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应对区域气象灾害的多平台气象预警体系研究

2024-03-02 来源:爱go旅游网
2014年第7期 文章编号:1009—2552(2014)07-0078—03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应对区域气象灾害的多平台气象预警体系研究 谈 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与控制学院,南京210044) 摘要:探讨了应对区域性气象灾害的多平台气象预警体系建设问题。从预警机制的评价指标、 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及多部门联动、多平台联合信息系统建设几个方面展开讨论,最后分析了建 设多平台气象预警体系存在的挑战,为预警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区域性气象灾害;多平台;多部门联动;气象预警 Research on the multi-platform meteorological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ioc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TAN L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ntrol,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Nanjing 210044,China) Abstract:卟is thesis discusses on the problem of multi—platform meteorological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loc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It mai ̄y presents the assessment criteria of meteorological early warning system,publishing of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multidivisional action,construction of multi—platform ifnormation system.Finally,it analyses the challeng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ulti—platform meteorological early warning system,and proposes some suggesitons for the early warning system. Key words:loc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multi—platform;mulitdivisional action;meteorological early warning 0 引言 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 由于地域辽阔、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差异性较 论,旨在以一种全局视角来为气象预警体系的建设 大,在我国历史上气象灾害始终是一个困扰发展的 设计方案。 阻碍。而近年来受到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各种极 1 区域性气象预警机制评价指标 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从农村到城市都受到各类气 一个良好的气象预警应急机制应该能够指导区 质灾害如暴雨洪涝、干旱、台风、热带气旋、寒潮、霜 域性气象灾害的有效防、控、管,提高各级部门的应 冻、暴雪等的考验,受灾人数和受灾区域不断扩大, 急响应能力,明显降低区域性气象灾害带来的经济 且气象灾害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点。从上世纪90 损失和人员伤亡。气象预警机制的评价指标主要依 年代以来我国气象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每年平均都 据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和灵活性四个原则进 占GDP的6%一9%左右。由此,气象灾害的防御压 行。利用分析层次过程法(Analytic Hierarchy 力显著增加,也使得气象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成为了 Process) -2]建立气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迫在眉睫的课题。 所示。 目前我国在气象预警体系中,还没有形成很好 的良性循环,气象预警体系呈现出分散、随意、片面 收稿日期:2013—10—21 基金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2物联网工程 性,缺乏综合的建设评价指标,对多部门联动的合作 专业时间教学体系与内容改革研究项目资助 方式、信息系统建设的整合等方面没有以一种系统 (N1885012014);中国气象局软科学研究资助项目 ([2013]第68号) 工程的方式进行,对气象灾害的预防和抵御都无法 作者简介:谈玲(1979一),女,博士,从事信息网络研究。 一78一 表l 区域性气象灾害应急预警综合评价表 从表1可以看出,该评价指标在基础层总共有 十五项指标,对于建立区域性气象灾害的多平台预 警体系构建能够起到很好的指导和验证作用。依据 以上指标来建立的多平台联合预警体系将会更合 理、更科学、更灵活,在实际运行中也有较好的操作 性,根据区域性气象灾害的性质进行评价时也能够 很方便地进行指标对照。 以上十五个指标在预警体系构建中,需要根据 实际情况设置每个指标的权重,比如不同的气象灾 害类型,不同的灾害程度,不同的区域气候特点,不 同的区域环境等,根据这些特点来设置合理的指标 权重,从而建立起符合当地当时特点、满足具体气象 灾害要求的预警体系。 2 多平台联合预警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环境差异大,灾 害情况和诱发因此各不相同,由此给灾害救援体系 上带来了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问题在多部门多平 台联合预警中被重点关注,并力图解决。联合预警 体系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多个层面,从普通居 民到政府及其各级下属部门,从法律法规到教育,从 培训演练到公众宣传,从医疗、物资,到装备,从信息 技术到普法意识等。这就要求多平台联合预警体系 具有全面性、兼容性、先进性。 2.1 气象预警发布及多部门联动 气象预警体系的建立首先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 支持和响应,开通绿色通行线,专事专办,为预警体 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提供支撑和保障。 在区域性气象灾害发生时,气象部门是最先进 入工作状态的部门,通过天气监测预警,各级气象部 门共同发布气象信息及决策服务材料,作为政府和 各级部门科学救灾的指导和决策依据。 预警信息的发布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发布,形式 灵活多样,该过程中需要气象部门和信息部门、政府 应急部门、公安部门、民政部门、交通部门等多个部 门进行联动。 (1)可以与信息部门联动,采取区域内手机短 信预警,其中除了基本灾害信息,还可以加入人性化 的友情提醒和一些抗灾常识,为稳定群众情绪起到 积极作用,针对情况严峻的灾情,还可以加入交警电 话以更好地服务受灾群众。 (2)可以通过声讯台的形式向区域内固定电话 用户免费播报气象预警信息。 (3)可以通过电子显示屏播报气象预警信息, 该方法需要气象部门跟联动部门合作,比如交通部 门如公路桥收费站、道路沿线信息显示牌,售票大厅 等醒目位置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4)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台插播灾害预警信息, 该方法需要气象部门跟各级广播电台及电视台部门 联动;也可以进行预警和抗灾信息的新闻发布会,该 方法需要和新闻部门联动。 在多部门气象预警体系中,要有专项气象服务 推动各部门响应。依据多平台联合信息系统,对多 部门所属的设备、人员、工作对象进行有效调度。 在进行多部门联动中,还要注重科普宣传所带 动的社会响应,利用各种媒体手段,传播气象预警信 息,分析灾害成因,介绍防抗灾常识和方法,加强灾 害预警防范措施,从公众防灾意识和抗灾救灾能力 上确保多平台气象应急预警体系的可靠运行。 2.2多平台联合信息系统 多平台联合信息系统的服务对象是区域内各级 部门和群众。该信息系统也是多平台气象预警应急 体系的一部分。该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平台应用界 面、后台数据库、跨平台通信系统。 为了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开放性、可移植性和可 扩展性,可以采用B/S(browser/server)的结构来设 计和开发信息系统的应用平台 。J。首先借助ASP 的Web应用程序,用户通过浏览器软件连接后台数 据库并完成相应操作,就能实现网页的动态更新和 维护,在客户端无需专用软件,用户只需要了解网站 的URL网址即可进行预警联动操作,对于多部门联 动是较方便的一种设计 一 。 后台数据库考虑到多部门的信息集成,为了使 得兼容性和安全性更高,采用了Oracle的数据库管 理系统来开发数据库,确保在大数据融合时系统能 有效运行,可靠维持。 信息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气象监测模块,信息 一79— 发布模块、多部门联动模块、抗灾科普模块、气象灾 信息发布和传播,确保预警信息在通信的“最后一 公里”安全可靠传输,依靠各级部门的协助,快速把 预警信息发布给区域内群众。信息的发布形式要多 样化,从发布媒体、发布地点到发布对象都要面面俱 害分析模块、气象灾害预警模块、气象数据可视化分 析功能,区域历史气象灾害备案模块等。应根据不 同区域、不同气候特点来构建区域性多平台联合信 息系统。 到。信息的内容要抓住关键环节,以最有效和快捷 跨平台通信系统主要考虑组网技术的灵活性和 的方式使接收对象获得最有用的气象信息。另外在 先进性。目前可以采取多种互联网络的结合,以区 域内骨干光纤+局域无线/有线的形式,大量使用目 前流行的无线网络技术,包括无线局域网WiFi,无 线传感器网络,无线城域网mesh,此外还可以借助 GPS定位系统进行辅助。 3 建设多平台气象预警应急体系存在 的挑战 区域性气象灾害的多平台气象预警应急体系的 构建和运行存在几个方面的难点和薄弱环节,首先 是公众缺乏气象灾害的防御意识和科普知识;其次 是气象灾害的联动部门合作及信息共享还需要大力 加强。在气象部门发布了气象预警信息后,区域内 其他部门的联动、部门协调配合以及有效的防范应 对方面还不够充分,一些区域性灾害发生后存在各 个部门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时见报道;第三方面是 以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看,现有的区域性气象灾害 综合监测能力还不够高,在探测精度、范围、时空分 辨率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尚不能满 足气象防灾抗灾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在 进行气象灾害多平台预警应急体系研究中,有针对 性地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针对研究区域,依法开展大型工程建设、重 大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编制的气候可行性论证。该 工作可以避免建设项目在决策层面失误,确保项目 建设与环境保护及生态环境协调共进,减少由气候 资源破坏而导致的区域环境恶化。 (2)建立和完善区域内气象灾害的应急响应 机制。 从地方各级政府的专项行动计划开始,构建区 域性气象灾害的应急响应多部门联动机制,整合社 会各方面资源,充分利用媒体力量,构建各种信息发 布渠道,建立气象信息共享机制。 (3)加快区域性气象灾害的多平台气象预警信 息系统建设和使用。 多平台气象预警信息系统要考虑到技术先进 性、兼容性、使用方便性等问题。一旦投人使用,就 要强化通信、广电和各级媒体部门进行区域内预警 一80一 信息系统中,要注重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增强公众 对气象灾害的忧患意识,提高避灾抗灾意识和灾害 的救护水平。 (4)加强和完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能力建设 借助多部门合作,建立一种多部门联合监控机 制,对区域内重要交通公路和交通枢纽等地段增加 相关的气象要素观测。地方政府要完善区域内自动 气象站的建设和维护,为气象灾害提供有效的技术 支持,并培育和开展促进气象预警体系建设的项目, 投入资金,尽快落实计划,加快建设步伐。 4 结束语 区域性气象灾害是近年来国内普遍存在的灾害 现象,其防御和应对也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本文探讨了应对区域性气象灾害的多平台气象预警 应急体系建设问题。从预警机制的评价指标、气象 预警信息发布及多部门联动、多平台联合信息系统 建设几个方面展开讨论,最后分析了建设多平台气 象预警应急体系存在的挑战。该研究旨在使气象预 警体系建设和投入运行更好地开展,对完善的防、抗 灾体系建设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文涛.基于社区的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c].第 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 [2]韩颖,岳贤平,崔维军.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价[J].气象科 技,2011。39(2):242—246. [3]MIAO C H,PAN J,ZHANG C.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MS gateway interface for early warning plan for meteorological ha— zard8 based OFt CMPP protocol[J].Mcteomlo ̄cM and EnvimnmeFt- tal Research,2010,1(1):71-74. [4]王荣抬,倾继祖,钱莉.ArcGis在气象灾害短临监测预警业务中 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685—16691. [5]吴林荣,罗慧,鲁渊平,等,重大气象灾害服务效益评估系统设计 与业务应用[J].气象科技,2010,38(3):394—398. [6]袁正腾,高进,向玉春,等.基于.NET平台B/S模式的人工影响 天气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气象科技,2008,36(3): 364—368. [7]吴林荣.用ASP开发基于B/S结构的网站管理系统[J].陕西气 象,2006(6):37—40. 责任编辑:么丽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