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运动高考题集萃
(2004年全国高考文综卷一)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分析下图,回答4~5题
4.①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 )
A.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3000~6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 C.6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 D.6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
5.飞机可以在5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对流层气温的垂直降低率是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下降6℃。图①中的地面气温是20℃左右,3000米处的气温约-15℃,理论值应是2℃,可见3000米处的气温垂直降低率要比理论高得多(即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下降的幅度大于6℃)。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其他高度范围的气温降低率即可。 答案:.
解析:根据题干的提示,只要四图中5000米处的实际气温不低于理论气温,飞机的飞行就比较平衡。通过画图计算,①②③图5000米处的气温都比理论温度低,④图5000米处的气温与理论温度相近。 答案:
二、综合题 6.(2005年上海高考地理卷)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联系2005年元旦前后上海市经历的一次寒潮过程,回答问题。
(1)读“上海市气温、气压变化示意图”,分析这次寒潮过境前后天气变化情况:过境前: ;
第 1 页 共 12 页
教科导报第28期
过境时: ; 过境后: 。
(2)影响上海市的寒潮大多源于___一带。
(3)下面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反映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____(单项选择) (4)下列选项中,与寒潮天气有关的是____(多项选择)
A.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B.交通事故频发 C.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D.羽绒服装热销
E.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答案:(1)气温较高(受暖空气控制)、气压较低 气温骤降,风力加大(伴有雨雪)气温较低(受冷空气控制)、气压升高、天气转晴;(2)西伯利亚、蒙古;(3)B;(4)ABDE.
7.(2005年上海高考地理卷)甲、乙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
第 2 页 共 12 页
教科导报第28期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____,风速日变化幅度较_____。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风速比荒漠____。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风速比荒漠____。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____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_____风速。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
(5)本题资料来源于科学工作者实地观测的结果,如果从其他角度研究绿洲和邻近荒漠的小气候差异,你认为还可以选取哪些气象要素进行比较研究。请写出研究课题的名称。
第 3 页 共 12 页
教科导报第28期
气象要素: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 答案:(1)12.5(11.5到13.5均可) 16(15到17均可);(2)低 小;(3)高 小 低 小;(4)减小(降低) 减缓(降低);(5)湿度(降水、气压等);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应包含:绿洲和戈壁、某一气象要素、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示例:“绿洲和戈壁湿度(或降水)特征的对比分析”。
8.(2005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三)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不考虑地形的影响)。 (2)简要回答B城市成为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
(3)C山的名称是_____,它已被列入____名录。
【答案】 (1)A地未来30小时内因高压脊(或天气系统)东移,风向将由偏北转为东北风,再转为东风和东南风。同时随着等压线间距缩小(或气压梯度加大),风力略有增加。随着风向由偏北转向南,A地气温也会略有上升。(2)B城市(为武汉),处于我国中部东西、南北交通的要冲,(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称)。(东西向,武汉是)长江航线(黄金水道)及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的(重要)河港;(南北向,武汉位于)京广铁路(的中间位置)。此外,还通过汉丹线等铁路与焦柳线、京九线相连接。并有公路、航空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3)庐山 世界遗产(世界人类遗产等)。
水 运 动
一、水循环
(1)水循环的分类
①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又叫大循环。 ②内陆循环:补给陆地的水量很少,参与水量最少。 ③海上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大的水循环。 (2)水循环的意义
①通过各个环节使四大圈层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 ②使物质迁移。
③使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并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3)河流主要补给类型
第 4 页 共 12 页
教科导报第28期
二、海水的运动 1.海水运动的形式
波浪: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海水涨落两次,白天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海水涨落为汐。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成钱塘潮。
洋流: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又叫海流,越向深处流速越小。 2.洋流的形成 (1)洋流分类
①按成因:a.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主要动力,由此形成的洋流,叫风海流;b.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差异,导致海水运动,叫密度流;c.一地海水减少,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叫补偿流(水平和垂直)。
②按性质:寒流、暖流。
寒流的温度不一定比暖流低:寒暖流只是与所经过的海区比,阿拉斯加暖流温度比加利福尼亚寒流低。 我国大陆沿岸的沿岸流:冬季受偏北风的影响,沿海海水向南流动形成沿岸流(寒流)。 重要海域的洋流分析:
①直布罗陀海峡:表层大西洋→地中海,底层地中海→大西洋。原因:受地中海地区气候的影响,地中海蒸发旺盛,周围河流淡水注入少,海水的盐度高,密度大,水面降低;而大西洋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小,海平面高些;
②卡特加特海峡:波罗的海→北海;
③曼德海峡:表层印度洋→红海;底层红海→印度洋;
④马六甲海峡:夏季印度洋→南海,冬季南海→印度洋。原因:夏季北印度洋海水向东流,马六甲海峡北部海平面高于南海海平面,海水由北向南流;冬季反之。 3.洋流的分布
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逆时针方向大洋环流(气旋型);
第 5 页 共 12 页
教科导报第28期
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①冬季东北风,海水向西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②夏季西南风,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中、低纬度大陆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重要的洋流:
①太平洋: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千岛寒流(亲潮)、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②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 ③印度洋:西澳大利亚寒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④环球:西风漂流(寒流);
⑤墨西哥湾暖流强劲的原因:受南美洲轮廓的影响,南赤道暖流加入北赤道暖流;
⑥秘鲁寒流与厄尔尼诺现象:每隔几年,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秘鲁附近海域升温2-3℃,渔业严重受损,天气发生剧烈变化,降水剧增,而澳大利亚、印度、非洲等地出现干旱。拉尼那现象相反。
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全球影响: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2)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a.暖流(比流经地区温度高)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b.寒流(比流经地区温度低)有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沿岸荒漠的形成。 (3)对海洋生物: ①渔场分布:
a.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北海道、纽芬兰、北海渔场等。b.与上升流有关:秘鲁渔场等。 ②海洋污染:扩大了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 目前最严重的海洋污染是石油泄漏造成的。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天的等日照时间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经线OA、OB为日期界线,读图后回答1-2题。 1. 若E点纬度为68°,则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 22°N,180° B. 22°S,0°
C. 22°S,180° D. 23°26′S,0°
2. 若E点经度为45°,且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则全球正在进行股票交易的范围(当地区时9:00~15:00)为( ) A. 90°W—45°E B. 7.5°W—97.5°E C. 90°E—90°W D. 97.5°W—7.5°E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回答3-4题。 3. 四地所处纬度按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第 6 页 共 12 页
教科导报第28期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丙、丁、乙、甲 D. 丁、丙、乙、甲
4. 若丙、丁两地该日同时迎来日出,则两地经度相差( ) A. 10° B. 15° C. 20° D. 30° 左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圆O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1=∠2=22°,回答5-7题。
5. 甲地的地理纬度( ) A. 23°26′N B. 66°34′N C. 22°N D. 90°N
6. 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 A. 22° B. 44° C. 11° D. 68° 7. 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 )
A. 东北 B. 东南 C. 正东 D. 正北
8. 一架飞机在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行员的左侧是高压,由此可以判定
A. 顺风飞行 B. 逆风飞行 C. 飞机处在西风中 D. 风从北侧吹来
读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①③为大陆上的气压中心,②④为海洋上的气压中心,回答9-10题。
9. 若图中气压中心①为高气压中心,则( ) A. ①为夏威夷高压
B. ②为阿留申低压 C. ③为亚速尔高压
D. ④为亚洲高压
10. 据图分析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是( )
①7月副热带高气压被大陆上低气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②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③1月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低气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④季风气候形成这种气压分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下图是2004年7月75°E~100°E上空大气环流图。据此回答11~13题。
第 7 页 共 12 页
教科导报第28期
11. 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 )
A. 云贵高原 B. 青藏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德干高原 12. 此时,乙地近地面吹( )
A. 西南季风 B. 东北季风 C. 东南季风 D. 西北季风 13. 有关图中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近地面升温较快,形成热源,气流在甲地上升
B. 甲地区因有来自低纬度的气流,降水充沛,农作物产量高 C. 冬季甲地区深受来自丙方向的冷气流影响,多寒潮、冻害 D. 夏季甲地区是我国的低温区,难以形成上升气流
2005年的第5号台风“海棠”于7月中旬登陆中国东南沿海,造成福建、浙江等地直接经济损失达80多亿元。下图是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福建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 台风中心接近该地的时间为( ) A. 14时 B. 16时 C. 19时 D. 22时
15. 与“海棠”性质相同的天气系统是图( ) 16. 决定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壳下沉的幅度大 ②河流携带的泥沙多
③成土过程的时间长 ④风力搬运、沉积的作用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读“潜水等水位线图”回答17-20题。 17. C处潜水位埋藏的深度为( )
第 8 页 共 12 页
教科导报第28期
A. 5m B. 10m C. 15m D. 20m
18. E处潜水的流向是( ) A. 由西南向东北流
B. 由东北向西南流 C. 由东向西流
D. 由西向东流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处为一河流 B. E处为一河流
C. A处地下水流速小于D处 D. C处有固定的潜水位
20. 若该地地下水位上升可能导致( )
A. 河水倒灌 B. 土壤盐渍化 C. 洪涝灾害 D. 农作物高产
二、综合题
21. 右图中圆圈表示等太阳高度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在乙的_____方向。
(2)晨昏线判断:L1是______线,L2是____线。
(3)AB距离约为______km。
(4)板块名称:A________板块,B_______板块,D________板块。
(5)2004年底和2005年初,以B为中心地区发生严重海啸,A、B、C三地受灾最严重的是_____(填字母)。
(6)海啸属于( )
A. 能量巨大的风浪 B. 风暴潮
C. 地质灾害 D. 能量巨大的海水波动
(7)地震、火山爆发、风暴潮都能产生海啸。孟加拉湾是产生风暴潮最剧烈的地区,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2. 读北大西洋图,回答问题。
第 9 页 共 12 页
教科导报第28期
(1)哥伦布曾利用盛行风和洋流,乘帆船远航美洲,从A到B又返回A。请在图中的适当位置用箭头表示出当时的航行路线。
(2)航行中,从A到B利用的盛行风名称是____,利用的洋流名称是____和____;从B回到A利用的盛行风是______,利用的洋流是________。
(3)甲为_______渔场,其成因是____________;乙为______海峡,其表层洋流的流向是______。 (4)如果B处有一油轮发生泄漏,甲、丙两海域受污染较严重的是_____________。 (5)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洋流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C、D);撒哈拉沙漠直逼西海岸则因受到洋流______(C、D)的影响。 23.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分析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EF是脊线还是槽线___________。
(2)A、B、C、D是四条锋线,属于冷锋的是______。
(3)图中大陆上的强高压名称是__________,就气流状况而言属于__________,这时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盛行_____________风。
(4)如果A锋移动的速度较快,这时我国北方常出现_______________天气。如果B锋能形成降水,那么雨区在B锋的哪一侧?____________。
(5)G点和A点相比风速较大的是___________。
24. 读世界某大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c三股洋流中,属风海流的是_____,它是________风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属补偿流的是___________。 (2)A、B、C、D四海区中,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温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 (3)图中C、D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渔场,C是_____渔场,D是______渔场,它们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E处也是大渔场,其名称是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
第 10 页 共 12 页
教科导报第28期
(4)若A处海区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是______,不利的影响是______从这个角度讲,保护海洋环流需要___________。 25.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反映的地形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
(2)图中反映的地质构造基本形态是______,请在MN地形剖面图上,加绘地层剖面图。 (3)B处所示地层沉积时的古地理环境为____。 (4)图中地区地壳升降运动的情况是:______。
(5)图中出现在地层中的矿床类型为_______矿床,如在A或B处往深处钻探,找到煤的可能性一般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答案见下期)
《地球运动和大气运动》 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1-5 BDBBD 6-10 CAACD
11-15 ACCAC 16-20 CCBAC
21.(1)①昏 12
②北半球 北回归线以北 ③CD (2)①8 ②1/2 ③B ④图略
22.(1)0° 90°
(2)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3月份太阳直射赤道附近正午太阳高度大致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3)极地 赤道
(4)同一季节太阳辐射呈现经向递变规律,同一纬度太阳辐射呈现以一年为周期的季节变化 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一方面,由于地球的球体形状,导致不同纬度太阳高度不同;另一方面,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同一纬度的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23.(1)等温面图 锋面
(2)降雪 P处的温度在0℃以下
(3)暖锋 冷锋 A 锋面A侧移走后,P处上空受暖空气影响;而P处盆地中的冷空气难以移走,从而使P处空气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
(4)①烟尘在降水条件中充当凝结核,因而促进了水汽凝结,酸性气体溶于水,还容易形成酸雨。②大气中的烟尘、酸性气体随降水落到地表,使空气变得清新洁净。 24.(1)略 (2)梅雨
第 11 页 共 12 页
教科导报第28期
(3)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产生原因主要是: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在该地区停留时间较长(或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导致降水量大,造成洪涝灾害的发生。随后南方广大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主要是因为:副热带高压(或反气旋)在南方地区长时间停留,在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控制下,天气晴朗,降水稀少,形成炎热干燥的高温天气
(4)南方高温造成空调等致冷用电量大增,而因降水少,南方湖泊蓄水量减少,水力发电量不足,造成电力紧张。
25. (1)1012
(2)图略 C东南季风 D东南信风 E西南季风
(3)A:副极地地区气流辐合上升,形成低压;B: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高压,再加上是副热带地区,气流以下沉为主。
(4)C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D是由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低压带的信风。
第 12 页 共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