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
南岭地区岩浆岩成矿专属性研究专辑
217
序 言
南岭是我国在世界上最具特色的重要成矿区带之一, 也是世界上研究燕山期大陆成矿体系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我国大部分的钨、锡、铋、锑等特色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南岭, 在世界上也是举足轻重的。相当一部分的矿产资源正在快速消耗, 在“老本”吃光之前如果不抓紧地质找矿以保证后备资源的供给, 则不可避免地又会出现资源危机。因此, 对南岭地区的有色、稀有、稀土、铀等矿产资源的成矿理论、勘查技术和资源潜力进行综合性研究, 已经迫在眉睫。
南岭也是我国乃至于世界上罕见的大花岗岩省, 大面积出露的中生代花岗岩以及与之存在密切时空和成因联系的钨、锡、钼、铋、铜、铅、锌、银、稀土、稀有、铀等矿产资源, 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科学家开展研究。自1912年正式成立地质调查机构以来的100多年中, 我国几代地质学家以此为基地,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不但发现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大型超大型矿床, 也创立了一系列成矿理论, 为我国现代地质学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南岭花岗岩”的概念早在1920年翁文灏发表的《中国矿产区域论》和1936年谢家荣发表的《中国之矿产时代及矿产区域》等论文中就正式提出来了, 并沿用至今。翁文灏指出, 我国南方的花岗岩与钨、锡矿产有关, 长江中下游的花岗闪长岩与铁、铜矿产有关, 并认为两者形成于古生代之末-侏罗纪之初。谢家荣进一步将华南与钨、锡等矿产有关的花岗岩称为“香港式花岗岩”, 将长江中下游一带与铁、铜矿产有关的花岗闪长岩称为“扬子式花岗闪长岩”, 并认为白垩纪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成矿时代; 而“香港式花岗岩”和“扬子式花岗闪长岩”均发育于该时期, 因此将它们统称为燕山期花岗岩。谢家荣还将南岭地区划为一个独立的“矿产区域”, 认为南岭矿产区域内的花岗岩产钨、锡、铋等矿产。1949年以来, 我国具有自主创新特色的成后来, “香港式花岗岩”渐被“南岭花岗岩”所取代。
矿理论, 如“地质力学”、“地洼学说”、“成矿系列”、“三源成矿”等等, 都离不开南岭这一天然实验室!
显而易见, 无论是1920年还是1936年, 世界上还没有形成成矿专属性的理论, 槽台学说也还不成熟, 更没有板块构造的概念, 而翁文灏和谢家荣早在国外提出S型花岗岩和I型花岗岩理论之前半个世纪就提出了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与不同类型花岗岩密切相关的思想。这一思想无疑是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的, 可惜的是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反而让外国
218 第38卷
人“抢了先”。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的地质科学不仅具有自我发展的基础, 而且还具有自主创新潜质; 另一方面也说明只有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摒弃浮躁和盲目, 才能真正把我国的地质科学发展壮大起来。
百年来, 无论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还是南岭地区, 地质找矿的实践不断深入, 新成果层出不穷。本论文集即是近年来在南岭岩浆岩成矿专属性研究方面取得最新成果的一个体现。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南岭岩浆岩成矿专属性”项目和国家深部探测专项“南岭成矿带地壳岩浆系统结构探测实验研究”等项目的支持下, 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为首的研究团队, 在野外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同位素测年技术, 修正了以往南岭地区区域地质填图之不足, 较系统地厘定了南岭东段北部岩浆岩体的时代, 进而分别研究了南岭岩浆岩与钨锡、钼铋、铀、铅锌、金银、稀土、萤石等不同种类矿产资源之间的成因联系, 深化了成矿专属性的认识, 将成矿专属性的研究细化为“物质专属性”、“时代专属性”、“空间专属性”、“构造专属性”和“蚀变专属性”, 提出了“找矿专属性”等新概念, 为“五层楼+地下室”模式的创新奠定了基础。此外, 本论文集还以湖南南部的骑田岭岩体和广西西北部的大厂矿田为例, 建立了利用成矿专属性开展矿集区尺度区域成矿预测和矿田尺度深部隐伏矿体预测的方法体系和识别标志, 使得成矿专属性的理论研究与找矿专属性的应用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推动了南岭成矿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总之, 南岭地区成矿条件独特, 矿产资源调查程度较高, 成矿理论研究深度较大, 孕育了包括钨矿“五层楼”模式和“成矿系列”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批原创性成矿理论。这些成矿理论是在地质找矿实践与“六五”国家科技攻关的过程中逐步成形的, 近三十年过去了, 仍然在指导着地质找矿工作, 但也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消耗、找矿难度和勘探深度的日益加大、新技术新思想的日益更新而需要不断地提高、深化乃至于再次产生新的成矿理论, 为新时期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从不认识地表露头矿(如黑钨矿)到大湖塘、朱溪这样的世界级钨矿的不断发现, 从“五层楼”模式的自觉运用到“五层楼+地下室”模式的发展创新, 从“成矿专属性”的深入与细化到“找矿专属性”的提出与实践, 都说明南岭地区不但具有找矿潜力, 成矿理论的创新也是完全可能的。期待本文集(《南岭地区岩浆岩成矿专属性研究专辑》)为南岭地质找矿与理论创新起到应有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