4.1.1 安装技术指导
在本工程开通验收测试合格以前,投标方应向招标方提供安装调试的技术指导。 4.1.2 维护技术支援
4.1.2.1 在安装期与运营期内,投标方应免费提供任何由于系统设计、设备制造、程序汇编、安装等缺陷引起的更换设备和修改软件及所需工具。投标时,应在标书中明确供货商提供该项支援的响应时间。
4.1.2.2 在验收前,招标方需改进所提供设备的执行情况和可靠性时,投标方应积极配合提供软件及硬件的修改。
4.1.2.3 投标方所提供的系统,如果在质量保证期满后硬件或软件方面有任何性能或功能的改进,投标方应书面通知买方其改进的详细情况,并提供优惠报价,以便招标方选择。 4.2 技术培训
4.2.1 投标方应提供良好的技术培训条件(包括现场培训和工厂培训),要使招标方人员完全掌握该项设备的技术,包括工程设计、施工及日常维护等。技术培训的地点和时间等由投标方在其投标书中提出具体建议并报价,报价应详细列出各项具体费用。
5
PCM设备招标书 技术文件
4.2.2 技术培训包括工厂培训和现场培训,培训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4.2.2.1 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性能 4.2.2.2 设备安装、测试 4.2.2.3 设备维护、操作
4.2.3 投标方提供的培训教师应能用中文或英文书写与讲解,熟悉本专业知识,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4.2.4 投标方应提供培训的详细计划,经招标方同意后,方可使用。
4.2.5 培训教材应提供与所供应的设备一致的最新版本,采用标准符号及词汇,并保证每个学员一套培训教材。
4.2.6 投标方应提供培训人员实习所需的设备、工具、测试仪表及器材等。 4.3 工程设计联络
4.3.1 为使合同能顺利执行,在合同设备交货前应根据项目需求召开有关设备安装、测试、系统设计等内容的工程设计联络会议。
4.3.2. 投标方应在投标文件中对设计联络列出日程安排,并对招标方人员所需的费用列出各项目的单价及总价。招投标双方在经过讨论后将确定的人数、周期、费用等内容订入合同中。 5. 技术资料 5.1 基本要求
5.1.1 投标方应能在合同生效后2个月内按货物需求一览表要求提供相应套与工程设计及运营维护管理有关的技术资料(印刷版或CD光盘版)。
5.1.2 技术资料要求用中文书写,并使用国际通用的图型和符号。技术资料的清单应有简洁明了的名称和编号。
5.1.3 投标方所提供的技术文件,其内容必须与所提供的设备一致。 5.1.4 招标方有权复制投标方提供的资料,用于设备的维修管理。 5.2 技术资料的内容
投标方应提供工程设计及运营维护管理所需的全套技术资料。包括: 5.2.1 技术资料和图纸:系统结构图、设备的一般资料、工具的一般资料。
5.2.2 设备、网管系统的安装及操作维护手册。所供各种设备手册包括:详细的技术性能、功能及工作原理、维护和操作等;网管系统手册。包括:详细软、硬件、接口等方面的技术性能、功能。设备和系统安装手册包括:详细的设备安装、使用手册。
6.2.4 工厂测试及现场测试方法、步骤及测试表格。 6. 备品备件
要求投标方根据项目情况,在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前提下,提供必要的系统维护所需的备件
6
PCM设备招标书 技术文件
详细清单。 7. 质量保证期
7.1 投标方提供的设备的质量保证期为12个月,质量保证期从正式验收之日起计算。1年内由投标方免费进行最新版本的软件升级。
7.2 在质量保证期内,投标方应负责免费更换或修理任何由于在产品设计原材料、工艺质量等方面有缺陷的设备。
7.3 在质量保证期内,发现已安装的设备不符合合同设备的技术规范书或存在缺陷,应由投标方赔偿。招标方在保证期满后的30天内签发的要求赔偿的文件都为有效文件。
7.4 收到招标方要求赔偿的文件后,在双方同意的时间内,投标方应免费更换要求赔偿的设备,并负责将其运至施工现场。如果招标方自己能克服设备的主要缺陷,则投标方应负担由此引起的费用。
7.5 在质量保证期内,由于所供设备的缺陷而在任一施工现场出现系统故障,则该有故障的设备的质量保证期应从系统故障恢复之后重新计算。
7.6 在质量保证期内,投标方应派技术人员去施工现场,给招标方人员技术支援以对提供的设备进行巡检、维护。
7.7 在质量保证期内,发现已安装的设备存在缺陷,应由投标方赔偿。
7.8 在质量保证期内,如发现投标方没有按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去做,招标方有权要求赔偿。 8. 包装
投标方须对设备进行结实的包装,并采取防潮、防尘、防蚀、防碰等措施,以便经受大批货物的运输和装卸,保证货物安全到达现场且无任何损坏。 9. 说明
9.1 投标方如不能满足或局部不能满足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或者有更新的技术及更好的方案,可对本技术规范书提出修改建议或方案,供招标方参考。
9.2 本技术规范书中所述有关商务条款如与招标书中的商务条款有矛盾时,以招标书中的商务条款为准。
7
PCM设备招标书 技术文件
(二) 技术部分
1. 概述
1.1 技术规范书适用范围
本规范书为招标方 (以下称为甲方) 主要技术业务功能和供货要求,投标方(以下称为乙方)编写建议书和报价之用。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 。 1.2 规范书有关内容的澄清
1)乙方对于规范书的疑问可以通过书面材料与甲方联系。在规定的建议书提交最后期限以前,甲方将以书面材料给予答复,有关甲方答复材料的复印件也将递交所有得到技术规范书的乙方。
2)在技术谈判的各个阶段,甲方将以书面形式要求乙方对有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技术澄清,乙方应以书面资料给予正式应答;所有各阶段的技术澄清文件都将作为合同附件。
3)甲方在任何时候保留和拥有对本文件的解释权。甲方有权在签订合同前,根据需要修改和补充本技术规范书,修改补充后的最终技术规范书将作为合同的附件。
4)本技术规范书应视为保证网络运行所需的最低要求,如有遗漏,乙方应予以补充,否则一旦中标将认为乙方认同遗漏部分并免费提供。本技术规范书在内容或技术指标上如果存在错误(包括印刷错误),乙方可在技术建议书中提出,经双方确认后可对该错误内容或技术指标进行修正。
1.3 投标书的技术资料
在本技术规范书中提出的要求,投标方必须逐项作响应性应答,否则招标方有权认定投标方不满足招标方要求。在未经双方商订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之前,招标方保留对本技术规范书解释和修改的权利。
1.4 投标方提供的技术建议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1.4.1
格式要求
乙方所提供的建议书应按照以下内容格式进行编制: 1) 综述
2) 工程技术规范书 3) 技术规范书点对点应答 4) 工程建设方案建议 5) 场地及环境准备要求 6) 工程进度安排
7) 分工界面,要求图示并加以说明
8
PCM设备招标书 技术文件
8) 测试及验收 9) 培训计划 10) 技术承诺
11) 技术服务、支持、保修 12) 相关产品的销售许可
13) 本技术规范书没有提到而投标方认为有必要说明的问题。 投标书以中文书写,一正三副。 1.4.2
内容要求
1) 设备技术指标和实现的网络技术指标 2) 系统的功能、性能和结构; 3) 网络及用户管理;
4) 各种设备的容量、尺寸、重量、面板布置、进出线方式、地线要求等; 6) 安装材料、工具的数量与质量; 7) 设备安装要求与建议;
8) 机房荷重、温湿度及环境要求、防震措施; 9) 技术服务的程度和范围;
10) 设备测试、系统测试的方法和环境; 11) 其它(技术文件、人员培训、售后服务等)。 1.4.3
技术规范书点对点应答要求
乙方应对本规范书所提出的各项要求进行逐条逐项答复、说明和解释。首先对实现或满足程度明确作出“满足”、“不满足”、“部分满足”等应答,然后作出具体、详细的说明和参见的章节。甲方根据谈判过程中乙方的应答情况,自行判断乙方是否真正满足甲方要求。满足、部分满足、不满足的定义分别如下:
满足:全面理解甲方要求并在技术上完全实现甲方的要求,同时乙方在本工程配置和报价中已包含实现该要求的全部费用,同时保证在本工程中实现。在乙方应答为满足的条款中的乙方的解释说明视为对其技术实现方案的阐述,而并非对该条款要求的重新解释,若乙方的解释说明与该条款要求有显式或暗示的不一致,只要乙方对该条款的应答为满足仍视为乙方承诺按照甲方的解释去实现。
部分满足:理解甲方要求,但是只能实现甲方的部分要求或不能完全实现甲方的要求,同时乙方在本工程配置和报价中已包含实现其中所满足部分的全部费用。
不满足:不理解甲方要求或者无法实现甲方的要求。
对于应答为“部分满足”和“不满足”的部分,乙方应该详细说明在“部分满足”中,哪些是满足的、哪些是不满足的,同时说明对于“不满足”部分有无解决方案和计划以及相应的
9
PCM设备招标书 技术文件
开发完成的具体时间进度安排。 1.5 乙方服务范围
1)本次新建工程的总集成,包括项目管理、项目文档、技术支持及培训、验收等; 2)负责设备的供货、安装、联调;
3)负责本工程所需各种辅助设备、材料的提供; 1.6 工程进度要求
本工程进度要求自合同小签2个月内完成本次采购设备的工程施工和现场部署并投入试用。
2. 系统整体技术要求 2.1 设备基本要求
接入传输一体化
能够提供SDH STM-1和PDH光传输接口,实现接入传输一体化。 大容量接入,配置灵活
要求接入容量大,可提供104路语音或数据的接入。
单板插卡式设计,一块单板可同时提供4种业务接入。能够根据业务形式与数量灵活配置。 槽位支持混插,支持板卡热插拔。
系列产品的单板和业务卡完全兼容,可平滑升级。 多业务接入
能够支持2/4线、EM、计费电话、磁石、载波、热线等音频业务接入。
能够支持同向64K、RS232、RS485、V.35、10/100Base-T以太网等数据业务接入。 大容量交叉连接
能够支持2048×2048 TS全时隙交叉连接。 组网灵活
能够组成链状、树状、星状、环状网。 2.2 系统基本功能要求
要求集成数字/模拟接入、复用、交叉、传输、协议转换功能; 要求板级兼容,扩容方便;
接口丰富:POTS、10Base-T、V.35、RS232、RS485 等; 配置灵活,槽位可以混插,接口卡任意选配; 支持热插拔;
10
PCM设备招标书 技术文件
电源热备份;
开放式总线,用户接口丰富,易于添加新型业务; 组网灵活:链状、树状、星状、环状混合组网;
智能网管系统:人性化管理、故障定位准确,分布式管理等; 64×E1 全交叉,支持 CAS 信令交叉; 标准化机框兼容该产品系列独立式插板。 2.3 系统其它功能要求
1、语音接入,多种信令接口: 自动电话、E/M 接口、2/4 线音频等。 2、数据接入,多种数据接口: 10Base-T,V.35,RS232/485 等。 3、光传输接口,包括 PDH 等: PDH 光端机:4×E1。
4、交叉连接功能,E1 接口插板结构: 64×E1 全交叉,支持 CAS 信令交叉。 5、转换器池:
10Base-T,V.35 转换器池。 6、集中网管:
全网监控,支持 SNMP 协议。 2.4系统主要参数要求
2.4.1投标设备应满足以下参数要求: 基本参数要求 压扩特性 交叉连接能力 误码监测 告警功能 环回功能 电源电压 最大功耗 A律13折线 2U、4U 1U CRC方式,同步误码监测方式 符合ITU-T G.732建议 本端数字环回,远端音频环回 DC-48V(标准)/AC220V(可选) 60W 75Ω非平衡/120Ω平衡 HDB3单路编码 2048Kbps±50ppm 2.37±0.37V/75Ω(非平衡) 11
2048×2048 TS 288 ×288 TS 群路 输入阻抗 编码方式 标称比特率及容差 标称波形幅度
PCM设备招标书 技术文件
3.00±0.30V/120Ω(平衡) 介入损耗 在1024KHz时衰减在0~6dB之间 音频 音频传输方式 总失真 频率特性 电平特性 二线收 二线发 四线收 四线发 电平调节步长 过载电平 二线/四线 符合ITU-T G.713建议 符合ITU-T G.713建议 符合ITU-T G.713建议 0dBr/600Ω (-14dBm~+17.5dBm,可调) -3.5dBr/600Ω (-31.5dBm~0dBm,可调) -14dBr/600Ω (-14dBm~+17.5dBm,可调) +4dBr/600Ω (-27.5dBm~+4dBm,可调) 0.5dBm +3.14dBm 2000Ω 300Hz~400Hz -0.3~-0.1dB 频率特性 400Hz~2400Hz -0.2~0.1dB 2400Hz~3400Hz 0~0.7dB 对地不平衡 300Hz~600Hz 40dB 二线模拟 DC环路最大阻抗 600Hz~3400Hz 46dB 接地时 20Ω±10%;开路时 100 KΩ 500Hz ≤2.5ms 500Hz 8KHz 开路“1 ”;接地“0” 600Ω(2线,4线收,4线发) 5mA ≥50mA N×64k(N=1~30) DCE E/M中继 内阻 抽样频率 脉冲失真 时钟频率 编码规则 阻抗 M线检测灵敏度 E线输出电流 V.35 标称比特率 端口方式 成帧、非成帧可选,内/外时钟、线路提取可选 10/100Base-T 支持协议 接口速率 符合IEEE 802.3建议 N×64k(N=1~30) G.703 64k V.24、V.28 0~19.2k 同向64K 支持协议 接口速率 RS232 支持协议 接口速率 RS485
12
PCM设备招标书 技术文件
支持协议 接口速率 V.24、V10、V.11 0~19.2k 运输存储 -20℃~+60℃ +5℃~+40℃ 0℃~+45℃ 5%~98%(+35℃) 10%~90%(+35℃) 5%~95% (+35℃) 483X295X45 mm 483X295X89 mm 483X295X178 mm 333物理参数 环境温度 长期工作 短期工作 运输存储 相对湿度 长期工作 短期工作 1U 宽X深X高 2U 4U 2.4.2接口类型技术指标 接口类型 技术指标 编码方式 A律 比特率 64Kbps DC 环路最大阻抗 2000Ω 有效传输带宽 300-3400Hz/600Ω 频率特性 300Hz——400Hz -0.3~-0.1dB 400Hz——2400Hz -0.2~0.1dB 2400Hz——3400Hz 0~0.7dB 对地不平衡度 300Hz——600Hz 40dB 600Hz——3400Hz 46dB 空闲信道噪声 <-67dB 铃流电压 25±3Hz,75±15V 编码方式 A律 比特率 64Kbps DC 环路最大阻抗 2000Ω 有效传输带宽 300-3400Hz/600Ω 频率特性 300Hz——400Hz -0.3~-0.1dB 400Hz——2400Hz -0.2~0.1dB 2400Hz——3400Hz 0~0.7dB 对地不平衡度 300Hz——600Hz 40dB 600Hz——3400Hz 46dB 空闲信道噪声 <-67dB 阻抗匹配 75Ω非平衡/120Ω平衡 接口码型 HDB3 标称比特率及容差 2048Kb/s±50ppm 标称波形幅度 2.37V±0.237V/75Ω(不平衡) 介入损耗: 在 1024KHz 时衰减在 0-6dB 之间 总失真 符合 ITU-T G.713 建议 频率特性 符合 ITU-T G.713 建议 电平特性 符合 ITU-T G.713 建议 有效传输带宽 300~3400Hz/600Ω 音频传输方式 二线/四线 二线收 0dBr/600Ω(-14dBm~+17.5dBm,可调) 13
POTS 远端接口 POTS 局端接口 群路接口 音频接口
PCM设备招标书 技术文件
E&M 接口 V.35 接口 10Base-T 接口 BX120 光模块 BX120 光模块 信令方式 设备供电 机箱结构 工作环境 二线发 -3.5dBr/600Ω(-31.5dBm~0dBm,可调) 四线收 -14dBr/600Ω(-14dBm~+17.5dBm,可调) 四线发 +4dBr/600Ω(-27.5dBm~ +4dBm,可调) 电平调节步长 0.5dBm 过载电平 +3.14dBm 内阻 接地时 20Ω±10%;开路时 100KΩ 抽样频率 500Hz 脉冲失真 ≤2.5ms 时钟频率 500Hz,8KHz 编码规则 开路“1 ”;接地“0” 阻抗 600Ω(2 线,4 线收,4 线发) M 线检测灵敏度 5mA E 线输出电流 ≥50mA 标称比特率 N×64k(N 从 1~31 任意可选) 端口方式 DCE/DTE 成帧、非成帧可选,内/外时钟、线路提取可选 支持协议 符合 IEEE 802.3 建议标准 物理接头 RJ45 接口速率 N×64k(N 从 1~31 任意可选) 系统容量 4E1 光发射功率 -5~-12dBm 光接收灵敏度 -36dBm 光纤连接器类型 FC 输入阻抗 75/120Ω 第 16 时隙随路信令,符合 ITU-T G.732 建议 DC-48V(-36V~-72V)、 电源 AC220V(165V~265V)可选 功耗 ≤3W(音频复用部分 铃流模块最大输出功率:30W 标准 19 英寸宽,4U、2U、1U 三种不同高度机箱 共 16 个插槽,其中 14 个插槽通用 温度 5~50℃ 湿度 ≤90% 气压 86~106Kpa
3. 进度计划
乙方应提供本工程进度计划,其中需说明设备到货、提交测试方案、完成软件安装调测的时间。
4. 现场安装测试、验收及试运行
5.1 现场安装测试
设备系统工程安装期间进行随工测试,测试方案、技术指标和测试仪表由乙方提供。测试方案、指标和结果需经乙方和甲方共同确认。
设备在安装完毕后应进行系统总体性能和技术指标的测试,测试方案、技术指标和测试仪表由乙方提供。测试方案、指标和结果需经乙方和甲方共同确认。
设备系统开通后,应承受72小时稳定测试。
在实际使用时还应增加人工的模拟测试项目,其内容为:
14
PCM设备招标书 技术文件
各项性能和功能测试; 维护功能测试; 菜单界面;
电路板及各种端口测试检查; 5.2 初步验收
系统开通后一个月内进行初步验收。初步验收测试结束后并满足技术规范要求,签署初步验收文件,文件内容如下:
验收测试范围; 验收数据; 验收报告;
遗留问题及解决方案;
乙方应在甲方要求的时间内解决遗留问题。 5.3 试运行
设备测试和初步验收完成后,将进入6个月的试运行。试运行期间设备或系统出现故障应由乙方负责,甲方视其故障情况有权要求延长或重新开始试运行。 5. 技术培训和服务
6.1 技术培训 培训的目的及要求
目的:原厂具备专业的培训中心,提供技术培训服务。使甲方技术人员能熟练掌握乙方所提供设备的原理、操作、维护和管理,确保系统投运后运行正常。
要求:维护工作人员经培训后能熟练地掌握维护管理软件及硬件维护工作,并能及时排除大部分的设备障碍。使用人员经培训后能熟练地掌握设备的使用。
乙方应给出培训建议和报价。 6.2 售后服务
乙方必须配置原厂专职售后服务工程师1名以上,确保系统故障时服务人员能够及时到位处理故障
乙方应在用户服务中心或维修点,配有专职维修人员,备有充足的备板备件,能及时解决设备故障。
设备在安装期、试运行期及最终验收后的保修期内,乙方应及时解决设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设备的修理问题。
在设备保修期满后,乙方应继续为甲方提供良好的服务。
乙方应在建议书中明确提出售后服务方式、系统发生故障时响应时间或系统最大中断时间
15
PCM设备招标书 技术文件
等。
6.3 技术支持
乙方须提供安装/安装督导、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调测的技术,提供安装、调测用的有关设备,并在本期工程内提供安装调测的技术指导。
系统硬件及软件的局部修改:
(1)乙方所提供的设备在安装期与运行期内,任何因系统设计、系统制造、程序漏洞、安装工艺等缺陷而发生的设备修改和软件更换,乙方应免费提供,并负责修改工作。
(2)甲方需改进所供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可靠性时,乙方应免费提供软件与硬件的修改。 (3)对系统硬件及软件的任何修改,乙方应提供全部所需零部件,专用工具和设备。 (4)乙方提供系统,在今后利用新技术从硬件或软件方面有任何性能或功能的改进以及产品革新,乙方须免费书面通知甲方其改进的详细情况,并提供以优惠价格为基础的修改报价,以便甲方选择。
乙方应给出其他技术支持建议,技术支持方式、响应时间等。
设备的软硬件保修1年。保修期从终验日开始后开始计算,保修期外以不高于本合同价格提供备件。
重要的会议如果需要设备提供厂家支持,设备方应该予以现场支持。 6. 其他要求
7.1 一般要求
乙方所供设备必须构成完整的系统,其功能应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所有设备必须协调工作,不允许有矛盾和脱节现象。
在保修期内,乙方有责任免费对其在网上使用的系统进行在线升级,以满足国际或中国信息产业部等的最新标准和建议;在保修期外,当甲方需要对系统增加功能、升级时,乙方应以优惠条件提供相关系统和服务。
7.2 系统可靠性要求
系统应能连续运转,且主要部分应有冗余配置。当设备加电运行时,插入或拔出机盘应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且不引起任何元件的损坏或使用寿命的缩短。
乙方应提供系统的MTBF等可靠性指标。 7. 项目工程规范
8.1 工程责任分工
乙方应给出详细工程进度和买卖双方责任及分工。甲方负责提供设备所需的场地和机架、电源等相关的国内配套设备的安装,并负责设备的硬件安装,并在厂商的督导下完成设备之间的电源线、通信线的连接。
乙方负责所提供的设备的配置、调测以及设备间的连接测试,并对系统的设备间信号线连
16
PCM设备招标书 技术文件
接的性能指标负责;同时提供调测设备所需的仪表和工具。
甲方负责协助厂商对系统的配置、调测以及设备间的连接测试。
8.2 项目实施
乙方在回标内容中须包含工程进度表、项目总负责人、工程人员名单。由甲方进行工程管理与协调工作。双方在合同签定两个星期后召开第一次工程协调会,确认双方工程管理人员,订货与运输情况。工程实施期间,双方将定期召开工程协调会。
涉及多方厂家的技术与工程问题,由甲方工程管理单位统一指挥和协调,各厂家必须积极配合。
初验分单点初验及全网初验。工程完成后经双方讨论确认方可进行。在进行全网初验时,初验期间,厂家有责任作出配合及技术支持。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