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剖析】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考点,考查“分析综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什么是思路?什么是结构?
思路是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思维活动的轨迹。通常有一个从发散到集合,从模糊到清晰,从杂乱到有序的过程。最后落实到文章里,读者能看到、感受到的,常常体现为一种线索和写作顺序。
思路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的,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外乎三种: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和逻辑关系。因此,写记叙文以时间先后为序,因为事情发生总有先有后;写游记常以游踪(空间方位)为线索,因为游览总是从甲地再到乙地。思路又是作者头脑反应的产物,因为客观事物本身总是多侧面的,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结果,因此形成的思路也就不同。把握作者思路,便于快速整体把握文章。
结构是就文章的表现形式来说的,是思路的归宿,表现为文章的骨架。我们常说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统领(总领)、收束(总结)、伏笔(铺垫)、过渡、照应(呼应)、等等,就是文章结构的内容。分析文章结构,便于透彻理解文章中心。
思路和结构有何联系和区别?
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关系密切:结构是外显的思路,思路是内化的结构。思路是谋篇,结构是布局;思路是内隐的,结构是外显的。从这种意义上说,愚以为《考试大纲》的表述并不科学,似乎改成“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
更为准确。因为,任何一篇文章,都应该是先有思路,再有结构。
该考点命题题型有何特点?
从大量的高考真题中我们可以发现:“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虽然有必然的密切的联系,但高考命题实际上相对独立:
“把握文章思路”多与“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两个考点相结合,常常是围绕文章主旨、行文线索、中心话题,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着眼于部分(词、句、段、层)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篇)之间的关系,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去分析作者某种表达的作用和好处,去分析作者“谋篇”的动机和效果,内隐性、主观性较强。
“分析文章结构”多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两个考点相结合,通过归纳内容、概括中心、分析作者观点态度去分析文章结构。常常着眼于文章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组合方式、结构特征及某种结构安排的技巧和作用,外显性、客观性较重。从这种意义上说,把握文章思路应该比分析文章结构更难一些,需要考生认真对待。
思路如何把握?结构怎样分析?
把握文章思路,多从文章整体出发分析梳理。文章思路内隐性强,不像结构那样显豁,常常需要考生从立意选材、谋篇布局、手法运用等方面深入分析,认真揣摩作者的表达意图和表现手法,这样才能把握到位。分析结构,需要依据文本特征,瞻前顾后,深入思考,透彻理解文章各部分在全篇中的作用。这样才能分析准确。
比如,'08高考全国卷Ⅰ的文学作品阅读《阳关古道苍凉美》是一篇抒情散文,写作者探访阳关的一次经历和感受。整体把握,从题目可知重点表现的是阳关古道的苍凉之美。全文采用“总—分”结构模式。第一段总领全文,提出两个问题:1、阳关在哪里?2、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第2段回答第一个问题,第3—6段回答第二个问题。其中,第3、4段按空间顺序(去阳关道上
—在阳关古城)写作者的所见所闻(第3段写所见:阳关有了绿色海洋——林带;第4段侧重写所闻——旅伴介绍:“阳关古城……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第5、6段按时间顺序(从古到今)重点写作者的所思所想:第5段写昔日阳关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第6段写今日阳关则给人无限欣喜和希望。综上所述,作者按照层层深入的逻辑思路,采用总分式结构,由表(方位)及里(历史和现状),从而突出歌颂阳关发生天翻地覆的历史巨变的主题。
再如:'08高考全国卷Ⅱ的科技文阅读《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摘编)是一篇社科文,论述的对象是明代白银货币化。采用的是先分后总的结构模式:第1段和第2段分别论述明代白银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货币化的过程,第3段则论述明代白银货币化的重大社会意义:经济模式转型导致社会转型,主动走向世界导致经济全球化。
又如,海南宁夏卷的实用类文本《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属人物传记节选。文章首段总评盛宣怀其人其事,然后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盛宣怀在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1895年秋和1896年春三个时期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属总分结构。
【真题回放】('06—'08三年考题)
一、“把握文章思路”类
<一>直接分析、梳理思路型。开门见山,直击考点(共3题):
1、08湖北卷19.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2、08重庆卷15.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3、06重庆卷16.文章以“说村落”为标题,就文章构思而言,作者对“村落”是如何“说”开去的?
<二>内容、思路结合分析型。归纳内容要先理清整体思路(共6题选三): 4、08安徽卷14.文章第二段从哪三个方面表现“觉得我一个人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请简要说明。
5、07江西卷16.从全文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泰山很大”的?请加以归纳。
6、06广东卷15.本文具体描写了夕照中的许多事物,请按空间位置分类列出。
<三>作用、好处分析型。从文章表达效果的角度去分析(共10题选三):
7、08全国卷Ⅰ17.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8、07湖北卷17.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9、06江苏卷15.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四>意图、目的分析型。以“为什么”设问,从写作意图和写作目的的角度去分析(共7题选三):
10、08全国卷Ⅱ16.作者为什么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
11、07安徽卷15.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
12、06江西卷16.作者写秋天的落叶,为什么要联系孩子和老人来写? <五>理由解说、阐释型。先亮明观点,再陈述理由(共2题): 13、07重庆卷18.文章第三段中写三峡移民告别时“相拥而泣”、临行前“磕头祭拜”,第四段又写“中国人固守家园,终老一生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写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
14、06辽宁卷21.请概括本文的主旨。作者在展现这一主旨时,行文上有何特点?请赏析。
<六>写作手法分析型。从表达方式、写作特色和艺术表现手法等角度来间接把握思路(共3题):
15、08辽宁卷17.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
16、08山东卷文学类22.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本文,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17、08福建卷13.文章表现了怎样的感情?请从作品的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七>客观判断正误型。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从把握思路、分析结构的角度综合设题(加着重号的内容体现了对本考点的考查)(共2题)
17、08上海卷10.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E.本文从死亡开始由近及远倒叙有关曾祖母的记忆,深具感人的艺术魅力。 ....F.本文首尾呼应,点面结合,通过曾祖母成功地塑造了农村老人群体形象。 .........18、08江苏卷论述类文本1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纯朴的嗜血者”这一论题,结合李逵的所作所为,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了深人细致的论述。 ....
B.通过探讨嗜血者既让人恐惧又让人困惑的特质,文章由对李逵这一形象.的分析递进到对粱山好汉嗜血行为的反思。 .......
C.李逵既嫉恶如仇,又往往不讲是非曲直;既看不惯以强凌弱,又常常不分对象大肆杀戮。这是作者所要着力分析的矛盾。 .........
D.在一个不怜惜生命的人眼里,许多正常人难以理解的血腥行为就会变得自然和正常。这是作者最终提出的观点。 .........
二、“分析文章结构”类
<一>直接分析结构型。开门见山,直击考点(共3题):
1、08江西卷17. 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2、07四川卷16.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结合原文简要回答。
3、07重庆卷16.梳理文章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
(2)“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二>结构、内容结合分析型。分析结构从内容的分析和归纳入手(共1题):
4、06北京卷20.本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书虫”形象。你认为第一段和第二段对“书虫”的描写各有什么侧重?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三>关键词、句作用分析型。牵一发而动全身(共6题选三):
5、08山东卷19. “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6、07 江西卷17.“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7、 06上海卷 12.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 <四>段落划分、段意概括型.(共4题选三)
8、08湖南卷20.本文可分为三大部分,(1)~(3)为第一部分,(4)~(5)为第二部分,(6)为第三部分。请分别从每个部分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词语(每处2个字),概括出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9、07 安徽卷14.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 10、06全国卷Ⅱ16.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
14、<五>文本特征分析型。(共2题)
11、07山东卷实用文本19.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12、07山东卷实用文本20.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六>综合赏析型。(共2题)
13、07年湖南卷21.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4分)
(3)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
14、06年湖南卷20、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6分)
⑴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
【考点预测】
历年高考总的命题原则是“稳中求变,变中求稳”。目前尚未进入新课改的地区,受新课改的影响,命题处于过渡阶段。但总的趋势,是要向新课改地区的命题靠拢。
因此,2009年现代文命题的总趋势,科技文选材依然要兼顾自科文和社科文,且有向社科文倾斜的倾向,选文依然要突出关乎国计民生的内容,结合社会热点,突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考生备考时,要适当关
注诸如食品安全、金融危机、宇宙探索、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绿色经济以及民族文化、传统艺术传承等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问题。
实用类阅读文本的选材,除近两年出现过的人物访谈、传记、科学家观察手记(调查报告)、新闻特写、人物通讯外,社科论文、自科论文、文学评论等会相继出现在今后的命题中。08年试题已初现这方面的端倪。如:广东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用了美国作家刘易斯·托马斯写的科普类文章《绝妙的错误》;湖南卷选用了朱光潜的美学论文《谈静》。
文学类读本的选材,除保留传统节目——现当代名家的散文名篇外,外国名家散文、中外名家的小说乃至戏剧、诗歌,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今后的试卷中,这是一个趋势。因为新课标各种版本的教材选材是显而易见的,高考改革则是时代的必然。08年高考小说文本的考查就由去年的2篇增加到今年的4篇,并且有三篇是外国小说。
该考点的考查题型,除“真题回放”部分一一列举的外,愚以为2009年高考的命题趋向:①会更充分的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特别重视对文学体裁和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的考查;②和湖南卷连续多年从结构特征及谋篇布局技巧等角度综合赏析文章的题型类似,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结合新课标对“探究”能力的考查,综合赏析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特征以及谋篇布局技巧一类的题型会不断涌现。
【应试技巧】
<一>了解一些文章写作和文学创作原理的基本常识十分必要。
庖丁解牛,首先要知道牛长的什么样子。无论是四大实用类文章,还是四大文学作品,作者写作的目的,都是要告诉读者一定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从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表情达意,作者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然后再将思路体现在行文中,体现在结构上。小到一个词、一句话,大到一个段落、一个层次;小到一种修辞、一种表达方式,大到一种写作方法,艺术手法等等,其目的只有一个:更好的表达思想感情,更易于读者理解接受!
具体到本考点,思路往往体现为一种写作顺序,或时间(顺叙、倒叙、插叙、补叙),或空间(方向:东西南北中;位置:前后左右内外),或逻辑(并列、递进、归纳、演绎);而结构有并且只有两种:并列(有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变体,其中“分”是文章主体,横向展开阐述,有人称其为“切西瓜法”)、递进(纵向拓展,层层深入)。这是由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决定的:不是横向展开,就是纵向深入,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二>整体把握、读懂文本是关键
许多考生在考场上(其实这习惯是平时养成的)面对阅读题时,常常这样认为:文章读不懂没关系,只要把题答对就行。于是将文章仓仓促促浏览一遍,甚至不屑一读,而将大量时间投入到解题过程中。殊不知文章读不懂,想高质量答对题是根本不可能的!正确的思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舍得花时间、下功夫把文章读懂,答题时才能势如破竹,节节胜利。读文章时一定要先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主旨和手法,这很关键。整体把握正确,则方向对头,快速高效,正确解题不成问题;整体把握失误,方向错了,则南辕北辙。耗时费力,徒劳无益。
<三>洞悉命题规律,正确理解命题人的意图是前提
思路和结构,属于文章的外在形式。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从上文的“真题回放”可以看出,直接考查考点的考题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将结构和内容或思路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或分析结构需从概括内容入手,或把握思路需从分析内容和写法着眼,侧重点不同,着眼点不同,命题形式、考查重点自然不同。这就
需要考生审时度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大量高考真题的比较,真正掌握某种题型的特征,正确理解命题人的意图,审淸题意,扣题作答。
<四>理清思路,选好角度,找到正确、快速解题的突破口。
“真题回放”中有不少题目是通过文本中的一个词、一句话来设题的。其特征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答题时,考生就要选好突破口,抓住关键要素,这样才能克敌制胜,势如破竹。比如,一篇文章的主旨句(中心句)可在开头,可在中间,也可在结尾。在开头的总领下文,这往往成为快速把握文章思路和结构的总纲。像08年四川卷的科技文《煤是怎样变成油的》即此类。再如,过渡句常常出现在文章内容发生转折的地方,起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位置在文章中间,由此连接起来的两个部分,常出现内容上的话题转换,手法上的正反对比、结构上的层层深入等,据此也可快速作答。又如 06上海卷 12题,要求评析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显而易见,文章开篇的作用,常常是统领全篇,引出下文;而结尾则常常是照应前文,再次点题,深化中心。
<五>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是行之有效的得分秘籍 1、分析文章结构的技巧:
①看文体特征。不同文体,结构不同。如新闻结构五要素、记叙文的记叙顺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散文的线索、小说以及戏剧的情节结构等,都可以帮助我们从文章的体裁上快速找到分析结构的依据,进而弄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②看关键句子。一是中心句。段落的中心句是该段的总纲,文章的中心句直接就是文章的主旨。如果文章或段落有中心句,首先必须抓住、找准中心句。这样就等于抓住了段落或篇章的“纲”。一是体现文章思路或结构的重要语句,分两种。一种是总领或总结性的,分别位于段落或篇章的首尾,作用是或领起(总领)下文,或收束(总结)上文。另一种是起承接过渡作用的,或紧承上文,开启下文;或与上下文的某一句或某一段遥相呼应。对下文来说是伏笔,是铺垫;
对上文来说是照应,是呼应。
③看重点词语。一是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能表明文章中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基本关系,比如“于是”“从而”表承接关系,“但是”“然而”“不过”“其实”“与此相反”表转折关系,“首先、其次” “一方面……另一方面” “同样”表并列等等。一是解说性词语。科技文中,解说新信息、介绍新情况时,往往采用解说、举例的形式,分析层次时就要注意提示解说内容的词语,如“意思是说”“比如”“例如”“即是”“也就是说”等等。
④看构成关系。弄清句与句、段与段、层与层、部分与部分、句与段、段与层、层与部分、点与线、线与面等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外部结构标志入手,特别要注意划分准第一层次,不要搞错“辈分”,将大小层次混淆了。
2、把握文章思路的技巧:
①抓题目。题目或是写作对象,或揭示了文章线索,或隐含了写作顺序。是写作对象的,看哪些地方是直接写该对象的,哪些地方是从侧面写的,这样能大致理清思路;是文章线索和写作顺序的,则直接以此探寻文章的思路。
②抓中心句。中心句往往在段首(首括句)、段中(过渡句)或段尾(总结句),抓住中心句就抓住了段落核心和文章主旨,理解文章整体思路就很容易了。
③抓中心话题。如果中心句不明显,则直接去抓中心话题,哪些段落讲述的是同一话题就划分为一个层次,这样也能很快理清思路。 【基础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题。
香山红叶随想
张梦阳
①香山看红叶,是北京人的一大秋兴。然而,去香山容易,看红叶却大不易。进了公园门,就开始东张西望,急于看到红叶。可是到了勤政殿,却只看到殿前一株黄叶玉兰。叶子黄得透亮,倒也宜人,但终归不是红叶。到了来秋亭和问松轩,见遒劲、高挺的松柏间,又有高高的黄叶树,撒了满地嫩黄的圆叶,更是喜人,但仍然不见一点红。又上了玉华岫,才在玉华寺天王殿遗址的空场边,看到一株鲜红的小枫树,叶子果真红得如火。玉华岫景区简介中写道:“此处东临京西平原,视野开阔;直眺丛山,是秋赏红叶最佳处。”但到南边围墙旁放眼眺望,却只见青苍的松柏,并不见簇拥的红叶。
②只得再往上爬。心想:可能爬得越高,看见红叶的机遇越大吧! ③终于到达香炉峰顶了。不承想今儿是阴天,清晨下过雾,山下雾茫茫一片白,什么也看不见。正好上来一位经常爬香山的中年男子,从他那里得知:即便是晴天,也看不到多少红叶。我的红叶如火的盛景之梦全然破灭,不禁大失所望!
④我泄气地坐在一块岩石上,给友人发手机短信:“我在香炉峰顶,没有看到多少红叶,更没有红叶如火的盛景。”但突然想到了什么,又加了一句:“而这正是人生一悟。”
⑤很快收到友人的回信:“你已经到了峰顶,看到了一个和想象的世界并不相同的风景,就不虚此行。回首俯瞰人生的来路,一切都是平淡的。但只要这一路上,尽心尽兴,也就拥有了一个壮美的旅程。辉煌处回返平常心,反过来说,以平常心过好绚烂的每一天。”
⑥说得真好!一语中的,道破了我朦胧中的省悟:人生如登山。都要往高处走。然而不必把高处想得过于辉煌。到了高处,眼界自然比山下开阔,但也可能仍然是平淡的。倘若梦想过于辉煌,反而可能大失所望,丧失再往高处走的兴趣。
而且即使有辉煌处,也应该回返平常心。平平淡淡才是真。无论登得多高,真实的人生也是平淡的,就像爬山时迈出的每一步,因为平淡,才可能坚实。不然,走每一步都追求新奇,想吸引别人的眼球,早就摔下去了,哪会站在高处瞭望呢?也有点像婚姻。真实的婚姻都是平平淡淡的,柴米油盐、锅碗瓢盆、吃喝拉撒睡,哪里有那么多的浪漫?沉醉在过于浪漫的梦想里,不安于平淡如水的生活,往往是婚姻破裂的起因。还如做学问,无论多么大的学问,也都是一点一滴,皓首穷经,慢慢积累、蓄养、升华而成的。哪里有什么热闹?喜欢热闹,不甘于寂寞,正是那些表面聪明、爱哗众取宠的浮躁之人做不成学问的原因。
⑦正想得入神,友人又来了短信:“香山的枫叶无论多美,大概在人们的心中都是一个日常生活中所缺失的诗性隐喻。看得到或者看不到,她都萦绕在热爱生命的人们心中。”
⑧是的。不要后悔费力爬到峰顶却没有看到红叶。不正是峰顶引领我们的生命不断攀升吗?不也正是红叶浸染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使之有滋有味吗?红叶如诗,美和梦就在寻找者心中。
⑨我神闲气定地走下山去,比看到了红叶如火的盛景还满足。
(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7日16 版)
1、散文大都抒写的是作者的生活感悟。按“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将此文分成两大部分,怎样划分?段意如何概括?
2、“去香山容易,看红叶却大不易。”是第一段中的句子,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你认为它关涉的内容应该到什么地方结束?
3、第一段作者移步换景观赏红叶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依次写出其观赏红叶
的立足点。
4、下面这些词都来自文章前三段中:“就、可是、但仍然、才、但、只得、终于、不承想”等,这些词的表达作用是什么?作者着意描述自己想看红叶而不得的情景,其意图是什么?
5、“我泄气地坐在一块岩石上,给友人发手机短信”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文章⑤—⑨段作者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请具体说明。
7、文章开头写作者急不可耐的登香山赏红叶,但并未如愿,可结尾却说“我神闲气定地走下山去,比看到了红叶如火的盛景还满足。”为什么?试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阐释其作用。
8、文章第⑤段和第⑦段写的都是朋友发给作者的短信,段落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发展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知所敬畏说创新
安立志
①人总是应当知所敬畏的,孔夫子的“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固然不必照搬,然而,“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总是有些道理的。经济建设遭遇挫折,教会了人们敬畏规律;汶川地震损失惨重,教会了人们敬畏自然。一个民
族,一个社会,如果总是“天不怕、地不怕”,往往会干出一些鲁莽灭裂之事。
②对于文化也应当敬畏么?
③历代文人对文化的作用都曾高度评价。晋代文人陆机在谈到“文之为用”时说:“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南朝学者刘勰称:“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文化”一词亦取“文治与教化”之义。在中国古代,通常将文武之道作为治国理政之双翼。文化之功用,作为个人,文化是其气质品格之反映;作为民族,文化乃其精神风貌之体现;作为国家,文化则是不可或缺的“软实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基因密码,也是一个民族演化进步的精神旗帜。从蒙昧、野蛮到文明,文化体现了从猿到人所经历的漫长进化历程,同时标识了不同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路径。
④德国学者称,文化是活着的文明,文明是死去的文化。不论过去式或进行式,文化都是人类对于自然与自身进行探索和认识的创造性成果。没有对既有文化的敬畏与尊重,就不会有现有文化的存在与繁荣;没有对既有文化的敬畏与尊重,就没有当代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事实也是如此,文化作为人类创造物的积淀与结晶,在不同的时空中,仍然放射出历史与时代的毫光,比如,“以人为本”起源于《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谐”思想滥觞于《国语》“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实事求是”则见于《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这些形成于2000多年前的文化遗产,不是至今仍在陶冶人心、润泽社会、导引政事么?对于这些超越时空、贯通古今、博大精深的文化结晶,作为受益者的今人,景仰之、推崇之、敬畏之,不是事所必至,理固当然吗?
⑤在社会转型阶段,思潮的激荡,文化的递嬗,观念的变迁,必不可免,在对既有文化不断的质疑、反诘声中,人们对于文化失去了敬畏,文化本身失去了
尊严。在中国历史上,对于文化的摧残与破坏,主要来自政治与经济两个方面。其根本原因,当然是由于人们缺乏对于文化的敬畏与尊重,而其极致则是历代执政者对于文化的仇视与偏见。如今,搞市场经济了,文化成为能够换钱的好东西。没人关心文化的品位与价值,似乎能否换钱、能否赚钱,成了衡量文化是否有用的唯一标尺。为了换钱与赚钱,经济必然将文化视为婢女,或浓妆艳抹,或改头换面,或假冒伪劣,或“恶搞”“ 戏说”。在经营城市的名义下,舟山的“定海古城”、济南的“车站钟楼”,在推土机下,统统夷为平地,百年文物,毁于一旦,怎不令人叹息;在开发旅游的名义下,争相吃祖宗,大造假文物,造像、造庙、造街、造城,行礼如仪,公祭成风,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俗不可耐,沦为笑柄。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下,节会泛滥(什么辣椒文化节、豆腐文化节),文化流俗(什么烧鸡文化,什么榨菜文化),堂而皇之,竞登堂奥。面对此类行止,谈论“敬畏”,岂止对牛弹琴!
⑥知所敬畏,再谈创新。如果伪文化、劣文化盛行,不仅谈不到创新与弘扬,反而败坏了文化的令名与声誉。
(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7日16 版)
1、下列对本文思路和结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一段中首句“人总是应当知所敬畏的”,开宗明义,旗帜鲜明亮明观点:人应该有所敬畏。
B、第二段“对于文化也应当敬畏么?”是过渡段,承上启下,从“人应有所敬畏”引出下文“文化也应该敬畏”。
C、第三段按历史顺序从历代文人对“文化作用” 的论述谈起,具体论述了
文化对于个人、民族和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委婉含蓄地阐发了“敬畏文化”的重大意义。但逻辑思路混乱,依次应是个人、国家和民族。
D、第四段引用德国学者关于文化与文明的辩证关系的论述,从而强有力的论证了敬畏与尊重文化在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E、在第五段中,作者一针见血的指出,在社会转型的现阶段,由于人们对于文化失去了敬畏与尊重,文化本身也失去了应有的尊严、品位与价值。
F、第6段中“知所敬畏,再谈创新”既是对第5段内容的总结,又与文章题目遥相呼应,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敬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前提。
2、请具体分析第五段作者的行文思路和结构特点。
3、第四段中作者先后引用了《尚书》《国语》和《汉书》的相关内容,有什么作用?
4、作者在第一段中列举了一些生活现象,其写作意图是什么?请遵循作者的思路模式,再列举两组事例作为论据,使作者的意图体现得更充分。
5、从文章谋篇布局的技巧这个角度,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附】参考答案:
一、基础试题《香山红叶随想》
1、①—③/④—⑥;段意概括:1、登香山,看红叶。2、人生如登山。
2、总领下文(或领起下文);第③段结束
3、空间顺序(或空间方位顺序);公园门内、勤政殿前、来秋亭内、问松轩中、天王殿遗址空场边、南边围墙旁
4、生动再现作者急于一睹香山红叶芳容的急切心情;为下文表达由此而产生的人生感悟做铺垫,更是为了反衬表达人生感悟时的气定神闲。
5、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上文写作者一路走来,极欲看到香山红叶,而现实让他一次次的失望;此句收束文意,同时引出下文与朋友互发短信,巧妙抒发对人生的感悟。
6、第⑤—⑨段抒写人生感悟,作者通过与朋友之间的两次短信交流,巧妙地将自己登香山、赏红叶的感悟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其中,第一回合短信写登山感悟,第二回合短信写“红叶联想”。前者又从“人生如登山”,“也有点像婚姻”“还如做学问”三个角度并列来写,思路清晰;后者重点强调美丽的红叶似梦如诗,美在寻找过程中。
7、结尾这句话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既呼应上文我因登山赏叶而不得的“泄气”,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又表达了作者因意外的收获而心满意足的心情;既升华了作者对香山红叶的喜爱之情,更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8、不能。因为朋友的第一次回信,主要针对“我在香炉峰顶”而发的;第二次回信,主要针对“没有看到多少红叶,更没有红叶如火的盛景”而发的。遵循的是“登香山”是“赏红叶”的前提的逻辑顺序,层层深入,合情合理。调整之后,逻辑混乱不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
二、前瞻试题《知所敬畏说创新》
1、C F 解析:C“依次应是个人、国家和民族”错误。这里的“民族”不是指中华民族,而是指构成“中国”的56个民族。F“是对第5段内容的总结”错误。第5段重在列举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对文化失却敬畏与尊重之心的急功近利者践踏和糟蹋文化的种种丑恶现象。本段末句是对该段内容的总结。
2、第五段先从社会转型容易导致人们对文化失去敬畏谈起,接着指出在中国历史上文化遭到摧残和破坏的根本原因。然后总述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价值被严重扭曲的现实。接着列举了一些人打着“经营城市”“ 开发旅游”“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幌子糟蹋文化的种种丑行。最后怒斥此类人的愚昧和无知。结构特点是总分总,中间按历史顺序分“历史”和“如今”两层展开叙述,脉络清晰。
3、第四段中作者通过《尚书》《国语》和《汉书》的相关内容在今天依然能陶冶人心、润泽社会、导引政事的铁的事实,有力论证了敬畏与尊重文化是保护历代文化结晶、促进现、当代文化繁荣、创新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4、食品安全惊现漏洞,教会了人们敬畏良知;煤炭生产灾难频发,教会了人们敬畏生命;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教会了人们敬畏环保;自然资源渐趋枯竭,教会了人们敬畏科学。
5、本文紧紧围绕“敬畏文化”这个中心,采用纵向拓展的递进式结构,层层深入,步步为营:文章开头,单刀直入,亮明观点:“人总是应当知所敬畏的”。然后一句“对于文化也应当敬畏么?”单独成段,承上启下,转入对“文化作用” 的阐述,含蓄表达文章主旨:文化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演化进步的基因密码和精神旗帜,必须敬畏。接着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个角度进一步论述敬畏
文化的重要性。第五段首先指出历史上文化遭到摧残与破坏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对文化缺乏敬畏与尊重,甚至是仇视与偏见;然后列举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为了金钱肆意糟蹋文化的种种丑行。最后水到渠成,自然作结:文化创新,首先要以敬畏文化为前提。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