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3+5工作法

2023-05-19 来源:爱go旅游网


陇南市围绕“六大目标”落实“六项措施”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陇南市围绕“形成权责明晰、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设臵合理、覆盖全面的组织体系,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队伍体系,相互配套、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特色鲜明、带动有效的示范体系,坚实稳定、保障有力的保障体系”六大目标,采取“六项措施”,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一是以推进科学化管理为重点,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执行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管理方式,整合市县党建网、陇南市“民情互通车”、“活力陇南”官方微博、乡村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建设陇南市基层党建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市县和乡村及基层党员干部信息直连互通,做到工作部署直接传达到基层,进展情况直接掌握到基层,各项工作措施真正落实到基层。制定《县区委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和《关于建立健全乡镇党委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健全完善基层党建责任考核体系,建立“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建立基层党建工作巡查制度,强化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

二是以设置网络化组织为重点,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优化机关党组织设臵,在市县大系统、大单位探索设立党委或党工委,探索推行依托教育、民政等职能部门建立教育党工委、社会组织党工委,着力解决部分行业党建工作管理缺位、脱档等问题。优化农村党组织设臵,大力推行“支部加协会”模式,依托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建立产业型党组织。探索强村带弱村联建、村居联建、涉农部门与村联建等方式建立联合型党组织。积极在外出务工经商党员较为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优化社区党组织设臵,采取“支部建在小区”、“支部建在市场”、“支部建在项目建设地”、“社区与驻地单位联建”等方式建立党组织,强化党组织对党员的有效管理,提高党组织服务社区党员群众的能力。积极推行社区党组织“大工委制”或“兼职委员制”,统筹开展区域内各项党建工作。加大“两新”党组织组建力度,到2012年底,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提高到30%

以上,社会组织的党组织组建率提高到60%以上。加大中小学校党组织组建力度,到2012年底,全市中小学校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

三是以建设优质化队伍为重点,提升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强化选拔培养,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教育培训,严格管理监督,切实提高乡村干部的能力素质。特别加强藏区乡村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市委组织部举办专题培训班,对全市195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和乡镇长进行集中培训,各县区争取年内对乡镇干部轮训一遍。制定村干部管理监督及考核办法,按照“一定三有”要求,落实“双承诺双评议”制度,推行“绩效报酬”,对作用发挥不明显、群众意见较大的村干部及时予以调整。市、县区委组织部分别制定村干部培训规划,建立市级示范培训、县区全面轮训、乡镇“菜单”式调训的三级培训体系。市级每年对村干部的培训面不低于1/3,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县区每年对村干部轮训一遍,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制定发展党员规划,实施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工程和基层党员增强党性、提高能力“双育”计划,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提高党员致富带富能力。开设“网上党校”、“党员论坛”、“空中课堂”、“党员信箱”等,使党员突破时空限制,及时参加组织活动。建立市、县组织部门受理党员、党代表反映情况和社情民意的机制。探索重大决策征求党员意见的做法,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推行党员目标承诺、党员星级管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示范岗、志愿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励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实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以建立规范化制度为重点,提升基层组织的运行能力。在创造性地推行“文建明工作法”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基础上,大力推行“3+5”工作法,提高乡村党组织民主管理水平。在县乡重点推行“

情直访、民意直通、民事直办”工作法。坚持民

情直访,每个乡镇干部包一个村联系8户普通群众,每周至少驻村工作两天,通过走访群众、座谈交流,广泛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做到民意直通,在县乡设立民情直通电话和信箱平台,将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的手机号码告知农村党员群众,及时受理群众的来电、来信、来访;实现民事直办,在乡镇设立便民服务大厅,在村建立便民服务站,归纳整理群众需要在乡村办理的各项事务,提高办事效率。乡村

社区建立民情联席会、落实民情责任区和责任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办理。在农村重点推行“事前公告制、定事合议制、

事定承诺制、事中监督制、事后评议制”工作

法。坚持事前公告制,乡村党组织对党的惠民政策、重大工作事项提前向农村党员群众公告,让大家知晓;坚持定事合议制,重大事项决策通过“两委”联席会、党员群众代表会共同商议决定;坚持事定承诺制,对商议决定的事项向党员群众做出公开承诺,明确事项内容、完成时限和完成标准;坚持事中监督制,聘请村级组织监督代表,对承诺事项进行全程监督;坚持事后评议制,对承诺事项办完后,组织党员群众进行民主评议。每个县区选择一个社区推广“12345”工作法,提高社区党组织社会管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

五是以培育示范化点带为重点,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带动能力。在全市开展以“培育党建品牌、展示工作亮点、促进跨越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力争每个县区有5-10个党建工作亮点、市直各党(工)委都有2-5个党建工作亮点,每个乡镇创建3个基层党建示范点,公路主干线创建基层党建示范带,点带结合,示范带动,促进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上水平。实施后进村党建提升工程,采取向后进村选派党组织第一书记的方式,加强后进村村级班子建设。通过党员领导干部联系、选派大学生村官、党建资金支持以及“联村联户”行动中部门包村帮扶等措施,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确保后进村整顿工作取得实效。

六是以构建多元化保障为重点,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保障能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力量,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县区组织部门,配齐配强乡镇党委专职组织干事,选派3396名市县机关后备党员干部到195个乡镇和3201个村担任党建指导员。加大基层党建工作投入,县区设立基层党建基金,按每村每个社区每年不低于5000元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并视财力逐年增长。多渠道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工作经费问题。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帮助加强组织建设。继续采取部门帮建、项目带动、财政补助的办法,开展老旧活动场所升级改造,新建活动场所完善达标,增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功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