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0812 林晶晶 2008510054
冯建军先生认为:“类主体时21世纪教育所要培养的目标。”而顾明远先生早在1981年就提出:“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也就是说,如果把教师看作是教的主体,那么学生则是教的对象、教的客体;换一个角度,把学生看作是学的主体,那么教学内容连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都成为学的对象、学的客体。其中,对象不等于客体,对象是由主体与客体两方面组成,这种观点超越了传统的主客对立的思维,就是非“主”既“客”的对立化的二元思维,也就是说,主体关系除了主客关系之外,还存在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既主体间的关系,我们称这种关系为主体间性。
杜威在探讨“教育和沟通”时说过:“社会在传递中、在沟通中生存。”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走向主体间的教育,既用人的方式教育人,主体的方式教育人,用将心比心的方式来教育人,而不是把人当做客体来控制和改造。
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这句俗语告诉我们教学“对话”的重要性。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可以这么说,在教学中,交往和对话实际上构成了师生的智力背景,在交往中提高,在对话中发展。教师和学生只有在教学活动中相互配合,互为主体,进行对话,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
举个例子,在四次教育见习中,教学中师生的“对话”在课堂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合作探究”这一重要的教育环节中得到很好体现,如有效的“小组学习”是对班级上课制的推进,也是课堂“生成”的重要条件。在集美小学见习《蝙蝠与雷达》这堂课中,师生的“对话”就始终贯通在整堂课中,教师先是采用提问法:“课文中的清朗能否替换为晴朗?”,从而引起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该词的作用和意义。然后在学生朗读中设置问题进行提问,使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而后又以小组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完成“蝙蝠与雷达”试验的报告单,并进行总结,整堂课在师生“对话”中表现吃十分活跃的气氛,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
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主体间性和教学“对话”,然而“教学对话”犹如浮
光掠影,长期以来,“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极为缺乏的内容。具体而言,学生、教师未能够获得充分的主体性发展,而教学则处于主客两分之中。很多的情况是教学中,虽然教师有对学生进行提问,但是学生的感受没有得到深入发展,更难说领悟文本的独特魅力了。那么师生的对话要达到一种怎样的深度才最合适?教师在对话式教学课堂中应该如何作为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师生双方的和谐生成与发展呢?
首先,教师要遵循对话各方的“主体间性”规则,反对交往主体的片面化。主体间性作为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是指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包括学生主体间的交往和师生间的交往,学生主体只有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有效的促进学习小组的发展,同时,在学生把教师看做是学的主体时,教师也应把学生看作是教的主体,在融洽的相互对话中促进教学。
其次,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反思对话中的“问题化”和“空泛化”。例如在《最后一课》中,老师一开始就问:“在上课之前,与平时有什么不同?那天,小弗郎士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小弗郎士态度的改变还有哪些?这么大的变化仅
仅是不能学习法语吗?”在这节课里,教师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更多的教师是按照教参的理解)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然后按照这些问题按部就班进行提问,学生也就按部就班地一步步进入教师预设的答案中。学生在这些所谓井井有条的提问中,忙于去寻找书上现成的答案,忙于把这些机械的答案机械地表述出来。这样的对话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个性去倾听文本,不能自由地理解表达,更谈不上有生成的价值。
因此,为了达到教学“对话”的有效性,要求师生间建立良好的交往
关系,教师必须注重学习者水平控制,使其在适合自己水平的方向上得到发展(“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最近发展区相结合),同时注重知识掌握和思维质量提升相结合和引导思维和提高积极性相结合,重视发现问题,支持合作而非竞争,多给予学生鼓励。时刻谨记,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只有在两者互为主体的教学中才能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