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RC串联电路充、放电的暂态过程,加深对该电路的理解。具体要求做到: 1. 观察RC电路在充、放点过程中VO和VR的变化规律;描绘出VO和VR的实验曲线; 2. 了解时间常数τ和半衰期T1/2的物理意义,并计算出它们的量值。
二、仪器设备
电阻箱、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
三、参考书目
1.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学》第三册(1979年版)P.158—163。 2.华中工学院等合编《物理实验》基础部分P.151—157。 3.林抒、龚镇雄《普通物理实验》P.319—324。
4.A·M.波蒂斯、H.D.扬《大学物理实验》P.135—148。 5.南京工学院编《物理实验》教学参考书P.182—189。
四、基本原理
RC电路的特点是充放点过程按指数函数规律进行的。
1. 充电过程
在图1的电路中,当K扳向“1”的瞬间,电容器尚未积累电荷,此时电动势E全部 降落在R上最大的充电电流为IO=E/R;随着电容器电荷的积累,VO增大,R两端的电压VR减小,充电电流i跟着减小,着又反过来使VO的增长率变的缓慢;直至VO等于E时,充电过程才终止,电路达到稳定状态。
VR 1 K 2 E R C VC
图1 RC串联电路
在这过程中,电路方程为:
Q=E (1) CdQdQQ用i代入,得:RE (2)
dtdtCVR+VO=iR+
由初始条件:t=0时Q=0,的(2)式的解为:
QCE(1etRC)
(3)
tQVoE(1eRC)
C从(3)式可见,Q和VO是随时间t按指数函数的规律增长的,函数的曲线如图2(a)所示。
dQERCe相应可得: i dtR (4) VRiREetRCt
式(4)表明,充电电流i和电阻电压VR是随着时间t按指数规律衰减的;起函数曲线
Vc Q E 0.63E E/2 VR i E E/2 0.37E t t 0 20 2
(a) (b) 图2 电容器充电时的函数曲线 如图2(b)所示。
2. 放电过程
在图1的电路中,当电容器C充电后(VO=EK),把开关由“1”扳向“2”,此时电容上C上的电荷就逐渐通过R放电。当开关刚扳向“2”一瞬间,全部电压VO=E作用在R上,最大的放电电流为IO=E/R,随后VO逐渐减小,放电电流i也随着减小,这反过来又使VO的减小变的缓慢。在这过程中,电路的方程为:
RdQQ0 (5) dtCtRC由初始条件t=0时,QO=CE,得(5)式的解为: QQOet (6)
QRCVEe O
C (7)
dQEeRC VRRdtt式中VR出现了负号,表示放电电流与充电电流方向相反。
从(6)、(7)两式可知,Q、VO和|VR|是随时间t按指数函数规律减小的。其函数曲线如图3所示。
乘积RC称为电路的时间常数。从(6)式可知,当t==RC时,电容器上的电荷下降到初始值QO的36.8%。因此,可作为反映RC电路充放电速度快慢的特征值。
与时间常数有关的另一个在实验中比较容易测定的特征量是Q下将(或上升)到QO一
半是所需要的时间T1/2,这个时间称为半衰期,由(3)、(4)式可得:
T1/2=ln2=0.693
(8) =1.443T1/2
当然,在理论上,t为无穷大时,才有VO=E,i=0。但实际上t=4~5时,可近似的认为已充电或放电完毕。从图2、3中可明显看到这一点。
Vc |VR| E E/2 0.37E t 0 2
图3 电容放电时的函数曲线 若图1中的开关K在“1”、“2”端迅速来回接通电路时,电容器家体地进行着充电与放电。这个开关的作用可用一个方波来代替,如图4所示。在上半个周期内,方波电压+E,
Vl+E 0
t1 TK t2 t
VR 充 + + VC - - Vi Vc+E 0
t
放
VR+E 0 -E
t
图4 当< 若电路的时间常数< 五、实验内容 1.按图5接线,将方波讯号输入RC电路。观察与TK在不同比值时,VO波形的变化。改变R值,使=RC=N·TK,N可依次取0.05、0.2、2,将观察到的相应VO波形,按荧光屏上的坐标网格转描与坐标纸上。在报告中对图形做理论分析。 方波 发生器 R C 图5 2.将图5中的示波器接到R两端,观察相应的VR波形,并用相同的方法描绘于坐标纸上。在报告中对图形做理论分析。 3.由VO或VR的波形图测定T1/2,然后根据(8)式计算出时间常数’并与理论值=RC进行比较,求准确度。 六、数据处理提示 1.图5中的R值可按R=N/2Cf求出(RC=N·21f),式中N可依次取0.05、0.2、2(C为0.01,f为方波频率可从方波发生器上读出)。注意:R阻值中,除电阻箱阻值外,还应该包括方波发生器的直流内阻。 2.用示波器测定T1/2的方法基本有下述两种: (1)用已知方波周期T对X轴定标,求出分度值后计算出1/2。如已知方波周期为T,它在X轴上占有M小格,则此时X轴的分度值为T/M;如果T1/2这段时间在X轴占m小格,则 (2)调节示波器扫描时间旋钮,将微调旋钮顺时针旋到cal位置,选取适当时标档级,用触发扫描方式调节待测波形,读取该波形在T1/2时间内X坐标轴上的格数,把它乘上时标档级,即得T1/2的时间。 例如选用时标档级为10s,数得该波形在T1/2时间内X坐标轴上的格数为4.0格,则 七、观察与思考 1.如何理解在RC串联电路中任意时刻VO、VR与输入方波V1都应满足电压平衡V1=VO+VR的关系? 2.如何理解当>>TK时(如该实验中N=5时)VO、VR波形的变化? 3.如何理解电容具有高频短路、低频开路的性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