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课程改革探索与反思
本文主要论述了对《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这一课程实施改革的必要性,并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相关经验作了总结。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课程改革实践反思《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属于机械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它主要研究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刀具工作原理、各类刀具的参数、结构及使用。在此之前,学生已有制图、公差、材料等专业基础课的知识储备,并将进一步学习机床、工艺等专业课程。所以,本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该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如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材料力学以及机械原理等),理论知识过于抽象,学生普遍感到:课程难懂,搞不清讲什么;拿到具体实物,分不清究竟是什么类型的刀具,有哪些作用。为此,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 谈谈在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课程改革方面的探索与反思。
一、改革的必要性
这学期我教授本系2011级3个班的刀具课程,学期之初,让学生做了这样一道心理测试题目:
如果你可以选择的话,你最喜欢坐在教室中的那一个位子? a.第一排正中央 b.教室的正中央 c.最后一排 d.离教师最远的角落
3个班共104名学生,选a的11人,占总人数11%;选b的57人,占55%;选c的17人,占16%;选d的19人,占18 %。 这样一道题目说明的是什么问题呢?
选择a,第一排正中央,代表学生是一个求知欲和学习意愿高的人。
选择b,教室的正中央,代表学生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影响他的学习情绪的人,他的读书动机是很不自主的,很容易受影响。 选择c,最后一排,代表学生的学习意愿其实也不算低,只是很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来做自己的事。如果有喜欢听的课程,他就会投入去听。如果老师的口音太重,听不懂也没兴趣,他就会做自己的事了。
选择d,离老师最远的角落,说明这个学生的学习意愿可以说是等于零。他不是很讨厌老师,而实在是很讨厌上课,所以只好坐在离老师最远的角落。
分析结果,b选项比重最大,而此选项的含义说明学生学习的主动兴趣并不大,cd选项也占了较大比重,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学习信心不足,对学习的兴趣也不是很高。如果课程本身内容枯燥,难度过大,教师授课形式单调的话,估计原本选b的学生也会义无反顾的加入到cd的行列。事实上我们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是有目共睹的,内因不主动,若又没有外因驱动的话,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
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授《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这一课程多年
的一名教师,我对自己的课程进行了思索:如何让学生爱学?如何让学生乐学?如何让学生优学?于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我对一些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的尝试。 二、改革内容与设想 1.教学理念改革
通过深入的专业剖析和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我对《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理念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 没有进行专业剖析的时候,课程只是课程,只要老师完成“教”的任务,学生完成“学”的任务,通过期末考试的环节,这门课程就算结束了。在这种肤浅的认识下,未曾深究过为什么机械类学生要开设这门课程?它在整个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据了何种地位?如何实施才能达到课程设置的目标?种种思维的混沌,导致了授课中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至于学生学了多少?学会了多少?对“人才培养”做出了什么贡献?从未考虑过。
通过专业剖析,根据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本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金属切削原理是工科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是培养现代机械工程技术人才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本课程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有了理论作指导,使得自己无论是制定教学计划还是实施教学方法,都有了明确的根基和方向,而不再是无源之水,无的放矢。 2.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中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即使是单调的工科课程,也可以
运用语言的变化赋予其生动。比如在讲解有关切屑的问题时,我先向学生说明:“要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在生活中常见,与切屑却有天壤之别。但能帮助我们记忆。”听了这些话学生们会很好奇。然后我说出“苹果、香蕉、菠萝”三种水果。水果和切屑又会有什么关系呢?我再指出要用它们的果皮模拟切屑,学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最后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指导学生填入知识点。这样一步步下来,学生的兴趣始终很高。在授课过程中,多运用一些拟人化的语言,举学生身边的例子,他们会感觉这课程不是遥不可及的天书,而是就在他的身边、他的生活中的知识。
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讲授之外,我还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生动大信息量的向学生传递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我学习,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明显发展。请有经验的实习教师参与到授课中来,会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课程考核改革
考核是为了“以考查学,以考促学”。考核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方法和手段。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设计为“开卷”。把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设计成需要归纳整理的问题,把平时课堂上讲过课本上却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设计到试卷中,把在实习生产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也添加进去,这样一份大容量而内容丰富的试卷,既给优秀的学生以发挥余地,又使程度相对较差的学生不至于无话可答。从学生的成
绩看,并未因“开卷”而出现人人高分的情况。成绩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学生也不那么惧怕考试了。 三、对教学改革的反思
在实际教学中,想要更好的实施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我觉得以下几点是必要的:
1.领导的支持与指导。院系领导作为教学的领导者和直接管理者,他们对于课程建设的高瞻远瞩、对于课程改革的支持肯定,无疑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和适时的指导作用。否则,教师个人有再多的想法,再强的能力,也只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2.教师个人的能力与魅力。教师是教学改革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其专业能力和个人魅力,直接影响到教学改革的进程与效果。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专于自己的专业,一方面涉猎要广,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做一名在学生中有口碑的教师。
3.学生学习氛围的建设与维持。一个班级的风气,对于身处其中的每个学生的影响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良好的班级风气,会对学生的学习、身心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我院“创新班”的成功范例就证明了这一点。
对于《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这门课程,鉴于它在机械类专业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鉴于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明显特点,鉴于它即枯燥又丰富的课程内容,能赋予它的评价及总结实在是太多太多。一线的教学,给我们研究课程,研究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契机,只要用心,我们一定能为学生的发展、自我的发展交出满意的答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