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六年级语文下册进度表

2021-08-07 来源:爱go旅游网
平川区玉碗泉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六 年级下册(第十二册)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语文 科教学进度表

教者: 填写时日期:

科目 语文 教学班级 班 上课日期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25 每周节数 预定进度 寒假作业检查 养花(2课时)古诗二首(2) 1~3 山中杂记(1) 爸爸带我去爬树(1)美猴王4~15 (1)综合活动(3) 长城赞(2)索桥的故事(2)16~24 我站在铁索桥上(2) 白鹤梁的沉浮(1)秦始皇兵24~31 马俑(1)综合活动(3) 可爱的中国(2) 古诗二首(2)城市的标识(2) 吾腰千钱(1) 爷爷的毡靴(1)综合活动(1) 野草(2) 琥珀(2)人生礼赞(1) 生命奏鸣曲(1)孟子语录(1) 综合活动(3)寓言二则(2) 小抄写员(2) 复习期中考试 32~36 37~43 44~50 51~59 5 总授课节数 起迄页数 六年级 教科书名称及册数 北师大版十二册 80 说明 学生报到 起迄日期 2.23-2.24 2.27~ 3.2 35~3.9 3.12~3.16 3.19~3.23 3.26~3.30 4.2~4.6 4.9~ 4.13 4.16~ 4.20 4.23~4.27 4.30~5.4 5.7~5.11 5.14~5.18 五一劳动节 五一放假 大自然的秘密(2)我看见了60~69 大海(1)甘罗十二为使臣(1)综合活动(3)你,浪花的一70~80 滴水(2)金色的鱼钩(2) 白衣天使(2) 苏武牧羊(1)南沙卫士(1) 81~92 综合活动(3)当代神农氏(2) 一个这样的老师(2)詹天佑93~99 (2) 5.21~ 5.25 5.28~6.1 六一儿童节 平川区玉碗泉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六 年级下册(第十二册) 16 64~6.8 床头上的标签(1) 炸药工业之父(1)综合活动(3) 我们上路了(2)学步(2) 100~108 17 18 19 20 6.11~6.15 6.18~ 6.22 6.26~6.29 7.2~7.6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2)万岁,109~117 母校(1)童年的朋友(1)综合活动(3) 复习

2013--- 2014 年学年度第二学期 语文 科学期备课

一、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 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有8个单元,分别是乐趣、遗迹、珍惜、生命、冲突、英雄、科学的精神、告别童年,每个单元3篇主体课文,2篇拓展阅读,1个综合活动,主体课文下设2个思考题(内容/形式)主体课文侧面设“小资料/我的视角/日积月累”三个栏目,综合活动包括“导语——活动过程——单元小结”三部分内容。语文学习是从多角度考虑学生的发展,以整体渐进的形式向前推进的。“整体”的含义有两个:①三个维度整体设计,每个环节都应体现三个维度的发展。②听、说、读、写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是综合的。单元之间体现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序”,而不是知识体系或思想品德教育的体系。每个单元没有明确的教学要点——没有单元提示、预习提示、单元知识短文等,各单元之间,不能连成一条知识点和能力点的“线”。各单元内容相对集中,借“题”组合在一起,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一个情境,便于教师和学生借“题”发挥主动精神和创造性。 二、总的教学目标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读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练习从内容、语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学期教学重点 1.能用简练的语言正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 2.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的作用。 3.学会整体感知文章,快速捕捉文章信息的方法,准确把握文章大意。 4. 通过诗歌凝练的语言,想象诗歌的意境,理 平川区玉碗泉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六 年级下册(第十二册) 解诗歌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 诗歌借物喻人的写法,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蕴。 5. 继续深入理解人物典型的言行、心理及环境等细节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品质的作用,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阅读中要体会景色描写烘托主题的作用。 6.学习抓住人物典型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来抓住人物的典型的言行、心理,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品质的作用,理解选择典型的材料突出人物品质的意义。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7. 抓住各段总起句,把握它们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作者的情感。学习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及不同角度刻画人物的方 行自主学习,并与本单元的写作训练相结合,做到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学期教学难点 1.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的作用。 2. 学会整体感知文章,快速捕捉文章信息的方法,准确把握文章大意。 3.学习抓住人物典型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来抓住人物的典型的言行、心理,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品质的作用,理解选择典型的材料突出人物品质的意义。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 4.感受古代雕塑艺术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感兴趣。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也是促进学困生转变的最好方法。形式多样、灵活多边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认真备课就现得尤为重要。 2.注重语文学习的过程和策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每篇课例只选一篇师生共同确定的作品进行详细研讨,重在归纳阅读的方法、作品的特点及自己的收获。其他作品由学生针对学习重点文章的方法进。 4.强调积累,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积累包括语言材料、篇章样式、人生体验、思想感情等方面,积累应该整体把握、螺旋渐进,而不是线性发展的。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作品的各方面,引导学生学习现实生活中大众的语言、古人的活的语言,从古今中外文化精品中感受丰富多彩的文章样式与创造力。学习语文就是学习做人,因为学习语文的过程既是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5.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积极撰写总结论文、教学论文,注重在教学之余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自身素质。 六、班级情况分析 平川区玉碗泉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行教案 六 年级下册(第十二册) 七、课时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 乐趣 10课时 第二单元 遗迹 11课时 第三单元 珍惜 11课时 第四单元 生命 11课时 第五单元 冲突 10课时 第六单元 英雄 11课时 第七单元 科学精神 7课时 第八单元 告别童年 6课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