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南石油大学

2024-01-23 来源:爱go旅游网
西南石油大学

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教育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指导委员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以及西南石油大学有关规定,特制定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通过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教育与训练,使其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获得丰富的行业经验,成为符合我国建设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及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笔。

本学位点以培养跨文化交流型口笔译人才为主要任务。学生毕业后适合于文化交流、外事、外贸、国际合作、出版、大众传媒、教育等行业的工作。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方法

本专业学位招生对象一般为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功扎实的理工科本科毕业生及具有一定理工科知识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 (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有口笔译实践经验者优先考虑。

入学考试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统考及我校自行组织的专业复试,结合工作业绩与资历择优录取。

三、学习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可以脱产学习,也可以半脱产或不脱产学习。全脱产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半;半脱产或不脱产学习者视其修满学分及完成论文情况,最多不超过五年,最少不低于三年。

四、培养方式

1、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可按学位申请程序申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2、采用研讨式、口译现场模拟式教学。

口译课程运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如卫星电视、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开展,聘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译员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

笔译课程配有专用笔译实验室辅助教学,并采用项目翻译的方式授课,即

教学单位承接各类文体的翻译任务,学生课后翻译,教师课堂讲评,加强翻译技能的训练。

少数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研究生,修个别课程时可采用在教师指导下以自学为主、通过学校统一的课程考试方式取得学分,或者已经掌握某门课程,通过本人申请经过考试准予免修,取得学分。

3、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要求学生至少有10万字以上的笔译实践或不少于100小时的口译实践。

4、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翻译行业,特别是石油行业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翻译人员参加;基本上实行双导师制,聘请本校优势学科专业能力强且精通英语的专家与英语专业的专家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资深译员或编审共同一起参与研究生的教学及培养工作。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一般为一年。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以下形式(学生任选一种,字数均以汉字计算):

1、翻译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科技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研究报告;

2、实验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0000字的实验报告;

3、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翻译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0字。 学位论文采用匿名评审,论文评阅人中需至少有一位是校外专家。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包括一位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六、学位授予

全部满足了以下要求的学生,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1、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修满31学分;

2、完成学位论文规定的三项要求之一,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七、课程设置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总学分不低于31学分。

1. 课程 类别 英语笔译(055101)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 属性 学学 学期 备注 时 分 Ⅰ Ⅱ Ⅲ 36 2 √ 1 √ 3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公共课 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中国语言文化 翻译概论 交替传译 翻译理论与实践 文学翻译 实用翻译 公选课 18 专业课 48 专业课 32 专业课 32 专业课 32 专业课 32 专业课 32 公选课 80 √ √ 必修课 选修课 实践教学 补修课程 必修 (16学分) 2 √ 2 2 2 √ √ √ 日俄法 必选一 第二外国语 2 √ 2 2 中文阅读与写作 模拟会议传译 中外翻译简史 跨文化交际学 英语高级阅读 高级英语写作 石油科技翻译(英汉互译) 计算机辅助翻译 社会实践/笔译实习 语言学概论 欧洲文化入门 英语词汇学 英汉互译 专业课 32 专业课 32 专业课 32 专业课 32 专业课 32 专业课 32 专业课 32 √ √ √ 选六 2 √ 2 √ 2 √ 2 2 √ 专业课 32 32 40 32 40 40 2 2 √ Ⅳ 不记学分 必修 注:补修课程为跨学科专业或同等学力研究生开设,未通过考试者不允许答辩。

2. 课程 类别 英语口译(055102)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 属性 学时 36 学 学期 备注 分 Ⅰ Ⅱ Ⅲ 2 1 3 2 4 4 2 2 2 √ √ √ √ √ √ √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公共课 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中国语言文化 交替传译 专题口译 同声传译 公选课 18 专业课 48 专业课 32 专业课 64 专业课 64 公选课 80 必修 (16学分) 必修课 选修课 实践教学 补修课程 第二外国语 日俄法 必选一 中文阅读与写作 模拟会议传译 中外翻译简史 跨文化交际学 视 译 英语高级阅读 石油科技口译(英汉互译) 计算机辅助翻译 社会实践 /口译实习 语言学概论 欧洲文化入门 英语词汇学 英汉互译 专业课 32 专业课 32 专业课 32 专业课 32 专业课 32 专业课 32 专业课 32 2 √ 2 √ 2 选六 2 √ 2 √ 专业课 32 32 40 32 40 40 2 2 √ Ⅳ 不记学分 必修 注:补修课程为跨学科专业或同等学力研究生开设,未通过考试者不允许答辩。

西南石油大学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培养要求如下:

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从事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在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取进校不离岗、实行半脱产和不脱产方式进行培养;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实践教学结合单位科研生产活动进行;在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3-5年;

2、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取全脱产方式进行培养;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践教学结合具体工程项目进行,时间不少于6个月;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2-3年,最长不超过5年。

三、培养过程与各环节要求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与各环节要求按各领域“培养标准”及其“培养要点”的规定执行。其知识体系与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政治理论、外语、基础理论课等;选修课:专业核心、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等;实践教学课;其课程总门数不少于 11 门,总学分不少于 32 学分,其中理论课学习不少于24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其学位论文按各领域“培养标准”及其“培养要点”的具体要求执行。

四、课程设置

1.机械工程领域(085201)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选修课 方向选修课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专业硕士英语 知识产权 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工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 弹塑性力学 机械工程学科技术前沿 机械系统动力学 现代测控技术及系统 公选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选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课程 属性 公共课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Ⅰ √ √ √ √ √ √ √ √ Ⅱ 必修 60 20 20 60 60 1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2~3月 2~3月 2~3月 2~3月 4~6月 4~6月 4~6月 4~6月 3 1 1 3 3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6 6 6 6 必选 (11学分) 备注 36 18 2 1 √ √ √ √ √ √ √ √ √ √ √ √ √ 选一 有限元方法与分析(含案例) 专业课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油气装备新技术 岩石破碎学与钻头 科研项目开题设计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选四 选一 校内 实践 教学 实践教学 校外 实践 教学 工程软件应用 实验方案设计 工程项目设计 产品技术方案设计 实验方案设计 工程项目设计 工艺方案设计 √ (在职研究√ 生结合工作√ 完成,不做 √ √ √ √ 选一 (同上) 考核)

2.仪器仪表工程领域(085203)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必修课 选修课 校内 实践 教学 实践教学 校外 实践 教学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专业硕士英语(在职修) 硕士英语(全日制选修) 知识产权 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工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在职修) 数值分析(全日制选修) 公共课 公选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课程 属性 公共课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选一 选六 Ⅱ 必修 (11学分) 备注 36 18 60 120 20 20 6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20 20 20 20 2~3月 2~3月 2~3月 2~3月 4~6月 4~6月 4~6月 2 1 3 3 1 1 3 2 2 2 2 2 2 2 2 2 1 2 1 1 2 2 2 2 6 6 6 数学物理方程(全日制修) 公共课 现代测试技术 信号分析与处理 光电测控技术 智能仪器设计 自适应滤波 现代控制理论及方法 信号检测理论 计量标准化技术 自动化仪表 DSP技术及应用 仪器设计建模与仿真 科研项目开题设计 仪器仪表工程软件应用 实验方案设计 工程项目设计 计量标准化实践 精密仪器与机械实践 油田自动化仪表实践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选一 选一 (在职研究生结合工作考核) √ 完成,不做√ √ √ √ 选一 (同上) 3.材料工程领域(085204)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必修课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专业硕士英语 知识产权 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工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 选修课 材料结构与性能 材料热力学及动力学 材料现代制备技术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复合材料 腐蚀与防护工程导论 高分子材料工程导论 科研项目开题设计 校内 实践 实践教学 校外 实践 教学 教学 仪器仪表工程软件应用 实验方案设计 工程项目设计 材料工程校外生产实践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公共课 公选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课程 属性 公共课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Ⅰ √ √ √ √ √ Ⅱ 必修 (11学分) 备注 36 18 60 20 20 2 1 3 1 1 60 60 40 40 40 40 40 40 2~3月 2~3月 2~3月 2~3月 4~6月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6 √ √ √ √ √ √ √ √ √ √ 选五 选一 选一 √ (在职研究√ 生结合工作√ 完成,不做考核) √ 选一 (同上)

4.动力工程领域(085206)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必修课 选修课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专业硕士英语 知识产权 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工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 弹塑性力学 现代测控技术及系统 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 有限元方法与分析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压力容器分析设计 过程装备失效分析与故障诊断 分离工程 安全检测与监测(化工院硕士课程) 科研项目开题设计 校内 实践 实践教学 校外 实践 教学 教学 仪器仪表工程软件应用 实验方案设计 工程项目设计 产品技术方案设计 实验方案设计 工程项目设计 工艺方案设计 公选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选课 专业课 专业核心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选修课 课程 属性 公共课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Ⅰ √ √ √ √ √ √ √ √ √ √ √ √ √ √ √ √ √ √ √ √ 选一 选一 Ⅱ 必修 60 20 20 60 6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2~3月 2~3月 2~3月 2~3月 4~6月 4~6月 4~6月 4~6月 3 1 1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6 6 6 6 必选 (11学分) 备注 36 18 2 1 选四 √ (在职研究√ 生结合工作√ 完成,不做考核) √ √ √ √ 选一 (同上) 5.控制工程领域(085210)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必修课 选修课 校内 实践 教学 实践教学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专业硕士英语(在职修) 硕士英语(全日制修) 知识产权 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工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在职修) 矩阵分析(全日制修) 数值分析(全日制修) 最优化方法(全日制修) 线性系统理论 系统辨识与仿真 自适应控制与最优控制 计算机控制理论及应用 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机器人控制工程 鲁棒控制理论及应用 现代电力传动与控制 图像测量技术 系统工程 油气田自动化系统综合设计标准及规范 容错控制与安全 非线性控制与随机控制理论 现代过程控制技术 科研项目开题设计 控制工程软件应用 试验方案设计 工程项目设计 检测与信息处理实践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实践 电力传动控制系统实践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实践 运动控制实践 课程 属性 公共课 公选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学时 36 18 60 120 20 20 6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20 20 40 40 40 40 40 2~3月 2~3月 2~3月 2~3月 4~6月 4~6月 4~6月 4~6月 4~6月 学分 2 1 3 3 1 1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2 2 2 2 2 2 2 2 2 6 6 6 6 6 开课学期 Ⅰ Ⅱ √ √ √ √ √ √ √ √ √ √ √ √ √ √ √ √ √ √ √ √ √ 选一 √ √ 选一 必修 备注 选五 √ √ √ √ √ √ √ √ √ √ √ √ √ √ √ 选一 (同下) 选一 (在职研究生结合工作完成,不做考核) 校外 实践 教学

6.计算机技术领域(085211)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必修课 选修课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专业硕士英语 知识产权 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工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在职必修) 最优化方法(全日制必修) 公共课 算法分析与设计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高级计算机网络 高性能计算 嵌入式系统分析与设计 面向对象方法 信息安全 嵌入式操作系统 数字信号的PLD实现 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实践 校内 实践 实践教学 校外 实践 教学 教学 嵌入式系统设计实践 嵌入式系统开发校外实习 应用系统开发校外实习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公选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课程 属性 公共课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Ⅰ √ √ √ √ √ √ √ √ √ √ √ √ √ √ √ √ √ √ √ 选一 生结合工作完成,不做考核) 选四 必选 Ⅱ 必修 (11学分) 备注 36 18 60 20 20 6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2~3月 2~3月 4~6月 4~6月 2 1 3 1 1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6 6 √ (在职研究 √ √ 选一 (同上)

7.软件工程领域(085212)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必修课 选修课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专业硕士英语 知识产权 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工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在职必修) 最优化方法(全日制必修) 公共课 算法分析与设计 高级软件工程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质量保证和测试 软件过程和管理 面向对象方法 高性能计算 数据仓库与知识工程 数据工程概论 软件项目设计实践 校内 实践 实践教学 校外 实践 教学 教学 软件项目管理实践 软件工程校外综合实习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公选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课程 属性 公共课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Ⅰ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选一 选四门 必选 Ⅱ 必修 (11学分) 备注 36 18 60 20 20 6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2~3月 2~3月 2~3月 2~3月 4~6月 4~6月 4~6月 4~6月 4~6月 2 1 3 1 1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6 6 6 6 6 √ (在职研究√ 生结合工作√ 完成,不做 √ √ √ √ √ 选一 (同上) 考核)

8.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085213)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必修课 选修课 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专业硕士英语 知识产权 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工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 工程弹塑性理论 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 建设项目管理 建筑与土木工程技术新进展 工程可靠度理论及应用 岩土工程稳定与加固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 土木工程数值计算 水处理新技术 城市生态学 地下工程支护结构 变形监测与灾害预测预报 流体输配管网系统分析﹡ 供热与通风工程﹡ 现代建筑设计理论 工程结构事故分析 地震工程与结构抗震设计﹡ 科研项目开题设计 校内 实践教学 校外 实践 教学 实践 教学 工程软件应用 实验方案设计 工程项目设计 工程管理企业实践 工程设计企业实践 工程科研企业实践 公选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课程 属性 公共课 学时 36 18 60 20 20 6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2~3月 2~3月 2~3月 2~3月 4~6月 4~6月 4~6月 学分 2 1 3 1 1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6 6 6 开课学期 Ⅰ √ √ √ √ √ √ √ √ √ √ 选三 Ⅱ 备注 必修 (11学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选一 (同上) 选一(在职研究生结合工作完成,不做考核) 选四 (带﹡号在职可不选)

9.化学工程领域(085216)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必修课 选修课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专业硕士英语 知识产权 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工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 高等物理化学 化工传递过程 高等分离工程 高等反应工程 油田化学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油田化学品应用(必选) 精细化工产品生产 科研项目开题设计 校内 实践 实践教学 校外 实践 教学 教学 工程软件应用 实验方案设计 工程项目设计 工程设计实践 油田化学生产实践 油气处理与加工实践 公选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课程 属性 公共课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Ⅰ √ √ √ √ √ √ √ √ √ √ √ √ √ √ √ √ √ √ 选一 选二 选五 Ⅱ 必修 60 20 20 60 40 40 40 40 40 20 40 20 2~3月 2~3月 2~3月 2~3月 4~6月 4~6月 4~6月 3 1 1 3 2 2 2 2 2 1 2 1 2 2 2 2 6 6 6 (11学分) 备注 36 18 2 1 √ (在职研究√ 生结合工作√ 完成,不做 √ √ √ 选一 (同上) 考核)

10.地质工程领域(085217)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必修课 矿产普查与勘探方向选修课 地球探测选修课 与信息技术方向选修课 地质工程方向选修课 校内 实践教学 实践 校外 实践 教学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专业硕士英语 知识产权 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工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 地质学进展 储层地质学 含油气盆地分析 油气藏描述技术与方法 油气成藏理论 现代测井技术与应用 现代地震勘探方法与技术 地球物理正反演理论 现代测井技术与应用 现代信号处理原理与应用 油气藏描述技术与方法 现代地震勘探方法与技术 储层评价技术 岩石力学 弹塑性力学 工程地质数值分析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地质灾害评价原理与方法 高等构造地质学 科研项目开题设计 野外地质调查 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 公选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公选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课程 属性 公共课 学时 36 18 60 20 20 60 6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60 40 40 40 40 2~3月 4~6月 4~6月 学分 2 1 3 1 1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2 2 2 2 2 6 6 开课学期 Ⅰ √ √ √ √ √ √ √ √ √ √ √ √ √ 选五 Ⅱ 必修 (14学分) 备注 √ √ √ √ √ √ 选五 √ √ √ √ √ √ √ √ √ √ 选一 (同下) 选一 选五 √ (在职研究生结合工作 完成,不做 考核) 11.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085219)

课程 结构 必修课 公共 选修 课 油气 井工 程方 向选 修课 选 修 课 油气 田开 发工 程方 向选 修课 油气 储运 工程 方向 选修 课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2 1 3 1 1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6 开课 学期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春 秋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春 选1 选1 选1 必修 (11学分) 备注(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公共课 36 实践研究 公选课 18 自然辩证法概论 公共课 60 专业硕士英语 知识产权 公共课 20 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公共课 20 工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 公共课 60 油气藏开发与开采技术 专业课 40 现代钻井工程技术 专业课 40 油气管道工程技术 专业课 40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专业课 40 专业课 40 工程物理化学 应用流体力学 专业课 40 应用固体力学* 专业课 40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 专业课 40 现代CAE技术与应用* 专业课 40 油气井工作液化学 专业课 40 储层保护技术 专业课 40 测井新技术及应用 专业课 40 完井工程案例分析 专业课 40 钻井工程案例分析 专业课 40 油气藏数值模拟技术 专业课 40 油气藏动态分析 专业课 40 提高采收率方法与案例 专业课 40 油气相态测试与模拟技术 专业课 40 油气井系统分析与设计 专业课 40 油气增产技术与案例 专业课 40 采油化学技术 专业课 40 油气井试井与案例分析 专业课 40 油气管道多相流 专业课 40 油气处理技术 专业课 40 管网数值分析 专业课 40 油气储运系统完整性管理 专业课 40 油气储运工程优化设计 专业课 40 油气储运工程建设及案例专业课 40 分析 科研项目开题设计 2~3月 实验方案设计及实践 2~3月 工程项目设计 2~3月 工程计算模块编制 2~3月 工程软件应用 2~3月 油气井工程方向 油气田开发工程方向 4~6月 油气储运工程方向 按专业方向 必选1门 (任选2~3门) 任选3~5门 任选3~5门 任选3~5门 实 践 教 学 校内 实践 教学 校外 实践 教学 注: 1、如选带“*” 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则限选1门; 2、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结合单位科研工作完成,不做考核。

12.环境工程领域(085229)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必修课 选修课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专业硕士英语 知识产权 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工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 水污染控制原理与工艺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固体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物理性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环境管理系统工程 环境分析技术与应用(必选)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 科研项目开题设计 校内 实践 实践教学 校外 实践 教学 教学 工程软件应用 实验方案设计 工程项目设计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 油气田环境监测 公选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课程 属性 公共课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Ⅰ √ √ √ √ √ √ √ √ √ Ⅱ 必修 60 20 20 60 40 40 40 40 40 40 3 1 1 3 2 2 2 2 2 2 √ √ √ √ 选五 (11学分) 备注 36 18 2 1 √ √ √ √ √ 选一 选二 20 20 2~3月 2~3月 2~3月 2~3月 4~6月 4~6月 4~6月 1 1 2 2 2 2 6 6 6 √ (在职研究√ 生结合工作√ 完成,不做考核) √ √ √ 选一 (同上) 13.工业工程领域(085236)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必修课 选修课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专业硕士英语 知识产权 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工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 工业工程概论 生产计划与控制 质量工程 工程经济学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前沿讲座 风险分析与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 校内 实践 教学 绩效管理课程设计 生产管理课程设计 实践教学 校外 实践 教学 人因工程、安全工程分析与设计领域实践 企业生产及制造系统工程领域实践 现代经营过程管理领域实践 工业系统分析方法与优化技术领域实践 公选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课程 属性 公共课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Ⅰ √ √ √ √ √ √ √ √ √ √ √ √ √ √ √ √ 选一 选一 必选 Ⅱ 必修 60 20 20 60 40 40 40 40 40 20 40 40 2~3月 2~3月 2~3月 4~6月 3 1 1 3 2 2 2 2 2 1 2 2 2 2 2 6 (11学分) 备注 36 18 2 1 √ (在职研究√ 生结合工作 √ 完成,不做考核) 4~6月 6 √ √ 选一 4~6月 6 √ √ (同上)

14.项目管理领域(085239)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必修课 选修课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专业硕士英语 知识产权 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工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 管理学 工程经济学 项目管理概论 项目风险管理 项目计划与控制 前沿讲座 项目采购管理 项目概预算 项目管理信息化 校内 实践 教学 实践教学 校外 实践 教学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项目化管理专业实习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实习 工程施工企业专业实习 公选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课程 属性 公共课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Ⅰ √ √ √ √ √ √ √ √ √ √ √ √ √ √ √ √ √ √ √ 选一 (在职研究生结合工作选一 必选 Ⅱ 必修 60 20 20 60 40 40 40 40 40 20 40 40 2~3月 2~3月 2~3月 4~6月 4~6月 4~6月 3 1 1 3 2 2 2 2 2 1 2 2 2 2 2 6 6 6 (11学分) 备注 36 18 2 1 √ 完成,不做考核) √ √ 选一 √ (同上)

15.物流工程领域(085240)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必修课 选修课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专业硕士英语 知识产权 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工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 管理学 物流学 采购与仓储管理 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前沿讲座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国际物流管理 物流科研项目开题设计 校内 实践 实践教学 校外 实践 教学 教学 供应链或库存管理软件应用 物流配送中心方案设计 物流系统设计 物流运输企业实习 物流仓储企业实习 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实习 公选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专业课 课程 属性 公共课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Ⅰ √ √ √ √ √ √ √ √ √ √ √ √ √ √ √ √ √ √ √ 选一 (在职研究生结合工作 选一 必选 Ⅱ 必修 60 20 20 60 40 40 40 40 40 20 40 40 2~3月 2~3月 2~3月 2~3月 4~6月 4~6月 4~6月 3 1 1 3 2 2 2 2 2 1 2 2 2 2 2 2 6 6 6 (11学分) 备注 36 18 2 1 √ 完成,不做√ √ √ √ 选一 (同上) 考核)

西南石油大学

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试行)

一、培养目标

培养熟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具有工程技术背景知识和现代经营理念,系统掌握工商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的高层次应用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是:

1、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商业道德,勇于开拓、善于合作、敢于创新,自觉维护社会公德、遵纪守法。

2、掌握比较宽广和扎实的现代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了解中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了解管理理论发展方向和管理实践研究前沿。

3、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惯例与规则。

4、具有较高的经济理论素养和管理能力,针对工商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能综合运用管理知识解决问题。

5、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备处理工商管理对外事务的基本能力。

6、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 二、培养方向 1、企业战略与管理 2、石油企业管理 3、投资与财务管理 4、营销与物流管理 三、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脱产学习和在职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全脱产学习学制为2年;在职学习学制为3-5年。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MBA学员需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总学分,完成MBA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方能毕业并取得MBA学位。

四、培养方式

1、实行“双导师制”。根据师生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MBA学员的指导教师,每一位MBA应有一名校内全职导师和一名校外兼职导师,两位导师分工合作,共同为MBA学员提供管理理论和实战指导,确保MBA教育培养质量。

2、实行学分制。MBA学员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后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MBA学员必须修满48学分:学位课17学分;必修课23学分;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管理实训等方式,培养MBA学员的应变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对少数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学员,个别课程可采取在教师指导下以自学为主,通过学校统一组织的课程考试取得学分,或者已经接受MBA课程培训并达到该门课程培养要求的学员,通过本人申请经过考试合格准予免修,取得学分。

五、论文与答辩

1、MBA学位论文的选题。MBA学位论文选题必须与工商企业的管理实践、社会经济改革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注重实地调查研究,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纯学术推理,学位论文应体现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MBA学位论文的研究领域。包括组织与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财务管理、金融投资与管理、国际贸易与商务、生产与运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等方面的实践问题。

3、MBA学位论文的研究与撰写。MBA学员应在毕业前一年准备学位论文。在学位论文研究与撰写期间MBA学员应主动加强与指导教师的联系,制定切实可行研究方向和研究计划,并应按《西南石油大学MBA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撰写学位。

4、MBA学位论文的形式。根据国务院学位办[1994]4号和[1996]58号文件规定,MBA学位论文既可以是专题研究,又可以是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报告、企业诊断报告或编写高质量的案例。

5、MBA学位论文的考核标准。根据国务院学位办[1994]4号文件规定,评价论文水平主要考核MBA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水平及论文应用价值。其具体要求按国务院学位办[1995]3号文件的要求执行:

(1)选题:主要考察其预见性、实用性、新颖性和重要性;

(2)理论及方法:主要考察其理论应用,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有独立见解,能正确应用研究方法;

(3)应用价值:主要考察其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直接、间接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有可操作性;

(4)综合能力:主要考察其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调查研究的能力;

(5)写作能力:主要考察其逻辑性、结构性、文字表达、引注和参考文献(中外文)的规范性。

6、MBA学位论文的提交。学位论文完成后,复印装订成册,将原件两份提交到学校研究生部,其余的提交到MBA教育中心,用于论文评审和答辩。

7、论文答辩与授位。按学位条例及我校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MBA学位论文答辩由经济管理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论文答辨通过后,先由经济管理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进行审议,然后将材料送交研究生部,由研究生部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定通过后授予MBA学位。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课程设置为学位课、必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具体课程设置及分配置请参见课程一览表。

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结构 学位课 (272学时,17学分) 必修课 (368学时,23学分) 营销管理 运营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48 48 48 3 3 3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 商务英语 管理学 管理经济学 数据、模型与决策 组织行为学 会计学 财务管理 学时 学分 32 96 48 48 48 32 48 48 2 6 3 3 3 2 3 3 开课 学期 必修 必修 备注 管理信息系统 战略管理 经济法 国际石油合作与法规 国际石油贸易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至少选四门 石油企业管理 油气市场营销 石油技术经济学 石油工程风险管理 石油工程系统优化 企业资本运营 投资学 投资与财务管理 方向选修课 (至少选4门,128学时,8学分) 营销与物流管理 工程概预算 管理会计 企业成本管理 财务分析 市场调查研究 营销策划 客户关系管理 供应链管理 国际物流管理 运输与仓储管理 领导方法与艺术 管理沟通 至少选四门 至少选四门 企业战略与管理 技术创新管理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决策学 项目管理 至少选四门 西南石油大学MBA教育中心

二OO九年十一月

西南石油大学

工程管理硕士(MEM)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试行)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工程管理理论,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决策能力,能够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并具有3年或以上工程实践经历人员,一般应具有理学、工学或管理学(工程管理专业)学士学位。

三、学习方式与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5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研究生学习实行弹性学制。

四、培养方式

包括理论课程教学、实习实践教学(含专业实践、企业实习和论文工作等)培养环节,累计实习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

课程设置应以工程管理学科为基础,与相关工程学科相结合,充分反映工程管理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课程内容应具有宽广性、前沿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项目训练等方法。 实行双导师制,或者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五、课程设置及要求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课程结构设置为必修课,选修课、其它环节三大项,其中:

必修课包括:政治理论、英语、数学、专业课; 选修课:限选、任选两类课程;

其它环节:教学科研实践、文献阅读、参加学术讲座等。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应密切结合工程管理实际,学位论文应体现学生运用工程管理及相关工程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可以是工程管理项目设计、专题研究或案例研究报告。

七、论文评审与答辩

(一)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的规定环节,达到培养方案规定的要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二)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须有相关工程领域管理实践专家。

八、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践等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工程管理(MEM)课程设置一览表

类课程 别 编号 必修课 其它必修环节7 选修课8 学术论文英语 国际会议英语 二外(俄语、日语等) 施工组织学 工程管理前沿 工程咨询方法与实务 建筑与土木工程技术新进展 全校公选 全校公选 全校公选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60 60 120 40 40 40 40 40 40 40 2 2 4 2 2 2 2 2 2 2 √ √ √ √ √ √ √ √ √ √ 任选 五门 免修英语至少选1 非英语一外必选 文献阅读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专业硕士英语 知识产权 全校公共课 全校公共课 全校公共课 课程属性 学时 学分 36 18 60 20 20 60 40 40 40 6月 2 1 3 1 1 3 2 2 2 6 1 0 开课学期 Ⅰ √ √ √ √ √ √ √ √ Ⅱ √ √ √ √ √ 详见研究生必修环节管理规 0 √ √ 定 必修 (17学分) 备注 全校公共课 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全校公共课 工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 全校公共课 博弈论 建设项目管理 项目投资与融资 企业实践教学 学术报告 社会实践 专业核心课 专业核心课 专业核心课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 专业选修课 工程管理信息化 城市生态学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研[2009]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我部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核心,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整体规划、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分类指导、协同发展,确保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

(一)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

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日新月异,职业分化越来越细,职业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大批量、多规格、高层次的特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都主动适应这种变化,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调整,大力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竞争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必须要增强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

(二)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经过30年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建立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有质量保证的研究生培养制度。长期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但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已更多地从教学、科研岗位转向实际工作部门。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来看,硕士研究生教育基本是以面向实际应用为主,教学科研人才更多是来源于博

士研究生。为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更好发展,必须重新审视和定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需要。

我国自1991年开展专业学位教育以来,专业学位教育种类不断增多,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不断增强,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学位教育既要培养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满足他们在职提高、在岗学习的需要,也要培养应届本科毕业生,满足他们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根据不同培养对象,学习方式可以全日制攻读,也可以非全日制攻读。目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在职人员攻读比例偏大、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比例偏小,在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开展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于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创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确保培养质量 (一)科学定位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要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必须科学确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合理定位,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培养理念,改革培养模式,确保培养质量。

(二)教学要求

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习年限一般2年,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与实践课程要紧密衔接,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可以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

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三)实践要求

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要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要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四)学位论文

要正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字数,可根据不同专业学位特点和选题,灵活确定。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三、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组织实施工作

(一)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和有关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充分认识到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型学位人才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抓住机遇,着力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深化培养机制改革,加强教学条件建设,统筹规划,积极促进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在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制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实施细则,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要充分借鉴、吸收国际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先进做法,积极探索、创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要重视构建和形成一支适应专业学位研究

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要强化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包括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各个环节的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

(三)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切实加大投入,加强教学基础设施、案例库以及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要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学习、实践、创业等提供良好条件。要充分调动社会、行业和有关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发挥学校、院系和导师的作用,积极争取各方面资源,拓宽就业渠道。要建立和完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资助办法。要不断推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发展,促进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九日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一九九七年四月二十四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改变工科学位类型比较单一的状况,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在我国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它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在招收对象、培养方式和知识结构与能力等方面,与工学硕士学位有不同的特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某一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招收对象主要为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三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的优秀在职人员。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考取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至三年,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者,亦可进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应按工程领域并结合工矿企业或工程建设部门的实际需要设置,其课程内容应具有宽广性和综合性,反映当代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最新水平。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设计)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学位论文(设计)必须由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者本人独立完成,能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人员实行高等学校与工矿企业或工程建设部门合作培养。要加强合作培养基地的建设,形成合作培养的有效机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由高等学校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与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的高级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联合指导。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需有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建设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由在相应学科领域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并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同意的学位授予单位授予。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格式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定,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证书由学位授予单位颁发。

关于制订全日制

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为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制定本指导意见,供培养单位制订培养方案时参考。

一、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三、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四、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课程设置应包含政治理论、外语、数学和专业课。各领域可根据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确定各类课程的内容和学分,以达到工程硕士学位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一)公共课程(政治理论、外语等)

(二)基础理论类课程(数学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 (三)专业技术类课程 (四)选修及其他课程 五、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六、论文评审与答辩

(一)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二)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三)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

七、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

2009年6月5日

关于在机械工程等十个领域 试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的通知

教指委[2011]9号

有关培养单位:

经第三届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决定在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水利工程、测绘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工程、车辆工程、制药工程、项目管理等十个领域试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有关培养单位应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予以实施。

有关培养单位应参照上述领域的学位标准,根据自身情况和领域特点,制订出规范培养过程、明晰培养方案的要求更具操作性的学位标准实施细则。在学位标准实施细则制订过程中,有关培养单位应征求院系师生、专家及行业人士的意见。

有关培养单位要认真抓好学位标准的实施工作,不断进行总结,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意见和建议可直接递交至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或有关领域教育协作组。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二Ο一一年九月一日

附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