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医学专业基础(四)
(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
A1型题
1. 关于成釉细胞纤维瘤,错误的是A.不伴有牙本质和釉质形成 B.发病年龄较成釉细胞瘤患者大 C.最常见于下颌前磨牙和磨牙区 D.肿瘤中牙源性上皮和间叶组织同时增生 E.复发少见
2. 成牙骨质细胞瘤病变大部分为A.成牙骨质细胞 B.纤维组织 C.牙骨质样组织 D.软骨样组织 E.牙体组织
3. 成釉细胞瘤可能发生于下列结构,除了A.成釉器 B.口腔黏膜 C.牙源性囊肿衬里上皮 D.异位腺上皮 E.Malassez上皮剩余
4. 关于成釉细胞瘤,错误的是A.快速生长 B.良性肿瘤 C.可局部浸润 D.易复发 E.少有转移
5. 成釉细胞瘤的生物学特点为A.良性、无浸润 B.缓慢生长、无浸润 C.良性、有浸润 D.恶性 E.快速生长
6. 关于成釉细胞瘤的组织学分型,错误的是A.滤泡型 B.丛状型 C.梭形细胞型 D.基底细胞型 E.棘皮瘤型
7. 关于成釉细胞瘤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A.男性患者占绝大多数 B.有渐进性颌骨膨大 C.有乒乓感 D.有面部畸形 E.有牙齿移位、松动
8. 较少复发的成釉细胞瘤类型是A.实性型 B.棘皮瘤型 C.基底细胞型 D.单囊型 E.滤泡型
9. Pindborg瘤是指A.牙源性钙化囊肿 B.牙源性纤维瘤 C.牙源性腺样瘤 D.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E.牙源性透明细胞瘤
10. 黏液表皮样癌的细胞组成是A.表皮样细胞、腺上皮和黏液细胞 B.表皮样细胞、软骨样细胞和中间细胞 C.腺上皮细胞、黏液细胞和中间细胞 D.表皮样细胞、黏液细胞和中间细胞 E.黏液细胞、软骨样细胞和中间细胞
11. 多形性腺瘤在小涎腺多见于A.唇 B.颊 C.舌 D.腭 E.牙龈
12. 下列涎腺肿瘤含肌上皮细胞,除了A.多形性腺瘤 B.腺样囊性癌 C.上皮肌上皮癌 D.基底细胞腺瘤 E.管状腺瘤
13. 肌上皮细胞见于以下涎腺肿瘤,除了A.多形性腺瘤 B.腺样囊性癌 C.基底细胞腺癌 D.腺淋巴瘤 E.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14. 多形性腺瘤发生于A.儿童 B.青年人 C.中年人 D.老年人 E.任何年龄
15. 关于黏液表皮样癌,正确的是A.好发于儿童 B.大多数发生于男性 C.多见于舌下腺 D.均为实性肿瘤 E.均属恶性,但恶性度不同
16.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主要发生于A.腮腺 B.颌下腺 C.舌下腺 D.腭腺 E.唇腺
17. 腺泡细胞癌多发生于A.腮腺 B.颌下腺 C.舌下腺 D.腭腺 E.唇腺
18. 嗜酸性腺瘤的特点是A.生长缓慢、无复发 B.生长缓慢、可复发 C.生长快、无复发 D.生长快、可复发 E.良性肿瘤,易复发
19. Warthin瘤又称A.腺样囊性瘤 B.腺淋巴瘤 C.乳头状腺瘤 D.淋巴样腺瘤 E.管状腺瘤
20. 腺样囊性癌可表现以下组织学类型,除了A.腺状 B.筛孔状 C.乳头状 D.小管状 E.实性
21. 腺样囊性癌预后最差的组织学类型为A.腺状 B.筛孔状 C.条索状 D.管状 E.实性
22. 多形性腺瘤出现以下表现时提示有恶变可能,除了A.小灶性坏死和出血 B.大量玻璃样变 C.间质骨化 D.肌上皮鳞状化生 E.肿瘤明显结节化
23. 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的病理特点是A.黏液细胞成分少 B.中间细胞成分少 C.表皮样细胞成分少 D.多形成囊腔 E.鳞状上皮化生
24. 电镜下嗜酸性腺瘤的瘤细胞内含大量A.致密颗粒 B.变形的线粒体 C.微丝 D.扩大的高尔基器 E.分泌囊泡
25. 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A.肿瘤生长迅速 B.肿瘤细胞浸润能力强 C.肿瘤中的肌上皮细胞为主要成分 D.首次手术不彻底 E.肿瘤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26. 关于疣状癌,错误的是A.呈乳头状突起 B.可形成角化栓 C.基底膜较完整 D.生长缓慢、无局部侵蚀性 E.一般不转移
27. 较易由淋巴道播散的口腔癌是A.唇癌 B.颊癌 C.牙龈癌 D.舌癌 E.腭癌
28. 关于基底细胞癌,错误的是A.好发于颌面部皮肤 B.男性多见 C.有时肿瘤内含有大量
黑色素 D.肿瘤间质常与癌巢分离 E.易发牛转移
29. 口腔癌最常见的部位是A.颊 B.唇 C.口底 D.舌 E.牙龈
30. 关于血管瘤,错误的是A.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多见于头颈、四肢等外皮肤和肌肉 B.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血管畸形 C.海绵状血管瘤又称化脓性肉芽肿 D.分叶状毛细胞血管瘤生长迅速 E.婴儿血管瘤是婴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31. 口腔鳞癌最少发生转移的是A.舌癌 B.颊癌 C.牙龈癌 D.唇癌 E.口底癌
32. 关于口腔鳞状细胞癌,错误的是A.是口腔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B.男性多于女性 C.以口底鳞癌最多 D.小块活检不能作为肿瘤恶性分级 E.口腔后部鳞癌较易转移
33. 疣状癌最常发生于A.下唇 B.颊 C.舌背 D.牙槽黏膜 E.口底
34. 基底细胞癌好发于A.下唇 B.颊黏膜 C.颜面皮肤 D.额部 E.口角
35. 先天性牙龈瘤病变内的主要细胞成分是A.牙源性上皮细胞 B.炎症细胞 C.颗粒细胞 D.黏液细胞 E.多核巨细胞
36. WHO(2005)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分级主要依据A.肿瘤大小 B.形态学特征 C.浸润深度 D.淋巴结转移与否 E.是否有远处转移
37. 关于妊娠性牙龈瘤,错误的是A.属于血管性牙龈瘤 B.多发生于分娩之后 C.病变血管丰富 D.类似血管瘤 E.纤维性间质可发生水肿或黏液变
A2型题
38. 某患者的牙严重龋坏,拔除后见根尖区附着一团组织。镜下以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为特征,并见不规则上皮增殖岛和泡沫细胞。其病理诊断应为A.急性根尖周炎 B.根尖周囊肿 C.牙槽脓肿 D.根尖肉芽肿 E.慢性根尖脓肿
39. 患者主述经治疗后的死髓牙有咀嚼痛,拔牙后送检物为囊壁样组织。镜下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厚薄不均,有不规则上皮钉突形成;囊壁内有炎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也混有中性粒细胞,部分囊壁区域可见针形裂隙。其病理诊断为A.慢性牙周炎 B.根尖周囊肿 C.牙槽脓肿 D.根尖肉芽肿 E.慢性根尖脓肿
40. 患者女,46岁,口底黏膜白色斑块6个月。活检标本见黏膜上皮角化层增厚,粒层内透明角质颗粒明显,棘层细胞增生,细胞排列整齐,基底膜清晰。病理诊断应为A.白斑 B.扁平苔藓 C.白斑,上皮异常增生 D.扁平苔藓,上皮单纯增生 E.白斑,上皮单纯增生
41. 患者男,56岁,舌缘黏膜红白间杂性病变,边缘不规则,表面有小结节。镜下见上皮全
层细胞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核浆比例增加,核分裂较多,上皮固有层界面尚清楚。病理诊断应为A.白斑 B.红白斑 C.原位癌 D.红斑 E.鳞状细胞癌
42. 患者男,50岁,口腔黏膜发硬半年,有嚼槟榔史。活检标本见上皮萎缩,紧接上皮下出现胶原纤维玻璃样变带,其下方胶原纤维水肿,淋巴细胞浸润。病理诊断应为A.白斑 B.红斑 C.扁平苔藓 D.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E.白色海绵状斑痣
43. 患者男,23岁,颊部黏膜近口角处白色斑块数月,质硬、不易擦去。镜下见上皮表层水肿,角化层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见微小脓肿形成。上皮棘层增生,上皮钉突呈圆形,基底膜部分被炎症破坏。PAS染色见角化层有垂直于上皮表面的丝状阳性着色物,结缔组织中有充血的毛细血管及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病理诊断应为A.白斑 B.红斑 C.肉芽肿性唇炎 D.白念珠菌病 E.口腔结核
44. 患者男,32岁,舌侧缘白色毛绒状表现,不易被擦掉,局部有溃疡形成。镜下见上皮钉突肥厚并伸长,棘层明显增生,表面为厚薄不均的不全角化,呈粗糙的皱折或毛绒状,多为过度不全角化形成的刺状突起,靠近表层1/3的棘细胞层可见肿大的气球样细胞,电镜证实细胞间及胞浆内有大量病毒颗粒。应提示下列哪种诊断A.白斑 B.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C.毛状白斑 D.念珠菌病 E.白色水肿
45. 临床上表现为白色、非均质口腔黏膜病变,镜下见上皮层内的全部细胞均呈非典型性,即细胞恶变,而基底膜尚完整,此病例的诊断应为A.原位癌 B.浸润性癌 C.上皮中度异常增生 D.角化不良 E.红斑
46. 患者女,45岁,牙龈起疱半年,色灰白,不易破溃。镜下见上皮基底层下疱,基底细胞变性,部分区域上皮全层剥脱,结缔组织表面平滑,胶原纤维水肿,其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最可能的病理诊断为A.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B.寻常性天疱疮 C.良性黏膜类天疱疮 D.艾滋病的口腔表现 E.肉芽肿性唇炎
47. 患者女,38岁,双颊黏膜白色病变1年。活检标本见上皮萎缩,表面不全角化,上皮钉突呈不规则延长,基底细胞层液化变性,局部可见上皮下疱,固有层内近上皮区域见淋巴细胞浸润带。病理诊断应为A.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B.寻常性大疱疮 C.扁平苔藓 D.良性黏膜类天疱疮 E.白念珠菌病
48. 患者女,40岁,下唇反复糜烂、出血、结痂1年。活检标本见上皮表面过度正角化,粒层明显,可见角质栓塞,上皮钉突增生、伸长,基底细胞发生液化变性,上皮与固有层之间形成裂隙,基底膜不清晰,上皮下结缔组织内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病理诊断应为A.肉芽肿性唇炎 B.糜烂型扁平苔藓 C.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D.非特异性肉芽肿 E.慢性唇炎
49. 骨皮质表面有反应性新骨形成,新生骨小梁间为纤维结缔组织,少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无化脓和死骨。可诊断为A.结核性骨髓炎 B.放射性骨坏死 C.致密性骨炎 D.家族性巨颌症 E.慢性骨髓炎伴增生性骨膜炎
50. 患者男,45岁,口腔内黏膜多处起疱。镜下见病变浅层上皮脱落,仅见基底细胞附着于
结缔组织上方,呈绒毛状,其上方见个别松散的圆形细胞,胞核圆形,大而肿胀,染色质多,胞核周围有窄的晕。上述表现提示的病理诊断为A.寻常性天疱疮 B.良性黏膜类天疱疮 C.艾滋病的口腔表现 D.扁平苔藓 E.肉芽肿性唇炎
51. 一例涎腺切除样本的镜下以腺实质萎缩、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和上皮肌上皮岛形成为主要特点,该病的病理诊断最可能是A.急性涎腺炎 B.慢性涎腺炎 C.坏死性涎腺化生 D.舍格伦综合征 E.涎腺结石
52. 一例囊肿的切片示上皮衬里由2~3层鳞状细胞构成。无上皮钉突,其形态类似于缩余釉上皮,该病理表现最符合A.牙源性角化囊肿 B.含牙囊肿 C.鼻腭管囊肿 D.鳃裂囊肿 E.黏液囊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