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崛起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学术观点 南方网

2022-10-29 来源:爱go旅游网
中国崛起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学术观点 南方网

梁桂全

中国的经济崛起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去年世界上和中国的学者都在估测,中国可能超越日本了,最后数据出来,差了3000亿美元。现在我们的预测今年一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这个是指经济总量。我在两个世纪之交的时候,预测过中国是在2040-2045年之间超越美国。从现在的格局来看,中国将在2030年左右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当然,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之后,因为人口多,人均GDP也是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我们要真正在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水平上达到世界第一,这是也有可能,但是也有可能达不到,因为后面还有很多未知的变化。我估计在2050-2060年之间,中国有可能真的跑到整个世界的前面,跑到世界的第一名或者是第二名,会有这个可能性。但是人均水平要跑到第一名或者第二名,比GDP的总量上达到第一名第二名难度大得多。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仅是经济的崛起,力量与地位的崛起,而且更应当是人类文明变革的先行者和先导者。地位的崛起,我觉得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现在不要为中国GDP持续的增长而沾沾自喜,后面的挑战比玩GDP的挑战要深刻得多、难得多,难的地方就在于文化。

中国由衰到兴的历史,我把它概括为三个百年:1、百年衰落,是在18世纪中叶,康乾盛世到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2、百年奋战,是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3、百年复兴,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50年左右。这百年复兴,我又把它分为三个30年,这是一个大略的思维。1.30年打基础,1949-1978年,这30年的人均GDP是250美元;2.30年崛起,1979-2009年,我们人均GDP去年达到3600美元,增长了10倍。广东去年是5936美元的人均GDP;3.30年复兴,我估计到2040年左右中国的人均GDP将达到26000美元。

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的四大发展趋势

在这么一个可预测的背景下,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的的发展,我认为有四大趋势:

第一是由初级发达的现代化到高度发达的现代化。从人均GDP3000美元到30000美元。到2090年的时候,中国人均GDP3万美元,绝对是没有问题的。第二,中国的整个文明形态将由工业文明走向后工业文明。第三,中国由发展中的大国走向发达的强国。我估计到那个时候,我们跟美国将势均力敌。当然,现在不知道美国到时候会是持续的发展还是会衰落到什么程度,这个还很难说。第四,中国的人口结构将由低端的人口结构(金字塔型)转向以

中产阶级为主的人口结构(纺锤型)。我估计中国在未来50年里面,将跨越两次现代化;以工业化为标志的第一次现代化和以信息化、知识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现代化将会基本上实现,可能还会延续和进入第三次现代化。 中国崛起的四大机遇 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在21世纪有千载难逢的四大机遇。 第一,中国的崛起,刚好处在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跨越这个文明变革期,这种文明变革期有可能使中国不需要像发达国家一样,一步一个台阶地走,实行跨越式的发展,为中国的跨越式的崛起提供了历史机遇。实际上,这种发展已经发生了,我们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也在对接第二次现代化、信息化、知识化。 第二,全球化大趋势和亚太的崛起,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世界舞台。如果没有全球化这种格局的出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难度会更大。我们回望欧美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也不能局限在自己的国家范围内发生。西方国家是用什么手段打开世界的大门,让世界为它们的现代化服务呢?用强权、用侵略、用殖民主义。它用大炮,用军队打开它想要进入的国家的大门。任何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它都要依赖世界,西方国家先行的工业化是用大炮、用暴力、用殖民主义向世界拓展。但中国,非常可惜,不能用军事、暴力的手段,为什么不能呢?因为在我们前面有更强大的国家,我们动用不

了这些工具。其次,现在其他的国家也在文明崛起,你也不能动不动就用暴力的手段。我们只能用和平的手段,生产全球化、产业链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资源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信息的全球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和平的、正当的、非常灵活广泛的机制和手段。而亚太的崛起,本身对中国的崛起就是一个助力,所以,我们有一个非常难得的世界舞台。 第三,世界面临的三大危机,就是前面讲的人与自然冲突的生态危机、人与人冲突的社会危机(特别表现为在国际上,国家与国家冲突的国际社会危机)、以及人与自身冲突的精神危机。这三大危机给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现代化国家,超越西方国家进行文明理念与发展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它迫使中国要转,走旧的路是走不通的。而中国的文明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它可能是超越性的,它会产生一种完全不同的文明范式。应该在两个世纪之交,有“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两种说法。“北京共识”是一个英国的学者提出来的,他把在一个政党的领导下面,采取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概括为“北京共识”,而按照亚当斯密搞的自由市场经济叫做“华盛顿共识”。这两个体系、两种模式、两种理念的较量,受到了这次金融危机的检验。这次金融危机对“北京共识”,对中国的文明模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销,大家看到这种模式真的是非常厉害。我记得当时有很多国外的学者说,

中国会崩溃,有人会说中国会负增长2%-4%,没想到,我们成功“保八”,而且是8.7%。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我们终究非常成功的化解了世界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冲击,这是让全世界惊讶的。我相信中国崛起的文明范式对很多发展中国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也会引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反思。我们这种范式在共产党领导下,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和文明组织中的政治民主,是一种全新的范式,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第四,世界国际政治版图走向多极化,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战略空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假如没有多极的崛起,中国的崛起是非常困难的。西方特别是美国将会全力以赴地在遏制、阻挠、抵抗中国的崛起。所以,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确定了,在苏联解体之后,出现美国独大的时候,我们整个国际战略就是推进多极世界的形成。中国的国际战略、外交战略判断得非常的正确。而中国的这种战略意图,我是没有想到,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不到10年的时间里面,这种多极均衡世界就已经开始出现,在那里降解美国一霸独大、对全世界的控制,这个非常重要。所以,为我们中国的崛起提供了非常良好的战略空间。我这里有一个地图,我们在古代的时候,有四大文明古国,我们看到这四大文明古国,现在是中国崛起,印度在跟进,古埃及、古巴比伦已经陷落了。在中世纪末,近代初期,世界商业文

明在地中海发生,发生在威尼斯。最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工业文明由西欧越过大西洋到北美,形成环大西洋的工业文明圈。而现在的工业文明越过太平洋,在东亚地区,我现在叫做是太平洋西岸新地带,这里整个文明在崛起。这个工业文明崛起一定会加速知识文明的崛起,形成整个世界文明主导区域的在全球的转移。中国在自己的崛起中有巨大的机遇,机会千载难逢。中国崛起面临的六大挑战 但是我们要看到中国的崛起也有非常大的挑战和危机。我对中国的崛起既是乐观派也是悲观派。乐观是确实看到条件非常好,我们有共产党的优越性,但是中国的崛起的危机也是非常深刻的。 我们主要面临着六大挑战: 第一,世界生态危机约束了中国崛起的选择空间。我们中国在这个时段崛起,这个时间崛起,刚好也是以世界人口继续增长达到高峰和人类所需要的资源开始衰落的时期,是两峰交叉的冲突期。所以,这一点约束了中国崛起的选择空间。它受到很大的制约,国际的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这些都约束了中国不能乱走,你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中国提出科学发展的概念,这个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非常正确的,它具有一种长远的战略意义,关乎着中国能否崛起复兴。 第二,西强东弱的世界政治格局和中国国家的地缘环境特点,约束了中国对世界的开放。中国现在采取了在世界上没有多少个国家能够有的开放姿态,

比西方开放得多。但中国在主观上的开放会受到客观环境的约束,中国在地图上好象是海洋国家,东面对着太平洋;但中国也是一个半内陆国家,现在搞的欧亚大陆桥终究也不能解决整个面的开放的问题。中国在北面、西面、西南面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即使是出海,我们也面临着日本、斐济、夏威夷三重群岛链的封锁。只要有一个国家,对中国不友好,中国走向海洋的障碍就非常大。台湾的问题不仅是国家的领土主权问题,还牵涉到西方国家是否有一个屏蔽中国出海的棋子在这里。中国现在的很多资源的获取,比如说石油资源是靠马六甲海峡输入,自身的石油储备只够一个月。马六甲海峡很长很窄,如果中国跟美国争夺点什么,处在战争状态的时候,一封锁马六甲海峡,中国就完蛋了,就不战自乱了,一定会在两个月内混乱。还有很多其他的资源,我们都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拿回来。这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非常不利的国家的经济地缘环境。 第三,中国的大国国情增加了崛起的国际压力和政治选择的难度。如果中国是一个几百万人口,几千万人口国家的崛起,美国、欧洲理都不理你了,崛起就崛起了,都无所谓。但是要命的是,中国是13亿人口,是十几亿人口的崛起。欧美国家的人口是多少?西欧和北美加起来就是7、8亿,我们是它们的两倍。我们像一个大象,这个大象在崛起,其他的都是小狗在旁边。欧美国家

对中国一定会采取一种围堵遏制的战略姿态,我估计在中国的整个崛起过程中都避免不了。我们跟美国双方都知道谁也离不开谁,但是大家也知道在战略上你有你的战略目标,我有我的战略目标,所以拉拉扯扯,我推你拉,你打我一下,我来拉你一把,我看中国和西方的关系长期都会是这样。 第四,我们中国将面对着羊文化和狼文化博弈的艰难选择。我前面讲到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但是我们对世界不能用狼文化,用狼文化的手段来利用世界发展自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前七、八年就看到很多关于中国的崛起的讨论,说一个大国的崛起肯定会采用帝国主义政策,这种扩张的姿态肯定是不避免的,中国的崛起也肯定会走帝国主义道路。我个人不这么认为,中国想要搞帝国主义也搞不了。我们在前几年提出了“和平崛起”的概念,我认为这个理念在战略上是非常正确的,我们要用道义、正义、公平、合作、共赢的姿态去发展国际关系,来营造中国发展良好的国际环境和获取我们所需要的资源。比如说东南亚这一片是中国生存的第一个外部生存资源,如何营造跟东南亚的关系是非常的重要,非常具有战略意义。但是我们知道,这里面都有磕磕碰碰,南中国海的主权争端,我估计也会牵扯到三代人。我们用什么智慧去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非常大的难题。但是,我们在采取羊文化走向世界的时候,又有一个麻烦,对不起,现在奉行狼文

化,特别是西方国家。你看看美国人,包括他的老百姓、政治家,从字里行间说的话,都是两个特点:一个是我西方的文化是最先进、最合理的,天然合理的。我这套东西应当是向全世界传播的;第二个,国家和国家的利益主义,任何东西都是从他的国家利益出发的,维护他的国家利益,他可以出兵,可以打伊拉克,可以把你的总统抓了绞刑,这就是狼文化。我觉得中国的文化不得不采取羊文化这种姿态,但是这种羊文化又面对着世界上的狼文化,如何进行博弈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第五,知识文明的崛起挑战着东方文化。知识文明,这种人的创造性从理论上来说它是一种绝对自由的境界,可以让你去幻想,让你想东西。而我们如何在一种相对集权的政治背景下面,协调这种自由环境的营造,能够把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创造力迸发出来,这也是非常深刻的文化挑战。 第六,庞大的低知识人口构造与强大的国际高技术压力,使我们面临两难的选择境地。在七、八年前我就琢磨一个事情,在国际高技术的压力下,中国必须加快技术进步的速度,但是中国加快技术进步的速度必然带来中国人生存的技术环境的高端化,这种高端化,将会使中国至少有5亿到6亿人口不适应这种高技术环境的生存。在这里将面临选择,我们要照顾这5、6亿人口,那就要放慢技术进步速度,但我们又承受不了国际的压力;如果我们加快追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