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下室外墙渗漏处理施工技术交底

2024-06-29 来源:爱go旅游网
SG-006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监理单位 交底部位 交底人签字 地下室外墙渗漏处理施工技术交底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接收人签字 一、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 。总建筑面积 ㎡,其中地上面积 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 ,地下室基底标高 ,自然地坪标高 。 工程共设置四层地下室,地下室顶板的结构面标高为-1.200(局部标高-1.500),地下一层结构面标高-7.600,地下二层结构面标高-12.200m,地下三层结构面标高-16.800m,基础底板标高-20.600m。 基坑深约21.4~22.8m,属于深基坑工程。 二、施工准备 (1)现场准备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现场轻微渗水区域主要集中在地下室外墙与筏板基础顶面交界处、外墙300mm高导墙处、外墙局部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部位及少量外墙竖向裂缝处(主要位于后浇带附近)。现场施工前应做好相应的材料运输路线规划,减少材料运输对已完成成品造成破坏。现场施工过程中应做好照明、用电等准备。 (2)技术准备 根据不同的渗水现象,详细分析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处理措施。由技术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项技术交底,做好施工内容、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的说明。确保操作人员了解施工工艺及质量重点控制工序,保证施工效果满足要求。 (3)材料准备 施工前做好材料用量统计及规划,保证材料进场数量满足要求,同时做好对进场材料的质量检查工作,确保施工所用材料质量满足要求。 (4)人员准备 本次施工人员准备如下: 工种 数量 工种 数量 注浆工 (5)机械准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名称 自动压力注浆器 注浆嘴 台秤 小水桶 抹子 拌板 钢丝刷 电动磨光机 4 杂工 6 规格 与注浆器配套 100kg 单位 套 个 台 个 个 块 把 把 数量 2 2 1 6 2 2 2 2 用途 注浆 注浆 秤料 盛料运料 封口 拌浆 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 三、施工部署 根据现场渗漏情况不同,对其进行专门的分析,确认相应的处理方案: (1)墙面蜂窝: 原因分析:主要为主体结构施工时局部混凝未能振捣到位或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模板拼缝不严,出现漏浆等情况,导致蜂窝现象。 处理措施:根据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第8.9.3条、8.9.4条要求,轻度蜂窝可以先用錾子凿除松散的骨料,然后用水冲刷干净,采用1:2水泥砂浆抹平压光;情况较严重的蜂窝现象,应先凿除混凝土酥松层,露出坚实的混凝土,用水冲刷干净后,支膜加固,用高一标号细石混凝土浇灌密实。 材料选择: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标号为C35(P8、P10)强度等级,根据《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要求,对于胶结不牢固部分的混凝土凿除后封堵应采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故现场后期修补选用BY-灌浆料,具有自流性好,自密性好,快硬、早强、高强、无收缩、微膨胀等特点,能够确保后期二次浇筑的密实性,且成型后强度可达到60MPa,符合规范要求。 (2)墙面裂缝 原因分析:主要由于外墙整体长度过长,外墙墙体施工完毕后由于混凝土收缩,出现收缩裂缝。以及对于因施工工艺形成的施工冷缝等处理方式不当,结合不严密,造成渗水现象。对于裂缝,将请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进行结构鉴定,确保结构安全。 处理措施:对地下室外墙渗漏处采用打交错孔高压注浆方法,利用高压将堵漏剂注入到混凝土裂缝内部,沿裂缝延伸到所有缝隙并填满,堵漏剂遇水后发生交联反应产生二次渗压,将弹性体压入并充满所有缝隙,达到止漏目的。通过对渗漏处进行注浆处理,以保证长期的堵漏效果,并且避免原渗漏处结构内受力钢筋的锈蚀。 材料选择:采用聚氨酯堵漏剂,其主要性能是一种在25℃时黏度为200MPa·s,略比水重的浆体。它在遇水后产生交联反应,发泡生成多元网封闭弹性体的特征,凝胶时间为几十秒到几十分钟内可调,且耐酸碱,抗高低温,在表面潮湿的环境下粘结强度为0.7MPa以上。被高压推挤,注入到混凝土裂缝内部,可沿裂缝延伸到所有缝隙并填满。遇水后伴随交联反应,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和热能,产生二次渗压。高压推力和二次渗压可将弹性体压入并充满所有缝隙,使结构缝隙完全充填密实。当浆液遇到混凝土裂缝中的水分会迅速分散、乳化、膨胀。水溶性聚胺脂初始膨胀率能够达到100%,形成胶凝体以后,第一次膨胀消失,但具有很好的弹性,成为稳定的类似止水橡皮的弹性体。这样固结的弹性体填充混凝土所有裂缝,将水流完全地堵塞在混凝土结构体之外,以达到止水堵漏的目的。 四、施工工艺 堵漏注浆前必须进行现场调查,摸清现场施工情况,分析渗漏水的原因,查清漏水部位、裂缝、裂纹或穿孔的宽度、长度、深度和贯穿情况,并了解雨天和晴天的漏水情况,测量漏水的流量与流速等,通过充分调查,正确拟定堵漏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根据注浆施工工艺如下: 确定漏水点处理方式→清理渗漏基面→钻孔→清洗→安装注浆嘴→高压注浆→观察并补漏→拆除灌浆嘴→槽孔修补→表面修复 2、确定漏水点处理方式 处理方式主要包括注浆孔的设计和布孔:灌浆孔的位置,应使孔和漏水裂缝空隙相交,并选在漏水量最大处。注浆孔眼的位置和数量,需根据不同漏水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以导出漏水为目的,在集中漏水处布孔,裂缝大、水流量大则孔距大,缝隙小则孔距小。 3、清理渗漏基面 露出结构裂缝(渗漏点)。宽度大于1.5㎜的缝隙先用高强聚合物嵌缝材料填补平整。 4、钻孔 在裂缝两侧按与墙面约45o的角度交错钻孔,钻孔点至裂缝距离为100-250mm,钻头直径14mm,长350mm,孔深为200㎜以上(介于1/1到2/3墙厚),钻孔必须斜穿过主漏水孔,严格控制钻孔深度,防止钻透墙体,注浆孔报废。 5、清洗 渗水量较大孔洞内的粉尘会自行冲洗干净。慢渗则分别在渗水面钻梅花孔。用清洗机冲洗灌浆孔,直至灌浆孔出水清澈则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6、安装注浆嘴 注浆嘴采用环压紧固原理。头部设有单向阀,可防止浆液在高压推挤下倒喷。环压膨胀部分用橡胶套管,直径13㎜,塞入孔径14㎜的注浆孔内,拧紧环压螺栓,压缩橡胶套管,使注浆嘴固定在注浆孔内,注浆嘴的单向阀要在0.4KN以上压力才能打开,因此注浆压力必须高于此数值。便携高压无气柱塞泵,重量为18㎏,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活塞上下运动,将液体增压到所需压力后机器停止工作,失压后继续工作。其工作程序为:将吸料管插入堵漏剂桶 → 接通电源→ 缓慢调整压力到最大 → 泵蓄压后,往注浆嘴内注堵漏剂→ 饱和后机械停止工作,注浆完成。 7、高压注浆 使用高压灌浆机试压,不得超过砼结构受压范围。向灌浆孔内灌注化学灌浆料。单孔逐一连续进行。当相邻孔开始出浆后,保持压力3~5分钟,即可停止本孔灌浆,改注相邻灌浆孔。待所有的孔都灌完后,回到先前第一个灌浆孔,再次灌浆以保证压力最大化。灌浆顺序则为由下向上;待所有的孔灌完后同样也是回到先前第一个灌浆孔回灌一次。 8、拆除及修补 在压力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再继续灌1~2分钟 既可结束灌浆,拆卸管路准备清洗。经检查无漏水现象时,卸下灌浆头,用1:2水泥砂浆等材料将孔补平抹光。 五、安全控制措施 1、遵守法律法规和地方有关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认真执行建筑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确保裂缝注浆修补过程的安全 2、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按照《建筑工程安全规程》组织施工,严格执行《建筑机械使用规程》、《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等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领导,安全员主要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对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的管理。 3、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交底制和奖罚制。每道工序施工前必须逐级进行安全交底,并落实到个人,反映在书面上。从事施工的各级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机械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无证上岗、酒后上岗,违章作业等现象的发生,由此造成事故的人员要追究当事人的直接责任。 4、严格遵照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规定的有关安全措施组织施工,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加强施工作业中的安全检查,确保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 5、高处裂缝需采用移动式施工用脚手架,施工用脚手架要可靠、安全,便于操作。 6、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现场用电必须有专人管理,严格遵守各项用电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非电工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用电设备。 7、施工现场按符合防火、防风、防触电、防坠落等安全规定及安全施工要求进行布置,并完善各种安全标识。 8、在搅拌浆液时必须通风良好,远离火源 。 9、在施工现场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带防护口罩,乳胶手套和眼镜,并严禁在现场进食。 10施工现场严禁烟火,并配备消防设备。 11停工休息后必须切断电源开关箱应锁上 。 参加单位 及人员 注册建造师(项目经理):(签字) 注:本表一式四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一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