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年级下数学案例分析-口算乘-法人教版

2020-03-24 来源:爱go旅游网


《口算乘法》教学案例

在教学执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口算乘法》,课堂中出现了这样的教学片段。

一、案例描述

师: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你会列算式解决吗?

生:300×10。

师:(板书算式后)像这样的算式如何进行口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

师:(板书课题:口算乘法)你能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吗?

生:10个300是多少?

师:你能口算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吗?先自己口算,然后和同桌进行交流。(师指名汇报口算方法)

生1:300×10=3000,因为300×1=300,10后面还有1个0,所以再添上一个0是3000。

生:能。

师:9个300是多少?

生:2700。

师:再加上1个300呢?

生:3000。

课堂气氛马上又活跃起来了,有同学立即发言,10还可以分成8和2,8个300是2400,2个300是600,加在一起是3000。于是接着又出现了下面几种算法: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所以,有的老师认为,既然提倡“算法多样化”,算法就应越多越好,越多越体现课改精神。但我在课下和学生交流时,学生一致认为,用分成的方法把10分成9和1,9个300是2700,再加上3个100是3000这种方法太麻烦了,他们不会用这种笨方法计算的。之所以把10继续往下分是为了迎合老师的引导而想出来的,他们不喜欢这种方法,更不会这么用的。

二 案例反思

听了学生的话我沉思很久,学生都知道太麻烦,可教师却一味地为了体现课改精神,人为地增加学生的负担,反而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算法多样化只是一种态度,是尊重学生个性化思考的一种体现。这位老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的。但一味地让学生寻求算法多样化,引导学生去寻求麻烦的算法,本来是为了体现课改精神,其实恰恰是和课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