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交往理论与网络传播

2020-02-16 来源:爱go旅游网


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首次提出了精神交往的理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观,100多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已从以纸质媒介传播为主要特征的工业社会进入到以电子媒介特别是网络传播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社会。

他们所说的“交往”无外乎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个层面。“交往”它既指物质意义上的商业贸易、交通运输,也指精神上的思想、信息、观念等的传播。

他们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想、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生活的直接产物。”强调了人们的精神交往是物质活动的直接产物。从社会的需要考察精神交往,马克思认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需求是现代交往媒介即大众媒介发明、使用和推广的动力。报刊、电报的使用,反过来又大大促进了精神交往的社会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交往既是个人的交往,也是民族的交往、世界的交往。

20世纪,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把人类带进了“电子传播”的时代,广播、电视、通讯卫星、互联网……一次又一次的传播方式的“突破境界”,使人类的视觉和听觉不断地得到延伸。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传播,它集中了人类传播史上所有传播媒介的优势,同时,在时空压缩性、内容海量性、双向互动性、开放性和多媒体性等方面又具有其它传播媒介不具备的特点,它就像一张看不见的大网把整个世界覆盖起来,使人类曾经梦想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地球村”等神话成为了现实。不同的文明和文化通过网络传播不断的沟通、交流、对话、碰撞和整合,有力地促进了全人类文明的延续和文化的发展。可以说,网络传播既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精神交往的客观需要,同时它又在拓宽全人类和全社会精神交往的范围和深度,提高精神交往的水平和质量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特别是在今天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网络传播必将在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反映民情民心民声,充分调动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当今世界,互联网成了人们越来越主要和普遍的交往方式,它不仅是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和工具,也是一种新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的方式;人们上网也不仅是为了获取信息,还可以学习、聊天、玩游戏、进行各种文化消费和从事各种形式的文学和艺术的创作。人们的不同层次的精神交往的要求都能够在网上得到很大程度的体现和满足。网络传播的虚拟性具有物理时空不具备的许多优点,如它能大大节省人类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成本,促进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相关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它能消除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限制,激发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兴趣,使人们体验到许多现实世界中无法或无力体验到的感受;它还能使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自由的发展,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第一,媒体走向市场.拓展媒介投资体制,增强我国新闻事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二,强化新闻版权的保护。 当然,对媒体的监管和媒体的自律必不可少。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媒体进行监管。例如,内容分级制度。又如,立法明确要求媒体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是无须承担或者承担无限的责任。再如,根据公众的反应对媒体进行监管。

处理好党与新闻事业的关系。建立健全并完善新闻法制,进一步扩大新闻自由,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1报纸国家化

建立在“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理论”基础上的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体制。斯大林将列宁关于党的组织建设的理论归纳为“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理论”,这样就使在历史上一

个时期适用于俄国的东西,以“新型”(实际上是原始的)的名义推广到所有共产党组织系统。在这个等级制的宝塔组织模式下,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及各级党委的机关报,其工作人员不再是独立的主体,而是中央委员会或各级党委几个人乃至一个人的工具

2新闻宣传化

仅有这种体制是不够的,为了使它十分有效,需要一种自觉的纪律作保障,这便是战时军事纪律或称为“铁的纪律”。与这种要求相匹配的还有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自己斗争中的特产──“党性”理论。

3为政者和议政者一体化

体制和纪律既然定格,那么所谓“新闻”,便需要等同于宣传鼓动,凡不适于宣传鼓动的新闻不是新闻,起码不是好新闻。

4新闻管理人治

若将党的新闻体制、纪律推广到全社会,需要一种理论作为过渡,用来说服人或至少理论上能够自圆其说,这就是一个阶级的或多数人的出版自由理论,以及这种理论的副产品──无所不包的保密制度。

1中国新闻事业管理模式的优势

强硬的政党性和政治性,有利于新闻事业的言论趋于正统和正面,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企业管理的管理性质给新闻事业制造了强大的活力,也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和资金来源。

第三,在中国现行大环境下的舆论监督给新闻事业的管理体制起了很大的淘炼作用,指导着新闻媒体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2中国新闻事业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一,根据新闻事业的政党性质,我们不难发现,过于敏感的政党要求,使得新闻事业的报道内容单调无味,大篇幅的歌功颂德,让政党的媒体成了纯粹为了宣传的大喇叭,而事实究竟如何,一般情况是不得而知的。并且,这种方式很容易陷入俗套和大道理的圈子里。在如此的情况下,新闻自由受到极大的限制,而有关法律文件上新闻自由条文也成了一纸白条。

第二,这样,新闻媒体就陷入了这么一个全套,即在市场环境的要求,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必要的社会价值的评判。所以,在某些时候,就会与政府的政策和社会道德相违背,陷入舆论甚至是政治的压力之下,这样对媒体的反战很不利。

苏联新闻改革败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启示

1、执政党的舆论工具不能丧失,党报的领导地位不能改变。

2、坚定不移推进社会民主的进程,但要考虑各种因素做到循序渐进。

3、不遗余力地推进新闻自由,但要严格限制滥用新闻自由。

一 列宁十月革命前为什么赞扬西方国家的政治自由

正是借助于西方国家的政治自由,列宁得以在国外自由地出版党报和召开各种党的会议。列宁赞扬西方国家政治自由的同时,也指出了它的不彻底性,但一般情况下点到为止,这种赞扬是以俄国的极端专制制度作为对立面参照系的,因此是相对而言。

如果注意他论述时的背景,可以发现大多是在谈到这种自由如何有利于工人运动时讲的,其出发点与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论述出版自由与工人运动的关系很相近。 列宁认为:争取出版自由“将使我们有可能进行广泛的、公开的和群众性的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使阶级斗争更自觉、更广泛地进行,使人民中最落后的阶层卷 入斗争,教会他们学习政治,学习如何捍卫自己的利益。”

列宁肯定西方的政治自由,在认识上还有一层更重要的含义,即资产阶 级的政治自由是无产阶级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他写道:“除了资产阶级自由和资产阶级进步的道路,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其他道路可以使无产阶级和农民得到 真正的自由。我们不应当忘记,现在除了充分的政治自由,……没有而且也不会有其他手段可以加速社会主义的到来。”他写道:“民主实行到一般所能想象的最完全最彻底的程度,就由资产阶级民主转化成无产阶级民主”。

二 列宁十月革命后为什么激烈批判西方的出版自由

十月革命胜利后,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报刊和通讯社在对苏维埃俄国共产主义的偏见和对其感到恐惧的氛围笼罩下,有意(出于对共产主义的敌视)无意(出于追 求耸人听闻的商业目的)地配合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俄国国内白卫军的叛乱,散布了许多关于苏维埃俄国和其主要领导人列宁、托洛茨基的谣言,即使报道了事 实,多数也是片面的和带有

明显偏见。

鉴于西方媒体对苏维埃俄国的全面诽谤,列宁这一时期关于西方出版自由的论述,不得不以揭 露和批判为主。

列宁关于西方出版自由的批判性定语,粗略统计有以 下十几种:假的、虚伪透顶的、资本对报刊奴役的、资本家的、富人的、制造资产阶级舆论的、压制舆论的、收买舆论的、收买报刊的、贿赂报刊的、雇用下流作家 的、毒化人民的、麻醉人民的、欺骗人民的、蒙蔽人民的、愚弄人民的、转移人民视线的、玩弄老百姓的、图谋反对劳动人民的等等。这些判断从总体上是正确的, 但是我们应防止使用这样简单、独断的判断来分析具体报刊的具体报道,不然可能会发生判断失误。

从政治上看,列宁当时必须揭露和反击西方媒体对苏维埃政权的诽谤,这是捍卫新生政权的必要措施。从思想上,列宁对西方资本统治媒体这一基本实质的认识,并没有发生变化,即使在十月革命前,他也谈到过,只是当时的侧重点不在这方面,论述较少而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