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体育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优秀运动员都是高校学生,科学有效进行体育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本论文主要从高校体育训练发展现状、高校体育训练存在问题,高校体育训练解决措施进行阐述高校体育训练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希望为研究高校体育训练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体育训练;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高校体育训练发展现状
1.1高校领导对于体育训练政策落实不到位
由于缺少相关经验及人才,使得各高校对于上级出台的各种体育训练方面的政策有着各种不同的解读,并因此展开自己的应对措施,从而导致各高校体育训练发展参差不齐。大多数高校都对政策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解读,并结合自身状况对学生采取相关的训练。但训练效果究竟如何,却并不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只是以完成训练为最终目标。这样的话,就无法检验训练是否真正提高了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从而无法达到不断纠错不断进步的地步,而只是单纯沦为学校应付上级政策的手段。少数在体育方面有优势的院校,会合理的分析政策,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检验论证方法,并大力执行,从而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有一些高校仍保留着旧的思维,单纯以学生成绩为评定标准,不重视体育训练,对上级政策阴奉阳违,最终当然无法提升学生体育素质。
1.2 相关经费以及人才的缺失
目前国内的体育的建设尚处于初步阶段,想关政策并不成熟。领导部门关于体育设施建设及体育人才培养的规划也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经费的投入尚不能满足需求。因此便出现了,人才极度匮乏,设施老旧而不能得到及时更新的状况,而这也是目前高校中制约体育训练的发展的一大问题。这个问题无法得到立即的解决,这是目前的社会阶段所决定的,只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不断得到
发展,人们意识发生改变,体育受到人们确切关心时方可使这一问题得到较大改善。
1.3 人们对于体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我国人民历来对于体育的重视较轻,文人在古今都受到尊重,而对于体育事业的相关人才则十分轻视。这是我们的社会文化及制度所决定的。当文化课的成绩能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时,不会有太多人将精力放到体育训练上。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迫切希望学生能在学业上有所作为,而并不关心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而学生自己无论是对社会现状有清醒的认识,还是受到学校及家长的压力,也都会将几乎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
2体育运动训练中的问题分析
运动训练的教学内容是由训练教师所制定目标而定的,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而总体化的训练,由于学生水平层次不齐,在进行指定训计划过程中,多数使用传统的训练模式,只有体能和技术的训练,在长期的观察之后,发现这种训练模式下的训练效果不尽人意,学生只能拥有较强的体能和专业的技术,但是在综合素质上却质量不行,主要是在运动训练中,不同的教师对于其他综合素质没有认识,不同专业体育教师在运动训练中的教学目标的认识不同,出现了侧重点不同、教学内容不一致性等弊端,这种弊端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对贯彻体育训练思想的不一致性。运动训练时作为提升运动员水平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做好了体育运动训练能够对于学生的训练不断增强,在长期的体育训练工作中发现多数运动训练不科学,学生在长期接受不科学的训练,直接导致训练水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不科学的运动训练会使得学生对于运动训练的热情大大降低,甚至会出现训练损伤意外的发生,因此,必须在运动训练中需要进行改革,做好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改革,树立起科学训练教学的目标,切实保证训练的科学化,使得今后在运动训练中能够提升训练效果。
3高校体育训练解决措施
3.1增添新兴项目,促进训练项目多元发展
高校体育训练项目的发展现状反映出高校体育训练项目的传统性,亟需增添新兴项目。从运动项目角度来说,增添新兴体育项目、弘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民办高校体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网球、棒球、橄榄球、极限飞盘、攀岩、户外拓展以及高尔夫球等新兴项目给高校体育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舞龙、舞狮、武术套路以及广东民俗体育项目等传统项目的融入使得高校体育训练项目更加多样。除此之外,富有地域特色的水上运动项目以及山地运动项目也可以因学校的地域进行合理规划,以促进训练项目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3.2丰富训练手段,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传统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制约运动项目发展的同时,也打击了学生参与运动训练的积极性; 这就需要广东省民办高校的教师要转变训练理念,经常参加专项培训以及教练员培训班,积极学习借鉴运动队或者国外先进的训练理论和方法。牙买加田径训练方法、美国篮球训练方法、欧洲足球训练方法以及国内各专业队先进的训练手段和科学的训练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训练水平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调整训练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丰富体育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
3.3强化训练管理,提升学校体育管理水平
高校体育训练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学校领导与体育管理部门联合制定相关制度。体育训练管理制度的制定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运动队管理制度,二是教师( 教练员) 管理制度,三是学生( 运动员) 管理制度。运动队管理制度应从团队精神、学校利益以及运动项目特点三个方面着手,根据学校运动队的现实状况和运动项目特色探索出符合运动队发展的管理制度; 教师管理制度应该给教师的训练补贴、奖励绩效以及职称晋升直接挂钩,激励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训练中,提升运动队的训练水平; 学生管理制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团队意识,提高为校争光的思想意识。从而对运动队、教师、学生等进行有效管理,调动教师执教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提升学校体育训练管理水平。
总之,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所出现的问题多数是学生自身态度和训练方式不科学所造成的,因此,在未来的体育训练过程前期,教师需要做好学生对于训练的正确认知,学生只有端正态度进行体育训练,才能避免在训练中的开小差等现象,进而提升体育训练的效果,教师方面也需要不断地设置科学的训练计划,与学生一起努力将体育训练中的问题解决,促进我国的体育训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探析民办高校体育教师面临的困境与自我发展 [J]. 陆颖. 当代体育科技. 2015(17)
[2]重视运动队的建设,打造民校体育特色——广东培正学院建设运动队的实证探索 [J]. 赖锦松.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8(04)
[3]新时期对高校体育发展的主旋律-体育社团的对策研究——以西安市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 [J]. 程玉柱,王宁,郑小龙,赵千.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20)
[4]陕西省民办高校体育资源的SOWT分析及发展对策 [J]. 李养丽,崔昌水. 考试周刊. 2014(95)
[5]漫谈学校的业余体育训练 [J]. 吴堂华. 体育教学与训练. 1986(02)
[6]我国民办高校体育发展方向的研究 [J]. 杨慧博. 体育风尚. 2018(02)
[7]民办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困境与对策分析 [J]. 单平.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20)
[8]湖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研究 [J]. 董波. 体育风尚. 2018(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