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社会学》思考题

2020-11-19 来源:爱go旅游网
《社会学》思考题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思考题第⼀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 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的?

(1)西⽅:①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之⽗”,《实证哲学教程》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2)东⽅:谭嗣同《仁学》、章太炎《社会学》、严复《群学肆⾔》(开端)2.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研究对象:

(1)整个社会(孔德)(2)社会关系(索罗⾦)

(3)社会关系的形式(齐美尔)(4)社会⾏为(韦伯)(5)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帕森斯)(6)社会群体(斯莫尔)(7)社会⽣活(费孝通、福武直)(8)社会事实(涂尔⼲)(9)社会问题

(10)社会调查及其⽅法正确把握:

(1)社会学有独特研究对象。社会学史可证明。

(2)社会学研究对象众说纷纭。多⽅⾯的探索,是不成熟⾛向成熟的必然现象。(3)对社会学对象的理解不应强求⼀致。3. 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居于哲学之下,专门领域的社会科学之上的地位。(1)⼀般层次:哲学-历史唯物主义

(2)特殊层次:综合性学科-社会学、历史学(3)个别层次:单科性学科-经济学、政治学、法学4. 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

(1)基本功能:描述功能-是什么、解释功能-为什么、预测功能-会怎样(2)社会实践功能:

①进⾏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参与社会发展的计划与规划,为政府宏观决策与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②开展社会问题研究,帮助政府科学地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③为社会⼯作和社会管理提供必需的社会学知识。

④普及社会知识,促进公民适应与参与,指导⼈们建设⽂明、健康、科学的⽣活⽅式。第⼆章社会运⾏的物质基础1. 简述⾃然环境、⼈⼝的概念。

(1)⾃然环境:指⼈们⽣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态环境、⽣物环境和地下资源环境。(2)⼈⼝:①

定义:指⽣活在特定社会关系和领域之中,具有⼀定数量和质量的⼈的总称。②两种属性:⾃然属性、社会属性

③三种结构:⾃然结构、社会结构、地域结构

2. 简述环境与社会、环境与⼈⼝、⼈⼝与社会的关系。(1)环境与社会:①环境对社会:a. 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b. 影响社会的政治和⽂化②社会对环境:强有⼒的制约。

(2)环境与⼈⼝:①⼈⼝对环境:依赖-顺应-掠夺-协调②环境对⼈⼝:a. 平衡和制约着⼈类的⽣存b. 影响⼈类的⽣存⽅式d. 影响⼈⼝的素质

(3)⼈⼝与社会:①⼈⼝对社会:a. 影响⼈⼝与⾃然资源的平衡b. 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c. 影响⼈们的⽣活⽔平d. 社会问题产⽣的主要原因

②社会对⼈⼝:a. 社会经济制约⼈⼝过程b. 政治制度与社会⽣活的稳定程度影响⼈⼝过程c. 科学基础影响⼈⼝过程d. 社会意识影响⼈⼝出⽣率e. ⼈⼝政策影响⼈⼝过程

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不考)第四章社会运⾏与社会⽂化1. 什么是⽂化?⽂化有哪些类型?

(1)定义:⽂化是⼀个社会集团内部成员共同拥有的,通过学习得来的意识、⾏为⽅式和价值观。(2)类型:物质⽂化与⾮物质⽂化;主⽂化与亚⽂化;主⽂化与反⽂化;评⽐性⽂化与⾮评⽐性⽂化。2. 什么是⽂化的基本特性?

(1)超⽣理性和超个⼈性:后天习得,不能通过⽣理遗传。(2)全括性:任何⼀种⽂化都是多种⽂化要素复合在⼀起。

(3)象征性:⽂化的意义超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范围,具有更为⼴泛的意义。

(4)整体性:是⼀个有机的整体,有不同要素构成,按照⼀定规则或规律形成⼀个综合的整体。(5)传递性:会被他⼈模仿和利⽤,发⽣纵向和横向的传递过程。(6)变迁性:⽂化总是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3.怎样理解⽂化的构成?

(1)从⽂化要素⾓度:符号、语⾔、规范、价值观、⾏为模式、物质产品(2)从⽂化分层⾓度:⽂化特质、⽂化丛、⽂化模式

⽂化特质是组成⽂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单位。⼀个社会的⽂化内容就是各种⽂化特质的总和。⽂化特质可以表现为物质⽂化的形式,也可以表现为⾮物质⽂化的形式。⽂化特质的特点是,每种特质都可以独⾃成⼀个单位,有它的特殊历史和特殊形式,不会与其他特质相混淆。

⽂化丛亦称⽂化特质丛,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组合成的⼀组⽂化特质。它往往与⼈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且往往是物质⽂化与⾮物质⽂化的特殊结合。⽂化特质与⽂化丛构成了⽂化的基本内容。

⽂化模式是⼀个社会中所有⽂化内容(包括⽂化特质与⽂化丛)组合在⼀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种社会⽂化的特殊性。研究⽂化模式可以获得对于社会⽂化的总体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到⼀个社会或民族⽂化的优点与缺点,才能进⾏⽂化⽐较。4.⽂化分析有哪些视⾓?

(1)⽂化中⼼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种倾向,常易于将⾃⼰的⽣活⽅式、信仰、价值观、⾏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的。以此为标准,衡量和评判其他⽂化,对⾃⼰所不熟悉的⽂化抱有怀疑甚⾄敌视的态度。近代最为突出的就是欧洲中⼼主义。

(2)⽂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较的。每⼀种⽂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个民族中的⽂化现象只能⽤该民族内部的⽂化价值标准来加以衡量。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3)⽂化理想主义(4)⽂化多元主义

5.怎样理解⽂化的社会功能?(1)整合功能:维持社会秩序(2) 导向功能:推动社会进步

(3)识别功能: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4)教化功能:个体社会化的⼯具(5)负功能:⽂化滞后与负⽂化

【注】⼀般地说,⽂化中的物质部分⾸先变迁,其次是⽂化的精神部分,最后是⽂化中的风俗、习惯发⽣变迁,这种现象称为“⽂化滞后”或“⽂化堕距”。第五章社会学的研究⽅法(不考)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化

1.为什么说⼈性、⾃我和社会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

个体的社会华丽不该与他⼈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才能发展出个性与⾃我。正如库利所说:“⼈性是逐渐形成的,并不是与⽣俱来的;没有共同参与,他不能获得⼈性,⽽⼈性会在独处中衰退。”⽶德认为,是互动产⽣了⾃我,⾃我必须在社会过程中、在互动中才能得到解释。互动还是社会形成的条件。正是在互动的基础上,⼈类才⼀层层地加筑起整个社会。因此,马克思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们交互活动的产物。”齐美尔也认为社会是通过⼈们的互动⽽产⽣的,各种⼈际互动形式是构成宏观社会结构的基本材料,使社会学研究的独特主体。2.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定义:指个体在特定的⼈类社会物质⽂化⽣活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由⾃然⼈转变为社会⼈并逐步适应社会⽣活的过程。

(2)基本内容:包括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社会化和再社会化3. 社会化有哪些主要类型?社会化过程涉及哪些社会群体和机构?(1)类型(过程)

①早期社会化:⼉童与青年时期的社会化(基础和初步完成阶段)②继续社会化:从青年经中年到⽼年的社会化

③再社会化:对在早期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中未能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通过强制或补偿教育的⽅式进⾏再社会化的过程

④反向社会化:年轻⼀代将知识、⽂化传递给长辈的过程(2)社会群体和机构(客观条件或主体)家庭、学校、⼯作单位、同龄群体和⼤众传媒。

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是社会化的开端。对⼉童进⾏感情和爱的培养。⽗母的权威对⼉童社会化有重⼤影响。

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的⽽设⽴的学习机构,带有半强制性和系统性。学校是⼀个组织机构,有⼀系列的规章制度,且学⽣必须遵守。

⼯作单位是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

同龄群体是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较接近的⼈们所⾃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先,⼉童以独⽴姿态参与活动,提⾼独⽴意识。其次,能接收到⼤量的亚⽂化影响。

⼤众传媒是社会组织为在⼴⼤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的各种通讯⼿段。它对⼈们价值观具有导向作⽤,对⼈们的⾏为活动具有暗⽰作⽤。

4. 关于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主要有哪些理论?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库利最早将“⾃我”概念引⼊社会化研究。他认为⾃我和⼈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产⽣的。他将⾃我意识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

①设想⾃⼰在他⼈⾯前的⾏为⽅式;

②在做出⾏为后,设想或理解他⼈对⾃⼰⾏为的评价;

③根据⾃⼰对他⼈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的⾏为,并据此做出下⼀步反应。(2)⽶德的“⾓⾊扮演”理论

⽶德将⾃我分成“主我”和“客我”两部分。“主我”是能动的部分,为⼈格发展提供动⼒。“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他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扮演”,即学会理解他⼈对于⾓⾊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觉得⾏为的能⼒。①模仿阶段:简单理解和模仿⽗母的动作,⾃我意识很弱。②嬉戏阶段:扮演特定、重要的⾓⾊。

③博弈阶段:“客我”的范围已经覆盖了整个社会。(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强调⼈格形成过程中的⽣物因素,“⽆意识”驱动⼈格发展。他将⼈格分成“本我”“⾃我”“超我”三部分。本我受本能驱动,遵循快乐原则;⾃我遵循现实原则,起调节作⽤;超我遵循完美原则。他把⼈格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时期:⼝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两性期。⼈格在前三个时期已经确定。(4)埃⾥克森的⼈格发展“⼋阶段”理论

⼈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都会遇到某种⼼理问题,都要对社会环境提出的要求做出反应。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出现“认同危机”。给以后的社会化过程留下隐患。(5)⽣命历程理论

将⽣命历程理解为⼀个由多个⽣命事件构成的序列,是社会⼒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包括以下四个要点:⽣命发⽣的时间和空间、⽣命的相关性、⽣命的时间安排、⼈的能动性。5. 简述社会化的内容。

⽣活技能社会化、职业技能社会化、⾏为规范社会化、⽣活⽬标社会化第七章社会互动

1. 简述社会互动的含义、特点、类型。

(1)含义:指社会主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发⽣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2)特点:①必须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主体之间。

②社会主体之间发⽣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互相依赖性关系和⾏为是社会互动的前提条件。③社会互动可以是⾯对⾯的交往,也可以借助媒体进⾏。④有特定的情境,情境不同,意义不同。⑤会对互动双⽅甚⾄环境产⽣影响。

(3)类型:①⼆⼈关系、三⼈关系和多⼈关系。②⼈际互动和群体互动。

③熟悉情境互动、⼯作情境互动和社交情境互动。④情感性互动、⼯具性互动关系和混合性互动。⑤交换、合作、竞争、冲突、强制和顺从与顺应。2. 简述社会互动的过程与主要环节:(1)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定向阶段:解决情境辨识的问题。评价阶段:解决态度确定问题。

控制阶段:解决⾏为选择问题,即对此情境做些什么。

以上三阶段并⾮直线发展;互动过程分析可能要同时涉及⼯作任务领域和社会情绪领域;多⼈互动中,互动的对象和⽅⾯,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2)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敌对或竞争-冲突-顺应-同化

3. 社么是社会⾓⾊?它和社会互动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处理社会转型期的⾓⾊失调问题?

(1)含义:是指与⼈们的某种社会地位、⾝份相⼀致的⼀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为模式,它是⼈们对具有特定⾝份的⼈的⾏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2)关系:①⽇常⽣活中,⼤多数的社会互动都是社会⾓⾊之间的互动。②社会⾓⾊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社会互动中完成的。

(3)处理⾓⾊失调问题:①在特定情境中,从属⾓⾊应服从主导⾓⾊或以主导⾓⾊为主。②根据社会主流价值观,权衡不同⾓⾊的价值合理性程度。③规避损害公共利益的⾓⾊。

第⼋章社会⽹络与社会群体

1. 什么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1)定义:是⼈们为了某种⽬的,按⼀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共同活动的集体。(2)特征:①较稳定的社会关系

②较持久的社会交往③较⼀致的活动⽬标

④较明显的共同活动⑤较明确的⾏为规范⑥较统⼀的群体意识

2. 社会群体有哪些基本类型?

(1)以群体的组织化程度分类: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2)以群体的实际关系状态分类: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3)以群体的形成原因分类:⾎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趣缘群体和志缘群体(4)以群体成员个⼈的归属感分类:内群体与外群体

(5)以群体的社会功能分类:⽣产性、服务性、精神性、政治性群体3. 试析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1)规模⼩,⼈数⼩

(2)⾯对⾯的互动,⼈际关系亲密(3)感情⾊彩浓厚,⾮正式控制(4)⽬标⼀致,聚合⼒强(5)与⼀定的圈内⽂化

4. 试分析现代社会初级群体衰落的原因及其影响。

(1)原因: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这导致了社会分化加剧、社会关系⽇益松懈、⼀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

(2)影响:①积极⽅⾯:a. ⼤⼤提⾼了⼈类群体活动的效率。b. 加强了社会整合的程度,使现代社会成为⼀种⾼度组织起来的社会。②消极⽅⾯:引起某些社会功能的紊乱。第九章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1. 举例说明:家庭与婚姻作为社会设置和作为⽣活实体,各发挥了什么样的作⽤?(1)家庭:①作为⽣活实体:实体婚姻+孩⼦+⽣活共同体。

②作为社会设置:⾎缘+供养+继承,以及由此所产⽣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2)婚姻:①作为⽣活实体:持续的性关系+共同⽣活。

②作为社会设置:a. 两个⼈按照社会所要求的契约关系和程序来组建共同⽣活。b. 双⽅都与对⽅原来的家庭结成确定的关系。

2. 简述家庭的含义、特征、历史背景、结构和社会功能。

(1)含义:家庭是建⽴在婚姻、⾎缘或收养关系基础上的亲密合作、共同⽣活的初级社会群体。它是社会⽣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2)特征:

①道德、风俗习惯影响⽐任何群体都要强。②在其中⽣活最长久③最⼩型群体④⾃然性与社会性相统⼀

(3)历史背景(类型):

①⾎婚家庭:⼈类蒙昧时代。群婚制的早期阶段。基本特征是族内通婚,排除不同辈分的婚姻。②普纳路亚(伙婚):愚昧时代。族外通婚,排除同族同辈亲属婚姻。③偶婚家庭:野蛮时代。群体婚向个体婚过度。族外通婚。有主妻、主夫。

④⽗权制家庭:野蛮时代晚期。偶婚家庭向⼀夫⼀妻家庭过度。夫权⾄上。稳定的丈夫有多个妻⼦。⑤⼀夫⼀妻制家庭:⽂明时代。

(4)结构:①核⼼家庭(⼀对夫妻+未婚⼦⼥)②主⼲家庭(由核⼼家庭演变⽽来的直系双偶家庭)③联合家庭(多代多偶数家庭)

④其他家庭(⾖竿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隔代家庭、丁克家庭)(5)社会功能:⽣育、性爱、经济、社会化、协调感情、社会保障3.论转型社会中的家庭问题。

(1)夫妻关系失调:夫妻冲突增加和离婚率上升。(2)亲⼦关系失调:⽗母与未成年⼦⼥关系失调。(3)⽼年⼈问题:⽼年⼈地位下降。第⼗章社会组织

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

(1)含义:①⼴义,泛指⼀切⼈类共同活动的群体。

②狭义,指为达到某种共同⽬标,将其⾏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2)特征:有特定的⽬标

有⼀定数量的固定成员有制度化的结构有普遍化的⾏为规范有开放的系统有⼀定的物质条件

2.组织⽬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组织⽬标:指组织都必须通过⾃⾝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事实或未来状态。它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义:是组织的灵魂;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3.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正式群体(结构)?

(1)定义:指组织成员在互动基础上⾃发形成的,具有感情⾊彩的⼈际关系形式。(2)特点:⾃然、内聚、信息沟通灵敏、不稳定、中⼼化(3)成因:⾎缘、地缘、⽣活⽅式、利益(4)功能:①正功能:a. 有效处理某些困扰问题b. 有助于建⽴完善的意见沟通渠道c. 有效弥补指令或信息缺损

2)意d. 有助于组织稳固;有助于组织成员获得⼼理满⾜②负功能:a. 不利于组织变⾰b. 不利于信息正常传播

c. 易于抑制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组织效率d. 易于导致组织成员⾓⾊冲突。

4. 简述社会组织的管理⽅式(以管理权⼒是否⾼度集中于⼀⼈⼿中为标准来划分)。(1)家长制管理⽅式的特征:

组织权⼒⾼度集中于最⾼领导者⼀⼈⼿中分⼯不明,责任不清任⼈唯亲,因⼈设位办事⽆章可循,⽆法可依终⾝制(2)科层制管理⽅式的特征:

5. 简述社会组织的管理理论(详见笔记)。

古典管理理论、⾏为科学管理理论、现代组织管理理论6.简述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

组织理论与⼯业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组织理论的发展⼀般分为三个阶段:传统组织理论、⾏为科学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对于我国,应重点思考组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式组织的基本结构及其管理⽅式,以及西⽅的成功模式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问题。第⼗⼀章社区

1. 滕尼斯区分“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意何在? 我们通常所说的社区与滕尼斯的概念有什么差异?(1)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含义:

①礼俗社会⼜称作“共同体”,指以农耕畜牧为业的传统社会。②法理社会⼜称作“社会”,指现代⼯业化社会。(2)滕尼斯区分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意

本意在强调⼈与⼈之间所形成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共同居住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我们通常所说的社区⼰不仅仅局限于滕尼斯当初的定义了。社区是进⾏⼀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化维系⼒的⼈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2. 简述社区及其构成要素。

(1)含义:由居住在某⼀地域⾥的⼀定数量的⼈⼝,按照⼀定的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着⼀定的地缘认同感的,相对独⽴的⼈类⽣活共同体。(2)构成要素:

⼀个相对稳定、独⽴的空间⼀定数量的⼈⼝

⼀种地缘、⼼理与⽂化上归属感独特的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定的⽣活服务体系3.简述城市化及其内容。

(1)含义:指随着⼈⼝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社区的过程。这⼀过程促进城市数⽬增多、城市⼈⼝和⽤地规模扩⼤、城市⼈⼝在总⼈⼝的⽐重上升。(2)内容:

①城市社区化:在城市化进程中,为提⾼城市⽂明程度,改善城市环境,真正实现城市化,将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位,通过社区教育、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进⼀步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质的提升。②城市区位结构的典型模式:同⼼圆、扇状、多核⼼

③我国的城市化道路:a. 基本任务:农村城镇化、城市现代化b. 基本原则:城乡社区协调发展、分析借鉴、优势发展

c. 具体⽅针:控制⼤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城市4.城市社区、乡村社区与城乡边缘社区有何区别?

(1)城市社区:指以⼯商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复杂,⼈⼝密度⼤的社区。

(2)乡村社区:指以农业⽣产为基础,规模较⼩,社区结构⽐较简单,⼈⼝密度⽐较⼩的社区。(3)城乡边缘社区:指介于城乡之间的第三种社区类型。5.如何理解“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中⼩城市、⼩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第⼗⼆章社会制度

1. 什么是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有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1)含义:指制约和影响⼈们社会⾏为选择的规范系统,是提供社会互动的相互影响框架和构成社会秩序的复杂规则体系。

(2)基本要素构成:价值观和价值判断;⾏为规则和奖惩体系;组织设置;权⼒体系。2. 简述社会制度的特征?

制度的普遍性;制度的特殊性;制度约束的集体性;制度影响的稳定性。第⼗三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社会分层现象的?

(1)含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些集团,由于它们在⼀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其中⼀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个集团的劳动。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地位,特别是对⽣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2)阶级产⽣的条件:⽣产⼒发展的⼀定阶段。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与私有制相联系。

(3)阶级内部的关系和发展:同⼀阶级的成员具有共同⾏动的可能性。其共同⾏动的实际能⼒与其是否以从“⾃在阶级”过渡到“⾃为阶级”相联系。

(4)私有制社会的阶级⽃争:阶级⽃争是私有制条件下社会结构变迁和发展的直接动⼒。

(5)阶级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个历史现象,仅同⽣产⼒发展的⼀定阶段相联系。其消亡与产⽣同样不可避免。消亡意味着⼈类最终能够消灭社会不平等。

(6)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具体化:进⾏阶层分析必须以阶级分析为指导。2.如何正确对待西⽅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理论?

分清区别:(1)确⽴分层标准的指导思想不同: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科学的唯物史观。西⽅分层论,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2)研究⽬的和重点不同:马克思主义,批判和推翻私有制社会,建⽴公有制社会。西⽅分层论,维护私有制,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良性运⾏。(3)最终结论不同:马克思主义,社会不平等是可以消除的。

西⽅分层论,不平等永存。

有选择的加以借鉴:(1)借鉴理论概念,促进对我国社会良性运⾏的研究。(2)借鉴缩⼩社会不平等的对策,控制我国不平等现象。(2)借鉴⽅法,促进我国相关研究。3.社会流动受哪些因素影响(原因)?(1)⾃然因素:⾃然灾害、⽣态变化

(2)⼈⼝因素:⼈⼝密度(⾃然增长率)超过资源承载⼒

(3)社会因素:社会价值观;战争、民族歧视与压迫;社会改⾰与⾰命4.如何看待我国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类型)?

(1)社会分层:中国社科院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划分出“⼗⼤阶层”:①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拥有组织资源)②经理⼈员阶层(拥有⽂化或组织资源)③私营企业主阶层(拥有经济资源)④专业技术⼈员阶层(拥有⽂化资源)

⑤办事⼈员阶层(拥有少量⽂化或组织资源)⑥个体⼯商户阶层(拥有少量经济资源)⑦商业、服务业员⼯阶层(拥有很少量的三种资源)⑧产业⼯⼈阶层(拥有很少量的三种资源)⑨农业劳动者阶层(拥有很少量的三种资源)

⑩城乡⽆业、失业和半失业者阶层(基本没有三种资源)(2)社会流动(职业与社会地位):

①⽔平流动(同阶层内横向)与垂直流动(上下层之间)

②代内流动(个⼈⼀⽣中的流动,个⼈在职业或地位⽅⾯的⽔平或垂直流动)与代际流动(两代⼈之间)③⾃由流动(个别发⽣,个⼈原因,如“春运”)与结构性流动(有组织或⽆组织的)第⼗四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1. 如何理解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多种模式并存的问题?如何理解“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的讨论和争论?(1)①社会现代化作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发展中显⽰出共同的特征。

②社会现代化绝⾮意味着发展中国家都要按照西⽅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发展,跟在他们后⾯亦步亦趋。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

a. 各个国家的历史条件不同,⾯临的国际环境不同,现代化起步时的起点不同,特别是参与这个国家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各种经济、政治、⽂化、社会等因素各不相同。

b. 现代化过程即使在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很⼤的差别。如⽇本、澳⼤利亚。

c. 即使发展中国家想要完全照搬某些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阻⼒不仅来⾃于内部条件,⽽且来⾃于外部环境。

(2)“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是同⼀个概念的不同说法,相对于“华盛顿”模式⽽⾔(详见P315)。

①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平就⼀再提到中国模式。强调各国都要独⽴思考,寻找适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②中国模式的提出,着眼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丝毫没有⾃封样板、⽰范的意思。

③中国模式所体现的,不是“民族主义”,⽽是⽆产阶级尊重民族特征、重视民族差别的⼀贯要求。④中国模式可供别国借鉴和参考,但不能照抄照搬,更不能强加于⼈。

⑤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顺应⼈民的新期待,与时俱进地不断完善中国模式。

【注】“华盛顿共识”:新⾃由主义的政策宣⾔”。“北京共识”包含三个重要的原理:⼀是创新的价值;⼆是努⼒建造⼀个有利于持续、均衡与稳定发展的⼤环境;三是⾃主发展理论。2. 如何理解“迟发展效果”?

由于发展中国家社会历史传统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它们的现代化起步⼤⼤晚于那些先发展起来的⼯业化国家。正是由于起步较晚,⼜⾯临不同的制约条件,就形成了他们特殊的发展过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申克龙将这些特殊性称之为“迟发展效果”。其主要体现在:

①有⽬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

②异质⽂化或外来模式的引⼊与接受。带来许多特殊的效应:a. 引发社会⽭盾和冲突;b. 造成社会的急剧变⾰,使社会结构关系解题或重组;c. 发达国家的⽰范效应会形成巨⼤的社会压⼒,损害发展中国家的正常稳定发展。4.简述社会变迁及其基本内容。

(1)定义:指⼀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2)内涵:①是中性的概念(前进性质、倒退性质的变化)。②是变化过程与结果的统⼀。

③就其本质⽽⾔,是新事物的产⽣于旧事物的灭亡,是前进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它与社会进步、社会发展具有共同性。

(3)形式:①规模:整体与局部。②⽅向:进步与倒退。③性质:进化与⾰命。④⼈的参与和控制:⾃发与有计划。

(4)动⼒:⾃然环境、⼈⼝、社会制度、社会价值观念、社会⽣活⽅式、科学技术、经济发展。(5)理论:社会⽂化进化论、历史循环论、功能论、冲突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5.简述现代化的内容。

(1)定义:指在科学技术和产业⾰命的推动下,有⼯业化引起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业社会的转变,以及由其导致的社会经济、政治、⽂化等⼈类⽣活所有⽅⾯的深刻变⾰过程。

(2)基本内容:⼯业化(机器⼤⽣产)、民主化(政治⽣活普遍参与)、城市化(城市⽣活)、专门化(社会组织结构的科层化)、世俗化(打破“圣灵社会”的宿命论,对宗教意识形态的依附性较⼩}、理性化(遵循普遍的理性原则)6.如何理解我国的现代化?

(1)历程:九死⼀⽣(1842-1851、1865-1894、1898-、1900-1910、1911-1927、1927-1937、1945-1949、1953-、1966-1976、1978-)

(2)特征:模仿性、长期性、不平衡性、⼆元结构的超稳定性、政府⼲预的重要性、“迟发展效应”。(3)⽬标:两步⾛(2020-2035、2035-2050)第⼗五章城市化(题⽬在第⼗⼀章)第⼗六章集体⾏为与社会运动第⼗七章社会问题

1.构成社会问题的要素是什么?

(1)定义:①⼴义:⼀切与社会⽣活有关的问题。

②狭义: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即在社会运⾏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

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社会运⾏安全构成⼀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量进⾏⼲预的社会现象。

(2)构成要素:①⼀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失调。②失调影响许多⼈的社会⽣活。③失调引起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④失调必须运⽤社会⼒量才能予以解决。2.如何理解社会问题的特征?

(1)普遍性(⽆处不在、⽆时不存)与变异性(不同地区、民族与时间各具特点)

(2)复合性(产⽣原因、表现形式与社会后果的复杂性)与周期性(⼀定时期内反复出现)(3)破坏性(对社会运⾏与社会⽣活的破坏)与集群性(成群成串出现)3.简述养⽼问题、留守⼉童问题及就业问题。

(1)养⽼问题:⼈⼝结构失衡(⽼龄⼈⼝⽐重增加)、家庭(经济压⼒)、⽣活⽅式(独居分家)。(2)留守⼉童问题:教育均衡性(教育⽔平参差不齐)、社会化(隔代教育的弊端)。(3)就业问题:①就业的结构性⽭盾⽇益突出。②农村剩余劳动⼒转移挑战与机遇并存。③普通⾼校毕业⽣就业压⼒仍然较⼤。④促进就业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第⼗⼋章社会控制

1. 简述社会控制的含义、类型与⽅式。

(1)含义: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段和⽅式,对社会成员(个体、群体和组织)的社会⾏为及价值观念进⾏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2)类型: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硬控制和软控制(强制性控制与⾮强制性控制)、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制度化控制与⾮制度化控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

(3)⽅式:组织控制⼿段(组织指令、组织规章)、制度控制⼿段(政权、法律)、⽂化控制⼿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信仰信念、社会舆论)2. 何为“社会越轨”?

社会越轨是指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为。社会越轨是社会控制的主要对象。第⼗九章社会政策(不考)第⼆⼗章社会建设(不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