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渔父》的教案

2020-07-28 来源:爱go旅游网
《渔父》的教案

关于《渔父》的教案 关于《渔父》的教案 渔父教案

第一,渔父代表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 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 《楚辞》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并非靠捕鱼为生的渔人。

渔父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性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一如屈原);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了。

一方面有一种高洁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还要自由,要摆脱社会的一些名钩利锁,或者其他方面的束缚。

比如柳宗元《渔翁》:“歙乃一声山水绿”,这位渔父撑着船远远的消逝了。

可是消逝,它不是带着一种和光同尘的说法消逝,而是带着屈原这种理想消逝。

渔父的形象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

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第二,渔父意象包含了几个要素。 首先是“渔”,含垂钓之风。

号称“惟巢由乃可与并驾”的严子陵,是汉光武帝的同窗,私交颇好,然刘秀多次相请,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所以李白称其“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

其次是“父”。

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

老年人历经沧桑坎坷,明于得失,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人锐意进取可比。

第三是“水”,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

公正无私,《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暗示道家的理想追求。 第四是“舟”。

有渔父必有舟,又必是小舟。

苏轼《赤壁赋》称“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舟如一叶,以况其小,只有小舟才能达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境界。

第三,渔父意象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

渔父是真正的隐者,他们留给世界的是一个飘逸的背影,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他们乘扁舟漂游水上,自然,惬意,无拘无束。

得意时出仕兼济天下,失意后归隐吟风啸月,是中国文人千载不变的人生轨迹。

历经宦海沉浮颠沛流离之后,莫如散发弄扁舟,独钓寒江雪。 他们将山水田园当成精神栖居地,在这里,心灵的创伤得到愈合,灵魂获得拯救与升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