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化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初探

2022-08-18 来源:爱go旅游网


化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初探

摘要: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旨在培养、树立和发展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

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崇高的审美理想,进而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聪明才智和整体精神面貌。文中介绍化学教育中美育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和作用。

标签:美育、美育的作用。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美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的教学,人们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美育的教育有助于人脑右半球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创造性和形象思维的发展。以下是我粗浅的一些看法:

1.社会美

许多化学物质的合成,化学规律的发展及其应用展示了学科的社会美。从钻木取火到高能燃料,从茹毛饮血到营养浓缩食品,从树叶遮身到尼龙涤纶新颖衣料,从攀越行走到飞往宇宙等等,化学给人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力量,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从燃素说到拉瓦锡发现氧气;从量子力学到近代物质结构理论;从三素组、八音律到周期表,这些化学规律的发现无一不是一首美妙的史诗,无一不使我们的实践活动更加完美。

2.自然美

自然美即自然事物的美。自然的美食魅力无穷的,山峦的起伏跌宕,河流的绵延流淌,天地的斗转星移,日月个交相辉映,四季的交替变化,草木的生长枯荣,自然界的食物链与生态平衡……大自然给了我们无穷的自然财富和无线美妙的风光。给予人类无限美的享受。化学学科中许多涉及大自然的天然景观和丰富宝藏,他们所展示的壮丽河山,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自然的情感,其效果其效果远远超过单纯的说教。

3.教具模型、实验装置的造型美和色彩美

在化学教学中所使用的匀称协调、色彩柔和、比适当、整齐配套的教具模型和实验装置,给人留下巧夺天工的美感,有的使人体会到色彩的鲜艳和微观世界的惟妙惟肖,有的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人效果,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

4.化学实验中的技能美动作美表演美和装置美

实验装置的协调稳定;操作的灵活、熟练、规范;动作的优美、利索;现象的奇特、有趣,常常使学生产生一种悦目清新、舒适坦然的感觉。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能够轻松自如的学到各种知识,经过自己的练习,逐步掌握实验技能。化学教师沉着、冷静的风度,一丝不苟的态度,也能给学生美的感染。由于不少化学变化具有艳丽的色彩,现象奇特的特点,所以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而这种强利润的兴趣和探求的欲望,一旦保持下来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足以客服学习中的各种艰难困苦,促进智能的发展。

5.板书美、绘画美

化学教育中的板书美、绘画美常常表现为文字的端庄秀丽、清新脱俗;重点突出、要言明了;布局整齐,结构严谨;图画的艺术造型规范正确、清新合理、比例适当、画面整洁;解题的思路清晰、简洁明了、标点正确等方面。

6.化学教师的形象美

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化学教师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得体的服饰打扮,

乐观自信的非凡气质,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落落大方的举止仪表,亲切和蔼的态度都会给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无形的榜样力量。

7.化学教学中的语言美

语言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媒介。教师语言的生动、语言的夸张、词句的转换、语调的自然亲切、逻辑严密、洋溢激情、形体语言(指手势、动作)的应用都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思维,充分显示出科学美、简洁美、逻辑美、通俗美、风趣美、声调美和韵律美的特点。

8.化学家和教师的心灵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化学史上许多化学家的协作共事、团结奋斗、助人为乐、热爱祖国、肝胆相照、勇于创新、不畏艰难困苦的崇高形象和坦荡胸怀优秀化学教师的高贵品质和感人事迹都具有楷模的作用。

实践证明,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审美生活,缺乏美感体验的课堂教学,会不可避免的成为理智的负担,变成了没有情趣的单纯的符号运动,枯燥乏味,令人窒息,还发不出生命活力。

教师的审美视角,运用美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手段,展现美的内容,揭示化学的科学美,便能在课堂上创设美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形成愉悦心境,产生美的体验,实现愉快学习,活跃思维,并激发探究的欲望,创新的精神,可培养学生谦虚谨慎、孜孜不卷追求真理的美德,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美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能够诱发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开阔思维,丰富想象,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健康发展的社会主建设人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