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此文件主要描述的是对该产品的视觉质量要求。为了明确油漆的技术要求,满足客户的需求,现针对油漆特作出技术要求。 二、范围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公司产品涂装的技术要求和安全卫生、漆膜检验。适用于一般用途的涂装。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1720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1723涂料粘度测定法、GB/T1726 涂料遮盖力测定法GB/T1732 、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GB/T173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651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T892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1444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T1024通风机铆焊件技术条件、JB/T6886通风机涂装技术条件 四、材料
4.1 每批待涂装的基材应有符合用户要求或图纸要求的材料。 4.2 每批待涂装的涂料和颜色应符合用户要求的类型和颜色。 4.3 所有使用的油漆和辅料必须为知名品牌并且是合格产品。 五、人员要求
5.1 从事油漆和喷涂作业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证件,作业人员必须要做到持证上岗。
5.2 应熟悉油漆和喷涂作业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及其控制措施,作业前应进行有害因素变识。
5.3所有机具的操作、材料的使用应按照制造商的使用和说明进行,并符合相关规定,不得擅自违规。
5.4 油漆与喷涂作业时还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安全规定。油漆作业前要将个人的防护用品佩戴规范。
5.5 .喷涂现场禁止明火,应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
56.6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安全防护措施和设备。 六、设备
6.1 喷漆设备采用空气辅助喷涂的方式喷涂。
6.2 喷漆所用的喷枪和喷头以及盛装油漆的器具必须是经过稀料清洗过,确保喷枪显金属本色,喷头及盛装油漆的器具无其他油漆残留和杂物残留。
6.3为了确保涂装质量,所使用的供气系统保证压缩空气是无水和无油的。 七、喷漆环境
7.1 喷漆温度应保持在5℃~35℃为宜,湿度在45%~65%±5%,风速在3.4~5.5m/s为宜,不得在雨雪大雾等天气恶劣的环境下作业。温度和相对湿度测量采用干湿度温度计测量。
7.2 保持作业为无尘环境。
7.3 油漆环境储存要求:远离热源、火源,温度在5℃~35℃为宜,安装有灭火器,且远离工作和生活区。 八、规范
在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作业。 九、喷漆前准备 9.1涂装前表面处理
9.1.1钢材表面必须除锈、除氧化层,等级应达到Sa2.5或St3级。。
9.1.2钢材表面必须清除油脂、污物、溶剂残渍和尘土,确保所有需要喷涂的表面干燥和清洁。
9.1.3如果有预涂的涂料存在,必须彻底完全打磨,并清除附着不牢的涂层。
9.1.4 除锈等级,钢板表面完全覆盖的是牢固轧制氧化皮,基本没有铁锈。清洁度等级,除锈后,用干净压缩空气或刷子清扫,钢表面剩下结合牢固的氧化皮和铁锈,呈油亮的金属光泽。
9.1.5 所有非加工金属表面均应涂漆,螺栓连接的零件及装配后油漆涂不到的表面应在装配前涂漆。
9.1.6涂层外观等级参照《表面涂料涂覆》GB4054-1983执行,涂层达到II级:一般表面装饰,平滑的表面,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美丽的外观。允许有微细的擦伤、轻微的刷纹及其他细小的缺陷。
9.1.7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调配油漆,在表面处理4个小时内进行施工,如果在海洋性的环境下,必须在表面处理2个小时内进行施工。 十、用漆组成
腻子:原子灰,腻子与固化剂的配比(重量比)为100∶2。 底漆:醇酸中灰底漆
面漆:醇酸磁漆(亚光飞机灰),配套X-6醇酸稀释剂,涂漆一遍,漆膜厚度湿膜60-80um,干膜30-60um。 十一、油漆施工
11.1喷枪移动和喷出量:底漆在120-180ml/s,气压在0.35-0.45MPa,喷幅1/2-1/3,工件与枪头保持在100-150mm之间,近似垂直喷涂面,走枪均匀,平稳。 11.2 通风机机壳内表面、架子内表面,底漆喷涂一次。
11.3 所有的零、部件涂漆前经表面处理后,应在4小时内喷涂面漆,如果出现锈迹,则需要重新除锈后再涂漆。
11.4钢板涂装件表面有明显的凹坑等缺陷,应用腻子填补。要求涂刮表面光滑、平整。每层腻子层厚度不超过0.5mm,干燥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十二、油漆检验
12.1 油漆厚度:油漆厚度是在油漆干膜状态下,用干膜厚测厚仪测量。需要测量多个点,最终平均值。
12.2 油漆附着力:涂层附着力为II级,各层测试方法如下:
12.2.1漆层附着力:用划格仪或用单面刀片(涂膜度0~60μm间隔1mm, 涂膜度60~120μm间隔2mm)划6条穿透底漆涂层的交叉切割线,角度为90°,切割边缘完全平滑,无一格脱落,再用胶带完全平贴在交叉切割线上,胶带超出网格20mm,在胶带贴上5min内,将胶带以尽可能接近60°的角度,在0.5~1.0s内平稳地撕胶带,在切口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但交叉切割面积受影响不能明显大于5%。 12.2.2腻子层附着力:用用单面刀片间隔3mm划6条穿透腻子涂层的交叉切割线,角度为90°,在切口交叉处和沿切口边缘有涂层脱落,但交叉切割面积受影响不能明显大于5%。
12.3 涂层表面质量
12.3.1外表面(包括一眼能看到得部位;频繁开闭部分的内侧;能从外面看得到的内部):涂层均匀、光滑、平整;无流挂、桔皮、缩孔、气泡、裂纹、渗色、漏涂、砂纸打磨痕迹、划伤等缺陷。 十三、油漆粘度
13.1 定义:就是液体在作用力的影响下,液体质点抵抗移动的能力,也就是油漆的稀稠程度。
13.2 测试方法:采用涂-4号粘度杯,以在25℃时,经过直径4毫米的孔洞,滴完100立方厘米油漆所需的时间(秒)来确定。
13.3 油漆粘度的影响:粘度大,涂漆的流平性不好,容易产生起皱,缩孔的现象;粘度过小,易产生流挂现象。
13.4,一般底漆的粘度为60-90秒,中涂漆的粘度在40-60秒,面漆的粘度控制在30-50秒。同时粘度根据气温和气候的变化也是在变化的,例如,冬季和夏季的粘度是不同的,冬季的粘度偏小,夏天的偏大 。
十四、施工中出现的病态及分析原因和处理方法 现病态 产生原因 处理方法 流挂 1.涂漆时,漆液太稀,粘度太小,喷漆粘度适中,喷涂时喷嘴直径略喷枪喷嘴直径过大,气压过小,大些,气压控制在4-5公斤力/平距离工件太近,喷枪移动速度太方厘米,距离工件在20厘米,不慢,喷涂太重叠 能太多重叠。 表面粗糙 1.油漆内含有颗粒太大 使用时对油漆进行过滤 2.喷枪或油漆器具不清洁,被涂喷涂前,对喷具进行擦洗干净,清工件表面有灰尘 除工件表面灰尘 3喷涂时没有按照喷涂工艺执行 按照喷涂工艺执行 慢干发粘 底漆不干过早喷下道漆 要等到底漆彻底干透后方可进行下道漆。 被涂表面不干净,存在油污、蜡喷涂前对工件一定擦拭干净。 质或盐分等污渍 漆膜太厚,氧化聚合限于表面,掌握尤为的使用黏度,漆膜不宜太是内层长期得不到干燥机会 厚,底漆不干不得涂中漆或面漆。 天气太冷,空气不流通,使氧化天气骤冷时,不要急于涂漆,应先聚合物速度降低,漆膜的干燥时在油漆中加适量的催干剂,充分搅间长,导致发粘 拌后再进行涂漆。 失光 工件表面粗糙,有光漆加涂无光加强被涂工件表面处理,发挥有光漆 漆作用 天气冷,气温低,干燥慢 提高施工场地温度,适当加入催干剂 稀释剂过多,冲淡光漆作用 稀释剂加入后,应保持油漆的粘度,涂漆粘度为30-50秒, 发白 施工场地相对湿度过大 控制施工现场的相对湿度在65±5% 溶剂使用不当 低沸点的稀释剂溶剂内加入适量的防潮剂进行调节。 针孔 油漆中含有水分,空气中含有灰油漆喷涂时一定要经过油水分离尘 器分离后使用。并要排除空气中的灰尘,保证施工现场干净 溶剂选择不当,用量太多,挥发控制溶剂的用量,施工场地温度不太快 宜过高(一般在25度左右) 施工不当,腻子层不光滑,底漆腻子必须干燥后静打磨后光滑涂不干,急喷面漆 面漆,待底漆彻底干燥后在涂面漆 收缩 光滑漆膜表面涂有较稀的油漆 每加一道面漆都必须对底面彻底打磨成无光表面后,才可以进行涂漆漆液不能太稀 脱漆后的工件,蜡质未彻底清除 可以用乙醇丁醇擦表面数次 工件表面有油污现象 清除工件表面的油污 起泡 底层不干 对底层上刮腻子或底漆必须彻底干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涂漆 工件表面有水分 擦拭工件表面的水分 施工现场湿度过大 控制现场的湿度在6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