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手机对中职学生生活影响的调研报告

2020-07-06 来源:爱go旅游网
手机g,-j-中K,q学生生活影响的调研报告 汪 宜 (南京旅游营养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京210022)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手机已 向?”53%的学生选择打电话问朋友或家人,21%的人选择用手 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物件 手机在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 机上网查询,只有8%的学生选择问路人,至于自己看影子辨 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何合理地使用手机,在体验手机的便 识方向的选择者更是寥寥无几。 利的同时又不让其成为学生的“高级玩具”,这是值得每一个 在日常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更是明显,存“--+时内翻看 教育工作者去探讨的话题。本文作者以中职学校一二年级部 手机的次数中”近90%的学生选择了1O次左右,也就意味着每 分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网络问卷的形式对学生使用手机 隔5分钟左右他们就要看一次手机。 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此次调查,以及后期的数据分析得到结 二、中职学生不合理使用手机的原因分析 论: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家长、学校及学 手机作为新科技的代表产品,起初它的出现是为了方便 生应共同努力.将手机的功能扬长避短,合理利用 人们进行通讯.然而这并不能满足人们,人们不断研发,手机 关键词:中职学生 手机使用 合理使用 的样式、品种、功能越来越多,因此,也越来越勾起人们对其的 购买欲。 一、关于我校学生手机使用的调查问卷分析 学生无法合理利用手机的原冈首先在于不少家长对孩子 1.学生手机使用的普及度高。 的溺爱。学生经历了中考的磨难之后已经是脱了一层皮,家长 本次调查覆盖我校2个专业,08、09级2个年级中部分班 自然会尽量在物质上满足孩子,希望孩子能开心,因此手机不 级,共10个,发出问卷321份,收回有效问卷304份。其中95%的 仅成为了“大学生”的入学“=三大件”,而且成为了中学生的必 问卷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研得到结果。内容由 备品。现在不少职校学生都住校,家长为了方便通讯,便给孩 学生本人完成,结果较为真实可信。 子买了手机 给学生买手机无非就是希望可以时时监督学生, 调查表明.被调查学生中,93%的学生拥有手机。其中拥有 给学生安一个“遥控器”,家长希望全程监控学生,不管他什么 1部手机的占78%,拥有过2—3部手机的学生占18%,拥有3部 时候、在哪里、干什么,都能时时掌握。如果学生出了事情,也 以上的占4%。82%的学生手机是父母购买的,16%的学生手机 可以及时和家里取得联系。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不要跑到网吧 是亲友馈赠的.只有2%学生的手机是自己打工攒钱购买的。 去游戏.玩玩手机也没有什么。手机越来越时尚,这一点不能 2.学生对手机的使用缺乏正确的分析和控制能力 忽视,学生们已经将手机当作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富贵的标 (1)学生在手机上的花费过多,容易造成攀比现象。 志.但这又预示了什么?很多职校学生追潮逐流,自然不会放 调查 示。73%的学生手机购买价格在1000--2000元, 过手机这一象征,于是校园中掀起一波“攀比风”,一些人在比 11%的在2000--3000元.甚至有少部分同学的手机超过了 谁的手机好,最新款、最贵,以此来显示自己家财万贯。很多老 3000元。 师都说:学生的手机现在比他们的都好。更令人无奈的是一些 在手机月消费数额这栏,9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100元左 学生们为了攀比.为了跟上“潮流”,不停地更新手机,一天一 右.只有8%的学生能把手机的月消费控制在50元以下。 个样,一周全都换 甚至没有手机的学生会成为被鄙视的对 (2)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现象很普遍。 象,导致心理不平衡,吵着闹着向家长要手机。家长们出于对 在调查问卷中,52%的一年级学生选择了在课堂上偷偷 孩子的爱只得给买,却不知买手机要钱,换手机也要钱,养手 使用手机,二年级学生中的人数比例上升到83%。 机也要钱,学生自己为了满足一时的虚荣心,却不断地增加家 (3)学生使用手机中娱乐功能占大多数。 庭的负担。这些父母本身的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 在手机的各个功能选项中,学生使用最多的五个选项分 己的孩子呢? 别为:发短信,聊QQ.打电话,上网,听歌。其中近90%的学生将 职业学校的课业负担没有普通高中那么重,学生的课余 “发短信”放在了第一位,这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有些学生 时间也相对较多 我校封闭式的管理让很多学生没有办法自由 被称为“拇指一族”∞。 外出,因此选择用手机打发时间成了他们的最大爱好。职校学 (4)学生手机的联络对象以同学朋友为主.极少与家长、 生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应具有更强的专业技能和交流能力,但 老师联系 是课余时间全被手机占用,他们本应具有的素质已经被消磨殆 调查报告表明学生联系对象的排名依次是:同学、朋友、 尽。以前学者研究的结果显示:短信的隐蔽性和自由的特点,避 网友、父母、老师。近50%的学生在“是否会主动打电话给父 免了直接交流的尴尬;其价格便宜,符合学生的消费观念;它的 母、老师”栏中选择“否”,只有5%的学生会在“节假日发短信 多种形式(包括声音、图片、彩信等形式)更是满足了学生的口 或者打电话祝福家人或老师”。 味。学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拇指一族”。聊QQ、“偷菜”、赛车, 3.学生对手机高度依赖.影响了他们的实际交流能力和 这些看似简单的小游戏.却在一点点蚕食着学生的自控力。 应变能力。 其次.在日常教学巾对职校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指导不 在这次的调查中有一道题是:“如果走失.你如何找到方 够 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岁至十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 需求的变化.寻求更为有效的服务新途径.以提高档案利用的 管理不但可以不断地提升管理水平,做好档案的开发和利用 质量和水平。把“死”档案变成“活”档案,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作 工作,而且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身价值,更可以为学校 用,在创造学校社会效益的同时,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因此, 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展望未来,机遇和挑战共存,机遇大 只有全力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才能为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提 于挑战.只要我们抢抓机遇,避免消极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供优质的档案服务 充分发挥学校特有的管理优势,坚持走特色的档案管理道路, 只有科学规范的学校档案管理坚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 就一定会实现我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 新形势的需要,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科学规范的档案 现代化 219 对中专护士生的青春期保健教育的研究 徐敬侠 (四平市医护卫生学校,吉林四平136000) 摘 要: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生 理和心理发育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变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对 中专护士生进行青春期保健教育.对4'J1走向社会、适应社会 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中专护士生青春期保健教育 定,因此,加强中专护士生的青春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现我 从如何在青春期对中专护士生进行保健教育谈谈点滴体会。 青春期表现调查 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一段较长的过渡时期.在 医学上通常为从青春发育征象开始出现到生殖机能发育成熟 一、现在的中职护士多数为女生.从年龄段上又是青春期,是 生理和心理发育逐渐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她们思想极不稳 为止的一段时期.月经来潮是进入青春期的标志。在讲青春期 保健这一章节前,我对在校的200名护士生(均为女性)从青春 期易出现的几种表现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发展的重要性,职业学校学习的特殊性.从而使他们集中精力 好好学习,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让学生理解现在不应带手机 不等于一直不能带.在校不能带不等于假期和将来走向社会 不能带。鼓励学生假期勤工俭学.自己赚取下学期的手机费. 这样既能让孩子磨练自己的意志,又能让他们知道钱来之不 易,从而约束自己随意打电话的行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 础,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因此根治学生校园带手机问题要 从人人、时时、事事抓起,要持之以恒,而不能急于求成,更不 能马虎大意、听之任之。 3.学校应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定 手机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但目前已存在的校 园“手机依赖症”族。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手机虽然便于孩子 和家长联络.但学校和家庭在对中学生使用手机进行教育和 引导的同时,也应通过规章制度予以规范。学校不提倡学生携 带手机进入校园.原则上禁止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等移动 通讯工具。确有特殊情况需使用手机的学生,在父母双方签名 同意后,可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校方有权根据学校和学生的 具体情况来决定。获准携带手机的同学必须严格遵守《学生手 机管理规定》,从携带手机到校之日起,到班主任处登记并填 写姓名、手机号码,班主任核实后上报学生处备案。若学生上 课开机,或在上课期间、课间、就寝时间使用手机,班主任、任 课老师、宿舍管理人员等可扣留其手机交德育处。由德育处联 系家长领回,并取消其校内使用手机的资格。当然合理使用 手机的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校长期严格执行该规定,一旦良好的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 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 性循环。 四、结语 年初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这一时 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品德 上和行为上都不令人满意.充满好奇心.缺乏自控能力。但 是一些家长和教师没有正确地疏导这种好奇心.反而粗暴 地对孩子进行制止。由于孩子叛逆心理,不愿意和家长、老 师交流,因此手机短信聊天、上网就成了学生与同龄人交流 的最便捷手段。上课时老师在讲台的口干舌燥抵不过手机 短信的提示音,上课期间铃声接二连 地响起,严重阻碍了 公共秩序,老师不得不停下指责一番。于是有不少学生开始 耍小聪明,不再接电话.却是在桌子下不停地敲打手机上的 键盘,无声无息的,一堂课就可以在聊天里轻松度过,虽然 没有影响课堂.却让自己白白地浪费了一堂课.浪费了父母 的心血.浪费了自己的光阴。学生在网络聊天时轻信他人, 被人骗取钱财的事例已不鲜见。更有甚者,个别学生互相攀 比手机是否高档,造成打架、偷窃事件。由于学校对学生的 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并 没有在日常教育(例如德育课)中将学生的是非观、金钱观 等方面与合理利用手机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而也难以达 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合理使用手机的建议 1.家长应树立对手机的正确认识.从行动上做好榜样。 手机本身的存在并没有错误,如果学生能够合理使用手 机,就能给学习生活带来很多帮助。学生手机具备闹钟、课程 表、短信息、简单的通讯功能就可以了。至于上网、移动QQ、聊 天室等功能完全是不需要的。家长应就手机问题和孩子平等 交流.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这方面的过多干预, 往往会让孩子对家长的行为感到反感,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在 心理上和精神上造成不良影响。有的孩子就因此认为父母不 相信自己,甚而发展到在生活中怀疑一切。因此,对于孩子使 用手机,家长应该采取引导的方式,教他们学会文明使用手 机.上课时关闭手机.必要时才开机与家长或同学联系。若孩 子自控能力很薄弱,家长可以适当关闭一些手机功能,帮助他 们戒除“手机依赖症” 。 2.学校应在日常教育中融入“合理使用手机”的概念,提 高学生的自律意识。 我们要用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及质量互变规律分析和 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合理地利用手机,将“合理使用手机”的观 点贯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及班级学校活动中。首先帮助学生 用联系的观点正确看待手机的作用。帮学生分析校园内手机 盛行的原因、危害,然后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引导学生 变课堂内玩手机为课余的联系,变非正常的频繁联系为正常 的偶尔联系,变影响学习的玩乐联系为帮助学习的讨论联系。 其次.帮助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自己的学习生活,逐步戒除 “手机依赖症”。要让学生认识到目前的学习阶段对整个人生 220 尽管中职学生依赖手机的现象比较普遍。但是只要老师、 家长与全社会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学生滥用手机的弊端,家 长、学生通力配合,全校上下齐抓共管,一个安全和谐、有利于 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教学环境就一定会出现。 注释: ①拇指一族:喜用手机发短信进行交流的人群。 ②手机依赖症:是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出现的现 代心理病症,表现为对手机的过于依赖,交流多依靠手机完成。 参考文献: 『1]郭耀邦.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时代调整.教育与职 业,2001,(2). 『21张庆国.透视学生“短信一族”.青少年研究,2003,(3). 『3]北京档案编辑部.台湾学生七成有手机依赖症.北京档 案.2006,(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