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红 完整版

2022-09-23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的现代研究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考虑内容:

1、社会心理学应以包括内隐过程和外部事件在内的人对社会刺激的全部反应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2、反映的主体不仅是生活于群体中的个人,而且包括由这些个人组成的大小不等的群体 3、个人或群体的反应受到各种社会、文化、人格及生物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总结: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简言之,它研究人的社会或文化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

社会行为及其制约因素

社会行为:生活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 社会行为的性质:

1、人是社会行为的主体或曰物质承担着

2、社会刺激是各社会客体对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3、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刺激作出的回答或曰反应 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

1、社会行为既具有主动性又具有受动性,并且也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互动性 2、既具有内隐性又具有外显性 3、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

社会行为的制约因素:社会、文化和人格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心理学是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社会心理学是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罗斯)强调社会或群体变量的重要性。其基本的概念体系主要来自社会角色理论,强调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群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理解,其基本的方法是问卷法和访谈法。 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麦独孤)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主要建构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框架之上的,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尽管他们承认社会因素又是人格结构形成的基础。

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从文化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其传统的研究方法是跨文化的现场研究法。

社会生物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强调遗传变量的重要性。 几种主要研究取向的比较

1、研究重点不同。心理学的传统强调个体因素,社会学的传统强调社会因素,而文化人类学的传统则强调文化因素。

2、研究内容不同。心理学的传统欲图通过他人对个体的影响来理解人的社会行为,社会学的传统欲图通过社会互动来理解人的社会行为,而文化人类学的传统则欲图通过文化与人格间的相互影响来理解人的社会行为。在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上,心理学传统凭借的是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的个人品质,社会学传统所凭借的是经由社会化而获得的社会角色,而文化人类学传统所凭借的则是经由文化熏染而代代相传的基本人格结构或曰民族性格。

3、研究方法不同。心理学传统一直主张通过实验室的控制性实验来研究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传统

1

则强调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用现代社会学的调查方法来研究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的传统在借鉴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一系列具体研究手段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跨文化现场研究方法”。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由来与发展

孕育时期:从古代希腊开始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的西欧思辨哲学。这一时期的社会心理学同一般的心理学思想的见解紧密相连。

形成时期: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在这一时期中,与阐释人及人类社会本质有关的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都逐步建立了起来。

确立时期:从本世纪20年代起,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转变为定量,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和个体研究,并从普遍论转变为特殊论。

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 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来看,对这一学科发生影响的一般方法论体系主要有三:实证主义方法

论;人文主义(反实证主义)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 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是在综合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论原则的条件下形成的。

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技术和手段。具体说,现代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

法、调查研究法和跨文化研究法等,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实验室实验。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术语

 (1)概念。•用来反映研究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我们常常通过将一组在某种

程度上相似的现象,经过抽象和概括找出其共同属性并用词或词组表达出来,这个词或词组就是概念。

 (2)命题。关于一个或数个概念相互关系的陈述。•在社会心理学中,任何有关社会行为的描述、

解释和预测至少需要一个命题。我们用它来指那些可以观察到并可以检验的现象。  (3)变量。具有变动特点并可以进行量度的概念。

 (4)假设。一个有待于检验或验证的命题。它是研究者在检验或验证之前提出的对变量间可能存

在的关系的一种预测性陈述。

 (5)理论。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定律。 观察法

——参与观察。这是观察者进入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或社会关系之中进行观察、收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这种观察状态下,由于研究者或是作为被观察群体的一员,或是作为被观察群体可以信赖的“外人”出现的,它减少了对所要观察对象的干扰,可以使被观察者作出比较自然的反应。(根据参与的程度,参与观察分为完全参与观察与半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由于一般不需要被观察者的配合,使观察者能够做到客观冷静。

但是,这种方法也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一般实验室实验是指研究者在严格地控制诸种外部变量的情况下,使被试集中注意力于其所感兴趣的变量的一种方法。

这一方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研究者能够控制自变量和因变量,通过这种控制可以消除许多外来因素的影响,这使得实验室实验具有较高的内在效度。

——模拟实验。让被试扮演某种角色,此后便对被试者行为的真实反应进行密切的观察,然后根据研究结果推论在现实环境中的情形。

——现场实验。研究工作在自然环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中进行,但实验者可对自变量施行某些控制。在有的情况下,实验者可能有一个对照组,即使用不接受实验刺激的另一种自然环境作为对照。

2

实验法的功与过 长处:

 实验法增强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 。

 实验研究对于克服社会心理学中的本能论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它是确立现象之间因果联系的最理想的方法。

 实验法高度的可控性,减少了外界因素引起错误的机会,所以用比不经控制时少一些的样本就能

进行研究。并且在实验中控制程度越大,就意味着研究者对其发现更为可信。

 实验研究是纵向的研究,在实验中,研究者通常可观察、搜集一段时间的资料,在多个时间间隔

中进行测定。这比横剖面式的研究更有利于分析社会现象的变化和发展。

缺陷:

 与社会现实的极端脱离,割裂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同现实社会的联系。在实验室中是极难将一些重

大的社会历史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它造成了现代社会心理学只能在下述两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要么将注意力转向社会活动的微观领域,要么将宏观的、活生生的社会活动抽象化,还原为能够通过实验过程把握的微观现象。这样一来,要么是宏观社会现象本身被忽视,要么是宏观社会现象的“突生”性质被忽视。

 造成了“价值中立”(value-free)或“文化中立”(culture-free)的假象,以致学者们极易忽视意识形

态、价值观、文化背景及个人爱好对研究工作的影响。

调查研究法

分类:典型调查、个案调查和抽样调查等。 调查研究法的特点

首先,调查研究法适合于大样本的研究

其次,比之于实验法,调查研究显得简单、具体。

再次,调查研究方法还避免了实验条件下被试不自然的行为反应和故意迎合实验者而作出的表现,同时也避免了在实验中研究者的主观倾向影响对于研究对象行为活动的解释。 跨文化研究法

跨文化研究法的意义

第一,跨文化研究可以保证研究结果具有更大的普遍性。跨文化研究通常要把人类有关的行为特点,放到不同的文化中去加以对比和分析,这是保证研究结果普遍性的关键所在。

第二,跨文化研究还可以发现在不同的社会中有关变量的重要性问题。因为跨文化研究是要在在许多种不同的文化中进行,所以在确定某一定量的重要性时,出现在一个社会中的外部的和偶然的因素就变得不重要了。也就是说,运用一方法,便不致于将一种只对某一文化纳的人的行为有重要作用的变量看作是影响全人类的重要因素了。 跨文化研究法的具体运用 田野调查(田野工作)、生活史的分析、心理测量、民俗与艺术的分析

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 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  对被试隐私的侵犯

 给被试造成实验性痛苦(包括精神上的和肉体上的) 实验研究中的倾向性问题

(一) 实验者的倾向性问题——你看到的永远是你想看到的。

解决方法:双盲法OR尽一切可能将实验情境同一化、规范化。

(二) 被试的倾向性问题

解决方法:(1)不暴露被试的姓名。 (2)伪装因变量的测量。

(3)让被试觉得自己是实验者而不是被实验者。 (4)利用非强迫性测量方法收集被试的反应材料。

价值中立:可行与不可行

 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在研究者提出自己的研究设想、研究计划、研究选题时,无

3

论是其使用的概念、假设、理论,还是那些看来十分中立的实证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包含着某些不能证明的价值或文化假设。那种绝对的“价值中立观”,即认为在观察、描述、分析等经验研究的所有过程中都应该也能够排除一切价值因素之左右的看法是不现实的,在实际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也是行不能的。

 不过,如果我们将“价值中立”视为一种从事科学探究的规范性原则即研究者应持的立场,强调

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自主性,那么,“价值中立”就不仅有其现实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行的。从这种意义上所说的价值中立原则并不否认社会科学研究所具有的价值意义,但是我们必须视这些价值意义为客观的、给定的或某种即成的东西,而不能将我们的主观意图和价值偏好强加于研究对象。

第四章 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

社会化的概念

 社会化是社会行为的模塑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其生存其间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予合适、稳定的反应。 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1、社会教化(系统的正规教育,非系统的非正规教育)

2、个体内化(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自我强化)

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

通过文化传承了解前人的社会经验

向个人传递本群体、民族的行为价值准则

使个人能够顺利地与他人极其群体建立社会联系。 家庭

童年期儿童主要在家庭中度过,儿童期是人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儿童在童年期对家庭的生理和心理依赖最强。

家庭是人最早建立的社会关系。从儿童一出生家庭就赋予他包括种族、阶级、宗教、经济状况、地区在内的多种社会特征,都将对他日后的社会化发生有力的影响。 学校

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成员系统传授价值观念、上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 学校长期的系统教育对儿童的行为模塑在现代社会中无以替代。

学校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是社会的雏形。儿童在这里进入了社会结构,扮演学生、同学朋友等社会角色,并在课堂和其它公共空间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互动。 学校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皮格马林翁效应

皮格马林翁效应又叫期望效应:教师的期望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同辈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原因在于:1)同辈群体认同感很强。2)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和独特的亚文化。3)同辈群体的社会化的社会化是非强制的,在对其成员给予安全、尊严、优越感的满足中自然而然地实现。 职业背景 职业背景是成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人们在工作条件、工作经验和他们所持的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 工作环境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社会化起作日益重要的作用。

电视对人社会化的积极作用:它使人们有效地了解社会、分享经验、增长知识、促使人们接受社会所公认

4

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对儿童社会化的消极影响:1)暴力节目直接影响到儿童侵犯行为。2)电视影响儿童学习潜力,缩短儿童注意力的间隔时间,限制他们的语言能力。3)电视防碍人们积极地思考。

人格、自我与社会化 人格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曾综述过50种人格定义,认为“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独特地顺应环境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奥尔波特的定义把人格看作个体内部的动力组织,它支配着人的思想行为的独特表现。

人格通过社会化而形成

 遗传的素质仅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性,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个体加入的社会生活,取决于个体经历的社会化进程。社会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的社会文化层次上和微观的个体生活情境的层次上。

社会文化层次是个体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宏观背景,包括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制度、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等等。个体在社会化或文化濡化的过程中形成人格的共同性的一面,如基本人格、社会性格、民族性格等等。

个体生活情境层次是个体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微观机制。个体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会结成独特的人际关系,经历不同的生活事件,这造成个体人格的千差万别的方面,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影响重大的是个体童年期的家庭生活。其中包括儿童在家庭内所处的地位、亲子关系以及父母的抚养方式。 人格与社会行为

人不是社会环境刺激的消极反应者,人的活动还要受内在人格的支配,因此,人格是制约着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变量。

人格对人的社会行为有所制约,它不但可以成为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来源,而且可以影响到行为的意义、行为的方式和行为的结果,它为人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稳固、一致的反应模式。 复杂的自我

“自我观念”是我们关于自己的看法,或者是我们对自己是谁的理解。自我观念对于个体有以下几种重要功能:(1•)使个体有关自己的经验能够得到组织和解释;(2)使个体能够增加快乐和减少痛苦,•如认为自己有能力,就不断去发挥能力以获得快乐;(3)使个体保持自尊。 “自我意象”是我们对自己在不同情境或不同场合的角色身份的反映。 “自我意识”是对自我存在的觉察和了解。 “自我评价”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出现的。自我评价即是人对自我的分析、判断,自我评价决定着人的自尊水平。

“自我表现”是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事实,是社会交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自我表现指的是人们以某些方式把自己的某些方面展示给他人。

社会化的类型

(一)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人逐渐接受被现在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一般社会化的核心。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经济关系是其基本的关系,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生活在特定社会中的人,不能不与特定的政治关系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并因此形成特定的政治价值判断标准,用以指导、支配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态度。

个人的社会化即一定的社会政治角色的形成,不单单是一个个体接受社会的政治要求,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双向的:个体在政治社会化的同时,会经过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整合社会的各种政治观点,分析各种政治关系,形成自己独立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并反作用于社会政治。这种既接受社会的政治改造同时又改造社会政治的互动的政治角色的形成过程,是政治社会化的实质所在。

5

政治社会化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及其政治制度的稳定,以及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的高低 。 (二)道德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就是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

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批判》中,以七八岁为界,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从前一个阶段到后一个阶段,表现出以下变动:(1)道德约束从“他律”到“自律”,•即从受外在力量支配转变为受自身的价值标准所支配;(2•)道德判断的依据从“效果”转为“动机”,并发展到两者的统一;(3)对错误行为的处理,从笼统的惩罚到针对性地采取不同主式的惩罚。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人们依据自己的“性”特征获得特定文化中的性别角色特征的过程,它构成了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并延续终生的内容。 性别角色是由社会模塑的 。父母及社会对男女儿童的差别对待和儿童本身对符合自己的性别角色模式的认同,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关键所在

社会化的历程

社会化是人的终生课题。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断接受社会的塑造、适应社会的变化,反过来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造社会。社会化的历程,是个人与社会不断互动、共同影响、相互适应的动态过程。

社会化的终生性基于这样两方面:其一,个人发展的终生性。在生命不同时期,人有不同的欲求,因此,他必须不断地掌握不同的满足自身欲求的社会行为模式。其二,社会发展的连续性。社会在发展、变化,生活于其中的个人不仅要适应这种变化,而且其本身又在促成这种变化。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整个社会的变化就是生活于其中的无数个体社会化的总和。 生命不同时期的社会化

婴儿期:该阶段从出生持续到1岁左右,•其具体内容是获得基本信任与克服不信任。

童年期:该阶段从1岁到3岁左右,其具体内容是使儿童获得自主性,避免产生怀疑和羞耻感。 青春期:该阶段发生在12-20岁之间,其核心问题是获得自我同一性,避免同一性的危机与混乱。 成年早期:时间约为20-24岁之间,处在该阶段的人,是在家人之外寻求情感归属对象的时候,该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获得新密感,避免孤独感。

成年期:该阶段历时较长,从25岁到65岁左右,其社会化的关键问题是获得效能感并避免“自我关注”。 老年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完满感,避免失望感。若前七个阶段中的积极成份多于消极成份,就会使人感到自己的一生是完满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反之,则会产生失望感,随便打发余生。 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指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

继续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进一步接受社会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

(2)在再生产社会经验、•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中,接受新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

再社会化是指改变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建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确立新的生活目标的过程。“在再社会化的背景中,社会化的过程一般更加集中、更加紧张,其目标是人的改造,而不是人的形成。”

两种不同性质和形式的再社会化:

(1)强制性的。这是通过法律等强制手段来实施的再社会化过程。(2•)非强制性的。这类再社会化多是由于社会文化急剧变迁或生活方式陡然改变造成的, 反社会化

社会学家把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偏离的亚文化的过程称之为不完全社会化或顺应不良;而把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的过程称为反社会化。 反社会化主要有两种类型:

6

(1)无理性型。•这类反社会化的结果是有害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诸如惯偷、江洋大盗、娼妓、破坏分子等都是反社会化的个体,这些人在“反社会化”过程中接受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与社会公认的规范相对立的,并且其行为也直接危害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的生活及整个社会的进步。

(2)有理性型。•结果不利于社会上少数人而利于社会上的多数人或者表面看不利于现在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社会化,是有理性型反社会化。比如,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中,为人民的利益而举行的造反、罢工、革命,都是这类反社会化的典型表现。它“反”的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的“奴化”。 反向社会化:文化反哺

 反向社会化又称逆向社会化,即指传统的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变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我们把这种和“嗷嗷林乌,反哺于子”的生物现象十分相似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社会文化现象称之为“文化反哺”。  “文化反哺”现象一般发生在这样两种情况下:其一,由于地理迁徙而产生的旧文化和新文化出现之时。其二,由于社会文化的急剧变迁而形成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迅速变动之时。这种迅速变动可能造成成年长一代的知识过于陈旧,但年轻一代则可能因为更贴近时代而能够向长辈们提供新的信息和新的生活样式。

 反向社会化并没有否定一般社会化的意义和作用。反向社会化是现代社会文化急剧变革和发展的产物,它表明传统社会单向的社会化方式正在向现代社会双向乃至多向的社会化方式的转变。反向社会化是解决现代社会的“代沟”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事实上,这一社会化方式的出现,不仅为年长一代继续追赶、引导历史潮流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加重了年轻一代的历史责任感。

第五章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的概念: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将对他人、他人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感知与认识称为社会认知。 就认知对象而言,社会认知指的是对人及其行为的认知,而不是对物以及非人的客观存在的认知。 社会认知是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在内的社会心理活动,而不仅仅局限或等同于其中的某一过程。 社会认知的途径

人的面部表情:表情是反映人们的内心态度、情绪、动机等心理活动的基本线索和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对人的面部表情的观察和分析,可能了解到其内心的活动、欲望、意图和状态,借此即可形成对他人的认识。

人的言语活动:人们说话时的语音、语调、语速及节奏变化能够充分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及其他心理特征,通过对人的言语活动的分析,也能有助于对人的性格和态度的认识。

人的体态表现:体态指的是个体身躯各部位表现于外的状态,又分为静态的和动态的两种。

人的行为方式:了解一个人如何行动、怎样行动和有什么行动、表现怎么样,对于正确地认识和评价此人,形成关于此人的一个准确的知觉印象,都会是十分有益的。

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判断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又称对人的知觉或人际知觉,是社会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社会认知过程的第一步。它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的知觉,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并进一步对他人行为作出有根据的归因。 对人的知觉与对物的知觉的差异

1、作为物的存在,其自身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相对地要稳定持久,易于从直观上去认识和把握。但人的变化和发展不仅是复杂多样的,而且是持续不断的,单从直观的形式上是无从认识和的把握的。

2、对物的知觉主要是根据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来进行的,较少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对人的知觉则会受到对象所具有的各种社会特征和属性的影响。

3、在对人的知觉中,知觉者与被知觉者双方处于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中,知觉者的种种活动和表现会影响被知觉者,被知觉者的种种活动和表现也会影响知觉者。 范茨对社会知觉的研究

7

出生后三周的婴儿对人的说话声会作出微笑反应。第四周前后见到人脸时也会作出微笑反应。当婴儿出生后3-6个月时,•就可观察到他对周围刺激物作出的分化反应。此时当给婴儿看各种各样的戏剧表演用的脸谱时,婴儿即会作出微笑反应;而当给婴儿看其他非人的刺激物如奶瓶等时,婴儿则无微笑反应。婴儿的这种对人的刺激物才有的微笑反应被称作“社会微笑”。 社会印象

社会印象是在社会知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印象是人们通过与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 社会印象与社会知觉的区别

1、社会印象不象社会知觉那样直观和直觉,它具有间接性。 2、社会印象不象社会知觉那样单一和零散,它具有综合性。

3、社会印象一旦形成就不易发生改变,•不易为理性所说服,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固执性。 安德森的三种印象形成模式 1、加权模式(累加模式)

尽管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先提示的刺激物(在实验中一般为人格特征)或最后提示的刺激物会对总体印象的形成起中心作用,但在反复的刺激之后,这些效应的作用都会减弱,全部刺激物都会对总体印象的形成起作用。 2、平均模式

平均模式的基本要点,就是用刺激物总数N去平均加权印象。换言之,•我们对一个人的印象等于形容该人的全部特性的平均赞同值。 3、加重平均模式

Xn=KWA+(I-W)I0∕KW+(I-W) K:刺激物总数的信息量 W:刺激物的价值(重要性) A:对刺激物的评估值

这一模式既考虑到了第一印象(首因效应)的作用,又强调了价值在印象形成中的地位,即价值的加重印象作用。 社会判断

“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评价是人们在对社会事件(人或物或关系)的某些方面的性质、特征、过程、类型、作用等进行测定和评估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总体看法,而推论则是在评价的前提下、运用概念系列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认知过程。 社会判断的特点

预见性特征:在正确的认知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判断,可以预见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或社会行为在另一种场合出现的可能性和条件性 。

超标准化趋势:虽然社会判断是遵循认知客体固有的法则进行并实现的,即社会判断是有标准的、稳定的,但在事实上社会判断又常常受到现实生活的冲击和破坏,不具稳定性。 社会判断的过程: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取样、信息的选择与综合、判断的形成

印象整饰

戈夫曼的印象整饰理论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人生是个大舞台,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有如演员相互配合的演戏。人们按社会剧本的需要(即社会期望的需要)扮演自己的角色,而他们的演出又受到互动对方的制约。因此,要使互动能够顺利进行,互动的双方都应有能力运用某种互动的技巧对自己的印象进行控制、管理、整饰。

戈夫曼的理论既可称为“戏剧论”,又可称为“印象整饰”或“印象管理。”

戈夫曼认为,在日常互动中,人们总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自己以便给人留下印象。这种表现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1) 行为个体较易控制的自我表达,这是明显的“给予”互动对方的表达,包括各种语言符号或它们

的替代物;

8

(2) 行为个体不甚留意或未加控制的较随便的流露,它包括在较广泛的社会行为之中,是隐含的意义。

像真正的演员一样,日常互动中的自我表演也有前台和的后台之分。前台是表演场合;后台则是相对于前台而言的,后台的现实是与前台的表演相矛盾的。并且也是应当矛盾的。表演者在后台为前台表演作准备,掩饰那些不能在前台表现的东西,这就象演员的化装一样;从前台退入后台,表演者就可以得到信息、放仅供参考,以消减在前台表演时的紧张。

在后台人们可以使用前台所不能使用的动作和语言,如“彼此间直呼其名;作出决定时彼此合作;使用亵渎的、含有公开的性内容的语言;当面发牢骚;抽烟;不讲究、非正式的穿着;‘不规矩’的站、坐姿态;使用方言或不太标准的语言;咕咕哝哝或大声地叫喊;嬉戏式的放肆行为或哄骗嘲弄”。

戈夫曼从戏剧舞台中借用来的另一个最为形象、妥帖的说明日常互动和印象整饰的词语是“剧班”:“在表演同一常规程序时相互合作的任何一班人。” 剧班的表演比个体表演更有价值、也更富技巧,因为它涉及到剧班成员为共同表演一套常规程序而进行的相互配合。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剧班的表演是一种群体性的印象整饰。

印象整饰的正负两面性 1、印象整饰的正面性

成功的印象整饰可以用来调节与润滑人际关系,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和互动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 印象整饰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和结果。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行为和语言也在变得越来越文雅而有修饰,人们的欲望和要求开始摆脱赤裸裸的表达方式,变得含蓄和曲折。 2、印象整饰的负面性

由于印象整饰直接涉及对他人印象的控制,因此,既有人运用这一手段虚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真实身份,也有人利用相应的技巧为自己谋利。

社会认知偏差

首因效应: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近因效应: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于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讨论

卢钦斯: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连续被人感知时,人们总倾向于相信前一种信息,并对其印象较深,即此时起作用的是首因效因;而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断续被人感知时,起作用的则是近因效应

认知者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起较大作用,而认知者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起较大作用; 怀斯纳: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究竟何者起作用,取决于认知主体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

晕轮效应: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晕轮效应实际上就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扩张和定型的结果。 社会刻板成见

形成社会刻板印象的两条途径

其一是直接与某些人或某个群体接触,然后将其某些人格特点加以概括化和固定化 其二是依据间接的资料形成的,即通过他人的介绍、大众传播媒介的描述而获得的 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

积极影响:包含了一定的合理的、真实的成份,或多或少反映了认知对象的若干实际状况,因此,有助于简化人们的认识过程,为人们迅速适应社会生活环境提供一定的便利。

消极影响:一经形成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很难随现实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它往往会阻碍人们接受新事物。在对人的认知中,刻板印象则易导致成见。

社会行为的归因 归因: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判断过程,它指的是根据所获取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内因:内在原因,即个体自身具有的、导致其外在行为表现的品性或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欲求、能力、付出的努力等。

外因:外在原因,即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外在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

9

人的影响等。

稳定原因指导致行为表现的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变化的各种因素、条件、个体自身的品性和特征,如个体的能力、人格、品质、活动的难易程度等。

非稳定原因指容易发生变化、较不稳定的各种因素、条件及个体自身的品性和特征,如个体的情绪、心境、努力程度、机遇及环境的影响等。 琼斯和戴维斯的一致性推断理论

由于我们可以非常有把握地将人的行为看成是其意图的直接反映,因此,我们对他人行为的推理过程必须符合一致性标准

人们的每一行为都会产生许多效应,即后果。对行为的归因则是根据行为的非共同效果进行的。 行为所产生的各种效应又都具有程度不同的社会赞誉性。

人们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是根据非共同效应的多少和有无以及所具有的社会赞誉性的高低来进行的。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差别性原则。如果将“结果归因于那样一种事物,•只有当它出现时结果才出现,它不存在,结果便不出现”,此时,可以认为差异性高;反之,则差异性低。

一贯性原则。“行为者的反应必须前后一贯”,•不因时因地而异,此时一贯性高;反之,则一贯性低。 一致性原则。•在“所有的认知者都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时,一致性高;反之,•则一致性低。 几种常见的归因误差和偏差

基本的归因错误:人们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性格因素,而忽视引起行为的外部客观因素。

行动者-观察者效应:尽管我们常常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较稳定的人格因素,但我们却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

自我服务的偏向:当行为是成功的、获取了良好的结果时,如果是他人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外,如果是自己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内;而当行为本身是不好的、失败的时,如果是他人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内,如果是自己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外。

第六章 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是驱动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力量。

外在的目标和方向说明了社会行为的指向、所要获取或所要达到目的,那么,内在的动力则解释了社会行为的为什么问题。 内驱力、需要与动机

内驱力是人体维持和恢复生理平衡状态的产物。 生理需要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 1、机体内生理内驱力的存在

2、体内所存在的这种内驱力必须在个体的心理上有所映,也就是说个体要意识到这种生理内驱力的存在,要感受到体内生理不平衡所引起的生理紧张。

动机是引起个体行为活动的直接原因,它揭示了行为活动的内在动因和行为活动的目标方向。 心理内驱力与生理内驱力的区别

 心理内驱力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的产物,是后天的、习得的,因而是可以改变的;而生理内驱

力则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靠遗传获得的。

 心理内驱力是社会化的产物,因而不同社会生活环境中的人会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对的心理

需求;但生理内驱力则是生物遗传的产物。

 生理内驱力产生于生理不平衡,心理内驱力则产生于由社会生活环境所导致的心理不平衡。 对社会动机的理论解释 本能论

含义: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我们可以将本能定义为一种遗传的或先天的心理-物理倾向。这种倾向决定了人们去知觉;去注意某种确定的目标;去体验知觉这种目标所形成的某种特殊的情绪兴奋,按与

10

其有关的某种特定方式行动,或者至少要去体验一下这种行动的冲动。” 反击:

1、不存在确实的证据能够证明麦独孤所理解的本能的存在;

2、这种学说阻碍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它暗示,无论什么东西,只要用本能解释就可以一了百了。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最低层级的需要是生理需要,这是一种随生物进化阶梯的上升而逐渐变弱的本能欲求;最高层级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一种随生物进化阶梯的上升而逐渐显现的潜能。从最低到最高一共有五个层级,分别为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不仅人的需要是呈一层级而排列的,而且需要的满足也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这一顺序表现为一波状起伏的递进曲线。

一种需要一旦有相当的程度上被满足后,其对个体所具有的重要性就开始逐渐减少,个体对这种需要所持有的满足强度也开始不断减弱,但这种需要仍存在于个体自身之中。 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来源于外界施加于个体身上的强化,这种强化决定了个体今后行为活动的愿望强度和行为活动的方向目标。强化指的是行为的后果对行为的影响作用。

强化理论不考虑人的头脑中所经历的过程和发生的变化,不考虑个体自身的内部过程对其外在行为表现的制约作用,而只注重外在行为表现与周围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着眼于环境因素对个体行为表现所具有的影响作用。 班杜拉的自我强化论

“行为通常是在没有直接外部强化的情况下进行的。虽然有些活动是靠预期的后果来维系的,但绝大多数活动是由自我强化来控制的。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为自己确立了某些规范,并以自我酬赏和自我惩罚的方式对自己的行动做出反应。”

自我强化的基本要点有二:(1)强化物完全由个体自身所掌握和支配,即当个体打算想要自我强化时,随时随地都有强化物可以使用。(2•)强化的标准和依据是由个体自己确定的,即什么时候或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进行强化,以及行为表现的好坏是由自己确定的。

这种理论从个体自身的自主能动性来论述行为活动的强化因素,强调了个体的认知在强化中所具有的作用,肯定了个体的自我控制和选择的能力,对强化理论具有修正、补充和完善的作用。

侵犯:是任何形式的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它包括造成伤害的行为、破坏性的影响以及社会标定过程。 侵犯的特征

1、侵犯意图和动机的存在,•它是一种有意使他人遭受伤害的行为。

2、侵犯不仅包括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也包括企图在心理上伤害他人的行为。所以,暴力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是侵犯行为,辱骂诽谤、毁人名誉的行为同样也是侵犯行为。 3、一种行为是否属于侵犯还以行为被施予者和社会的判定为前提。 侵犯动机理论

习性学:侵犯的动因是本能的,生而就有的,这种本能的能量在机体内部是可以不断积蓄的,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就会转变为侵犯的内在冲动而释放出来,从而引发侵犯行为。

挫折-侵犯假说:侵犯始终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而挫折的存在也必然会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

社会学习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是通过对他人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的,这在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学习时尤为如此。双亲是儿童早年最初的行为范式。所以,在侵犯行为方面,儿童未来的侵犯行为极大地依赖其双亲如何对待他及双亲之间如何对待。 社会学习理论的价值——用于控制和消除侵犯

从社会学、犯罪学和法学的角度说,通过社会制裁、乡规民约等正式或非正式机制对侵犯行为加以外在控制;

从教育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说,通过社会教化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内在控制。

亲合动机: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保持往来,建立联系、获取伴侣和友谊的需要,都有与他人保持相处和与

11

群体保持某种关系的愿望。我们将在人的这样一些需要和愿望的基础上产生的动机称为亲合动机。 亲合与依赖

从相似性上说,亲合和依赖都表现出对他人存在的需要。

从区别性上说,亲合对他人的心理需要在程度上低于依赖,并且依赖动机往往伴随着个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而亲合动机则会维持终生。

利他主义:泛指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为了社会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原则。 亲社会行为: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利他主义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客观上有利于他人或整个社会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的概念比利他主义的概念更广,而利他主义则是更高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

旁观者效应:在紧急情况下,有许多人在场足以成为比感情冷漠和情感上的疏远更重要得多的制约介入行动的决定因素。 旁观者效应原因:

 在紧急情况下,他人在场会起到抑制作用;

 其他旁观者的无动于衷会对我们产生“别人不管,我为什么要管”的暗示;  他人的冷漠会使你产生情境没有什么危急的错觉;

 他人在场会“削弱”我们自身的责任感,即产生“责任分散”的结果。

第七章 社会态度

社会态度的界定

 第一类定义直接将态度纳入认知体系之中,心理学家洛开奇把态度看作是一种具有结构性的复杂

的认知体系,认为“态度是个人对于同一对象的数个相关连的信念的组织”。

 第二类定义倾向于将态度看成是情感的标志,并主张由此来界定态度。比如爱德华兹就认为,态

度是“与某个心理对象有联系的肯定或否定感情的程度。”

 第三类定义则更为常见,它强调的是从朗格时代起就为人们所重视的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  第四类定义力图能够包容上述三类定义的基本内容,即将认知、情感和行为都平行地容纳于态度

之中。

 第五类定义关心的不是特定个人对特定事件的特定反应,不是在这种反应之中包含的个人的认知、

情感和行为倾向,而是组成群体成员的每一位成员所普遍采取的态度。

社会态度的基本特征

对象性特征:个体或社会成员所具有的任何态度都是指向于某一具体对象的,该对象可以是事,可以是物,当然也可以是人; 社会态度所具有的这种具体的对象性特征又使它有别于个体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内在性特征:它是个体内在的一种心理构成,因此,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到,而只能间接地从一个人的表情、意向和行为中推知。

持久性特征:态度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旦形成,态度便具有相对的持久性。稳定的态度作为个体人格的组成部分,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社会态度的定义

1、主体对客体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 2、是一种内化了的心理过程 3、由认知、情感、行为组成 社会态度的影响

1、受主观需求价值的影响(物质、精神、美学、社会等) 2、受以往经验和知识所影响 3、受社会团队、社会环境的影响 4、受个人人格特征的影响 通过态度预测别人的行为

12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特殊性越高,预测越准确)

2、时间因素(态度与行为之间间隔时间越长,预测准确性越低)

3、人的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非常关注自己的内在行为准则,公众意识高的人,则非常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

4、态度的强硬度(强硬的态度对行为的指导性非常大) 态度的改变:方向性的改变和强度上的改变 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1、态度的稳定性 2、个人人格的因素 3、个人与团队的关系 4、新知识的影响 5、角色扮演 社会态度的测量

量表测量:瑟斯顿量表、李凯尔特量表、语义差异量表 非量表测量:自由反应测量、行为反应测量、生理反应测量

态度形成和改变理论 认知平衡理论

被知觉的单元和情感无应激地共同存在着,因此,不论对认知组织的变化还是情感表现的变化都没有压力。”

“P-O-X󰀀”模型:它体现的是一种简单的交往情境,其中P 是认知主体,O 是作为认知对象的另一个人,X 则是与P 和O 有某种关系的某种情境、事件、观念或第三个人。当三方关系均为肯定,或两方为否定,一方为肯定时,便存在着平衡状态,否则便存在着不平衡状态。 认知失调理论

基本观点:每一认知结构都是由诸多基本的认知元素构成的,而认知结构的状态也就自然取决于这些基本的认知元素相互间的关系。他以极其简单的方式将这种关系还原成三种可能性:(1)协调,•此时两种元素的涵义一致,彼此不相矛盾;

(2)不相干,•此时两种元素的涵义互不牵连; (3)不协调,此时两种元素彼此矛盾。•

不协调或曰失调是有程度上的区别的,它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不协调的程度同某一认知元素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成正比;其二,不协调的程度还取决于一个人所具有的不协调认知的数目与协调认知的数目的相对比例。

认知失调理论的两个假设

作为一种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去努力减少不协调,并力求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 当不协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它以外,人们还可以能动地避开那些很可能使这种不协调增加的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

劝导在态度形成和改变中的作用

劝导性沟通的四要素: 沟通的来源、沟通的信息、沟通的目标、沟通的情境 沟通来源对效果的影响

1、沟通来源的可信性高要比可信性低更易于劝导人们改变态度。

睡眠者效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受众会将信息的内容和信息的来源相分离,结果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全盘接受了原先加以拒绝的信息。

2、沟通来源的吸引力也会影响到沟通的效果。

沟通来源对信息接受者的吸引力可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其具有为信息接受者所欣赏的品质特征;二是其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相似性程度较大。 沟通信息对效果的影响

一是信息的相差效果,即沟通来源提供的信息和沟通目标已有的观点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 二是信息的情绪效果,即沟通来源提供的信息对沟通目标情绪的唤起所造成的劝导影响。 三是对信息加以不同形式的组织(单面与双面)也会产生不同的劝导效果。 沟通目标对效果的影响

13

1、沟通目标的人格特征。 2、沟通目标的自我涉入程度。

3、沟通目标改变态度的难易还与其是否经过预防有关,经过预防的会对劝导信息产生抵制。 沟通情境对效果的影响

情境令人欢快,会提高劝导的效果;反之,情境令人不快则会降低劝导的效果。当沟通目标接触到沟通来源提供的沟通信息时,给予强化就会促使其改变态度。

偏见:指的是针对特定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不公正的、否定性的社会态度,它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对人类及其群体生活起着极大的消极作用。 偏见的特征

1、偏见常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人们常常倾向于根据少数人的表现来推断他们所属的全体成员的特征或根据道听途说的传闻而形成对群体的整体印象。

2、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所以偏见常有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的特征。

3、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因此,•一个持有偏见的人常常会受晕轮效应的影响。

4、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人们往往具有占有资料和信息不全就贸然下决断的倾向。 产生偏见的原因

1、群体间的利害冲突,利害冲突的双方因受利益左右,常常会对另一方抱有不易改变的偏见; 2、社会化的影响,也就是说大多数偏见是学习得来的。 偏见为何得以持续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一群人所共有的态度可以成为一文化的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而此种意识形态经传播又会反过来支持个人的态度与观念。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使偏见得以持续下去的社会因素,首先是人们对偏见及其规范持有的从众性,其次是领导人的支持,再次是社会和生活环境的支持。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偏见的持续与个人的“权威人格”有关。 消除偏见的方法

 在群体活动中、在不同的群体之间建立共同的目标。  使先前相互隔离的群体成员进行平等的交往和接触。  在认知上将外群成员个体化。

种族主义:任何根据一个人的肤色而将其看作劣等人的态度、行为或制度结构。具体说它有两个层面:第一是个体对特定种族成员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第二是社会对所谓特定种族的劣等人的制度化的法律与规章。

性别主义:两个层面:第一是个体对特定性别的人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第二是社会对所谓特定性别的劣等人的制度化的法律和规章。 孝道: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组合

第八章 社会沟通

沟通的定义

狭义的沟通是指以符号、记号为媒介实现的社会行为的交互作用,即人们在互动过程中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将一定的信息传递给另一个接受信息的人;

广义的沟通则是人类的整个社会互动过程,在这里,人们不仅交换观念、思想、知识、兴趣、情绪等信息,而且还交换相互作用的个体的全部社会行动。 沟通的基本特点

 沟通双方均为主体。

 人际沟通能够调整双方的关系。

 人际沟通需要沟通双方具备统一的或大体相近的符号系统。  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 沟通网络形式

14

四种正式沟通网络形式:轮型、锁链型、Y型、车轮型

四种非正式沟通网络形式:单线式、流言式、偶然式、集束式 人际沟通的几种划分类型

 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在正式沟通中,信息的传递是在一定的组织机构所明文规定的途径中进

行的;在非正式沟通中,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是在私人间的非正式途径中进行的。  单向沟通、双向沟通和多向沟通(以发信者与受信者是否交换位置为准)

 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按照与沟通参与者的相互位置有关的信息流向)

社会互动:人们对他人发生动作或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指向他人或与他人发生联系的社会行动。 沟通与互动的关系

 沟通是社会互动的起点、前提与必要条件。

 社会互动应该包括沟通与组织共同活动这样两种基本形式。

社会沟通的符号系统分类:人际沟通的媒介可以分为语言和非语言两大符号系统 有声的语言符号:说的字词 有声的非语言符号:尖叫、呻吟等 无声的语言符号:书写的字词 无声的非语言符号:姿势、手势等

语言沟通

人类语言的获得机制理论 强化理论的语言习得说

语言主要是通过条件作用过程习得的,儿童的语言学习无非就是对环境或成人的话语作出合适的反应。

乔姆斯基 的“转换-生成”学说

儿童先天就具有一种适宜于学习语言的、人类独有的机能,这种机能充分体现于儿童的“语言习得机能”之中。

转换—生成学说仍是一种假设,至今为止仍然缺乏足够的科学事实作为依据。 语言的基本功能 一是思维功能

二是沟通功能,它是沟通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流的桥梁,是不同的个体心理活动彼此发生影响的最有效的工具。

语言、思维和文化的关系

1、语言与文化对感知的影响相关,因为感知活动部分地涉及到我们对环境中意义的定义; 2、语言结构通常反映着文化的主题;

3、语言也必定使我们能够对思想、思维和感情作出处理。并且,语言必须能够处理而且允许我们表达和发展我们的文化为思想、思维、感情和行为而建立起来的各种价值范畴的含义。 暗语:将具有附加意义的语言称为暗语或隐语。 暗语的功能

1、自卫功能:由于外人难以理解暗语这种代码的含意,暗语可作为一种自卫手段。

2、保密功能 :暗语的的保密功能是指暗语以密码形式储存的信息只为某一部分人所了解,而其他人则无法知道。

3、组织功能 4、感情强化功能 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行为分为:无声的动姿、无声静姿和有声的辅助语言与类语言 动态无声的交际行为分为:手势、体态、面部表情和触摸 手势的作用

1、有时可以代替说话,如聋哑人的交谈;

2、可以用强调某一问题,或通过这种非语言的方式描述语言;

3、手势还可以给说话者提供缓解紧张的机会,也就是说手势象征着说话者的情绪状态。 静态影响因素:静止的体态、交往中身体的放松程度、社交距离

15

影响社交距离的因素:亲密和了解程度,文化背景,社会地位差别,以及性别间的差异。 辅助语言包括声音的音调、音量、节奏、变音转调、停顿、沉默等 类语言:指那些有声而无固定意义的声音,如呻吟、叹息,叫喊等。 目光接触的作用

 目光接触可以作为一种认识手段。

 目光接触可以控制、调整沟通者之间的互动。  目光接触可以用来表达人的感情。

 目光接触也可以用来作为提示、告诫以及监视的手段。

目标接触的社会意义的改变因素:凝视时间的长短,凝视的强度,以及凝视时间的选择。 目光接触往往伴随着人际交往的距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当人们相距较远时常常以目光接触表示彼此的注目,而当两人的距离约为6—8英尺时,对视的目光就移开了。

第九章 群体与互动

社会互动的理论分析

乔治-米德:从持续进行的社会过程或曰社会互动开始研究社会。 乔治·赫伯特·布鲁默

用三个基本原理对符号互动论的观点加以总结

(1)我们是根据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我们对它采取的行动的; (2)我们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

(3)在任何环境下,我们都要经历一种内部解释过程,“和自己对话”——为的是给这个环境确定一个意义并决定怎样行动。

托马斯:在任何自决的行为之前,总有一个审视和考虑的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对情景的界定。如果人们把情景界定为真实的,那么它们在结果上也就是真实的。——托马斯原理,情景的社会定义尽管是主观的,但却有其客观的结果。(运用到个人身份的层次上,如果周围的人把我看作是一个生活放荡的人,那么事实如何并不重要,但这些人对我的界定和反应却很重要。面对人们的定义和反应,我别无选择,我只能按生活放荡的方式去生活。)

常人方法论:互动中的相互理解

常人方法论就是本土方法研究,即对某一阶级、地区、团体、行业的人通常用来证明某种关于世界的一致意见和解决具有极不合理特征的各种问题的方法的研究。

在加芬克尔看来,这种规定者社会互动的日常生活规则包括许多含蓄的理解、期待或背景架设。一旦这些规则受到破坏时,就会对社会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

加芬克尔十分强调按日常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日常生活。他认为要“把通常赋予特殊事件的注意力转移到日常生活最平凡的活动上,并按照这些活动的本来面目进行了解。” 交换理论与社会互动

社会交换理论感兴趣的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和获得的酬赏。在交换论者眼中,可将人际间的社会互动或交往过程视为“一种至少是在两个人之间进行的交换活动,无论这种过程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也无论其报酬或代价的大小如何。”

交换论者乔治·霍曼斯和彼得·布劳等人认为,人们的社会互动就是一种交换关系。换言之,个人利益是隐匿于人们的社会互动背后的普遍动机,因此,我们可以用交换的观点去考察所有的社会互动和社会行为。

社会交换理论看到了个人的需要满足和幸福对他人的社会行为的依赖。但是,作为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产物,社会交换理论对人类互动的解释有经济学化和庸俗化的倾向。理论的庸俗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庸俗的反映。

对称性社会互动:互动双方都有类似的行动,双方彼此的行为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社会互动方式。 合作: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动方式。 合作的条件

16

1、有两个以上的合作者,而且合作者具备与合作项目有关的知识与技能

2、有共同的目的,而且合作者对为什么要达到和怎样达到共同目的有着共同的看法 3、行动上相互配合,而且合作者能够提供并会使用其相互配合的物质手段 合作的分类

直接合作是合作者以其行为直接相互配合,完成某一工作或达到某一目的。直接合作不存在中介者和中介环节;间接合作是合作者以其行为产生的结果相互结合,或者一部分人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与另一部分人的行为相互配合,完成一定的任务或达到一定的目的。间接合作是具有中介者或中介环节的合作,是更广泛的合作。

无分工合作是一种简单的合作,是合作者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以同一方式去做同一件事情;有分工合作则是一种复杂的结合,是合作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方式去做互不相同而又相互联系的事情。

结构性合作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合作;非结构性合作就是偶然的巧合或临时凑合。

竞争:广义上说,竞争指一切生物间的生存竞争,这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狭义上上是指作为社会互动类型的竞争,专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竞争发生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社会上的物质和荣誉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又不能平均分配,因此就只有通过竞争来分配数量有限的物质和荣誉。 竞争发生的基本条件

1、必须有一个共同争夺的目标。这个目标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如抢占市场是为了企业多挣钱,而参加足球比赛则是为了争夺冠军的荣誉。

2、 双方必须争夺的是同一个对象,如果双方争夺的不是同一对象,那么竞争就不会发生。 3、 竞争双方中一方的成功必然会使另一方失败。如果双方同时成功或失败也不是竞争。 竞争方法的分类

积极的竞争方法:通过扬长避短或改革创新等手段来使自己得到实际提高,从而使自己处于优势。 消极的竞争方法:通过破坏对方或贬低对方等手段来使自己得到相对提高,从而使对方处于劣势。 竞争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在社会互动中,竞争对于提高其间发生的各种社会行动的效率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竞争也可能会损耗、抵销不同的社会力量破坏某些社会关系。

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制、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方式或过程。

冲突与竞争的区别

1、冲突的更为直接的目的是要打败对方,它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 2、冲突的双方有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接触。因此,它是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 3、冲突各方所争夺的目标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 冲突的方式

口角:不是为了弄清是非,而是为了在精神上侮辱或打击对方,是缺乏理智的感情冲动。 拳斗:诉诸武力,不仅要在精神上侮辱对方,而且也要在肉体上伤害对方。 械斗:一般没有计划、没有预谋,使用的武器通常是随手抄来的。

仇斗:发生在部落、家族、•种族之间的一种暴力冲突方式,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持械搏斗或战斗。 战争:国家、民族、•阶级或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武装冲突状态,是冲突的最高表现形式。 冲突调适的方式

调适:以不同的方式调节或缓和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的一种互动方式。

和解:在冲突中双方不分胜负,但由于有了新的认识即经第三者调解,双方改变了原来的敌对态度,从而停止冲突,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妥协:是一种经反复较量仍势均力敌,不分胜负时的一种暂时息争。妥协的双方既没有改变敌对态度,又没有胜者和负者。

17

容忍:对立的双方暂时采取克制态度以避免发生冲突。

调解:由第三者出面对双方的矛盾加以调解,•而第三者提出的解决方案只有参考价值。 仲裁:通过第三者裁决来解决双方的矛盾。

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互动双方的关系不是对等的

暗示: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接受到的某种信息,迅速无批判地加以接受,并依此而作出行为反应的过程。

暗示的特征

1、暗示是一种刺激,•但并不是任何刺激都能成为暗示,只有那些能够引起暗示者反应的刺激才是暗示。 2、暗示不是说服,无需讲道理,而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提示。

3、暗示不同于感染和模仿,暗示是让人接受某种观念,并按这种观念行事。 暗示的类别

 直接暗示。•这是由暗示者把某一事物的意义直接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人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

的一种暗示。

 间接暗示。这是主要的暗示手法,•即由暗示者凭借它事物或行为为其中介,将某一事物的意义间

接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人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的一种暗示。  自动暗示。自动暗示即自我暗示,•这是由暗示来自何方而划分的。  反暗示。凡外界刺激物的结果引起了相反的反应,•称之为“反暗示”。 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

1、受暗示者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人们在疲劳、疾病和狂热状态下较易受到暗示的影响。 2、暗示的来源问题,暗示者个人的权力、感望及人格力量会对暗示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3、暗示的程度或质量,•如持久和反复的刺激容易对他人产生暗示。

4、 暗示的强度,如果一项暗示的力量正好遇上了禁止和阻碍它的反暗示时,就要极大地降低其效力。 模仿: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作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模仿的内容是极广泛的,不仅限于行为举止,而且包括思维方式、情感取向、风俗习惯以及个人性格等。 模仿的类型

 自发的模仿,就是无意识地模仿他人。(先天本能的模仿和后天习得的模仿)  自觉的模仿,则是有意识的模仿他人。(适应性模仿和选择性模仿)

塔德的模仿亚定律

 下降律,•即下层阶级具有“模仿上层阶级的倾向”。

 几何级数律,•即在没有干扰的理想状态下,模仿行为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

 先内后外律,•即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一般总是优先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

式。

感染:(从感染的主体角度)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从被感染者的角度)个体对某种心理状态的无意识的、不自主的屈从。

感染的三种类型:个体间的感染、文艺作品的感染、大型开放人群中的感染 感染的基本条件:相似性。这也是感染者的心理基础。

感染的相似性包括:情境相似;态度、价值观相似;社会地位相同。 感染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

 感染可以改变人的情绪。

 感染可以使人自然地生发出与环境一致的情绪,采取比较适当的反应形式。

 感染可以整合一群人,使之成为一个临时群体,获得紧急规范,采取一致的行动。

社会群体:群体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集体。

群体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籍贯结构、宗教信仰结构、党派结构等等。所谓群体结构就是指这些成份的有机结合。

初级群体又叫首属群体,指的是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

18

次级群体指的是人类有目的、有组织的按照一定的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 初级群体的特点

 初级群体的形成一般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不是基于某种社会需求、按照一定的社会契约而人为

地建立的;

 初级群体内成员之间的互动是经常的、直接的,甚至是面对面进行的;

 由于初级群体成员间经常的面对面的互动,•导致了人们之间丰富的感情交流。因此,初级群体中

人与人的关系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 初级群体内成员间互动所遵循的规范不是很严格的,一般来说不是明文规定的;

 在初级群体的活动中,个人能够表现出自己个性的各个方面以及深厚的感情和复杂的情绪;

 在初级群体中,人们之间不仅是角色关系,•而且还有强烈的情感联系,所以初级群体的成员一般

是不可替代的。

初级群体的社会功能

1、初级群体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化的任务

2、初级群体还担负着满足人们感情需求的任务

小群体:成员之间有直接的、个人间的、面对面的接触和联系群体、 大群体:成员之间只是以间接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群体。

小群体的特点:人数不多;成员之间有直接的个人交往和接触;成员是由共同的社会活动结合在一起的;成员之间具有浓厚的感情关系;他们的行为受群体中形成的规范所调节。 内群体和外群体(我群和他群)

隶属群体或成员群体即个体所实际参加或隶属的群体。如家庭、游戏群体、团伙或学校。

参照群体是指这样一种个人或群体,它或者为个人树立或维持各种标准,或者当作个人与之进行比较的一种比较框架。

参照群体的两种功能:比较功能和规范功能。

前一种功能在于建立一定的行为标准并迫使个体遵从这一标准;

后一种功能在于,它是个体借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比较标准和出发点,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划分依据是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

正式群体是指那些为了达成有组织任务、有明确关联的特定目的,以及执行组织的特定工作而产生的正式的组织机构。一般来说,正式群体是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其成员有固定的正式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人们活动的联合体。

非正式群体: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由于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观点、共同的感情、共同的目标等等而自愿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群体。

群体规范: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这些标准为群体每个成员所公认,而且是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 群体规范与社会意识形态规范的差异

意识形态规范是指社会中的法律观念、道德标准、宗教信仰、政治观点等。这些观念对于社会制度的发展变化有较大的作用。它们虽然也可以调节人们的相互关系,但是就个人行为而言,其影响作用都是间接的,其作用需要通过具体的群体才能发挥出来。而群体规范则是直接制约着成员行为的准则。 群体规范的作用

 维系群体的作用。  认知的标准化作用。  行为的定向作用。  惰性作用。

群体压力:群体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使群体内每一个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着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这个力量就是群体压力。 群体压力与权威命令的不同

群体压力不是由上而下明文规定的,也不强制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而是通过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形

19

成压力去影响个人的行为。群体压力虽然不具有强制的性质。

群体压力是一步步升级的,它使得坚持自己意见的少数者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 内聚与内耗:中国人的群体行为

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 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特点

1、 它是在人与人的交往活动或曰互动过程中发生的,也就是说这种关系虽不同等于社会关系,但并没有

脱离人们现实的社会关系;

2、 它是在人们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活动中形成的,人们可以实际地感受其存在; 3、 它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具体体现为群体成员间的心理吸引或心理排斥。 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形成规律

 邻近律:在物理空间上的临近能够导致人们之间的吸引与喜欢  对等律:我们喜欢的是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 一致律  互补律

 个人特征的影响 第十章 社会期望与角色行为

社会期望:社会对每一个处于一定社会地位上的人有着一定的要求,我们称之为社会期望

社会角色: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角色概念的理解

角色是“与某一特定地位相联的种种权利与责任”,(戈夫曼)

首先,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望系统,该个体在互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其次,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期望系统; 最后,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 社会角色的类型

先赋性角色与自致性角色

根据角色所占据的社会地位的取得是否经过角色扮演者的主观努力,将角色划分为先赋性角色与自致性角色。先赋性角色是指那些不必经过角色扮演者的努力而由先天因素决定或由社会所规定的角色。自制性角色是指社会个体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进入某一社会位置后所扮演的角色。 活跃性角色与潜隐性角色

根据角色表现的隐显状况,将角色划分为活跃性角色与潜隐性角色。林顿认为,个体作为社会成员,虽然要扮演多种角色,但是在每一具体时刻他只能扮演一种角色,这种正在扮演着的角色便成为活跃性角色,而该个体扮演的其他角色此时则成为潜隐性角色暂时不表现出来。 正式角色与非正式角色

根据社会对角色有无明确的期望以及角色对期望的执行情况,将角色划分为正式角色与非正式角色。存在相对明确的社会期望、得到社会认可的角色叫作正式角色。尚没有特定的社会期望,未能获得社会认可的角色称为非正式角色。

社会角色的功能:互动功能、规范功能、自我表现功能 角色与互动的关系(社会角色的互动功能)

角色通过互动表现自己,而互动又是角色之间的互动。 角色的扮演和形成也无一不是在互动中进行的。 社会角色的规范功能

角色具有制约、控制和规范个体行为的作用。其实,角色的规范功能同样源于角色的本质,因为它是通过一定角色的社会期望对某个个体的角色行为的指导实现的。

20

如果我们接受戈夫曼的定义,将角色理解为“与某一特定地位相联的种种权利与责任”,(那么,社会期望

就是社会对一定角色的权力和义务所作的限定和规范。 。 社会角色的自我表现功能

就象戈夫曼所说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从“后台”进入“前台”,最后又默默地消失于“后台”的过程。 个体进入“前台”也就是个体在社会中占据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一名成员。而个体进入“前台”的目的在于表演角色,通过“亮相”来表现自己。

“前台”和“后台”的区别在于前者讲究的是按照社会规范或社会期望表现自我,而后者则强调放松自我.。

角色扮演理论

结构角色论:角色行使

在结构角色论者看来,个体的行为是由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及与此地位相关的社会期望规定好的,他承担角色的过程不过是这种被结构化的行为的释放过程。因此,角色行使比角色扮演更能恰当地反映角色承担的真实情形。 过程角色论:角色扮演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角色并不是单纯的角色行使,而是一种角色扮演或曰角色创造。在这一过程中,行动者并不是被动地受制于情境和结构的,他也能够通过互动主动地界定情境并对社会结构发生影响。 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

米德认为,角色扮演是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互动,就因为人们能够辨认和理解他人所使用的交往符号的意义并通过角色而预知对方的反应。

米德把这些基本能力称为“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这是一种能够洞悉他人态度和行为意向的能力。 在米德的理论体系中,这种角色扮演能力被称为“心灵”,它包括:(1•)理解常规姿态的能力;(2)运用这一姿态去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3)想象演习各种行动方案的能力。 戈夫曼的拟剧论

戈夫曼理论的特色是从角色概念出发,将社会与戏剧舞台进行广泛的比附。 “观众”是对角色发生影响作用的其他人;

“表演”是通过角色的广泛行动流露出的各种明显的或隐含的意义;

“舞台设置”包括家具、装饰品、摆设,以及其他一些为在舞台设置前面、里面或上面表演大量人类活动提供布景和舞台道具的背景项目;

“前台”和“后台”是根据角角在与“观众”互动中所处的位置来区分的; “剧班”则是在表演同一常规程序时相互合作的任何一班人。 角色的社会化理论 米德的“类化他人”

按照米德的观点,个体在与他人互动中通过“类化他人”这面镜子而产生的自我,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玩耍阶段、游戏阶段和类化他人角色阶段。

经过了这三个阶段,(1)个体在对待必须与之互动的他人时,更有能力确定自己应采取何种适当的反应;(2)个体能够将可以评价的自我形象从具体他人的期望扩展到更加广泛的社区标准和观念上去了。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角色的社会化过程,是由人的因素、行为和环境这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观察学习有四个亚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 角色社会化的各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移情阶段、角色行为阶段

角色丛:指处在某一特定社会地位的人们相互之间所形成的各种角色关系的总和。 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的来源:每一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特定的角色丛,而该角色丛中与之发生互动的角色伙伴对他都有着一定的角色期望。当这些期望彼此出现矛盾或个体对过多的角色期望难以应付时,就必然会造成同一角色丛或角色库中的不同角色间发生冲突。 角色冲突的分类

角色间冲突:指个体必须同时扮演过多的不同角色,由于缺乏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无法满足这些角色所提

21

出的期望时产生的冲突。

角色内冲突: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色伙伴对同一角色抱有矛盾的角色期望所引起的冲突。角色内冲突既可来自不同类型的角色伙伴矛盾的角色期望,也可来自同一类型的角色伙伴矛盾的角色期望。

角色紧张:指相对对立的要求被置于同一角色中,有这种情形而导致的压力。例如:要想作为一位成功的军官,必须对下属关爱有加且充分信任,这样下属们才会为他卖命;同时,军官的权威也需要迅速而不容置疑地被服从。就是说,既要求军官要有人情味又要求其严厉、强硬。

角色不清: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都会造成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是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

角色失败:它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从角色失败的结果上看,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另一种是,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

社会文化因素对角色的影响与制约

职业角色:人们在一定的工作单位和工作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

人们不仅通过扮演职业角色得到物质上的利益,而且要借此得到心理或精神上的满足。 职业在现代社会则是个人社会地位的一种具体表现。 职业声望与职业角色意识的区别

 职业声望是公众对某一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的一种评价,是来自于他人的主观判定。

 职业角色意识则是占据某一职业的人将社会对其职业的角色期望内化为自我意识和自我看法的结

果,它是来自于自我的、对职业的一种主观认识。

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

性别角色的文化性:男女两性的社会行为模式,不过是对特定文化关于两性行为的具体要求作出的特定反应。

性别角色的历史性

 人类的早期曾是由女性掌权的母系时代。表现在性别角色行为上,女性行为意味着主动、创造、

征服,而男性行为则意味着被动、接受、服从。

 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男性取得了社会的统治地位之后,便要千方百计地巩固这种地位,使它

合理化、习惯化,并因此形成了一套男尊女卑的理论和观念。

 进入20世纪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男女两性的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受到了挑战。

角色适应:随着社会文伦的发展和变迁,社会中的各种角色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动的社会。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之为角色适应。可以在角色扮演者的地位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出现,也可以在角色扮演者的地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出现。

第十一章 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集群行为: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下发生的,不受通常的行为规范所指导、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同时也是难以预测的群体行为方式。 集群行为的五大条件

 环境场所。有些集群行为的产生需要必要的环境场所,反过来说,有些特殊的场合也便于促进人

们对某种普遍刺激作出自发的反应,从而产生集群行为。这种环境场所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便于人们之间的面对面的互动,如广场、体育馆、大厅等等。除了空间条件外,时间也是集群行为的一个关键性的环境因素。

 社会失范。任何环境或任何场合,只要是一大批人失去了必要的行为规范,就有可能导致集群行为。例如在失事的车船中,在失火的影剧院或者是突然遭到意外袭击的一群人,他们由于没有想

22

到要应付此类事件,所以没有事先明确的规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只能靠自己临时的判断和接受他人的暗示来调整自己的行动。因此,在这种没有规范指导的情况下极容易产生集群行为。  社会控制机制的解体。这是比较重要的促成集群行为的社会条件。因为许多集群行为是危害现存制度的,所以,维护这种制度的机构也自然会努力制止这类行为的发生。但是,一旦当社会控制机制减弱并且看来将要崩溃时,便为集群行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 相对剥夺。当人们实际所有的东西不能达到他们自己认为应该获得的程度时,便会产生一种“相对

剥夺”感。特别是在一个长期的不断上升的满足和期望之后,突然来一个倒退,这种相对剥夺的作用会更加明显,因为人们习惯了期待更多的东西。

 权力斗争。一些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策划者,常常会把集群行为作为一种政治策略,这是某

些集群行为尤其是以集体暴力为主要形式的集群行为产生的政治条件。

集群行为的理论 黎朋

他的着眼点是集群行为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群众。黎朋将群众视为“一群人的聚合”,而由个人聚合而成的群众具有“完全不同于组成它的个体特征的新特征”。“他们已转化为群众这一事实会使他们具有一种集体心理,使他们以一种与他们各自独处时完全不同的方式去感受、思考和行动。”

黎朋认为群众具有神经质的感染因素,并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1)去个性化,•即由于置身于许多人中,个人便确信有一种难以克服的力量使自己不能不屈服于本能; (2)感情作用大于理智作用,这容易导致群众易受相互间的暗示与感染; (3)失去个人责任感,•这容易导致对情欲和行为缺乏控制。 集群行为的同质性解释

麦独孤的本能论。集群行为的产生是由个人的天性为他人的感情表达所唤醒造成的。

F.奥尔波特的社会促进论。它从实验入手,证明了同黎朋一样的假设:处在群体之中的个体是与独处的个体不同的。他人在场对一个人完成任务具有促进作用。

布鲁默、K.兰和G.兰的循环反应说。这一理论认定集群行为产生于社会互动。人群中的情绪感染是一个由他人的情绪在自己身上引起同样的情绪的过程,它转过来又加剧了他人的情绪。

特纳的紧急规范作用论。在集群中由于相互间的社会影响,从个别人的可见行为中产生出了新的规范,这些规范确定了在集群环境中适当行为的标准。在一些模棱两可的情况下,个别的行动者就可以为其他大多数成员确定规范。

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

其基本的理论基础来自经济学:它假定集群行为的产生都有一个确定的模式,可以把集群行为在发展的每一阶段理解为“追加价值”,其后才有最终产品,即集群行为的出现。决定集群行为的六个具体因素是: (1)结构性助长,即有利于产生集群行为的社会结构或周围环境;

(2)结构性压抑,任何使人感到压抑的社会状态,如贫困、冲突、不公平的待遇、难以捉摸的前途等,都刺激人们通过集群行为来解决问题;

(3)普遍的信条,即人们通过对自己所处环境中的问题的认定; (4)突发因素,这是集群行为的点火器;

(5)行动动员,群体内的领袖人物或鼓动者的鼓励和口号,标志着集群行为的开始;

(6)社会控制机制,即防止、抑制和疏导前五个因素的累积力量,集群行为最后是否发生就看这种控制手段是否成功。 科尔曼

科尔曼认为,集群行为的产生原因是其成员经过理性的权衡将自己行动的部分控制权转让给了他人(即根据他人的行动,来决定自己做什么)。

科尔曼以一种与社会交换论者十分相似的语言(报酬、资源及转换)和方式(矩阵分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以时尚现象为例,始作俑者和追随者面临的报酬结构涉及三方:始作俑者、追随者和大众媒介。时尚这种集群行为的流行或蔓延,是追随者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转让给始作俑者的结果(始作俑者则将控制转让给各种大众媒介)。

23

群众行为

群众:由于某种共同的注意中心或共同利益而临时聚集在一起的能够进行面对面互动的人群。 群众的四大类型:

(1)偶合群众,又叫“临时群众”,这是结构最松散的群众形式。它仅仅是一群个人的集合体,其成员很少或没有共同的目标,个人很少受群体的感情约束。例如大街上的普通人群就是这种偶合群众。

(2)常规群众,这是经过有意计划集合在一起的人群。其结构相对来说比较严谨,如剧院里的观众和飞机上的乘客。所谓“常规”就是说,他们遵照已经建立的社会准则或常规进行活动。但是这种群众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一般的社会群体相比却是微不足道的。

(3)行动群众,这是易受暗示并且其行为明确指向特定目标的人群。

(4)表意群众,通常是为了其成员的个人满足而组织起来的,可以提供感情表达的释放机会的人群。这类群众一般表现出手舞足蹈一类的身体活动,常见于举行各种宗教仪式的场合。 暴乱:是一种由缺乏明确目的或方向散漫的行动群众所参加的行动。

暴乱的特点:1、有自己的领袖 2、要求其成员保持一致行动 3、具有某种组织性,一般是暂时的、不稳定的

4、常采取公开的暴力活动 5、出于不满和愤恨 骚乱

骚乱的产生和程度

·骚乱的产生常常是因为环境的突然刺激及愤怒、惊恐或其他基本冲动的驱使所致。

·骚乱的程度常因环境刺激的性质及阻碍人们愿望满足的状况而定。如果刺激深切或环境状态严重,骚乱则有可能发展成为具有某种组织性的暴乱。

骚乱与暴乱的相似性:都是一些临时集合起来的人群,行为都是极端的违背社会常规的 骚乱与暴乱的区别

·骚乱者更加缺乏结构性、目的性和统一性。

·骚乱甚至可以涉及不同地区的几个不同群体,这些群体的行为接近,但并不一定完全一致;而暴民则通常有一定的目标,例如袭击某个社会群体、对某人处以私刑等。

·同暴乱相比,骚乱所涉及的行为更一般化,除了制造混乱以外,没有什么特定的目标。

大众行为

大众行为:在广泛分散的人群──进行间接接触的大众中,也会出现一些集群行为特征。在分散的大众中发生的一些最基本的行为表现形式如时尚、恐慌等,称之为大众行为或分散的集群行为。

时尚:是指一个时期内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趣味、语言、思想和行为等各种模型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 时尚与流行的关系(两个概念往往混用)

时尚的传播、普及和发展所依靠的主要手段是流行。

时尚与流行实际上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离开了流行,时尚便不会成为时尚,时尚是流行的必然结果;离开了时尚,也就没有什么东西得以流行,因而流行也就不会发生。 时尚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丰裕或相对丰裕。 ·日常生活中大众的相对闲暇

·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的发达程度 ·社会中一般大众的时尚意识的强弱有无 时髦-时尚-时狂

如果从一事物或行为流行范围的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追求者的身心投入程度的高低入手,•我们可以从上述称谓中选择时髦、时尚和时狂这样三个最具概括性同时又互为连续的概念,来代表时尚这一现象的三大主要形态。其中,时尚是最为基本的形态,它始于时髦,终止或曰结束于时狂。

时髦:零散性、浅俗性、短暂性。通常指一种在短时间内流行起来又迅速消逝的生活或行为模式,但有时也指那种虽持续较长时间却一直未能普及开来的高雅或怪诞行为。

时尚:相对持久而成型的行为模式。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生活风格、活动系统和具体的文化项目

24

的系列显现。

时狂:极端与不理智的形态。参与者其身心投入程度远远高于时髦和时尚的追随者。 时尚的心理机制

对领潮者和赶潮者而言,时尚的意义是不同的。在赶潮者眼里,人们趋之若鹜的事物或行为是时尚;但在领潮者看来,这类事物或行为与其说是时尚,不如说是庸俗。

这一区别实际上揭示了时尚的基本心理机制,它由两个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一致的心理过程构成。这就是,既要树异于人,又要求同于人。

具体说来,社会上层或想成为社会上层的人要树异于不如己者,所以他们往往是最先采用尚未有人采用的新事物的领潮者;而社会下层或不甘再为社会下层的人则要求同于胜过己者,所以他们往往是想方设法采用已有人采用的新事物的赶潮者。

——心理机制一:树异于人:为了追求新奇,为了立异于他人、标新于旧制,时尚的倡导者会千方百计地在各个方面表现出差别、体现出个性。

——心理机制二:求同于人:由于一种流行的时尚总是表现出其特定的珍贵性,表现出时尚参与者的某种殊荣和优越,它便为众人的效仿创造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如果不加入到时尚的行列,不仅在众人面前显示了自己对新鲜事物的麻木,而且还表现了自己在某些方面明显地劣于他人。 时尚的传播规律

·时尚发展与社会物质生产及文明程度成正比。 ·时尚的变迁有时呈现为周期性的循环往复状态。 ·时尚的流行,常常体现为统计学上的“常态曲线”。

·在传统社会,时尚的流行遵循的基本上是所谓“上行下效”规律,但是,近代以来尤其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时尚传播过程中的“下行上效”现象也日益明显。 ·时尚的流行常常会传播的远广而失其本来面目。

恐慌:公众乃至一般社会大众在社会危机状态下,面对现实的或想象的威胁做出的不合作和不合理的心理与行为反应。 恐慌产生的原因

·直接线索:某种耸人听闻的流言或传闻 ·大众没有心理准备 ·相互之间的感染和刺激

·某种文化背景(如宗教禁忌或崇拜) 恐慌的两大特征:不合作与不合理

由信息传播影响的集群行为

流言:无意讹传的,在社会大众中相互传播的无根据不确切的信息。 谣言:有意捏造的,在社会大众中相互传播的无根据不确切的信息。 流言和谣言产生的原因:

(一)常常源于人们在观察、记忆、理解等等方面的不足或偏差 (二)1、为了耸人听闻,发言者往往夸大其词

2、正常的信息渠道受到阻碍时,或缺乏信息、信息不清时,个人可能会依据猜测、想象,对事物做出自己的解释

3、某些普遍涉及到公众的人或事易成为人们的主义中心,对此类人或事情的议论便会增多。 流言谣言的特点:

1、传播是匿名的,很难寻访到它们的最初来源。

2、流言与谣言的基础是不确切的信息,未经证实或不可证实。 3、流言与谣言开始容易停止难,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4、流言与谣言既是一种信息的传播过程,同时也是这一过程的产物。 流言谣言歪曲的过程

 削平,即再传者会把给他的信息中的不合理成分削去,重新安排某些情节,使之“变得更短、更明

25

确、更容易被理解和传告”。经削平之后,•传闻的故事性加强,既易于向人传授,也易于吸引他人。  磨尖,即接受者再传播时一般总会对原有的信息断章取义,他留下的往往是符合自己的口味与兴

趣的,其他的就被舍弃了。“磨尖无疑是削平的互补过程。这两者中任何一个都不会脱离另一个而存在,因为经过削平以后的谣言所剩下的不多的内容正好不可避免地被突出了。”

 同化,即再传者往往会把给他的信息,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加以“添油加醋”、“生枝加叶”,这

样就使传闻更带有传播者的个人特点。

社会运动:集群行为统一而持久,且又含有某些特质,我们称之为社会运动 社会运动原因:社会和心理压力所造成的社会不安 社会运动的类型:

1、革命运动,旨在推翻整个现存的社会结构

2、改革运动,目的在于通过改变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来改善整个社会

3、抵抗运动,体现为对一种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社会变迁作出抗拒性反应 4、表意运动,立足于改变社会结构中的人及人的社会行为 社会运动的特征:

1、有自己独特的信念或理想 2、有自己的组织形式

3、采取这样或那样的实际行动,具有强烈的行动主义信念

社会运动的发展阶段:预备阶段,普及阶段,正式组织阶段,制度化阶段

第十二章 文化对人格及社会行为的影响

情感、动机与文化

儿童早期的情感发展与文化——弗洛伊德VS马林诺夫斯基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从小到大都要经历一系列先后有序的“心理—性”发展阶段,儿童在这些阶段中获得的经验决定了他的成年人格特征。而在这一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的是所谓“俄迪浦斯情结”(恋母情结)或“伊列克缀情结”(恋父情结)。 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弗洛伊德所描述的儿童早期情感发展模式及其核心“俄迪浦斯情结”并不带有普遍性,但儿童对管教者怀有的对立情绪却可能是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说,影响儿童早期情感发展的不是“性”这样的本能因素,而是具体社会的家庭制度、家庭组织形式以及育儿方式。 青春期危机:普遍抑或特殊——重演论VS玛格丽特-米德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从“个体发生概括了种系发生”的重演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流传甚广的“青春期危机”理论。他认为,现代人心理紧张的青春期象征着人类在历史上曾经历的一个动荡的过渡时期。青春期的困惑是由遗传决定的生理因素引起的特定心理反应,因此它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无法回避的调适阶段”,具有生物学的普遍性。

米德对萨摩亚人的研究向人们证实,诸如青春期危机等等原先我们“归诸于人类本性的东西,绝大多数不过是我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文明施加给我们的种种限制的某种反应”。她还试图找到有关青春期危机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在她看来,如果大量的青春期行为是习得的而非生物因素诱发的,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改变儿童抚养与教育方式等文化因素把与青春期相关的紧张、焦虑及反社会行为降到最低限度。

文化、亚文化与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受制于各种文化与亚文化因素:

(1) 宗教信仰的影响 (2)家庭与学校教育 (3)社会阶层

文化与认知

26

场域独立:具有把环境的一部分从整体中独立出来的能力 场域依赖:不把各个部分独立的加以感知而是注重整个环境 文化母题:在每一种文化中都存在一些数量有限的“母题”,它们是该文化的“动力因素”,并构成了该文化的本质。

公设:一个社会所共有的基本假定。

·一个文化中,总是存在着若干公设,它们相互之间可能发生冲突。 ·不同公设之间的一致和调和程度,是该文化整合程度的标志。

文化与性

性别角色与文化塑造——弗洛伊德VS玛格丽特-米德

在弗洛伊德看来,男女两性所具有的不同的生理解剖结构决定了他们具有不同的心理成熟过程。因此,如果将男性视为人类先天的标准模式的话,缺乏男性生殖器官的女性也就不过是被阉割了的男性。

米德以栩栩如生的现场研究提示人们,男性和女性的性生理特征即身体的构造决不会是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的全部原因,甚至也不是主要的原因。和这些因素相比,社会文化因素在更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两性的性别角色规范。换言之,世间男女所“表现的人格特征是他们各自生养其间的文化所赋予的”

性行为的文化控制:具体涉及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同性恋、乱伦禁忌以及儿童期的性行为等。 乱伦禁忌:乱伦禁忌就是对母与子、父与女以及兄弟姐妹间的性关系或婚姻关系的禁忌。 乱伦禁忌的文化解释

“童年亲密理论”:人类学家爱德华·韦斯特马克提出,从小一起长大的人(如同胞兄弟姐妹)相互之间不会产生性吸引力。A.沃尔夫最近通过对我国台湾某山区依旧遗留的“童养媳”制度的研究就发现,共同养育会导致性的冷淡并进一步影响婚姻的和谐。但是,费孝通认为,近亲之间不易引起性的兴趣,与其说是产生乱伦禁忌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其结果。

弗洛伊德:儿子恋母嫉父的情感虽受到压抑但始终存在于潜意识中,而乱伦恐惧就是人们对这种被禁止的无意识冲动的反动或防御。

家庭破裂理论及合作理论:家庭成员间的性竞争会使其无法作为一个有效单位而发生作用,而为了消除分裂的危险及增强合作,人类制定了乱伦伦禁忌,以维护社会结构的完整。 摩尔根、弗雷泽等人:从自然选择角度提出的近亲繁殖理论。乱伦禁忌的实行是为了避免近亲婚配的危害。

文化与变态行为

变态行为:人的各种心理、情绪和行为的一场现象。 文化是怎样标定和影响变态行为的

·行为变态者就是那些“其反应没有得到他们文化制度所支持的人”。

·行为的正常与否是由不同文化标准决定的;变态行为的发生根源及其类型也产生于文化所导致的矛盾冲突。

·变态行为的类型及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会受到行为者所生存其间的文化影响。

·许多文化具有变态行为的传统模式,它能够借着民俗、记忆、故事、闲谈而代代相传。 ·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等文化与亚文化因素,也会影响到精神与行为的变态。(比如,社会下层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发生率都高于社会上层。一种可能解释是,生活在城市中下层社会穷苦人遭受的紧张、动荡和生活挫折要远远多于上层社会成员。)

第十三章 文化、亚文化与群体人格

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的群体人格,是一个民族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之总和。它赋予了民族心理以质的规定性,这种质的规定性足以将一民族和他民族区别开来。 国民刻板印象:根据一民族成员的心理或行为特征形成的对民族群体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国民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但和其他刻板印象一样,也具有十分稳定和强烈的情绪色彩。由于它的内容通常缺乏理性根据,因此,国民刻板印象往往会发展为种族偏见的

27

种族歧视。

阶级心理与阶级地位、条件的关系

(1)阶级心理是建立在相应的阶级的生活条件的总和之上的,是对该阶级的社会境遇的体验的结果;而这些生活条件又是由该阶级在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决定的。

(2)阶级心理对阶级地位的这种依赖关系,主要表现在该阶级特有的生活态度及行为方式上,即表现为该阶级与其他阶级不同的独特的亚文化。 阶级心理的基本要素

1、阶级的需要是构成阶级心理的首要因素。

2、阶级的兴趣是构成阶级心理的第二个重要因素。

3、阶级的情感是构成阶级心理的第三个重要因素,阶级的情感包括了激情和情绪在内。但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阶级的某些特定情感并非都能直接归结到阶级利益上去。

4、阶级性格是构成阶级心理的第四个重要因素。阶级性格通常指阶级成员所特有的活动形式的总和,它表现在各阶级成员的典型而稳定的行为方式之中。

5、阶级所特有的一些习惯、风俗和传统是构成阶级心理的第五个重要因素。阶级的习惯、风俗及传统是阶级亚文化的主要标志,是构成一阶级的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特征。 传统与变迁:中国农民的社会心理

社区:在一定区域界限内形成的,操具有一定特点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在感情和心理上具有地方或乡土观念、对该群体的归宿感和认同感的一群人。

三个要素:1、地域界限 2、有区别于其他群体的亚文化 3、对群体有从属感、认同感 社区归属感:社区成员对本地区和本亚文化群体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的心里感觉。 影响社区归属感的主要原因:

(1)居民对社区生活条件的满意程度(2)居民的社区认同程度 (3)居民在社区内的社会关系 (4)居民在社区内的居住年限 (5)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

第十四章 社会文化变迁与人格发展

社会文化变迁:一切社会文化现象(其中包括价值观、习俗、制度和社会行为)的突发的、急剧的、演进的或缓慢的变化。

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

(1)环境和人口 (2)经济与技术 (3)文化创新与文化移入 (4)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文化震荡:由于内在的文化积累或外在的文化移入引起的急剧的变迁对人的心理生活的强烈冲击与震动。 在社会文化变迁中最为常见的三种人格取向

第一,进取型。这种类型的人虽然在原先社会化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格、价值观、行为规范,但他能随着外界事物的变化重新调整自己。这种人具有较强的再社会化能力,能较快地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他们生活态度积极并能随时迎接新的挑战。

第二,守旧型。这种类型的人在完成社会化以后,便始终坚信业已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其表现形式是思想保守,具有怀旧心理,以不变应万变,乃至有偏执狂式的人格障碍。

第三,反社会型。这类人在发现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起作用,而新的观念还没有形成或难以形成时,则引起一种对现有社会形态或文化类型的不满或无知,导致越轨或犯罪。

边际人的产生:边际人是在社会文化变迁或地理迁徙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转型人格。它是在新旧文化或本族文化与他族文化的碰撞、选择、冲突下导致人格分裂呈多变双重化的产物。

边际人的特点:边际人的心理处在一种失范状态,既有希望又常怀失望;既急需选择又别无选择;既要为适应新环境进行冒险,又要为承受旧传统付出忍耐;在边际人身上痛苦和憧憬并存,颓废和发奋同在。 历时态边际人又可以称之为“过渡人”,这种类型的边际人通常现出于社会动荡或社会大变革时期。

28

共时态边际人又可称为“边缘人”,是由于国际联姻、出访、留学、移民等原因而生活于两种不同文化中的人。

代沟:是指由于时代和环境条件的急剧变化,基本社会化的进程发生中断或模式发生转型,从而导致不同代人之间在社会的拥有方面以及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的选择方面所出现的差异、隔阂及至冲突的社会现象。 代沟问题的基本看法

首先,代沟现象是社会历史变迁和进步在人的社会行为方式上的必然反映。代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文化变迁的“非连续性”或曰“跳跃性”。在每一个足以成为新时代标志的大的社会历史事件前后,必然会产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素质和行为模式的两代人。

其次,尽管代沟现象反映了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的分歧与差异,但这种分歧与差异并不是绝对的。两代人的生活经验有差异之处(这是由社会变迁造成的),但也有共同之处(他们毕竟同时生活在世)。

人的现代化与思想文化

·价值观的转变是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社会心理的嬗变和社会行为的更新一直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主旋律。 ·现代也是一种精神现象或心理状态。

·我们可以把现代化看作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思想的改变过程。 现代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取向

(1)情感素质开朗求新,乐于以新的方式和态度对待生活。 (2)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趋向于多元化的选择。

(3)现代人价值取向要求个性化和理性化的高度集合。

(4)互动模式:从亲密性的首属关系转向短暂性的次属关系。 (5)时间上:出现了同步化、标准化、线性化

(6)空间上:现代人的心理视野如活动范围在空间轴上无限延伸,社会成员的空间距离、心理距离在逐步缩小。

心理健康

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1、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2、心理因素的影响 3、社会因素的影响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