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学生体音美学习探究

2020-11-10 来源:爱go旅游网


《中学生体音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现代学校体音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是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研究学法指导,总结有效经验,探寻科学方法,指导学生课内外主动学习、自主探索、大胆创新,培养学生养成科学自学的方法。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培养学学生的音乐自主学习能力,成了需要我们重点研究的内容。

教育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服务的,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怎样在教育中实践这一基本理念,那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我们并不是专门培养未来的体音美专业人才,而是通过体音美课堂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开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如何在体音美课堂中进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使学生学会自学。

2.研究体音美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怎样进行有效的设计,切实贯彻教学“六认真”。

3.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体音美是一门听觉艺术,是想象和联想的艺术,音乐也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既有其抽象性,但也存在一定的逻辑性。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利用自学这种学习方法。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它能使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音乐世界的奥秘。

2.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著名中国科学院卢仲衡教授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些都道出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我们要使学生首先会学,然后才是善学,从而培养学生的优秀学习品质,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通过自己的自觉活动去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四、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会学生体音美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独立地去打开体音美的大门,提高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五、研究措施(指导策略)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应该贯穿在教育的始终。好的习惯,受益终生。在艺术学习中,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老师讲、认真听同学说、有问题举手发言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利用短小的时间讲讲名人或优秀的人才如何成功的小故事,让他们从身边的人中寻找自己的榜样,不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艺术性,让学生喜爱学习。

作为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教学的“资本”,那就是自己的教学素养。教师的教学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刻板、按部就班的教学,学生学着也累,你教着也累。所以,老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多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用有效、富有艺术性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喜爱学习。

3.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其实对于这一点,老师们早就心知肚明,就是一时间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来替代。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好像有点茫然。那么,就让我们从最基础的开始,关注对学生认知方面的训练,如学会观察,学会记忆,学会思维等。学生的独立能力也许就从你的一点一滴指导开始逐步形成。

4.老师在教学中要懂得“放手”,不要让学生养成依赖、懒惰的学习习惯。

老师最大的“溺爱”,可能就是不肯“放手”,好似孩子学步时,长辈们不肯放开支撑的手,其实这样,是不是让孩子更快学会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懂得“放手”,不要让学生形成对你的依赖,这种依赖会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比如,我指导学生演唱时,经常会好心地“帮唱”,结果轮到孩子们自己演唱时,他们就很难独立,好多时候唱得很没自信,或者唱唱停下来,用“求助”的眼神望着你。我们应该尝试尽量少帮或者不帮,或者请“小老师”来帮助他们,让学生学会独立,培养自信。

五、课题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中学生音体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2.课题研究的论文和相关的资料立卷成册。

3.学生自主学习体音美的能力有所进步,体音美学习的兴趣有明显提高。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对象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分实验班级。

(二)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法

通过对有关本课题的现有理论及实践研究,形成课题研究的理论模式和操作模式。

2.观察法

对实验学生采取个别观察的方法,了解学生在接受实验过程中的学习情况的变化。

3.问卷调查法

设计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问卷调查题表,对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

4.对比实验法

以年级为单位,对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实验效果,研究中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的实验,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

5.系统评价法

在课题展开过程中,对涉及实验的学生因实验引起的变化进行系统自测、评价。

6.经验总结法

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研究的探究性和可操作性。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不断调整、完善研究方案。从现象中找寻规律,分析其成因,获得解决方法,从而得出结论。

七、课题研究的时间和步骤

1.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1年1月——2013年12月)

2.具体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1月--2011年5月)

(1)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研究者及组织相关研讨。

(2)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进行原始问卷调查。

(3)制定研究方案,构建操作性目标体系、编制调查问卷。

(4)学习分析整理研究方案,完成第一阶段课题报告,制定第二阶段实施计划。

(2)实验阶段(2011年6月--2012年12月)

(1)将课题方案具体细化,由专人负责执行,开展全面实施。

(2)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严格进行实验研究,整理研究数据、资料,及时交流调整实施方案。对下一阶段的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3)开展进一步的深化研究,为结题收集充分的研究资料和阶段性成果。

(3)结题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2月)

(1)对照课题研究方案,从研究目标、内容、措施等方面梳理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

(2)整理研究资料,完成结题报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