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提高青年数学教师教材研读技能的有效途径探析

2022-08-30 来源:爱go旅游网
教师论坛 提高青年数学教师教材研读技能的有效途径探析 刘士蕾 (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第一小学 河南郑州450003) 摘要: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提高青年教师研读教材的技能,促进教师 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当加强“三读”,提高水平,注重泛读教材初步感知、细读教 材续写目标和深度教材创造性的使用。要创新形式,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积极开展同课异构、课堂大对话和专题教研 以及成果交流。 关键词:小学教学;课堂教学;教材研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275—01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 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基础,是师生完成“教”与“学”双边活动 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教师们在教学中, 几乎每天都难免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会产生新的困惑。特别 是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我们将如何把握它?熟悉它?领悟 它?这无疑成为教师们首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教师对教材 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此,我们 学校在教师研读教材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尽可能地创 造条件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研读教材的技能,以进一步推 进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促进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加强“三读”,提高水平 1、泛读教材,初步感知。数学知识是一门思维性、逻辑 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任何知识点都有其所处的位置,都不能单 独从数学知识体系中分割出去。因此,作为小学老师,要从整 体上初读教材、了解教材。我们每个年级都发有一套1-6年级 的数学课本,通过“泛读”,知道小学阶段、本年级段包含有 哪些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前后联系是什么,从而初步了解课 本、在头脑中初步建构知识体系。 2、细读教材,续写目标。首先要明确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的教学目标。只有首先从客观上整体把握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整 个基础教育阶段所提出的要求才能达到高屋建瓴的境界。同 时,还要明确每册教材应该达成的目标。对每册教材的整体架 构和主要知识板块,教师必须做到全面掌握,心中有数。 另外,要明确每个单元和每节课应达成的教学目标,有了 教学目标就有了方向,再根据教学实际合理地组织教材,实施 备课。这样,在教学时就会做到心中有数,不会偏离实际。 3、深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为一名教师要轻松 自然地上好每一堂课,首先要做的就是吃透教材,很好地领会 教材的内涵,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只有对教材有了深人的理 解,教师在课堂上才能驾驭自由。教师应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 础上,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使 用教材,做到尊重教材和灵活处理教材相结合。 二、创新形式,提升教师研究能力 为提高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我们采取 “点面结合”的 方法,在个人研读的基础上,加强集体研究,引导教师关注教 材,决战课堂,在课堂中进行实践检验,再反思、研讨、交流, 从而达成共识,对提升教师研究教材的能力,起到了极大的推 进作用。  .1、同课异构 组内“研读教材”活动以同课异构为主要内容。结合我校 的“一人一节课活动”,在集体研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思 考,通过同课异构活动,诠释对教材的理解,探讨高效的课堂 模式、教学方法、教材处理思路。 2、开展“课堂大对话” 为了唤醒教师关注对教材的研究意识、培养初步的研究能 力,我们围绕课堂教学,开展了“大对话”式的教学研究。全 校围绕一个课例,学校事先发给每位教师教学和参考内容,人 人先备教材,形成各自对教材的理解,执教老师在课前也要对 教材的理解进行汇报,讲课后谈反思,然后交流,打破学科界 限,组成教材研究共同体,在“大对话”中不断提高教研、教 学能力,提升教师的智慧。通过大对话,打破了长期存在的学 科壁垒,增强了不同教研组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激发了教师的 研究热情,掌握了课堂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师们也更加关 注文本、关注学生、关注问题了。 3、进行专题教研。 就是从教材中提炼出带有普遍性的、深层次的问题,形成 专题,集中大家的智慧,进行系列性的研究,以问题为主线, 从课堂教学中来,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进行学习、反思、研究,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回到课堂教学中去实践验证。通过 这样的研究,教师的视野更加开阔,对教材的思考更加深刻, 研究的目标更明确,关注点更集中,更加趋于理陛。学生也通 过对体积大量的感知,进一步加深了对体积的理解。 4、成果交流。 通过引导教师利用教材,结合教学实践对自己课堂进行反 思和研讨,教师在如何研读教材中形成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为 使这些成果起到更大作用,组织教师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讲和 推介,达到经验的推广和弥补不足的目的。并能够通过交流平 台把老师们宝贵的经验传达到教师中间,使老师们人人受益。 通过一年来的实践,老师们能把更多的时问投入到对文本 的阅读、理解和把握上,续写目标到位、重难点理解准确,设 计教学环节紧凑,课堂生动明显。注重创设生活情景,拉近学 生与老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师生多方面的发展 与提高,并且实现了教师与教材的有效对话,大大提高了教学 效果。 参考文献: 【11游爱霞.论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IJ.中 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6):211. [2】张志民.活用教材提高教学实效性卟小学时代(教师 版1.2009(05):106. 【3]杨小生.刘小梅.浅谈如何有效使用小学数学新教材【Il-陕西 教育(教学版).2011(03):98—99. 【41李容霞.例谈数学教学中思维创造性的培养UJ.现代教育科 学.2012(12):157. [5】闰小玲.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利用好新教材 中小学电教(下半 月).2010(04):139. 《读写算》201 3年第36期l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