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事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经审计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三、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在内的整个世界的规律奠定基础。
四、怎样理解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形式(书第35页)
( 1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扬弃它原有的规定性,并赋予它以新规定性。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感性的、对象的物质的活动 。(以下部分来自网上:作为人变革物质世界的活动, 实践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 这是实践区别于意识的一般本质;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旨在把人的动机、 目的、 理想转化为某种客观存在, 这是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之所在。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 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 2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具有的基本特征:
①客观物质性,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②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类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 它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 3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
○!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生产实践,即处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
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以自然为对象,运用人们自身的力量,借助于物质工具和手段,改造自然界以获得人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条件的活动。生产劳动进行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2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即处理社会关系内部人与人社会关系的活动。)
在生产劳动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多种社会关系,调整和处理这些社会关系中的矛盾的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所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
○3科学实践(即人类为改造客观世界而进行的。)
科学实践是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科学实践自觉地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验仪器和装备为手段(或通过社会调查),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其具有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所不可代替的特点。 五、 为什么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主要体现为三方面: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其意识的关系。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和根源,又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征。
六、如何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相互关系,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区别。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相互连接、相辅相成的。一是同一中有斗争,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二是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而存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原因在于矛盾的同一性和和矛盾的斗争性再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的发展为条件。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由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七、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坚持这一原理对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
2
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辨证统一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并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掌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八、如何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2)两者转化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是必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九、如何理解辨证的否定观,坚持这一实际原理在实际过程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1.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
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性食物转变。
3. 否定是新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新旧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 辨证否定的是指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
极因素
重要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行具有重要的知道意义。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十、如何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十一、如何理解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原理:
1、 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3
2、 统一的物质世界以物质具体形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为前提,而它们又以客观实在性为基
础。
3、 物质世界是变化发展着的统一。 意义: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2、 它要求在工作中做到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十二、怎样理解认识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2)对认识的本质的规定的理解: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
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十三、怎样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十四、怎样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和发展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容,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把他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践的。如果割裂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物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十五、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使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认识活动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已获得实践的成功。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4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即真理之所以为真理并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的决断,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是客观物质的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既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反对实用主义。
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真理形式的主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他所反映、认识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区别联系。我们既不能把真理的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做客观存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实用主义从根本上否定了真理的存在。
3.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他不因主题认识的差别变化而改变。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的特定认识的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人实施与特定的认识课题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十六、怎样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又叫绝对性和具体性) 两者含义
绝对真理即绝对性的真理即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由原则的界限。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都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相对真理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首先,真理所反应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其次,真理反应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两者关系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个不同属性。
第一, 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互相渗透和互相包容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体有绝对性的真理。
第二, 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十七、怎样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十八、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指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
5
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做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质;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知道实践活动。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和追求、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十九、如何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人类世界是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构成的。 二十、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二十一.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重要意义?
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1、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2、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应到基本不相适应,再到基本相适应;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进而推进整个社会逐渐走向高级阶级。
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认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二十二、如何理解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
6
首要前提;
2、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3、生产方式是社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基础,为其他社会活动提供基础,又对其起制约作用;
4、生产方式对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起制约作用,后两者对社会发展怎样起作用及作用之大小要受到生产方式的制约;
5、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二十三、如何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重要意义?
(1)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就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
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应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回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
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2)第一.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是和经济基础状况,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第二.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的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这回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日人民群众不断货的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二十四、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形态、社会有机体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基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它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社会有机体:社会有机体是指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各个社会层次,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有机联系而又相互制约构成的社会整体。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中,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其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
区别:社会形态从社会的宏观角度来看,强调整体的社会运动。社会有机体从人的角度出发,
强调生产实践。生产方式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关系。
联系:都是两方面的统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物质为精神提供
基础。
7
注:这题太变态了,本人才疏学浅,前面三个概念还是值得信赖的,后面纯属瞎掰。书中也没这方面内容,大家帮忙参谋一下吧。概括性和理论性太强了。
二十五、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根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及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生产关系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经济基础,对于生产力而言它是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同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随着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革,整个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也要发生变革,社会就将由一种形态或制度发展到另一种形态或制度。由此可见,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二十六、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改革。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会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
二十七.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唯一源泉;其次,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既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社会革命、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
总而言之,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同时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