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误⼊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滩鸥鹭。
提起李清照,眼前便浮现出那个娉婷优柔、略带感伤的⼥⼦,她那精妙绝伦的⽂字以及跌宕起伏的⼈⽣⼀直⼴受⼈们关注。她的笔下,有着“才下眉头,却上⼼头”的纠结相思,有着“这次第,怎⼀个愁字了得?”的凄婉,更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孤寂……但在《如梦令》这⾸词中,我们看到的是⼀个活泼、⽆所顾忌、充满勃勃⽣机的李清照。这⾸词,寥寥三⼗三个字,似乎是词⼈信⼿拈来,毫⽆雕琢,对六年级的学⽣来说,熟读理解并不是难事。但在这浅淡⾃然的语⾔背后,却是诗意盎然、精彩⽆限,必须让学⽣⾛⼊⽂字中,感受其诗意的情境,才能真正悟其情、懂其⼈。
字字皆是画
李清照⽤她那⽣花妙笔向我们勾勒了⼀幅幅荡⾈晚游图,黄昏时分,⼣阳西下,晚霞染红了整⽚天空,⼀轮红⽇倒映在⽔中,真可谓“⼀道残阳铺⽔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便是“溪亭⽇暮”,⼀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藕花深处”,更是如世外桃源般的神秘幽静,词中点明是“误⼊藕花深处”,⼀个“⼊”字,证明词⼈是置⾝其中。这荷花、荷叶的姿态、形状、颜⾊尽收眼底。在苍茫暮⾊中,在凌凌微波上,密密的荷叶挨挨挤挤,娇艳的荷花姿态万千。这是⼀个流光溢彩的藕花深处,⼀个清⾹飘逸的藕花深处。词末的“⼀滩鸥鹭”,更叫⼈⼼之神往,⼀⼤河滩的鸥鹭哗啦啦地⼀齐飞上了天,真是难得⼀见的壮观奇伟。“溪亭⽇暮”“藕花深处”“⼀滩鸥鹭”便是李清照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那⼀幅幅如诗般流动的画卷。
牵⼀“醉”⽽动全词
诗词的教学切记⼀步⼀步地讲解,⽀离破碎的分解只会使诗词寡然⽆味。在《如梦令》中,⼀个“醉”字,便是⼀个抓⼿,可起到牵⼀发⽽动全⾝的作⽤。李清照被“溪亭⽇暮”的美景所陶醉,不觉⼣阳西沉,也因为与朋友喝酒⾔欢,带着醉意误⼊藕花丛中解读李清照诗词《如梦令》解读李清照诗词《如梦令》。⽽藕花深处的美景让词⼈的醉意更浓了,随即争渡着惊起那⼀滩鸥鹭。因为“醉”了,这次的郊游才显得如此珍贵,充满着不期⽽⾄的惊喜;因为“醉”,才会那么难以忘怀,继⽽“常记”;有
了“醉”,才有“藕花深处”的清⾹流溢、神秘幽静;有了“醉”,才有“争渡”的欢畅⽆拘、“⼀滩鸥鹭”的惊喜⽆限。精彩,应该就在意料之外,在这“醉”之中。沉醉于美景,⼼醉于意外的收获,陶醉于少⼥时期幸福的⽣活。这⼀切的⼀切,使得李清照常常甜蜜地记起。
词中亦有声
这⾸词中,不仅有令⼈陶醉的画⾯,还藏着许多声响。让我们静⼼聆听词的最后⼀句“争渡,争渡,惊起⼀滩鸥鹭”。这其中,有鸥鹭鸣叫的声⾳,有鸥鹭拍打翅膀的声⾳。从词中的“⼀滩”看出鸥鹭数量很多,“惊”字⼜告诉我们,鸥鹭是⼀下⼦起飞,速度⾮常快。回荡在⽿畔的声响似乎更⼤了,这声响⽚刻之间便让静⽌的画⾯灵动起来。再听,“争渡,争渡”!这⾥传出的声响便更多了,有⽔花四溅的声⾳,有船桨撞击的声⾳,有欢乐嬉笑的声⾳,有嗔笑争执的声⾳。所有的声⾳交织在⼀起,展现在我们⾯前的便是那⽆拘⽆束的畅快,那惊喜连连的酣畅。
“兴”在尽与不尽之间
上⾯提到,整⾸词可以“醉”为线索,贯穿始末。但是,对李清照在这⾸词中流露出来的情感,如果仅仅停留在陶醉、沉醉于美景的愉悦之上,却是远远不够。词中“兴”这个字眼,⾮常值得推敲。词⼈跟朋友品着美酒,赏着美景,吟诗作对,聊天下棋,真叫酒不醉⼈⼈⾃醉。这个“兴”,可以理解为兴尽了,该回家了,这个时候词⼈的⼼情是⾼兴的、满⾜的。但这个“兴”,也可以理解为兴未尽,只是因为此时天⾊已晚,不得不回家,那么这时词⼈的⼼情⼜是留恋的、依依不舍的。所以,⼀句诗,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接着,词⼈在苍茫的暮⾊中误⼊藕花深处,朋友们争着划,抢着渡,你说要往那⼉划,我说要往这⼉划。虽然暮⾊已晚,⽗母的催促声已在⽿边回响,但这争渡中的乐趣实在是太妙了。⼤伙⼉⼤声地笑啊,闹啊,少⼥⽆拘⽆束的个性完全释放出来。那声⾳太响,太热闹了,只听见哗啦啦的⼀声,⼀河滩受惊的鸥鹭⼀下⼦冲破夜幕飞向天空。这发⽣在⼀瞬间的⼤⾃然的奇观看得词⼈⼼都醉了。⽽这,才叫⼀个真正的尽兴啊!词⼈内⼼深处的⽆拘与豪放也跃然纸上。此时,词⼈的兴致、整⾸诗的意境都达到了最*,⾄于后⾯究竟回家没有,怎么找到路回家的,已经不重要了。
顺逆对照,回环升华
这⾸词是词⼈的早期作品,少⼥时代的李清照出⾝名门,⽗亲对她宠爱有加,⽣活条件⾮常优越。此时的李清照不仅沉醉在美酒、美景和美丽的意外之中,还沉醉在她那美好、幸福的⽣活中。那个时候,她是常常甜甜地记起那令⼈陶醉的往事解读李清照诗词《如梦令》中国古代诗词。所以全词伊始,便是“常记”。但靖康之变改变了北宋王朝的历史,也改变了李清照的命运。在她那些颠沛流离、辗转逃亡的⽇⼦⾥,在她那凄苦⽆依、饱尝艰⾟的晚年⽣活中,她⼀定⽆数次地记起,记起那“溪亭⽇暮”、那“藕花深处”、那“⼀滩鸥鹭”。此时的李清照家破⼈亡、孤苦漂泊,那是“故国不堪回⾸”,那是“往事知多少”,那是⼀种撕⼼裂肺的回忆此时的“常记”,带着哀愁、带着愤恨、带着幽怨。这⾸词在词⼈的顺境与逆境中回环升华,当时代处境发⽣变化,感受⼼境也不⼀样。从李清照⼀⽣的轨迹中,在她晚年那些带着哀怨的词句中,我们更能加深对《如梦令》特殊的解读。
千百年来,李清照⼴受⼈们的关注,除了诗词⽅⾯的成就外,她那百转千回、跌宕起伏的传奇⼈⽣也打动着⽆数⼈的⼼。隔着遥远的时空,枕着诗意的灵魂,让她那精妙绝伦、如梦似幻的诗词永远留在我们的⼼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