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注问题意识,激发主体参与

2024-08-20 来源:爱go旅游网


关注问题意识,激发主体参与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作为个性主体的参与和体验。参与和体验是课程实施的起源性机制,个体如果不参与课程,课程就不会对其产生任何影响。课程运行中的主体参与强调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凸显学生个体在课程运行中的地位、作用,使课程变得更具人文关怀、更具有效性。

问题意识具体表现在:是否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否对问题进行积极地探索;是否善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能否对问题形成较完善的答案。其中以善于提出问题,特别是有价值的、能诱发探索的创新性问题最为重要。

“问题意识”是衡量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标尺,问题意识越强烈的学生,其主体作用越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主体参与的目的。

一、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课程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动机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没有问题,学生的学习就只能是消极被动的接受,就缺乏积极主动的参与。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关注“问题意识”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和起点,把问题意识作为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的切入点和推动力。学生能提出问题,表明他已经进行过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表明他对前人的学问和现成的知识有疑问或产生怀疑,同时更表明他已经积极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体现主体性作用的过程,也是创造性发挥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我们把学生面临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称为“问题情境”。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学生的情感有明显的倾向性,他们对新奇的问题特别感兴趣,容易被不寻常的现象所吸引。为此,教师必须“投其所好”,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乐于探索求知,促进主体参与。如教学《散步》一文,导

入时展示一幅图标,教师不用发话,学生已经七嘴八舌,疑问油然而生:这是什么图标,表达什么意思?此时教师就可因势利导,让学生猜猜图标的含义。学生有的说是“爱心”;有的说是“合”字,是齐心协力、团结的意思;还有的说是心心相连。教室里的气氛立刻热烈起来,为文章的学习埋下了一个良好的伏笔。

2.创设悬念性问题情境

借助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营造悬念。如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教师在导入时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同时介绍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在几乎全聋的情况下所作。伟大的音乐家在失聪的打击下,居然还能有如此巨大的成就。学生感慨不可思议的同时,好奇和探求究竟的心情便油然而生,教师趁势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贝多芬是音乐巨人?巧妙地激发起学生个体参与的主动性。

3.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

如教学《孙权劝学》一文,问:除了本文,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劝学”的诗文?课后要求学生收集,借此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感受语文世界的广阔。教师以课本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遨游广阔的知识海洋,把他们引领到更为丰富的语文天地。又如《散步》,可以在感受亲情的同时,让学生来讲述自己家庭中最温馨的一幕;教学《羚羊木雕》,让学生思考:你有办法避免这种误会的发生吗?开放情境的设置,使学生鼓动起想象的翅膀,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加深,感受到知识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二)培养问题意识,引导主体参与的途径

有位教育专家说过: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学生不仅要“学答”,更重要的是要“学问”。可见,教学生善问比教学生能答更为重要。要帮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作为一种能力的培养,树立问题意识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其中关键是教师应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只有培养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才能活跃思维,激发主体参与意识。

1.望题生疑

如教学《散步》,可以这样设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学生围绕题目提出了“谁去散步”、“到哪里散步”、“什么时候去散步”、“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等一系列问题。又如学习《阿长和》一文,学生又问:“阿长是谁”、“她和《山海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以此为题”等问题。以题目为切入点,窥斑见豹,有助于顺利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这些问题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由选择力所能及的问题,已逐个解决。

2.望评生疑

如《口技》一文,《虞初新志》的编者张潮对《口技》的评价是:“绝世奇技,复得此奇文以传之。”教师可抓住“奇”字,设疑:“技奇在哪里”、“文奇在哪里”、

“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又如《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的导言中,找到编者的评价,问:“你同意吗?如果同意,请从文中找到依据;如若不然,也说说反对的理由。”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达到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解决的效果。

3.望文生疑

通读全文,可从课文主要内容、中心大意上提问,从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上提问,从课文的语句、内容方面提问,从语言的运用上提问,从标点符号的运用方面提问。特别要引导学生注意省略号、引号、叹号的使用,看看有什么值得提问的地方,还可从课后思考题中,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问。这样点面结合,有利于把握全文。

4.因需生疑

如《蜡烛》一课,开始,教师可以把确定本课学习内容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结合预习来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学会什么、想学会什么?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相互交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种有效的训练。这种置疑方式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促进问题意识的发展。

实践证明:只要启发得当,学生是能找准切入点、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让学生发现问题比老师主观设计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探索者和主人,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正如叶圣陶所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须坐听老师之讲说。”

(三)寻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达到主体参与的目的。

学生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能够提出问题,这远不是学习的终结,只是学习的开始。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分析问题来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积极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1.查找资料

如教学《化石吟》一文,事先可以让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确定围绕课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可以从因特网上下载精美的图片,可以从书籍中摘抄有关的内容,也可以把搜集的资料制成幻灯片在课堂上展示。这样,课文中的许多问题就不再陌生,许多难题也迎刃而解。这种自主学习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当然,面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这个“积极的旁观者”应该和学生一起,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

2.小组合作

合作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应发扬团队精神,共同寻找研究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教师此时要充当组织者,做好有效的分工,包括主持、记录、轮流发言等,让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对学生而言,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被引导好,往往会缺乏平等的交流和沟通,结果是优秀者的意见代替了其他小组成员的意见,使主体参与面过于狭小,不利于个体的发展。

3.多方实践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本是语文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我们可以举行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可以读报刊、听讲座、赏评影视、网上淘金,还可以组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关注身边的布告栏、报栏、各种标牌广告等等。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语文的实践性,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衡量其主体参与度的重要标尺。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设计能力,引发学生去探索、去思考,为思维插上翅膀。让我们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意识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始终,把发现和研究的乐趣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朱晓瑜,浙江省温州实验中学分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