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练习试卷24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1. 太阴病证的临床表现是
A.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时腹自痛,四肢欠温,脉沉缓而弱 B.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身热反不恶寒,甚至面赤
C.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
D.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E.身热,不恶寒,反恶热,汗自出,脉大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2. 腻苔上罩有白色稠厚黏液者称为 A.垢腻苔 B.腐腻苔 C.滑腻苔
D.黏腻苔E.燥腻苔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3. 舌根所候的脏腑一般是 A.心肺 B.脾胃 C.肝胆
D.肾E.三焦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4. 气滞心脉的临床特点是 A.胀痛,与精神因素有关 B.刺痛,伴舌暗
C.闷痛,多见体胖痰多
D.痛势剧烈,突然发作,得温痛减E.头痛、头晕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5. 促脉的特征是
A.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B.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C.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D.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E.脉形如豆,滑数有力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6. 关于表证的描述错误的是 A.病因为六淫、疫疠等 B.病因不包括虫毒
C.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
D.正气与邪气抗争的表现E.主要见于外感疾病初期阶段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7. 浮滑脉的主病为 A.饮食停滞 B.痰热互结 C.湿热内阻
D.风痰E.风热袭表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8. 胸痛憋闷、痛引肩臂者为 A.胸痹 B.真心痛 C.肺痈
D.肺胀E.肺痨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9. 因瘀血而引起的疼痛特点为 A.胀痛 B.刺痛 C.窜痛
D.隐痛E.重痛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10. 下列症状不属于肝病的是 A.精神抑郁 B.急躁易怒
C.胸胁少腹胀痛
D.耳鸣耳聋E.肢体震颤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11. 按肌肤的内容不包括 A.诊寒热 B.诊润燥滑涩 C.诊疼痛
D.诊肿胀疮疡E.诊?瘕积聚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12. 脏腑辨证的基础是 A.脏腑的生理功能 B.脏腑的病理变化 C.病因病性辨证
D.经络辨证E.气血津液辨证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13. 浮紧脉可见于 A.太阳中风证 B.风痹疼痛 C.风热袭表
D.表证夹痰E.燥邪犯肺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14. 弱脉与濡脉的共同特征是 A.沉而无力 B.浮而无力
C.脉来空虚无力
D.细而无力E.迟而无力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15. 真寒假热证产生的机制是 A.阳虚则外寒 B.阴虚则内热 C.阳盛格阴
D.阴盛格阳E.阴阳转化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16. 用不轻不重的指力切脉,称为 A.总按 B.单按 C.举
D.寻E.按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17. 具备沉、实、大、弦、长形象特点的脉是 A.牢脉 B.紧脉 C.芤脉
D.伏脉E.革脉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18. 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不包括 A.恶寒发热 B.寒热喜恶 C.口渴与否
D.面色赤白E.头身疼痛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19. 真脏脉的别名不包括 A.怪脉 B.斜飞脉 C.败脉
D.死脉E.绝脉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20. 足阳明胃经的主治病证是
A.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
B.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痛及相应的内脏病 C.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
D.胸、腹、颈、头面局部病及相应的内脏病E.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21. 平脉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一息4~5至,相当于70~80次/分 B.不浮不沉,不大不小 C.不上不下,不粗不细
D.寸关尺三部均触及,沉取不绝E.从容和缓,流利有力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22. 肝气犯胃所致胃脘痛的特点为 A.隐隐作痛 B.冷痛喜暖 C.痛如刀割
D.胀满疼痛E.灼热疼痛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23. 腹部肿块,痛无定处,而按之无形者,为 A.聚 B.? C.积
D.虫积E.臌胀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24. 肺气虚的辨证要点是
A.干咳,痰少而黏和阴虚内热见症 B.咳喘无力,吐痰清稀及气虚见症 C.咳嗽,痰液清稀和风寒表证并见
D.咳嗽和风热表证并见E.肺系症状及干燥少津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25. 濡脉的主病为 A.水饮 B.痰证 C.湿证
D.表证E.食滞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26. 痰阻心脉的临床特点是 A.胀痛,与精神因素有关 B.刺痛,伴舌暗
C.闷痛,多见体胖痰多
D.痛势剧烈,突然发作,得温痛减E.头痛、头晕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27. 血瘀证是指
A.脏腑火热炽盛,热迫血分所表现的实热证候
B.体内水液停聚而转化成的病理性产物,其质较清晰
C.由水液内停而凝聚所形成的病理性产物,其质较稠黏
D.寒邪客于血脉,凝滞气机,血液运行不畅所表现的实寒证候E.由瘀血内阻而产生的证候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28. 下列症状不属于肺病的是 A.咳嗽,喘促,咯痰,胸痛 B.喉疼及声音变异 C.鼻塞流涕
D.水肿E.心痛,心悸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29. 病人出现谵语时,表现为 A.语无伦次,笑骂不定 B.语无伦次,神识不清 C.语言重复,声音低弱
D.语言错乱,说后自知E.乞言自语,见人则止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30. 下列表现不属于气陷证的是 A.头晕眼花,耳鸣 B.疲乏,气短 C.二便失禁
D.自觉气下坠感E.脱肛、阴挺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31. 寒疑心脉的临床特点是 A.胀痛,与精神因素有关 B.刺痛,伴舌暗
C.闷痛,多见体胖痰多
D.痛势剧烈,突然发作,得温痛减E.头痛、头晕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32. 气滞证的辨证要点是 A.头晕目眩 B.脉微欲绝 C.胀闷疼痛
D.少气懒言E.呃逆嗳气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33. 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者,为 A.盗汗 B.绝汗 C.自汗
D.大汗E.战汗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34. 金破不鸣的病机为 A.风寒犯肺 B.虚火灼肺 C.肺气不足
D.风热袭肺E.燥邪犯肺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35. 下列症状不属于脾病的是 A.腹胀或痛,纳少,便溏 B.出血
C.浮肿,困重
D.内脏下垂E.咳喘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36. 心气虚的辨证要点是 A.心悸及气虚证
B.心悸怔忡,胸闷或痛及阳虚证 C.心阳虚及亡阳
D.心悸、失眠及血虚证E.悸烦不宁,失眠多梦及阴虚证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37. 心血虚的辨证要点是 A.心悸及气虚证
B.心悸怔忡,胸闷或痛及阳虚证 C.心阳虚及亡阳
D.心悸、失眠及血虚证E.悸烦不宁,失眠多梦及阴虚证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38. 下列表现不属于气虚证者为 A.少气懒言,神疲乏力
B.声音低微,呼吸气短 C.或有头晕,自汗
D.活动后症状缓解E.舌质淡嫩,脉虚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39. 关于寸口脉与五脏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左主心肺肝,右主脾肾肾 B.左主心肝脾,右主肺肾肾 C.左主心肝肾,右主肺脾肾
D.左主心脾肾,右主肺肝肾E.左主心肺脾,右主肝肾肾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40. 脏腑辨证的理论依据是 A.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B.三焦辨证
C.卫气营血辨证
D.六经辨证E.经络辨证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41. 任脉经的主治病证是
A.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
B.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痛及相应的内脏病 C.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
D.胸、腹、颈、头面局部病及相应的内脏病E.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42. 受气候的影响,平脉在冬季应 A.稍弦 B.稍洪 C.稍浮
D.稍沉E.稍缓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43. 气分热盛的脉象为 A.虚数脉 B.洪数脉 C.濡数脉
D.细数脉E.浮数脉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44. 肾虚腰痛的特点为 A.绵绵作痛,疫软无力 B.冷痛沉重,阴雨天加重 C.痛如针刺,固定不移
D.痛处游走不定E.重痛,活动受限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45. 下列表现不属于燥淫证候的是 A.皮肤干燥甚至皲裂、脱屑
B.口唇、鼻孔、咽喉干燥,口渴饮水 C.咯痰色黄,量多
D.小便短黄,大便燥结E.舌苔干燥,脉象无特殊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46. 左少腹作痛,按之累累有硬块者,为 A.虫积 B.肠痈
C.肠中有宿粪 D.?积E.痞满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47. 肩背寒见于
A.手阳明大肠经病证 B.手少阳三焦经病证 C.手太阴肺经病证
D.手少阴心经病证E.手太阳小肠经病证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48. 以下不属弦脉所主病者为 A.痛证 B.疟疾 C.胆病
D.宿食E.痰饮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49. 热证的典型舌脉为
A.舌淡,脉弱 B.舌淡苔白,脉紧 C.舌苔白,脉浮
D.舌红苔黄,脉数E.舌淡,脉细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50. 下列不属于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是 A.口燥咽干,唇焦或裂,眼球深陷 B.渴不欲饮
C.皮肤干燥甚或枯瘪
D.小便短少而黄,大便干结难解E.舌红少津,脉细而数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