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动态及分析 巴方承担30%的研制任务。2007年9 院民用航天预研项目“小卫星固 我国第一家卫星运营公司 成立 月19日,卫星在中国太原卫星发射 液混合动力系统技术研究”关键 中心发射并成功人轨,9月22日首次 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了国 获取了对地观测图像。国土资源部 防科工委的验收评审。2007年1 2月25日,中国直 成为资源02B星的主用户。 综合性能优良的姿态和轨道 播卫星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京举 目前,中巴两国合作开发的 控制动力系统是小卫星的重要组 行,这标志着以中国直播卫星有限 第二代地球资源卫星——中巴资 成部分。传统的液体姿态和轨道 公司为平台进行中国境内卫星运营 源卫星03、O4星的研制工作进展顺 控制动力系统因其系统复杂、体 0年发射,现有卫 积相对庞大而不适用于有效载荷 行业整合顺利完成。中国直播卫星 利,03星将在201有限公司整合了中国卫星通信集团 星发展计划可保障资源卫星数据未 相对较小的小卫星;固体姿态和 公司、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和中 来9—10年的连续稳定服务。国东方通信卫星有限公司旗下所有 轨道控制发动机虽然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但因其燃烧不可控而 与卫星相关的资产、业务和团队, 成为了我国境内惟一一家卫星运营 公司。该公司统一管理和运营“中 卫”一号、“鑫诺”一号、“鑫 “嫦娥”一号卫星长期运行 导致推力难以调节,这与小卫星 管理协议签订 机动灵活的特点不相匹配。近些 年发展起来的固液混合动力系 2007年12月17日,国防科工 统,以其推力可调范围宽、燃料 诺”三号、“中星”6B 4颗在轨卫 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北京航天飞 安全性能好、系统结构较为简单 星和多颗在建卫星。该公司的成立 行控制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 等特点,在小卫星上具有广阔的 对于推进我国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 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国 应用前景。开展该项目的研究, 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促进卫星产业 家天文台四方正式签订了“嫦娥”链各重要环节的良l生互动,进而打 一对丰富我国航天动力系统的种 号卫星长期运行管理协议。在 类,拓展航天动力系统的应用领 “嫦娥”一号卫星长达一年的运行 域,提高我国航天技术的整体水 造具有一定规模的卫星产业体系具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寿命里,有关各方的职责及管理内 平和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容得到严格明确。根据管理协议及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星 交付运行 管理细则:工程总体负责协调各 方参加卫星长期管理任务,审批 卫星重大状态调整,确定重要试 “风云”三号卫星将于 2008年5月发射 据悉,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 经过两个多月的卫星平台在 验的安排;测控系统主要负责组 轨测试、有效载荷在轨测试和状 织实施卫星长期管理期间的飞行 卫星“风云”三号01星将于2008 态调整及数据应用评价等工作, 控制、遥测监视、遥控注入等工 年5月上中旬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2008年1月24日,中巴地球资源卫 作;地面应用系统主要负责制定 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 星02B星由生产试验部门正式交付 科学试验计划,接收和处理科学 射升空。按计划,卫星将在3月上 给中国、巴西两国用户使用。卫 数据;卫星系统主要负责提供技 旬出厂。 星交付使用后,将接替于2003年 术支持,协助监视卫星状态。“风云”三号卫星是列入国 家“九五”型号研制计划的我国 发射的02星,实现资源系列卫星 的连续稳定运行。 小卫星固液混合动力系统 技术取得突破 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分两个批 次发展。原计划01批发射2颗试验 试用星,02批发射6颗业务星, 2004年,中巴两国正式签署补 充合作协议,启动资源02B星研制 工作,中方承担70%的研制任务, 中国航天科工动力技术研究 连续运行 ̄1]2020年,0 1批卫星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