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一语文预习
初一语文预习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可见,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才是真正重要的。
学会预习是培养自己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可以使我们预先知道要学的知识,并有目的地提前做好必要的准备,而且,在正式的学习中不至于手忙脚乱,感到时间不够用,而是有的放矢,胸有成竹。如果能够坚持进行课前预习,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而且能够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那么学好语文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预习就是学生预先自己学习将要听讲的功课。通过预习,做到初步了解课文,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一些自己能够解决的新知识,为深入学习新课做好准备。预习的具体方法是:
1.拿到一篇新课文,首先快速默读一遍,画出生字和生词,然后利用课文注释或字典词典掌握它们。做到生字要准确认读,正确书写,生词要知道意思。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看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等等。
3.标出每段的序号,了解各段的内容,并运用小学学过的方法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落大意,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4.看课后的思考题。能做的独立完成,有问题的留着课堂上解决。 5.找出重点的段落和精彩、关键的词句,反复诵读,体会、理解。 6.思考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方法、遣词造句等等。
7.把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疑问记下来,课堂上同老师和同学一块探讨。 第二篇:初一数学预习指导
初一数学预习指导 一预习导航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不例外。
所谓预习,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先自己阅读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课前预习实际上是课前自学。自学能力的强弱对于一个人是否能成才起很大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靠自学成才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学生从六年级升入初中,在学习上会遇到功课增多,学业负担加重的问题。有很多的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初中的学习,在课堂上显得不知所措。很多老师会告诉学生要做好预习工作,但是又没有对预习做好必要的指导。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不知道从何下手,或则简单地进行了一些生字词的识记就算是预习过了。在课堂上学生面对老师的提问还是不知所措,造成跟不上教学的节奏的现象,影响自己的听课效率。所以说,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初一的学生不会预习或预习不到位成为影响教学效率的瓶颈。
下面谈谈超前学习的好处。
1.超前学习中会遇到不能马上透彻理解的内容,当时不能理解透彻,但经过深思之后,即使暂时放在一边,大脑也会潜意识对之“加工”。当教师讲到这块内容时,大脑会进行第二次理解,不仅理解的更加透彻,对知识的印象也会非常深刻,很难轻易遗忘。
2.够消除对新知识的“隐患”。超前学习能够发现在现有的基础上,自己对新知识认识的不妥之处。相反地,若直接听别人说。似乎自己也能一开始就达到这种理解水平,实践证明,并非这样。
3.超前学习类似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还挖掘出自身的潜力。经过超前学习,对提高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很有帮助,因为你会需要独立解决许多问题。
4.事实上,人的大脑有一个普遍的特性,一场流水式的谈话或者授课,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普遍不会超过15分钟,我们不能要求所有老师都那么生动讲课,所以我们需要超前学习。超前学习能提高听课质量。超前学习以后,我们发现新知识中的多数自己完全可以理解。
只有少数地方需借助于别人。这样,在课堂上,我们即能将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放在这些少数部分的理解上。这样,每一堂课程我们有了目的,自然就更加容易针对性的去听,自然而然就恨容易加大课堂听课效率。
二合作交流
对于课本文章的预习,可以引导学生从“读、圈、划、思、问”五个方面进行。
“读”,通读文章,了解大意,朗读文章,朗朗上口;“圈”,圈出文章涉及的生词,以便理解生词应用的语言环境;“划”,用下划线画出自己欣赏的优美语句;“思”,思考课本中提问的问题,尝试解决;“问”,自己对文章提出3-5个问题,准备上课时提问别人,培养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应告诉学生,对于他们的预习收获,课上将以“朗读展示、美句欣赏、互相提问”等形式对不同的预习内容进行展示与交流。给孩子一个风筝,鼓励孩子把风筝放飞起来之前,或许应先告诉孩子怎样放线。放线的过程即自学能力培养的过程,而自主学习最初的蠕动在预习。以前我们常说“为了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先准备一桶水”,然而现在却应意识到:教学应该是和学生一起去找“泉水”,去寻找泉水的“发源地”。也就是说,教给学生自学的本领远比教给学生有限的知识更重要。因此,预习性自学应该早早开展为好。
那么,怎样保障预习的效果得以展示?怎样使预习的学习习惯可持续发展呢?
课前预习与课上展示衔接是将学生内在的收获以外显的形式呈现出来,使之得以交流并获得矫正、反馈或认可。当课前预习与课上展示及时有效地衔接时,预习中的困惑将在后续的学习中得到指导,预习中的收获将获得充实和提升,学生超前自主学习的价值才更明显。只有让学生体验到预习的妙处时,学生的预习才会有动力,从而自觉地将这一学习方式延续下去。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时,应
该思考如何在后续的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实践证明,作为一名中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上良
好的学习习惯无疑是取得好成绩的法宝。好的习惯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使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行为控制,保持智力活动的恒常性,而且会使人受益终生。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许多同学对预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特别是刚上中学的同学,他们认为既然老师明天还要讲,上课注意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预习呢?甚至有的同学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不可取的。为了取得听课的主动权,提高学习的效率,那么势必摒弃这种观念,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那么我们怎样预习呢?
至善一对一辅导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有计划有目的的去学习,所以首先明确学习目标:
1.知道知识产生的背景,弄清知识形成的过程。 2.知道知识的地位和作用 3.总结出认识问题的规律
预习的具体做法:1.对概念的理解。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通常要借助字面含义、图形或者其他科学知识加以理
解。意会是理解的最高境界。所以我们要下功夫去理解了再做题。 2.定理公式是使用最多的“规律”的总结,我们要加强对公式定理的预习。往往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蕴含着相当有用的解题规律和丰富的数学方法。如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的证明。我们应当先自己推导公式或证明定理,若做不成再参考别人的做法。无论是自己完成的,还是看别人的,都要说出这样做是怎样想出来的。
三达标检测
第三篇:初一地理预习作业
预习课本P69-70及P75地图和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做在预习本上)2013-5-91、日本主要由哪四大岛组成?最大岛是哪个?海岸线有何特征?有哪几个国家与与日本隔海相望?
2、日本地形以_____为主,是高峰是___,由于日本处于_____上,所以多______,最大的平原是_____。
3、日本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具有什么特性?
4、日本首都是_____,人口超______。著名的城市有____、_____、
____、_____。 第四篇:语文预习课题
井字镇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课题 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传授式学习方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即预习。预习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其次有助于了解下一节要学习的知识点、难点,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通过补缺,建立新旧知识间联系,从而有利于知识系统化;最后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上课老师讲解这部分知识时,目标明确,态度积极,注意集中,容易将不懂问题搞懂。因此,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主动预习的动机,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提高自主学习、主动预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都将会有重要的影响。
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要么是没有进行课前预习,要么是有预习但效果不够好,学生仅仅是把字词一写,课文一读就算预习了。反馈中发现:低年级学生生字的书写顺序是错的,间架结构不对;有的仍存在字词不会写,词语查了工具书,不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有的是借助教辅等参考资料抄写了对文本的理解,放下参考资料又不会了;也有的只是摘抄了一些优美的句段,至于好在哪里没有进行深入地思考等等,这些预习只是为预习而预习,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已。其实,在小学阶段,有的小学生入学时就已认识了一些字,特别是一年级上学期学过拼音之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借助拼音去拼读课文了。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预习需要教师精心组织,仔细指导,才能有效,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因此,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主动读文,进行预习,努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课题的界定:
1、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预先自学将要学习的功 课。
2、课前预习有效指导是指教师在预习内容、预习方法等方面对 学生进行科学的、细致地指导,使学生掌握有效的方法,提高自学能
力。
3、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就是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运用教育调查,行动研究的方法深入了解“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
导”的方法及培养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
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2、叶圣陶先生有关指导预习的论述。
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说:“指导预习的办 法实施了,上课的情形就将和现在完全两样。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
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
讲解。”课堂教学的整个进程,就成了由教师指导预习方法、提示预
习项目、订正或补充学生的预习成绩,学生们报告各自的预习成绩、讨论彼此的预习成绩这两方面的工作有次序、有组织地进行的过程,成了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在这里面,教师是预习的指导者,又
是讨
论预习报告的主持者;学生是预习的实行者,又是讨论预习报告的参
与者。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预习”展开。叶氏认为,“惟有如此,学生在预习的阶段既练习了自己读书,在讨论的阶段又得到切磋琢磨的实益,他们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才会渐渐养成”
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
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在学习过程中,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认
知的主体,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教师应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学习过程加以引导,使
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自学能力。
2、通过研究,使教师在预习方法、预习内容、预习作业的设计 等方面有所突破。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特别是在学
法指导方面的能力,并不断总结,不断实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通过研究,努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激发学生主动预习的动机,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提高自主学习、主动预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研究任务:
1、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情况的调查。 2、小学语文教师课前预习指导情况的调查。 3、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效率不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4、不断完善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策略与并付诸实践。 5、结合语文课文教学案例,让学生真正掌握预习的方法。 6、提出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调查教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认识及学生课前预 习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对课前预习的态度、兴趣、预习的方法、效
果等,以便及时全面发现问题,更好地进行研究。
2、文献资料法:学习有关预习的相关理论和有关预习的研究情 况,了解预习的意义,并对有关研究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使课题
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的研究水平
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高。
3、行动研究法:通过行动研究,发现每个阶段出现的问题,结 合理论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再实践、反思,并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反
馈的信息,最后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形成经验
材料。
4、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把不同的预习作业设计在教学中不断 尝试、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找到策略。结合相关理论对预习作业设
计与评价中出现的问题或案例,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形成具
体的资料。
六、基本的研究思路: (一)研究对象 我校各年级学生。 (二)研究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11、12――2012、2)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制定实验方案、计划。 2)实验教师收集相关资料,理论学习。
3)确定实验班级,调查学生目前预习状况,了解学生预习水平。 4)调查了解教师目前对学生预习指导情况。
本阶段成果为:《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现状的调查报告》 2、实施阶段(2012、3――2013、12)
1)预习方法研究:实验教师对教材进行梳理归类,研究不同课 文的预习方法,如精读课文应该怎样预习,语文园地应该怎样预习等。
2)预习内容研究:预习时应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3)预习作业设计研究:教师应设计哪些作业引导学生具体预习。 4)预习内容检测研究:教师应如何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 之后该如何设计课堂教学
5)预习方法指导研究:每个研究内容都要有具体的学习资料、研究案例、研究总结及过程性资料。
内容:
1、课题组成员每学期按学段承担一节有关“课前预习有效指 导”的课。
2、每个课题组成员所作的课都经过下面的程序: 先说课――进行集体备课――做课—集体反思、总结
3、每个课题组成员按要求上交研究材料。如:学生的预习作业,预习指导课的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撰写课题研究案例和阶
段总结。
本阶段的研究成果为:语文课前预习的指导方法、学生的预习作 业、预习指导课的案例、录像、图片等。 3、总结验收阶段。(2014、1――2014、6) 1)整理实验过程中的资料,撰写课题总结报告。 2)编辑课题研究教学案例集和一些研究成果汇编。 3)申报课题结题,并在教学中进行推广应用。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为: 1、课题研究报告。
2、有关本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集、研究成果汇编或教育论文集、预习指导课的录像、图片等。
3、本课题研究中,学生的预习作业文集。
4、构建不同学段、不同课型课前预习的可行性强的操作样式。 5、学生习得了有效的预习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6、教师掌握了科学的指导方法。在预习方法、预习内容、预习 作业的设计等方面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优化了学生的预习过 程,使学生在日积月累的长期实践中得到自求得知的锻炼。 7、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研究的能力得以提高。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1、课题指导组:周薇、曾迎春
主要任务:文献资料收集、录像、图片等资料的采集和汇总。 2、课题负责人:曾迎春
主要任务:完成课题立项申请报告;课题实施方案的设计;全面 负责本课题的研究进程;总结整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3、课题实施教师:彭科、熊立志、王曦、曾凡辉、周薇、曾迎 春、熊文俊、王小玲、王小燕、周友田、王美丽、罗仁。 主要任务:
1)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为顺利进行课题研究打基础。 2)就课前预习情况在老师、学生、家长中开展调查;收集、整 理各种研究资料;教师开展讨论与交流,商定课前预习指导内容。
3)在自己所任教的年级、班级中实施此课题的研究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收集资料,总结反思,写出案例。
4)开展课题探索与实践。 5)实施者撰写研究论文和个案。
备注: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将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第五篇:语文预习步骤
语文预习步骤:1 初读课文2-3遍,有初步印象。2 在文中圈生字、勾词语、标出自然段。3 给课后生字注音、扩词2个以上。
按笔顺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5 再 读书2中的相关内容。7 说说课文的内容。
语文预习步骤:1 初读课文2-3遍,有初步印象。2 在文中圈生字、勾词语、标出自然段。3 给课后生字注音、扩词2个以上。4 按笔顺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5 再读课文2-3遍:读准音、读通顺、读流畅。6 读书2中的相关内容。7 说说课文的内容。
语文预习步骤:1 初读课文2-3遍,有初步印象。2 在文中圈生字、勾词语、标出自然段。3 给课后生字注音、扩词2个以上。4 按笔顺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5 再读课文2-3遍:读准音、读通顺、读流畅。6 读书2中的相关内容。7 说说课文的内容。
语文预习步骤:1 初读课文2-3遍,有初步印象。2 在文中圈生字、勾词语、标出自然段。3 给课后生字注音、扩词2个以上。4 按笔顺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5 再读课文2-3遍:读准音、读通顺、读流畅。6 读书2中的相关内容。7 说说课文的内容。
语文预习步骤:1 初读课文2-3遍,有初步印象。2 在文中圈生字、勾词语、标出自然段。3 给课后生字注音、扩词2个以上。4 按笔顺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5 再读课文2-3遍:读准音、读通顺、读流畅。6 读书2中的相关内容。7 说说课文的内容。
语文预习步骤:1 初读课文2-3遍,有初步印象。2 在文中圈生字、勾词语、标出自然段。3 给课后生字注音、扩词2个以上。4 按笔顺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5 再读课文2-3遍:读准音、读通顺、读流畅。6 读书2中的相关内容。7 说说课文的内容。
语文预习步骤:1 初读课文2-3遍,有初步印象。2 在文中圈生字、勾词语、标出自然段。3 给课后生字注音、扩词2个以上。4 按笔顺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5 再读课文2-3遍:读准音、读通顺、读流畅。6 读书2中的相关内容。7 说说课文的内容。
语文预习步骤:1 初读课文2-3遍,有初步印象。2 在文中圈生字、勾词语、标出自然段。3 给课后生字注音、扩词2个以上。4 按笔顺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5 再读课文2-3遍:读准音、读通顺、读流畅。6 读书2中的相关内容。7 说说课文的内容。
语文预习步骤:1 初读课文2-3遍,有初步印象。2 在文中圈生字、勾词语、标出自然段。3 给课后生字注音、扩词2个以上。4 按笔顺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5 再读课文2-3遍:读准音、读通顺、读流畅。6 读书2中的相关内容。7 说说课文的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