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要点分析

2023-05-19 来源:爱go旅游网
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要点分析

新课标下要求初中语文教师重点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成长,多角度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练习,让学生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不断养成良好的阅读技巧。主题阅读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对提升阅读教学效果、提升学生阅读效率的教学手段,主要实践方式为教师按照不同主题选择相应读物,根据该主题让学生参与开放性的教学和练习。这种模式下的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阅读学习状态,并高效完成阅读目标。和过去课堂阅读教学模式不同的是,主题阅读教学模式在锻炼学生独立阅读和学习能力上效果显著,初中语文教师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价值。

一、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1、确定主题

主题阅读教学模式最为基础的一个步骤是正式教学前,教师首先要告知学生本节课程重点研究的主题,让学生意识到接下来学习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所展开,要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时有一定的目标。在把握主题思想的情况下,学生才能独立发现各篇文章之间的联系,才有可能树立起连贯性思维。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会设置引言,这个引言往往就是本单元所有文章共有的特色。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这个引言引导学生确定这个单元文章的主题,然后在开展单元内文章教学时,再指导学生分析文章,从文章中寻找迎合了单元引言的字、词、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把握本课学习主题。

部编版初中教材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主题,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的教材中,第一单元为“四季美景,”第二单元为“至爱亲情,”第三单元则是“学习生活”......在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不能忽略每个单元的特定主题。以“四季美景”这个单元为例,正式教学中,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这个主题,这个主题简单易懂教师告诉学:“本单元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对不同季节具有的美景进行描述,从而反映出作者的一些情感。”经过教师对主题的讲解,学生在阅读这个单

元的《济南的冬天》、《春》等文章时便会有意识地朝着景色描写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进行研究。所以在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最开始就确定好课堂研究的主题,并告诉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文本阅读,这样学生在以后面对同类型的写景文章时也会想到写景类文章主要就包括景色内容与作者情感这两个部分。

2、选择重点教学案例

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好处在于,学生在明确单元主题后教师会重点开展某一篇文章的教学,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借助该文章让学生基本把握其他同类型文章如何阅读。基于主题,教师选择内容最为丰富、文学价值最为突出的一篇文章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与阅读方式,从而使用这类技巧阅读主题下的其他文章。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包括《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大雁归来》这四篇文章,这四篇文章统统围绕“科技之光”这个主题。这几篇文章内容都表现出“科学性”这个特点,从不同的自然现象上发现科学与自然的联系。在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大自然的语言》作为重点教学案例,借助本篇文章向学生传授一下说明文、科普文的阅读技巧。

3、主题比较

主题阅读将不同的文章划分成一个一个的板块供学生学习,这个板块中的所有文章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主题就像是这一系列文章中的葡萄藤,而板块中的每一篇文章就像是葡萄藤上串着的一串串葡萄,虽然上大体相似,但实际上还是存在一些差异。这也就是说主题板块中的文章都紧紧围绕着同一个主题,但是在表达形式、写作手法等内容上还是会有所不同。正因如此,在实施主题阅读教学模式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每篇文章的主题,还要让学生学会将主题文章放在一起,发现文章之间存在的差异。这种做法可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技能。

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民风民俗”的教学为例,本单元含有《社戏》、《安塞腰鼓》、《庆祝旧历元旦》、《春酒》这四篇文章。就以《社戏》和《安塞腰鼓》来说,两篇文章都围绕了不同地域上特有的民风民俗进行描写,

为向读者展示不同的民俗文化。但两篇文章蕴含的感情、作者笔触等有明显差异。《社戏》中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表现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等优秀品质,表现了自己对美好儿童生活的向往和怀念,社戏是文章的线索。而《安塞腰鼓》则重点表现了这一“绝活儿”的舞姿和鼓声,以此表现陕北人民的元气和神魄,笔触热烈、豪放。这样的对比阅读使得主题阅读更加全面,学生能够掌握更为丰富的阅读技巧和方法,阅读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4、主题延伸

主题阅读不应该局限于教材,还要积极开展同类型文章的延伸阅读,在阅读大量文章的过程中学生视野得到开阔,知识积累才会越来越丰富。主题延伸需要教师指导,为了保证延伸阅读的教学价值,教师需要从教材内容出发,选择和教材有所联系的文章,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在阅读课外文章时运用自己所学技巧,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课外阅读不能局限于教材,教师可利用身边的语文资源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目。

以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想象之翼”这篇课文为例,本单元出现了《安徒生童话》中的一篇文章《皇帝的新装》,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告诉学生一些道理。在要求学生进行延伸阅读时,教师可推荐《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这两篇文章。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主题阅读要求,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这几篇文章具有怎样的共同点,读完文章以后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你觉得最有意思、最喜欢的文章是哪一篇。然后组织所有学生共同讨论问题,分享内心感受,甚至于还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课外阅读时的心情,这样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写作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二、开展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1、明确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多多阅读是阅读教学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读的文章多了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技巧。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激发学生课内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两者联系密切,互相影响。

2、把握师生关系

高质量的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离不开教师指导,教师需要积极为学生营造舒适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积极阐述自己的阅读想法,若是发现学生阅读思路出现偏差则要第一时间给出指导,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顺利展现个人主体地位。

主题阅读教学模作为一种比较高效的阅读教学手段,值得初中语文教师广泛应用。在实施这个教学方法时,教师首先需要明确主题,然后选择主题内某一篇文章进行重点教学,接着引导学生发现主题下各篇文章的不同点,最后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广泛而有技巧性的阅读可以使学生逐渐提高阅读效率,并形成自己系统化的阅读方法体系。使用主题阅读教学模式对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很有帮助,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值得教师借鉴并推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