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传染病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或________________之问相互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3个环节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传染病流行的3个环节,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4.呼吸道传染病大多发生在_______________季节,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传播;消化道传染病大多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季节,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传播。
5、麻疹患儿在发热的第2~3天,颊黏膜上会出现针尖大小的白点。这种白点称为______________,是早期诊断麻疹的重要依据。预防麻疹,可以对易感儿按期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幼儿患麻疹后,可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
6.甲型肝炎病人自发病日算起,至少隔离____________________。接触甲型肝炎病人者,可在接触后的1O天内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注射时间越早越好。服用_______________也可预防肝炎。
7.急性结膜炎是由于接触到病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而传染的。因此,每个幼儿都应有个人专用的清洁的毛巾、手帕等用品。
8.狂犬病又称______________病,病原体是狂犬病毒患儿主要被_____________咬伤所感染。
9.实施____________是保护易感儿童所采取的特异性措施。 10.禽流感是一种人禽共患的__________________传染病,它主要经禽类传染给人。病原体甲型是流感病毒的__________________病毒。11.佝偻病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其症状表现为患儿发育
_________________、抵抗力__________________,幼儿应该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多晒太阳,适当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和钙,积极预防佝偻病。
12.过早过多地喂给婴幼儿淀粉或脂肪性食物,可使消化系统分泌和运动系统功能紊乱,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严重时,由于机体脱水,可影响到___________________。
13.世界卫生组织已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为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该症患病率呈____________________的趋势,普及_________________知识乃当务之急。14.弱视的治疗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
15.缺铁性贫血使红细胞数目,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低于正常人,故患儿面色苍白,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造成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不足、_________________不足、_________________过快、_________________过多。16.肥胖病发生的主要诱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7.幼儿常见的寄生虫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8.蛔虫病可致幼儿营养障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也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症状。 19.预防蛲虫病要纠正幼儿__________________的不良习惯,提倡幼儿穿
______________睡觉,讲究个人卫生,一般只要避免重复感染即可自愈。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作为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有()。
A.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B.病人和受感染的动物C.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D.病人
2.1988年上海曾流行甲型肝炎,后查明原因是食用了不清洁的毛蚶引起的。这种不洁的毛蚶属于()。A.传染源
B.病原体 C.抗原 D.易 感者
3.传染病可由患者传给健康人,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使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同时出现较多的患者,它具有()和()。
A.传染性,病毒性B.细菌性,流行性C.传染性,流行性D.细菌性,病毒性
4.为了防止艾滋病传人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 群D.保护传染源
5.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传播途径的是()。A.家里的猫和狗B.消化道传染病者用过的杯子C.患乙型肝炎的人
D.带有疟原虫病菌的蚊子
6.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A.给儿童接种卡介苗B.给儿童注射青霉素C.清扫居民楼内的垃圾 D.给医疗仪器消毒
7.假如某幼儿患了传染病,下列选药及用药正确的做法是()。A.加倍用药量可以提前康复B.增加用药次数,疗效会更好C.按说明服药
D.选用价格贵的药
8.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是()。
A.患儿口腔内颊部、手心、手足等部位,出现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B.患儿发病第四天开始出现玫瑰红斑丘疹,大小形状 不一,从耳后开始蔓延
C.患儿发病1---2天后,从面部、颈
部开始出现皮疹,24小时内遍及全身 D.患儿发病
1---2天后,从头皮、面部延及躯干、四肢出现皮疹,且有向心性特点
9.婴幼儿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有()A、流行性感冒B.水痘 C.乙肝 D.猩 红热
10.幼儿患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最高的年龄为()。A.3岁以下B.4岁以下C.5岁以下
D.6岁以下
11.幼儿呼吸道感染时,容易患中耳炎。原因是幼儿的()。A.耳咽管比成人短、粗
B.鼻泪管比成人短、粗C.外耳道壁未完全骨化、愈合 D.耳咽管比成人长、细 12.佝偻病又称()。A.呆小病 B.驼背病C.软骨病 D.大脖子病
13.乳牙过早丢失的主要原因为()。
A.缺锌B.长期流涎C.龋齿D.牙齿排列不齐.14.细菌性痢疾属于()腹泻。
A.非感染性B.感染性C.病毒性D.细菌性15.某只眼缺少光刺激,致使婴幼儿形成弱视,这种情况属于()。A.斜眼性弱视B.屈光参差性弱视C.形觉剥夺性弱视D.先天性弱视
16.幼儿有阵发性脐周腹痛、呕吐症状,该幼儿可能患了()病。 A.钩虫B.蛔虫C.蛲虫D.血吸虫17.幼儿夜间肛门奇痒,可能腹中有()。A.钩虫B.蛔虫C.蛲虫D.血吸虫
18.蛔虫病是由于人食入感染性虫卵而使蛔虫寄生于人体所致。应开展普查普治,每年可选择()季集体服用蛔虫药一次。A.秋冬B.冬春C.春夏D.夏秋
19.蛲虫病为()寄生于人体小肠下段至直肠所引起的疾病。A.钩虫B.蛔虫C.蛲虫D.鞭虫20.下列关于狂犬病叙述错误的是()
A.又称恐水病B.病原体是狂犬细菌C.患儿害怕水D.患儿应及早接种狂犬病疫苗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某\\,每题1分,共20分)
1、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具有的免疫力,可以遗传给后代。() 2、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又容易感染该病的人。()
3、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
4、麻疹、风疹、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都是空气飞沫传播。()5.小儿突发高烧,且有头痛、喷射性呕吐,皮肤上有出血点,很可能是患流行性乙型脑炎。()
6.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症状是惊厥、昏迷、呼吸衰竭等全身中毒症状。()7.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季节在夏秋季。()
8.不随地吐痰,并保持住房及公共场所空气流通,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9.因过量脂肪储存使体重超过正常体重15%以上的营养过剩性疾病称为肥胖症。()
10.长期贫血不仅严重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而且也会影响幼儿智力的发展。()
11.痱子是由于汗毛孔堵塞而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是夏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病。()
12.早产儿和双胞胎容易患佝偻病,生长发育快的幼儿不会患佝偻病。()13.社会上的肥胖儿童越来越多,应引起重视,及早预防。因为肥胖儿童会为成年后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埋下隐患。()14.预防感冒是预防中耳炎的积极措施。()15.弱视属于儿童视觉发育障碍性疾病。()
16.儿童在地上爬滚玩耍、饭前不洗手、吸吮手指均可将感染性虫卵吞入。()
17.蛲虫雌虫产卵时幼儿抓痒,虫卵污染手,幼儿吸吮手指可感染蛲虫病。()
18.患了蛲虫病的幼儿夜间入睡后,往往有阵发性腹痛,夜间磨牙。()19.预防寄生虫病要防止病从口人,纠正幼儿坐地游戏,吮手指等坏习惯。五.案例分析题
起病较急,年长儿童和成人在皮疹出现前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
20.有过敏症的幼儿可常吃些红枣作为预防。(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2.如何预防狂犬病?
3.佝偻病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佝偻病? 4.对于腹泻的幼儿该如何护理?
恶心、呕吐、腹痛等前驱症状,小儿则皮疹和全身症状同时出现。 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最开始为粉红色小斑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黏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
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脱痂后不留瘢痕。水疱期痛痒明显,若因挠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体弱者可出现高热,约4%的成年人可发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请问:(1)该病是什么病?
(2)如何护理?(3)如何预防?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