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制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1、我从哪里来
一、教学目标
1.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珍爱生命,通过体验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
重点: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难点: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珍爱生命,通过体验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
活动过程:
活动一:交流我们获得的信息。
教科书中展示了一幅学生交流所获得信息的场景,图中的三位女同学分别在介绍自己获取的信息:“医生阿姨说,每个人都是妈妈生的。”“听妈妈说,我在妈妈肚子里时……”“我从《十万个为什么》中看到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是倒立着的……”引导学生将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生命科学知识。如:人是胎生的;胎儿在母体中是倒立的等。学生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同,获取的信息也不同,这样,让他们
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利于培养他们乐于与人交流的态度。
活动二:你知道吗?
教科书中出示了两个资料卡,规范学生对“人的生育方式”的认识。
第一个资料卡是以图示的形式展示了胎儿的发育过程。图中分别展示了1个月、3个月、5个月、7个月、9个月胎儿发育情形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胎儿的发育过程。
第二个资料卡是以文字的形式详细地介绍了胎儿的形成——发育——出生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胎儿的形成及发育过程。
这样通过课前搜集——课上交流——规范认识的过程,学生就能很容易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了,同时还培养了他们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我还想知道……
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对于神奇的生命世界学生心中肯定会有很多个“为什么”,这一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把这些问题说出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科书中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了学生们提出问题的场景。教科书中的两个问题:“我想知道双胞胎是怎么回事?”“什么是试管婴儿?”,只是一种问题的提示,而并非“唯一”,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实际,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自由活动:
教科书设计了两个活动指向:
一是体验活动。妈妈十月怀胎好辛苦!让我们做个游戏体验一下吧。
这个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由此产生对母亲更加感激的情感。教科书中出示了一幅学生“做怀孕妈妈”的游戏场景图,图中的小朋友腹前都系上了一个沙袋,他们有的在爬楼梯,有的走路,有的弯腰拾东西等,通过体验身体负重状态的行动感受,亲身体验到妈妈怀胎的辛苦,从而让他们产生一种感谢妈妈的情感。
二是设计制作一份生命手册。
让学生将通过搜集信息——交流信息——再度获取得到的科学知识以及经历游戏体验后的感悟,动手整理下来,形成一份生命手册,以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教科书中以图文的形式展示了一幅学生讨论制作生命手册的场景:“我的生命手册要从胚胎的形成写起……”这句话只是一种提示,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生命手册的内容、图片、文字等。启发学生对自己的生命手册要进行多方面的设计,如:颜色、花边、图案等,让生命手册既美观又丰富。这样在培养学生整理资料能力的基础上,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拓展活动:
教科书中设计的拓展活动是“进一步积累材料,丰富自己的生命手册”,目的是引导学生课外多方面去获取信息,将各种信息及时记录在自己的生命手册里,从而加深学生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信息是学习科学的一种好方法。
2.《人的一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整理数据,通过绘制青春期生长发育条形图和曲线图,能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2、懂得青春期如何加强卫生保健。
3、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知道青少年身体发育的主要特点及变化。
重点:学会整理数据,通过绘制青春期生长发育条形图和曲线图,能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难点: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知道青少年身体发育的主要特点及变化。
活动过程:
活动一:人的一生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一是教科书呈现一幅几名学生围坐讨论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在交流生活中发现的自己身体的变化情况和了解到的周围人的身体特征,如“我从7岁开始换牙”、“我爷爷脸上有皱纹了”,两个学生在比较自己不同时期的照片,一生在分析整理体检表。学生交流语言和动作仅是一些提示,目的是启发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二是学生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结果的整理。教科书上留出一段空白,可以
让学生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图表示。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具有不同的身体特征,并把自己的发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是进行小结: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发育期(从出生到20岁)、成熟期(20——40岁)、渐衰期(40——60岁)和衰老期(60岁以后)四个发展阶段,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的一生分期的一般方法,初步认识人的一生身体变化的规律。
活动二:从上学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本活动展示了两名学生的活动情境图,图中一名学生说:“我用条形图表示自己的身高变化情况”,另一名学生说:“我能绘制自己的体重曲线图。其意图让学生学会用图形表示人的身体发育变化情况,学会通过观察图形了解青少年身体变化的规律。至于图形的选用可让学生自行确定,以体现自主和创新。另外,教科书呈现的两个图是有区别的,第一个图标出的是数字和单位,而第二个图只画出了坐标的横轴和纵轴,而且两位学生的语言不同,前者说:“我用条形图表示自己的身高变化情况”,后者说:“我能绘制自己的体重变化曲线图”,这样编排体现了一个由“扶”到“放”的科学探究思路。
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得出研究结果。如学生会知道自己在身高、体重、胸围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教科书中没有出现表达与交流的文字,这正体现了本套教材空间大,开放性强的突出特点。
活动三:青春期如何搞好卫生保健呢?
教科书首先展示了一幅学生讨论图:一生说:“应当加强体育锻炼”,是指体育锻炼方面;一生说:“要和别人多交流”,是指心理素质方面;一生说:“还应该注意……”,
是指注意的方面还有很多,本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认识应当注意的事项。然后,教科书以资料卡的形式让学生知道人在青春期身体变化的主要特征及男、女生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差别等。
自由活动
教科书以“推测我的未来”为主题,展现了几个学生自由活动场景图:一生边画图边说:“这是20年以后的我”,一生对另一生说:整理一下我们的照片吧,一生在模仿老年人走路。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围绕自己未来的身体变化情况自由开展推测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个年龄段的人在身体、心理和语言行为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拓展活动:
教科书提出了让学生调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人的外形特征的活动建议。目的是拓宽学生对人的一生的身体特征认识的范围,知道人的生长发育变化是有差异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由于生活环境、从事的劳动等方面的不同会具有不同的特征。
《细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观察细胞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会查阅有关细胞的书刊及其他资料获取信息。
2、知道科学探究是永无止境的,培养科学探究的志趣。
3、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并用它观察细胞;知道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重点:在观察细胞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难点:会查阅有关细胞的书刊及其他资料获取信息。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并用它观察细胞;知道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们来观察研究不同生物体的细胞。
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利用显微镜观察一些实物来研究认识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包括三个环节。
一是学生观察研究活动。教科书展示了两幅学生观察研究情景图。在左边图中,一生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旁边展现了洋葱表皮细胞放大图,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对于用肉眼看不到的物体应当借助一定的仪器(如显微镜)来进行观察。在右边图中,一生边观察边说:“我观察到的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个的小格子组成的”,还展示了一生观察后用笔画图的情景,他边画图边说:“我把细胞的样子画下来”,目的是启发学生用语言和图画将所观察到的细胞的样子描述出来。两幅图仅是学生研究细胞的活动指向,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其他方式进行研究。
二是得出研究结论: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对于本结论,应在学生观察研究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而得出。
三是出示一个资料卡。教科书出示了一幅显微镜结构示意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显微
镜各主要部分名称,具体使用方法可不要求学生掌握。
活动二:把我们搜集的资料交流一下吧。
包括两个环节。
一是教科书提供了一幅学生交流情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搜集的材料有细胞的发现——我知道细胞是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发现的;有细胞的种类——我知道草履虫是由单细胞构成的;也有关于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与细胞的关系的资料——我知道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就是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一名学生在打手势但没有出示提示语,是指学生搜集到的资料还有很多。通过交流可以扩大学生认识的范围,激发学生研究细胞的兴趣,为学生的后续研究埋下伏笔。
二是展示了几组细胞图谱。展示的有动物细胞:肌肉细胞、血细胞和口腔细胞;有植物细胞:叶子的薄壁细胞、鸭跖草的下表皮细胞和水藻草细胞。目的是通过展示这些图谱,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生物、不同部分的细胞是不同的,以扩大学生对细胞的认识范围。
自由活动:
教科书的自由活动指向是让学生制作细胞模型。教材展示了一幅学生制作场景图。图中一生说:“把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制成模型吧”,目的是提示学生可根据自己用显微镜所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样子来制作模型。另一个学生说:“我来制作一个……”意在是提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实际和兴趣,自主选择制作对象。教科书没有展示某种成型的细胞模型,意图是给学生留有较大的空间,可以制成平面的,也可以制成立体的,可以制作某种动物器官的细胞模型,也可以制作植物某一部分的细胞模型等。
拓展活动:
本活动设计了一项内容,即查阅资料研究细胞是怎样生长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查阅资料或采用其他研究方法,把对细胞的研究引向深入。
《我像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珍爱生命,通过体验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
3.了解人的生育方式;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重点: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难点;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活动过程:了解人的生育方式;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活动一:找找自己的身体特征与家人的异同点。
本活动包括两个环节。
一是教科书中呈现了一幅学生交流的情境图:一个学生对着小镜子说:“我的脸型像爸爸”,一个学生看着照片说:“我的眼睛不像妈妈”,另一个学生指着耳朵但没有出现语言,其中隐含着多个指向,她可能说自己的耳朵和姐姐相同,还可能说自己的耳朵和爸爸相同,或着在说自己的耳朵和爷爷的不同等,当然除了耳朵之外,还可以比较其他的身体特征。学生交流的既有关于遗传方面的现象,也有关于变异方面的现象。既可以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也可以是隔代之间和同代之间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这是本套教材空间大、开放性强特点的又一突出体现。图中的学生在利用小镜子、照片和自身(耳朵)交流,目的是启发学生在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二是记录研究活动的情况。教科书先出示了四幅人的性状图,即:有耳垂、无耳垂、
能卷舌、不能卷舌。目的是让学生观察人常见的身体特征,初步认识遗传和变异的一些表现。在人的性状图下面出示了一个研究记录表,比较项目是:我与爸爸相似的特征,我与妈妈相似的特征。后面的省略号具有开放性,表中所列项目仅是个活动提示,只列出和爸爸妈妈比,隐含着还可以和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等人比较,不仅比较相似的身体特征,还可以比较不同的身体特征。
活动二:动植物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呢?
这一活动目的在于把人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扩展到植物和其他动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这一活动有三个环节。
一是教科书设计了一幅学生活动图。通过图可以看出学生在交流个人对动植物的观察
研究情况。有对动物的研究——我家的小狗的毛色和它妈妈的一样;有对植物的研究——同一棵苹果树上结的苹果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一生说:“我还知道……”这一提示具有开放性,旨在让学生交流更多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另外,教科书隐含着研究方法的指导,即可以讨论交流,也可以用观察实验、分析比较等方法进行研究。
二是教科书提出了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并指出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其目的是在学生研究完人和动、植物之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进行总结。
三是展示一个资料卡,题目是:为什么我们长得很像自己的爸爸妈妈呢?使学生初步了解人体遗传的原因。
自由活动:
以“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主题,展示了学生自由活动的两个场面:一是出示几名同学在辨认一对双胞胎姐妹的场景图,二是几名学生在研究比较同一株植物的叶子。两幅图也只是一种活动提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他动物和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活动。
拓展活动:
本活动共设计了两项内容:
1、举例说明遗传和变异在生活中有什么意义。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遗传和变异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研究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兴趣。
2、进一步整理并完善自己的生命手册。通过本活动让学生自觉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不断提高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可以加深对生命现象的认识,懂得应该珍爱生命。
《生物繁殖新技术》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会通过多种渠道、手段搜集信息、交流信息和综合处理加工信息。
2、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3.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信息状况,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重点:会通过多种渠道、手段搜集信息、交流信息和综合处理加工信息。
难点: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信息状况,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活动一:
对于“克隆技术”学生可能比较生疏,教学引入时,教师可事先制作孙悟空拔猴毛变克隆猴的课件片段或选取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适当的一组镜头进行播放,吏学生能对“克隆”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交流资料环节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小组交流。教师可先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活动,选好组长,让小组长协调组织组内每位同学都能交流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信息,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由刁、组记录的同学适当进行综合整理。二是全班交流。各小组选派
代表进行班上交流,此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形式,为学生提供必备的多媒体传播手段,使学生手中的资料得以尽情展示,提高交流效果。教科书中的两个资料卡可在学生交流到相关资料时组织学生阅读补充。对于教科书涉及到我国也已掌握了的克隆技术,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搜集交流的情况教师适当加以补充,以最新确凿信息为佳,便于展示我国在克隆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及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比较,切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活动二:
在组织学生讨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时,应紧密结合学生前面交流资料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手头已掌握的资料信息作用,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把握克隆技术的利弊,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这种技术,初步建立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正确态度。对于学生讨论中举到的例证和持有的观点,教师要认真倾听,及时加以合理引导。比如学生提到克隆人,教师可以让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但教师小结时一定要指出克隆人是违背人类伦理道德的,无论克隆技术多么发达,克隆出的人也只是同一形体的简单复制,他永远不可能具备克隆本体的道德认识和思想智慧,克隆人并无科学研究价值。
活动三:
这一环节,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安排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热烈交流。对于教科书中的两个资料卡可由教师充实资料后参与学生的交流展示,丰富学生的资料信息,尽量给学生提供植物繁殖新技术这个概念领域的全面阐释。需要提醒的是,为了突显袁隆平院士的巨大贡献,极有必要交代杂交这种技术以及水稻杂交难度,具体教学中可根据学生资料准备情况适时补充。
在组织教学时,也可以将活动一和活动二合为一个大活动;还可以将一、三活动合在一起,即将动物、植物克隆技术资料交流作为第一个大活动,组织讨论或辩论。总之教师可灵活使用本节教科书进行教学。
自由活动:
教学时先让学生根据课堂上掌握的信息选定自己喜欢的话题,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畅想,大胆猜测预言,然后组织主题班会,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肯定性的表扬,保护孩子们的新奇想法。
拓展活动:
根据前面交流——讨论——畅想活动后剩余时间多少灵活安排,时间充裕就在课上分组完成制作,既能培养学生综合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也可放在课后完成,适当实际组织评比活动,反馈制作情况。
6.《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初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知道一些预测地震的方法。
2、并让学生掌握避震的技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
3、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搜集资料、整理事实、研究事实、应用事实和拓展事实。
教学重难点
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及预测地震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有关山火和地震的教学录像片。
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地球上的板块、现代地震仪的挂图或投影片。
3、为每小组配备一根长约30厘米、直径1~1.5厘米、学生用力能折断的干木棍,一条毛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出探究问题
1、观察录像,了解自然现象。
让学生看一小段录像,用感官来认识地震和火山喷发对人类带来的影响,从而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关键性的一步,学生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来进行研究是科学探究的起始。
2、提问:这是什么现象?你是否经历过火山喷发或地震?你是否听到过火山喷发或地震的消息?讲给大家听一听。
3、引领学生提问题:关于,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⑴火山和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⑵火山和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和危害?
⑶火山和地震有什么预兆?
⑷历史上对火山和地震有哪些研究?
⑸火山和地震时我们怎样保护自己?
让学生感受自然界中有着美好的自然现象,但是也有的自然现象会带给人类巨大的灾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一定的感知,马上切入正题。也为学生提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和埋下伏笔。
二、学习新课解决提出的问题
1、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解决提出的问题
推荐自主学习的方法:阅读课文搜集资料实验研究……
2、集体交流 逐个自主解决问题
①指导学生认识地震的原因。
(1)讨论:你推测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2)讲解:从地震的现象我们可以知道,地震时大地在剧烈地震动,有很大的破坏力。地下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力量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
(3)模拟岩层褶皱的实验。
讨论:假如我们想象这一层一层的毛巾就是地层,地层也受到巨大的挤压,你认为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毛巾在力的作用下向上供,想象地壳中的岩石受到地壳内部压力也会发生褶皱变动)
(4)模拟岩层断裂的实验。
每个小组的桌上有一根小木棍,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折断。当木棍被折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假如这根木棍是我们想象中的地下的岩层,当岩层受到挤压的力越来越大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木棍在力的作用下被折断,想象地壳中的岩石受到地壳内部压力时发生的断裂,木棍折断时发出的声响,想象到地震时发出的巨大声响;木棍被折断后产生的震动,想象到地震引起的大地剧烈的震动)
(5)组织学生讨论: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6)讲述: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每年地球上都要发生几百次;只是有的地震较弱,人们感觉不出来;只有强烈的地震才会带来灾害,但一般一年不过只有几次。
②引导学生认识火山喷发的成因。
(1)学生介绍
(2)学生看课文和有关火山喷发的电教录像。
(3)小结火山喷发的原因。
③指导学生了解地球的板块结构与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关系。
(1)讲述:在地球的外层有厚约1000多千米的岩石圈,它是由地壳和地幔上面的部分构成的。它像一个裂了缝的鸡蛋壳,分为好多块。(出示挂图)这张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的挂图。
(2)提问: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作用,会出现什么现象?处在板块的什么地方最容易发生火山喷发和地震?
(3)讨论:为什么说我国台湾省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的频繁地区?
(4)小结:在板块的边缘,由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作用,岩层受到压力较大,这往往是火山和地震的多发地带。
④指导学生了解地震的前兆。
(1)讨论:地震前兆有哪些?你们已经知道有哪些地震前兆?
(2)讲述:地震前兆还有:泉水或河水突然干涸断流;气候出现冷热骤变;地光与地声等。由于动物感觉器官特别灵敏,被人们称为一部监测地震的“活仪器”。为了便于大家观察动物的地震前兆,老师介绍一首歌谣给大家: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4)资料介绍为什么地震前会有前兆呢?
地震是地壳运动中岩层互相挤压受力产生的突然破裂。岩层从受力到破裂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当岩层所承受的力超过岩层承受力极限时,地壳就会发生变形。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岩层因破裂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地下水、气体、地球磁场也都发生明显变化,这样就引起了地下水、电磁波、动物行为的异常。
⑤引导学生了解人们对地震的研究。
(1)(出示张衡像及地动仪挂图)张衡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世界上最早研
究地震的科学家。在1800多年前,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监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是我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地震了解得越来越多,发明了各种仪器监测地球内部的变化。例如地震仪(出示地震仪挂图)就是通过监测地球内部的变化来记录和预报地震的。
⑥地震和火山之间有什么关系?
因为断裂的岩层有裂隙,在压力的作用下地壳深处的岩浆沿着裂隙上升侵入岩层。有的岩浆冲出地表,就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出的不一定是岩浆,还有冰块、水蒸气等物质。火山喷发时往往会引起地震的发生。
由此可见,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都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在火山喷发同时,往往伴随着地震的发生。因此地震和火山喷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7指导学生在遇到地震时,如何保护自己。
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人要立即离开房屋,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去,以免被倒塌的房屋砸死、砸伤。如果来得及,最好在离开房屋前,拉断电闸,熄灭炉火,以免造成火灾。
三总结本课,拓展内容
提问:
1、火山和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2、地震前有哪些前兆?
3、如果发生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做?
小结:
现在,我们还不能十分准确地预测地震,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一定会掌握地震的更多规律,避免或减少地震造成的灾害。
生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其他活动。如果学生选择了教科书中安排的自由活动,教师要适时地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上的帮助,帮助学生完成活动任务。
拓展活动
拓展活动中安排的两项活动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参与其中一个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组成研究小组,在调查活动和养蘑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为使探究活动落到实处,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及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和帮助。
《各种各样的矿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 了解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方面的特征。
3. 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并知道他们的用处。
重点:了解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方面的特征。
难点: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并知道他们的用处。
二、 教学准备:
1. 矿物标本小刀未上油的瓷片描绘矿物硬度、光泽
2. 刻画矿物条痕方法的资料。
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参观一个你们曾去过的地方——学校实验室。
(二)提出问题:
1. 矿物是怎样形成的?矿物有什么特征?
2. 矿物有什么用途?
3. 矿物是怎样提炼出来的?
(三)学习新课:
1. 指导学生认识矿物的特征。
2. 我们可以从那些方面认识矿物?
3. 引导学生确定矿物的硬度、描绘矿物的光泽的方法。
4. 学生分组研究几种常见的矿物的特征并做好记录。
5.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总结出矿物的标本的特征。
小结:目前在地质学家鉴定的3000多种矿物中大约仅有100种是常见的,其它矿物则比金子还难找。
(四)1.人们在生活中几乎每天都离不开矿物,有的矿物直接被人们利用而更多的矿物则被间接利用。
2.小结;对人类来说,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矿物。
3.向学生进行保护矿产资源的教育。
四、拓展活动:
1.既然矿物在生产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用途,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
2.研究人类对矿物是如何加工和提炼的?
8地表的变化
教学目的
1.能根据资料推断某地方在很久以前的地形,知道地表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
过程。
2.能模拟风化对岩石的影响,知道流水、冰、风、气温会对地表产生影响。
3.知道人类的有些行为也使得地表产生了变化,能够对人类的一些行为做出
合理的评判,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4.懂得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解说。
重点:了解岩石的风化和侵蚀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难点:了解家乡地表的改变情况。一导入新课 :
1.过渡:大家看过化石吗?请看化石图片 ,你知道化石的作用吗?这节课来势带领大家走进神秘的化石世界,来研究化石好吗?
2.揭题:多美的世界,从古到今地球的表面都是这样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
解地球的过去,探究地球表面的变迁情况。(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研究喜马拉雅山的过去
1.过渡:有人说在很久以前根本没有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交流:为什么说那里可能是海洋?有何证据?(化石,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4.小结:只有证据才能说明事实……
(二)初步探究是什么力量让地球的表面千姿百态
1.过渡:有了化石等证据,科学家才会对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有这样的推测,既然世界最高峰有这样的变迁,那世界上那么多的地表形态是怎么造成的?是什么力量造就的呢?
2.讨论交流:
将你收集的材料介绍给大家。
请将你的观点告诉大家。
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
4.小结:地球本身的能量,在太阳的照射和经过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四)了解家乡地表的变化
1.提问:我们身边的地表曾经发生过变化吗?怎样才能知道?
2.学生讨论在流。
3.教师小结。我们的家乡地表肯定发生过变化。至于怎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询问老人、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咨询有关专家、上网搜索等方式来获得答案。
(五)探究自然界的风化和侵蚀作用
1.过渡:太阳、地球冰川海浪、流水真有这么大的力量?
2.学生发表意见。
3.谈话:大家说得不错,这些确实能说明问题,让我们通过小实验来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吧!
4.研究风化的作用。
(1)出示:沙子和泥土。提问:它们都是大岩石变成的吗?
(2)交流推测的理由。
(3)做石子变小实验。(分组提供器具、实验要求、填写报告、交流实验情况)
(4) 推测:自然界的大岩石是怎样变成泥沙的?(风吹、太阳照射、雨水、物体热胀冷缩……)
(5)交流小结:什么样的过程叫风化?
5.研究侵蚀作用。
(1)过渡: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滚滚河水夹着、裹着泥沙向东流去,请告诉大家流水有什么作用?
(2)演示实验。(水搬运)
(3)谈话:大自然的岩石除了流水以外,还有哪些力量能够将岩石的碎屑带走?
(4)交流小结:什么样的过程叫侵蚀。
6.总结: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
(六)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1.提问:人类的活动在地球上已有几百万年,那人类的活动对地表的变化有影响吗?如果有,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2.分组讨论。
3.交流汇报。
4.欣赏:人类的足迹。
做一块卵 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研究卵石的成因,使学生知道地球表面在风化、搬运等地质作用下,是不断变化着的。
2.培养学生根据自然变化结果,推测自然变化原因,想象自然变化过程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教育。
重点: 卵石的成因,为什么都是光滑圆润的。
难点:通过研究卵石的成因,使学生知道地球表面在风化、搬运等地质作用下,是不断变化着的。
. 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大自然”中去,考察一种形态奇特的岩石,揭开它奇特形态形成的秘密。在考察时,我们不但要积极动脑、动口、
动手,还要互相合作,遵守纪律。能做到吗?(设置悬念,提出学习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授:
(一)启发思考
(1)让我们,思考两个问题:
你看到的岩石分布在哪里?形状像什么?
小结:我们把这种像鸟卵,像核桃,像豆粒一样的岩石,叫做卵石。(板书:卵石)
(2).卵石有什么特点呢?
请小组长打开1号盒子,每一个同学取一块卵石,用手摸摸看。(指导学生动手体验,引导从体验中发现)
(3).卵石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有相同的特点--光滑圆润的。大自然--这位伟大的雕刻家是如何造就它的呢?这就是我们这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卵石是怎样形成的。(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了解卵石的分布情况。
1、卵石是怎么形成的,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为了弄懂这个问题,仍然得
“实地”考究一下。在“出发”前,我们先来看一份考察表。这份考察表要求我们考察些什么?
上 游 中游下 游
岩石的特点 个儿大,棱角分明 个儿中等,光滑圆润 个儿细小,粒粒砂子
岩石的分布规律 从河的上游到下游,石块越来越小,形状越来越圆
(明确观看录像的要求,让学生带着目的去看,做到图表结合)
2.放录像。
3.观后交流。
小结(边小结边在空表上合上文字):
4.启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质疑,调动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你从上面这些现象中,想到了哪些问题?
三.卵石的成因。
1、刚才同学们提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两个问题。(出示投影片)
(1)河道中的岩石是从那里来的?
(2)河道中的岩石为什么越来越圆?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还要到河道两岸的高山去看一看,考究一下。
2.在“出发”前,我们一起把课文中的三小节课文读一下。
3.放录像。(利用课文内容和一些科学资料配上录像作适当讲解,即:使学生了解风化、搬运作用)
4.学生交流,老师择要板书。
(1)河道中的岩石是从哪里来的?
风化作用
高山上的岩石碎石
温差
水
植物
(我们把这些温差、水、植物等破坏岩石的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长期的、缓慢的,各种风化作用是同时进行的。山脚下堆积的碎石、砂、粘土就是长期风化作用的产物。)
那么,堆积在山脚下的碎石、砂、粘土怎么会到河道中去的呢?
搬运作用(河道)
碎石 ---------
山洪
雨水
(2)河道中的岩石为什么越来越圆?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模拟磨圆作用的实验,由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观察进行合理推理,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
A.请小组长打开2号盒子,看一看里面是什么?(碎砖块)
B.留二块碎砖块,把其余的小心地放进装有半瓶水的玻璃瓶中(瓶里事先放了一层砂),盖紧瓶盖。然后用力摇晃瓶子。(老师示范)
C.学生实验(每个学生轮流做),老师巡视指导。
D.请小组长打开瓶盖,用镊子取出碎砖块,放在瓶盖里。
请同学把实验前后的两种碎砖块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比较一下碎砖块形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E.如果不停地摇晃瓶子,结果怎样?对你有什么启发?
(碎石在搬运过程中,长期受到水流的冲击和互相磨擦,逐渐失去了棱角,这个作用叫磨圆作用。)
5.总结卵石的成因。(根据考察的资料、实验的结果,推想卵石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四.课堂延伸。(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使学生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卵石以它那玲珑圆润的身躯向人们诉说着大自然的伟力。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总是在不停地进行,因此,地球表面总是在变化着。请同学们想一想,今日的高山在遥远的将来可能会怎样?
作业:
1、观察老房墙砖的风化作用。
2、除了海滩、河滩,还有哪些地方有卵石?想一想,它们从哪儿来?
10、《摆的秘密》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通过观察挂钟,初步明确摆钟的等时性,通过对比实验发现不同的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并认识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即摆线越长,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越多。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摆,通过自行设计对比实验了解摆的运动规律以及影响摆动
2快慢的因素,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和建立对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的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持之以恒,为获得一个精确实验结果不断进行研究的意志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活动中体会交流合作对学习的作用,乐于合作交流教学重点:认识摆动,知道摆动快慢的规律及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
难点:制定研究计划,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一、 情境引入
1.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钟摆的运动,你们能用手模仿这个动作吗?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也像钟摆一样运动?
2讲述:像摆这样摆来摆去的运动叫摆动,摆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运动方式,那么你们注意过物体摆动的规律吗?(出示课件——伽利略发现摆的秘密的故事)
3 设计意图:学生刚刚探究过日晷、水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这些时钟已经不
适应社会的发展了。摆钟的发明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摆钟为什么比前面的计时工具都精确呢?这对学生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问题,带着这样的疑惑去观察摆钟的构造,注意到摆动在摆钟计时中的作用,会达到很好的效果。通过课件的引入,了解科学家探究科学的故事,结合生活经验,对摆动的现象产生更进一步的思考。
二、探究活动
(一)通过模仿装置认识摆。
谈话:我们自己能不能制作一个摆?
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模仿摆钟做一个摆动,并认识:摆线、摆锤、摆幅。
(二)师生共同探究摆的规律:
1.提问:我们知道伽利略观察到吊灯摆动的幅度随着风的大小而变化,你能猜测出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幅的大小与摆动快慢的关系吗?
学生预测:A.摆幅大时,就会摆得快。(或摆幅小时,就会摆得慢);B.摆幅大时就会摆得慢(或摆幅小时,就会摆得快)
2.出现意见分歧,师生共同提出:用演示的摆实际验证。
提问:怎么做实验?
学生提出具体的实验方法,教师启发学生考虑:时间和实验次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通过讨论,力争达成以下共识:
A.确定怎样算摆动一次。
B.进行对比实验,改变的因素是摆幅,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C.观察并记录摆动次数,分析数据
D.每次时间不要过长,10秒钟为宜。
E.重复几次,使获得的数据更趋于精确。
3.师生共同实验。教师应注意强调把摆锤拉到什么样的位置,改变摆幅大小的对比性,可先演示一组。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摆动幅度大小不会影响摆动的快慢。
(三)学生自行探究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
1.学生通过阅读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故事,知道了他发现的秘密是——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2.谈话:摆还有什么秘密?让我们来继续研究。
3.教师计时10秒,学生分组测量10秒内摆的摆动次数。
4.学生汇报实验所获得的数据。
5.为什么各小组在相同时间内所测得摆的摆动次数不同?你们认为摆动的快慢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6.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与摆线长短有关;或与摆锤的轻重有关。)
7.根据猜想,各小组制定研究计划。
8.交流实验方案,完善实验方案(教师通过不断质疑,追问,使学生认识到更好的完成实验要做到:改变一个因素,并控制其他因素不变;记录数据要实事求是;要重复做几次相同的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在交流实验方案时,教师用交流补充的策略,让学生之间相互补充。)
9.学生按计划进行探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教师亲自介入并认真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
10.交流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及根据数据分析所得出的结论。
三、小结:说说看,你知道了摆的哪些秘密?
四、拓展延伸
谈话:摆有这么多的秘密,利用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我们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看似平常却隐藏着很多科学秘密的现象,只要我们多观察、多
思考、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就会有收获,有发现。
根据今天学习受到的启发,我们也像伽利略一样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找找生
11、钻木取火
一教学目的
1、观看古人钻木取火的图片,对其原理进行猜想。
2、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模拟实验。
3、培养学生爱提问,想探索,动手获得科学道理的意识。
教学重点:钻木取火科学道理的探索
教学难点:模拟实验的操作过程导入:
你知道钻木取火是怎么回事吗?你能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
释其中的道理吗?
活动一:
师:同学们看,教师借着阳光用放大镜将报纸的一角点燃,同
学们感到惊讶。
师:老师用放大镜取得了火种,而距今几十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是怎样取得火种的呢?请同学们猜想。
生:钻木取火
师:好!请大家观看资料图片,观察古人取火用了那些工具?
2、请同学们总结并讲述钻木取火、阳燧取火的故事。
3、师:钻木取火蕴涵着怎样的科学道理呢,我们来动手探索一下。(分组合作模拟实验)
生:用柳木进行模拟古人的取火方式。(注重合作意识,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二:
教师可以先直接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问题展开讨论
与交流,举出实例,阐述观点,做出合理解释。
4、小组人员分工合作,注意观察填写“我的发现和记录”。
我的发现和记录:
5、小组汇报:
6、我的操作方法与收获(全班交流)
7、小结:钻木取火的科学道理(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8、举一反三,说一说生活中的例子。(正反论证)
课堂评价:小组评价,学生互评,教师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评价。
12、通电的线圈
教学目的1、认识电磁现象、制作电磁铁、认识电磁铁构造、设计电磁铁正负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的实验方案及验证实验。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良好情感态度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发现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具有利用对比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对学生实验设计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调控,使探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一、导入新课
1、师:这是什么?(出示一块条形磁铁)你都知道关于磁铁的哪些知识?(板书:有磁性、有南北极、磁力大小、两端磁力大、很小的东西掉到地上可以用磁铁来吸应用)
2、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板书:线圈)将它通电后,你仔细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吸铁,有磁性)断电后呢?(磁性消失)你能给这个小装置起个名字吗?生答。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板书:通电的、电磁铁)
3、猜想:同学们推测一下,这个电磁铁可能有什么特性?(学生回答)
师:是不是这样呢?下面同学们试着用手中的材料自制一个电磁铁,玩一玩,瞧一瞧。
活动一:实验过程:
(一)玩自制的电磁铁,
1、师:做之前,请同学们先观察电磁铁有哪几部分组成?线圈的缠绕有什么特点?(铁芯和线圈、一匝一匝的)
(学生自制电磁铁并玩一玩儿)
2、师:在玩中,你有什么发现或遇到了什么问题?
可能会出现的发现:(1)通电就有磁性,断电就没有(2)电磁铁有南北极(3)电磁铁吸的别针数量不同,磁力大小不同
可能会出现的问题:(1)为什么有时有磁性,有时没有?(板书:电能转化成电磁能)
(2)电磁铁的磁力为什么不一样?与什么有关?(3)磁极为什么会变?与什么有关?(4)电磁铁有什么作用?(电铃、小马达、电话、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其中的奥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3、能马上解决的问题,师带领学生解决。最后问题集中在(2)(3)
活动二:
(一)针对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
1、师:接下来,我们着重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留作下节课研究)同学们,你觉得可能与什么有关?你能作出大胆的猜想吗?(生答A电量大小B线圈匝数C铁钉粗细D导线粗细)
2、师:要知道答案最好的方法是用实验来证明。你准备怎样设计实验?请小组的同学讨论决定,将你们的实验方案填在表(一)
(二)设计方案,交流完善
交流: 我们研究的问题是……,我们猜想磁力大小可能与……有关,我们准备这样做……所需要的材料有……
(三)小组验证,得出结论
1、实验操作
师:请各小组根据制定的方案进行实验。小组长带领组员分工合作,将结果记录在表(二)。
2、交流实验结果
活动三:实际应用
师:正因为电磁铁磁力大小是可以通过电量和线圈匝数来控制的,所以,它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特别广泛。你知道生活中哪里用到了电磁铁吗?(生答)
(生答师补充:电话、马达、电铃、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
活动四:小制作
请同学们课后试着制作一个电磁起重机,比比谁的力量大?
1、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作能量转化的简单小实验;会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源获取能量及转转化
13.无处不在的能量
教学目标:1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对能量转化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2、在做能量转化小实验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重点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作能量转化的简单小实验
难点: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一、导入新课
能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离开了能量,我们就不能生存能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新授
活动一:
采取小组交流的方式。
1首先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有关能量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引导学生将小组同学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
3结合课前的观察和生活经验,将生活中的能量进行归类。归类的标准完全由学生自己确定,
4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完善、相互补充,形成对生活中能量的整体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恰当的加以引导和评价,使交流活动有序进行。
活动二:
先讨论、交流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再动手做能量转化的小实验,即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教师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请你说一说,电灯发光时,是将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
1引导学生以灯泡这个点为典型示范,学会规范地描述能量转化的过程:灯泡发光时,它把电能转化成了光能和热能(灯泡工作时,它把电能转化成了使灯泡发光的光能和使灯泡发热的热能)
2教师再出示一部分物品,如电热器、电风扇、电熨斗、电须刀等等,让学生在小组内将这些物品工作时能量转化的过程描述出来。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自主描述知道的、熟悉的物品工作时能量转化的过程。
第二步:动手实验,体验能量转化的过程。
让学生先按照教科书提示的三个实验展开活动,亲身体验能量的转化,并尝试解释能量转化的过程。然后再让学生自行设计能量转化的实验,展示实验过程,解释能量转化。
三、自由活动:电视的声和像与太阳能之间有什么关系? 试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将电视的声和像与太阳能联系起来。
四、拓展活动:留心观察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试着描述能量转化的过程及形式。
14、太阳家族
教学目的1、通过探究太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设计制作太阳家族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科学知识: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系的构成;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特点及运行规律。
重点: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系的构成;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特点及运行规律。、
难点:通过探究太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设计制作太阳家族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猜谜语,出示课题
1、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却很小很小。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2、学生揭示谜底,贴太阳图画,揭示课题:14、太阳家族
二、说说我们知道的太阳家族
1、提出要求: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关于太阳家族的资料和图片,想不想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分享一下你的研究成果!我提两点建议:(1)组内同学一个一个地说,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并简单记录下自己没搜集到的内容。(2)最后各组推选一名“最佳解说员”面向全体同学展示研究成果。
2、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3、“最佳解说员”班内交流,展示研究成果(比一比,谁说的更具体、生动,但不要重复同学讲过的内容。)
[设计意图:课前自主搜集有关太阳家族的资料和图片是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课堂上相互交流获取的信息资料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师的建议”引领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学生发言和展示个性的机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相互交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探究太阳家族
1、谈话:聪明的孩子会提问题,也爱思考问题。关于太阳家族,你一定还有许多问题想问吧?你不妨提出来,看谁能帮你解答,有问题的主动提出来,能回答的大胆来解答,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再继续研究。同学们一个一个来,这个环节咱要评一评“科学小博士”,你可要好好表现呀!
2、学生互相提问,自主解答。(教师参与评价、纠正和解答:评价学生的问题有价值,表扬知识面宽的学生,启发学生相互纠正错误认识。)
问题预设:(1)太阳系中只有太阳会发光吗?(2)是不是所有的
行星都有卫星呢?(3)太阳是怎样产生的?(4)为什么只有地球上有生命?
3、播放课件:
(1)太阳家族示意图
边观察边思考:你发现这些行星在形状上有什么相同点?八大行星的运行有什么规律?你还有什么发现?
(2)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质量的比较数据表。
看数据表分析: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最远的是(海王星 );质量最大的是( 木星
),最小的是(水星 );地球的左邻右舍分别是( 金星 )、(火星 );地球的卫星是( 月球 )。
4、游戏:“八大行星自我介绍”( 选定9个学生上台,以“太阳”为中心作“自我介绍”,“太阳”自我介绍后各“行星”依次运行至“太阳”前自我介绍。)
5、评选科学小博士。
四、制作太阳系模型
1、思考:怎样制作一个既漂亮又实用的太阳系模型,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交流。(画轨道图时注意轨道间的距离要合适,做八大行星模型时注意区分颜色和大小。)
3、制作,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制作模型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复制。动手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做到目的明确,
有的放矢,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五、拓展活动
让我们利用活动课时间办一期太阳家族粘贴画展览。
15、《四季更替》
教学目的
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四季循环的现象提出问题。
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四季循环的变化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3会想办法做四季循环的模拟实验。
重点: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四季循环的现象提出问题。
难点:会想办法做四季循环的模拟实验
导入新课: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是见是一年,地球绕时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从而产生了四季更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四季更替。
新授:活动一:四季更替产生了哪些变化?
一、想一想:四季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学生会有许多不同的回答,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是
气温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而昼夜长短变化也影响气温变化,因此,四季不同的原因可以从气温变化的因素中去找。
活动二:四季更替是怎样产生的?
1先启发学生回忆太阳高度与气温的关系。教师可以用电简直射在黑板上和斜射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黑板上的光斑。直射时光斑面积小,斜射时光斑面积大。直射意味着太阳高度大,斜射意味着太阳高度小。电筒发出的光和热是相同的,直射时分布在较小的面积上,斜射时分布在较大的面积上。从而使学生明白:太阳高度大时,阳光直射地面,同样大小的地面受到的光、热量多,因此气温高;太阳高度小时,阳光斜射地面,同样大小的地面受到的光、热量少,因此气温低。
2.,教师利用地球仪演示四季变化的成因。先请学生指出地球仪上的赤道、北半球和南半球。将一只太阳光支架放在讲台中央代表太阳。太阳光支架的制法是用木板和木杆做一只支架,支架高度要根据地球仪的高度来定。支架的柱子上贴一张画有5对箭头的卡纸,表示太阳射出的光线。五对箭头的距离可根据地球仪上的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极北极极圈来画。卡纸的两边剪成凹弧形,使地球仪的地球部分恰好镶嵌在里面。演示时,把地球仪绕太阳光支架转动,转动时,要注意地轴始终指时,把地球仪绕太阳光支架转动,转动时,要注意地轴始终指着一个方向不变。当地球仪转到甲的位置时,请学生观察支架纸面上的箭头,有三个指向北半球,一个指向赤道,一个指向南半球,表明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受到的光热多,气候炎热,昼长夜短,这时北半球是夏至。地球仪转到乙的位置时,太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的阳光箭头相等,表明南北半球得到的光、热量相同,这时气候温和,昼夜平分,北半球是秋分。地球仪转到丙的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的阳光箭头有三个,北半球是一个,这时北半球得到的光、热量少,气候寒冷,昼短夜长,这时是冬至。地球仪转到丁的位置时,太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得到的热量相等,气候
温和.这时候北半球是春分,昼夜一样长。
3.关于地球公转的周期,引导学生从“一年循环一次”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关于地球的公转的方向,引导学生利用相对运动原理,从星座逐渐西移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关于地轴是倾斜的,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直接告诉学生;关于地轴倾斜方向不变,除利用图示说明,还结合北极星在一年中总是固定的方向来说明。
三、拓展活动:
.想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可以做一个四季盒,用纸板和胶带将塑料盒隔成四格,把每格分别标上春、夏、秋、冬。接下来到室外,看一看,你周围的事物,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会使你想到某个季节,然后把那个东西放在那个季节的格子里。
观察与思考: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南天的星座(猎户座或其他任意一个星座)在天空中的方位有什么变化?(随着日期的推移,自东向西移动。)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这是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与周围星座相互运动的现象。)
16、探索宇宙
教学目的
1会查阅、整理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
2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直到一些重要的探索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于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
导入新课:
同学们,经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现在你们对宇宙有哪些了解?我这里有一段录像,你们想看吗?看了以后说说你的感受。
二、新授:
思考: 1. 回忆一下,太阳系是怎样一个星系?
2. 太阳系在宇宙中是惟一的吗?
2、认识宇宙的组成结构
( 1.) 天空中的每一颗恒星都类似太阳一样发光发热,也有可能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通过观察星空,我们就知道有许多这样的系统。我们的太阳系属于一个恒星集团——银河系。
( 2.) 出示银河系俯视和侧视的图片,说说你们觉得银河系像什么?
( 3. )阅读课本资料,说说 银河系中有多少颗恒星?银河系有多大?
( 4.) 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看得出来吗?光年是一个什么单位?1 光年等于多少千米?算一算。
( 5.) 了解了银河系,你们有什么感受?
( 6.) 教师小结:银河系大约由 1000 亿到 2000 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 10 万光年。但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 100 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目前我们已经能观测到距我们 120 亿光年的宇宙空间,但还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宇宙还处于青年时期,还在长大,还在膨胀。
三、认识恒星的运动变化
1. 组成宇宙的恒星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
2. 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录像资料。
3. 新星爆炸是怎么回事?你们有没有收集到这方面的资料。
4. 你们能用一个词来描述恒星吗?能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个宇宙吗?
四、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 我们看到的这些资料,是人类不断对宇宙进行探索的结果。
2. 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你知道吗?
3. 人类在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有哪些杰出人物?他们分别有哪些贡献?
4. 补充一些相关资料。
课后拓展:我国的宇航员进入太空后,我国又确立了“嫦娥奔月”计划。这项计划的
内容是什么呢?什么时间登上月球的?同学门想了解吗?课后请同学门继续关注中国的航天,如果你们搜集到了新资料,请随时向同学们发布。
17、生物的启示
教学目的1、通过对本课的探究和学习,使学生认识什么是仿生,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2、了解仿生过程,尝试仿生设计。
重点:通过对本课的探究和学习,使学生认识什么是仿生,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难点:了解仿生过程,尝试仿生设计。
活动一、玩葱叶、找发现。
1、导入课题:葱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植物,你知道葱叶有什么性能吗?拿出你准备好的葱叶,利用桌上给出的材料,参考课本插图,玩一玩,看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分组玩葱叶,教师巡视指导,必要时可做一下点拔:我们试试一条葱叶可承受多大的压力?剪成条形再试试,看能承受多大压力,看哪种情况承受压力大。
3、学生讨论、交流玩中的发现。(学生的发现不一定相同,交流的内容也不一样。)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结果认真分析、细致比较。
4、小结:筒形葱叶比剪开的条形葱叶承压能力强。
过渡:其它物体是不是也具有这种特性呢?
活动二、我们来做葱叶模型
1你打算用什么材料做葱叶模型?为什么?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桌上预先准备的材料。
2学生动手制作葱叶模型,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你做的模型具有葱叶的特性吗?比一比,看谁制作的最接近。
检测模型性能。让学生参照课本上的两幅图分组检测,看纸筒和纸片分别承受多大压力。
3 你的检测结果是什么呢?
4我们如果把葱叶的这种性能应用到日常生产和生活当中,你打算设计件什么产品来为人类服务?
5 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引导总结:同学们进行两项探究,实际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板书)发现生物(葱叶)性能->根据生物结构特点(葱叶筒形)->建立生物模型(纸筒)->检测模型是否也具有生物性能->研制开发新产品。
课外拓展:
你知道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完成了哪些发明创造吗?请你在课下做调查看谁搜集到的资料多?提示学生可参考课本上。
18、科学就是力量
一、教学目标
1搜集、分析并整理信息资料;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新技术,意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带来不利的影响。
2运用大量的事实资料、生活实例等说明科学就是力量;立足现代科技、展望未来世界。
重点:搜集、分析并整理信息资料;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新技术,意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难点:运用大量的事实资料、生活实例等说明科学就是力量;立足现代科技、展望未来世界。导入新课:
二、新授:谈话:从几百年的人类文明发展来看,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我们可以从历史发展的各种事实,透析出科学的力量。
活动一:
教师让学生将课前搜集的资料按时间、事件等进行筛选、分类,找出游泳的作为证据;
然后小组展开讨论交流,看从中能发现什么联系;最后通过对信息的比较、分析、推理的出结论。
活动二:
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具体事例,确定自己的探究方式,如可以搜集图片,了局生活势力,通过计算、比较等方式来说明科学就是力量。
活动三:
组织学生在半内举办“最新科技信息新闻发布会”现在小组内将信息资料惊醒交流汇总,然后以小组问单位在班内发布最新科技信息,按焦渴书的提示,介绍最新科技产品、技术、科学发现等。
自由活动:
引导学生对未来世界科技发展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等进行预测、畅想,鼓励学生采取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汇报自己对未来科技发展的预测、创造性设计,奇思妙想等。
拓展活动:畅想未来的科学技术会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19开发新能源
教学目标:
1.了解能源危机的严重性;
2.了解面对能源危机人类应采取的对策:树立节能观、积极开发新能源;
3.了解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其它新能源及开发前景;
4.培养兴趣和探索精神、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理解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以认识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树立节能、开发新能源的观点。
太阳能及其开发利用。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能源危机得出能源政策。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新能源,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新能源,探究新能源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活动一:人类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等离不开能源。地球上的能源是无穷的的吗?
活动二:探究什么叫新能源
凡是能够提供可以利用能量的物质称为能源。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水力等这些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的能源,叫做新能源。
活动三:目前人类发现了那些新能源?
地热发电、核能发电、太阳能发电、潮汐能发电
拓展活动:
1、预测100年后自己所在的社区最有可能使用哪一种能源,并说明理由。
2、我们生活中采用了那些节能措施?收集数据,说明其节能其节能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