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生日常行为评价方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学生日常行为评价方案

一、缘起与背景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为孩子的终身发展负责,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其着眼点,在于是终身发展及世界视野与现代意识。而三个关键词都会显性于学生的具体行为。由此看,落实办学理念,必由落实行为养成才能达成。

外校学生,视野开阔,大多见多识广,总体上看,行为极少有错位的状况出现。但,也有部分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行为判断能力比较差,无意识行为、娱乐消遣行为占主要行为的现象还存在。

此外,设定行为底线、统一评价、奖惩,给学生以统一标准,进一步明确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不能做的,一目了然。这样的统一,也更利于一线教师在处理学生不当行为时,能有据可依,从而更好地开展落实常规管理的工作。

更为重要的是,一些学生还不能理解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的关联。没有意识到人类就是这样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模仿、受教育、与他人交往的过程,才逐步理解到必须使自己的行为得到社会的承认,符合道德规范。因此,行为规范的价值诠释,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体能、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全面成长,特制定此常规行为的考核、评价、奖惩方案。

二、宗旨:

以行为价值分析为前提,以规范学生行为为目的。通过对学生行为的不断研究,设定基本学生在校行为底线,使学生明确哪些行为是不能有的,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并知道为什么要规范行为。通过行为规范使受教育者具备面向世界与未来的行为意识与行为能力,形成既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又符合人自身发展需求的行为能力。

三、学生行为失当的处理:

1、通报批评(各项行为扣分达10分,班级内通报,为班级做义工1-3天)

2、警告 (各项行为扣分达20分,班级内通报,并通知家长,为班级做义工1-2天,为家庭或社区做义工1-2天。如在社区做义工,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记过 (各项行为扣分达30分,年级内通报,处分决定装入学籍档案)

4、停学教育(各项行为扣分达40分,年级内通报,由年级申报、学生处审批,处分决定装入学籍档案)

5、留校查看(各项行为扣分达50分,学部通报,处分决定装入学籍档案) 6、劝其转学(各项行为扣分达60分,学部通报,处分决定装入学籍档案)

备注:

1、“通报批评”、“警告”在班级层面操作。但要在年级备案。 2、“记过”处分,在年级层面操作,年级处分,要在学生处备案。 3、“停学教育”之后的处分,一定要学生处审批之后方可执行。

4、前3、4、5项,处分决定装入学籍档案半年之后,学生可提出撤销处分申请。

四、学生处分解除程序:

1、半年之后方可申请,加分项目达到处分时的扣分数。

2、由学生写出书面申请,申请内容介绍自己半年来的学习、生活表现,需课任老师、

生活老师、班委、父母及本人签字确认。

3、班主任收到申请之后,进一步核实情况是否属实,情况属实则签字后上报年级。 4、年级主任收到申请之后,进一步核实情况,签字后上报学生处。

5、学生处收到申请之后,进一步核实情况,经由学生处主任签字后,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是否撤销处分的决定。

五、学生行为加分标准:(由学校班主任、相关教师及家长考核)

1、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突出的同学,如:尊重老师、团结同学、举止文明大方、礼貌待人,酌情每月加3-5分(由班主任老师评定)

2、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极协助教师、教辅人员工作,酌情每月加3-5分(相关负责人包括任课老师、生活老师等评定)

3、在校车上,能积极帮助年龄小的同学,酌情每月加3-5分(由接送车老师评定) 4、被推荐到班会、年级晨会、周一升旗仪式等大型会议发言,且有较好的效果,酌情每次加1-3分(由班主任评定)

5、积极参加班级、团委、学生会、社团等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酌情每次加1-5分 6、在校园网、校报、校刊、校外报刊、杂志等媒体发表文章,酌情每次加1-5分 7、能主动承担公共区卫生、学校安全值周、学校义工服务、食堂义务值周生、桌椅摆放等酌情每周加1-5分。(由团委、学生会、年级学生会负责组织评定) 8、拾到物品交公,酌情每次加1-5分。(由学生处负责评定)

9、在家中尊重长辈,接人待物有礼有节,不向父母提过份的要求;能独立地整理自己的房间,不需父母督促自行安排学习、娱乐、健身活动的时间,酌情每月加1-3分(每月末由父母签字证明加分,可用家校联系单完成)

10、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为需要的人和地区献爱心,义务照顾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失学儿童等,酌情每次加5-10分

11、在校内,能及时制止另一些人的不良行为,伸张正义者,酌情每次加5-10分。(由班级、年级、生活部、学生处相关负责人评定)(在班级层面制止不良行为的,由班主任负责评定,以此类推)

注:加分内容由班主任统一记录。

六、学生行为扣分标准:

(一)做人(由班主任、班委、学生会干部、值周教师、学生处考核) 1、不守时,迟到,酌情每次扣3-5分

2、逃避集体活动,如升旗仪式时故意留在课室等地方不参加活动,酌情每次扣3-5

3、集会时大声喧哗、乱扔废物等,影响他人,酌情每次扣3-5分 4、撒谎,逃避责任,酌情每次扣3-5分 5、损坏公物,酌情每次扣10-20分

6、男女生不正当交往,酌情每次扣10-30分

7、欺凌弱小,如打篮球时踩低年级的场,酌情每次扣10-30分 8、偷窃,酌情每次扣至少30分

(二)生活(由班主任、保安员、夜班老师、值周生、生活教师及宿舍长、学生处考核记录)

1、不按时、按质值日或大扫除,酌情每次扣2-5分

2、随地吐痰、从楼上往下扔废纸、包装盒等物品,酌情每次扣2-5分 3、私自到围墙边买零食,酌情每次扣2-5分

4、不按要求就寝,在宿舍下棋和打牌,熄灯后乱窜寝室,影响其他同学休息,酌情扣2-5分。

5、在食堂追逐打闹,酌情每次扣2-5分

6、打饭时不排队,乱扔餐具,不洗自己用过的餐具,在餐厅拿食品追逐打闹,酌情每次扣2-5分

7、浪费食物,酌情每次扣1-3分。

8、仪容仪表不符合学校规定的,酌情扣3-5分。

9、不按时送洗校服,在分发时不负责任,将楼层校服有意搞乱,酌情扣3-5分。 10、私接电源,酌情每次扣5-10分。 11、违规使用手机的,酌情扣5-10分。

12、在宿舍楼道里拍打球类,将宿舍墙壁拍出痕迹,同时影响其他同学正常休息者,酌情扣5-10分。

13、在生活区,不经过其他同学同意,私动他人物品,酌情扣5-10分。 14、损坏公共物品,酌情每次扣10-20分。 15、吸烟、饮酒,每次至少扣 30分。

16、拉帮结派,打架,勒索酌情每次扣30-50分。 (三)学习:(由班主任、各科任教师、各科课代表考核) 1、不完成作业且无正当理由,酌情每次扣1-2分 2、迟到,酌情每次扣1-2分 3、抄作业,酌情每次扣1-2分

4、上课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如吃零食、酌情每次扣3-5分 5、课时扰乱课堂秩序,不服从任课教师管理。(包括正课、自习),酌情每次扣5-10分

6、考试作弊,酌情每次扣10-30分 7、无故旷课,酌情每次扣10-30分

七、具体计分办法:

1、为每个学生建立日常行为评价档案,每半学期统一评价一次,对于突发事件即时评价。

2、加分与扣分分开进行,相关考核人认定之后,加分可与扣分相抵销。

3、加分由被考核人申报,扣分由考核人记录,若考核人自觉承认扣分,可适度降低扣分。

4、对于没有扣分且加分较多者学校予以通报表扬和适当的奖励。 5、受到过年级处分的同学将取消期末的各种评优。

八、附则:

1、本方案的制定,是学校原有考核基础上的修改,并在学生意见调查、年级层面、生活部层面意见征集的基础上制定的。

2、本方案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的正确行为,确定行为底限。 3、本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修改、调整。 4、本方案的最终解释权归学生处所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