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蜡烛在燃烧》教学设计

2022-09-29 来源:爱go旅游网


《蜡烛在燃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通过蜡烛燃烧的实验,让学生学会记录、整理和分析,发现蜡烛燃烧与空气、蜡烛的高度等因素有关。

能力方面: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做出假设以及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并通过自主研究活动,解决遇到的问题。

情感方面: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和观察能力,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探究蜡烛杯中燃烧时间与空气、蜡烛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设计实验和实验操作,达到探究的目的。

四、教学准备

蜡烛、棋子、纸杯、秒表、记录纸、笔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出示点燃的蜡烛(一种是用无底的纸杯,一种是用有底的纸杯)示图,提出下面问题:两个纸杯中的蜡烛会熄灭吗?

1、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猜想

2、汇报猜想结果:

无底的纸杯不会熄灭,有底的纸杯会熄灭

(二)学习新课

教师演示实验:将两个小杯子(一种是用无底的纸杯,一种是用有底的纸杯)倒扣在两个燃烧的蜡烛上。

启发学生思考:你们认为蜡烛燃烧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并提问:两个纸杯中的蜡烛会熄灭吗?

1、让学生分组实验

2、汇报实验结果

请学生在小组内分组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过程进行观察、思考,想想会有什么原因呢?教师边做实验边提示,然后请学生回答,老师做补充和总结。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蜡烛的燃烧与杯中的空气有关。

下面再来看这个实验:

如果在有底的杯子下面垫一个棋子,其他条件不变,情况又会怎么样呢?下面请同学们做这个实验,然后完成下表: 我的猜想(√) 实验结果 一定不会熄灭 立刻熄灭 过会儿熄灭

1、在小组内分组实验

2、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做完实验后,让学生比较前面的两个实验,集体讨论并记录,得出实验的结果,并能说出蜡烛的燃烧与杯中的空气有关。

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蜡烛的燃烧是否与棋子的多少有关呢?

猜想:假设蜡烛的燃烧与棋子有关。下面来做这样的实验

取三个一样高的蜡烛和一样大的纸杯,在一个下面垫一个棋子,另一个下面垫二个棋子,第三个下面垫一个棋子,看看有什么结论呢?

下面请同学们做这个实验,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1、在小组内分组实验

2、做完后得出结论并完成下表

1 2 3 ┅┅ 烛高5厘米

子数量 烧时间

过实验发现:

3、汇报实验结果

做完实验后,让学生比较这三个实验,集体讨论并记录,得出实验的结果,可以发现蜡烛的燃烧与棋子的多少有关。

下面再请同学们想一想:

如果将蜡烛的高度改变,其他的条件不变,会有什么结果呢?先猜想,然后完成下表 高的先灭 矮的先灭 同时灭 我们的猜想 我同意(√) 在学生实验的同时,教师应为学生作指导,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回答得出的结论,集体讨论并记录结果。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蜡烛的燃烧与蜡烛的高度也是有关系的。

根据上面的实验,设计一个对比实验,用下面的图形记录实验数据(图1)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说说蜡烛的燃烧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会熄灭?

(四)课后作业

思考:蜡烛的燃烧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课后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记录实验数据。

教学思路

本节课是《蜡烛在燃烧》的教学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三个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在实验的过程之前,先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让学生思考,再通过做实验,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独立的完成探究的活动。在这过程中,教师只是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就能够对科学探究更感兴趣。同样,学生的探究活动可能不断否定原有的科学认识,当探究活动告一段落时,全班同学进行组与组之间交流,激发他们探究科学的激情。本节课在教学中学生应形成共同认识,比如,对蜡烛熄灭的原因有多种不同的解释,等等。还有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的时候,教师的指导性语言一定要适度,教师应 “引”比较多,“给予”的比较少,很亲近的参与学生的小组探究,这样就可以拓宽学生在探究过程的思维空间。

学生们在课堂上就像科学家们研究科学一样,态度应十分严谨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环节。在探究科学问题的过程,又产生了一些更加新奇的问题与现象,这样学生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基础上,又开展一些新的研究。其中,在几个细小的环节中反映出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如:教师问:杯子下面垫棋子蜡烛会熄灭吗?有的学生回答,不管怎样蜡烛肯定会熄灭的,因为蜡烛总是会烧完的。还有一个小组反驳另一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他们的实验有问题,条件不相等,第一次周围垫两颗,而第二次周围垫三颗等等。通过回答可以说明学生对科学用语起来越严谨了,像这样的细节在课堂中应该多多出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