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模板一)
一、防尘措施和防止运输遗洒
⑴土方回填施工时,指派专人将运土车大箱上两侧土方拍实,并用苫布盖好,避免途中遗洒和运输过程中造成扬尘;在出大门口外马路上铺设草垫,用于清扫运土车轮胎上外带土块。
⑵施工现场道路:为降低施工现场扬尘发生,施工现场主要道路,采用硬化路面,每天派专人随时清扫现场主要施工道路,并适量洒水压尘,达到环卫要求。
⑶施工现场地面:要进行洒水防尘,木工操作面要及时清理木屑、锯末,并要求木工棚和作业面保持清洁;钢筋棚内,加工成型的钢筋要码放整齐,钢筋头放在指定地点,钢筋屑当天清理。
⑷区域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工完场清,以免在结构施工完未进入装修封闭阶段,刮风时将灰尘吹入空气中;各区域内的建筑垃圾随着区域施工的进展及时清理,要求活完底清,不许将垃圾从高处直接倒人低处,每个区域要设有垃圾区,及时将垃圾运入垃圾站。
⑸加设安全防护网:施工建筑物外围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网封闭或半封闭,降低楼层内风的风速,阻挡灰尘影响建筑物周围的社区环境。
⑹垃圾堆放区: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设专门的垃圾堆放区,并将垃圾堆放区设置在避风处,以免产生扬尘,同时根据垃圾数量随时清运出施工现场,运垃圾的专用车每次装完后,用苫布盖好,避免途中遗洒和运输过程中造成扬尘。 二、扬尘治理措施
1、易飞扬材料的运输及存放
袋装水泥、石灰等须包装完好,发现破袋或密封不严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在运输过程中进行苫盖,装卸时注意轻装轻放,严禁扔摔,以
免包装破损,运至现场后一律在库内保存。
2、土方产生的扬尘控制
(1)土方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采取淋水降尘的措施,即对土方的铲、运、卸等环节安排专人进行淋水降尘。
(2)在土方开挖阶段和土方回填阶段,对运土车辆经过的道路派专人跟踪洒水清扫。
(3)回填用灰土采用场外预拌好的灰土,防止飞扬,回填时轻装轻卸。
(4)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停止土方回填等容易造成扬尘污染的施工。
3、裸露地面产生扬尘控制
(1)现场临时道路及材料堆放场采用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其他裸露场地种植花草等绿化植物。
(2)在临时供水管道上安装环保专用闸阀。及时对施工现场洒水降尘,正常情况下每天上、下午各洒一遍,遇到风沙天气则经常洒水降尘。
(3)安排5人的保洁小组,使用喷雾式洒水车定期轮流对场区内外的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清扫。
4、建筑垃圾存放、运输产生的扬尘控制
(1)施工操作层采用密目网对建筑物进行封闭。楼层内清扫时洒水湿润,垃圾装袋运至地面,集中堆放,禁止从高处任意抛洒渣土及废料,防止扬尘。
(2)建筑垃圾密闭储存及时清运,清运时适当洒水,减少污染。
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模板二)
一、扬尘预防措施
1、公司为减少施工作业产生的灰尘,采取洒水车及时洒水,不出现明显的降尘。
2、施工中的排水系统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松散料给予遮盖或适当洒水,运输时盖帆布。
3、各种临时设施和场地,如堆料场等距离办公区不小于500m,而且设于办公区主要风向的下风处。
4、对废弃物集中收回,运至指定地点。
5、封闭式垃圾站的设置:现场设置封闭式垃圾站,按照垃圾的性质分为三类:
一类:再利用施工材料,指以其原来形式无须再加工就能当作同样或类似的产品使用。包括:废纸、木板材、木制品、混凝土预制构件、铁器、砌块、砖石、钢筋、钢材等。
二类:可再生施工材料,指受到损坏不能直接使用但经过加工处理后无循环再生的材料。包括:混凝土等。
三类:有毒有害不可回收垃圾,指有化学剂等。
垃圾定时清运,选择有消纳资质的承包商,并与其签定《废弃物清运环境保护协议书》,密封垃圾运输至规定的消纳场。
办公区域设三色废弃物垃圾箱,将办公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存放。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必须单独贮存、设置安全防范措施和醒目标识。
6、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物、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码放措施,减少污染。现场内所有交通路面和物料堆放场地全部铺设混凝土方砖或铺洒碎石。对商品
混凝土运输车要加强防止遗洒的管理,要求所有运输车卸料溜槽处必须装设防止遗洒的活动挡板,混凝土卸完后必须清理干净方准离开现场。
7、在出场大门处设置车辆清洗冲刷台,运土车辆经清洗和覆盖后出场,严防车辆携带泥沙出场造成道路的污染。
二、扬尘治理措施
1、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
2、施工现场主道路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形成制度,防止道路扬尘。
3、水泥、粉煤灰等易飞扬的细散体材料,应在库内存放。室外临时露天存放时,必须下垫上盖,严密遮盖防止扬尘。运输水泥、白灰等粉状材料时,要采取遮盖措施,防止沿途遗洒、扬尘。卸运时,应采取措施,以减少扬尘。
4、在大门口设一冲洗台,冲刷进出车辆,使车辆不带泥砂出现场。 5、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垃圾等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模板三)
一、扬尘预防措施
1、公司为减少施工作业产生的灰尘,采取洒水车及时洒水,不出现明显的降尘。
2、施工中的排水系统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松散料给予遮盖或适当洒水,运输时盖帆布。
3、各种临时设施和场地,如堆料场等距离办公区不小于500m,而且设于办公区主要风向的下风处。
4、对废弃物集中收回,运至指定地点。
5、封闭式垃圾站的设置:现场设置封闭式垃圾站,按照垃圾的性质分为三类:
一类:再利用施工材料,指以其原来形式无须再加工就能当作同样或类似的产品使用。包括:废纸、木板材、木制品、混凝土预制构件、铁器、砌块、砖石、钢筋、钢材等。
二类:可再生施工材料,指受到损坏不能直接使用但经过加工处理后无循环再生的材料。包括:混凝土等。
三类:有毒有害不可回收垃圾,指有化学剂等。
垃圾定时清运,选择有消纳资质的承包商,并与其签定《废弃物清运环境保护协议书》,密封垃圾运输至规定的消纳场。
办公区域设三色废弃物垃圾箱,将办公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存放。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必须单独贮存、设置安全防范措施和醒目标识。
6、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物、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码放措施,减少污染。现场内所有交通路面和物料堆放场地全部铺设混凝土方砖或铺洒碎石。对商品
混凝土运输车要加强防止遗洒的管理,要求所有运输车卸料溜槽处必须装设防止遗洒的活动挡板,混凝土卸完后必须清理干净方准离开现场。
7、在出场大门处设置车辆清洗冲刷台,运土车辆经清洗和覆盖后出场,严防车辆携带泥沙出场造成道路的污染。
二、扬尘治理措施
1、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
2、施工现场主道路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形成制度,防止道路扬尘。
3、水泥、粉煤灰等易飞扬的细散体材料,应在库内存放。室外临时露天存放时,必须下垫上盖,严密遮盖防止扬尘。运输水泥、白灰等粉状材料时,要采取遮盖措施,防止沿途遗洒、扬尘。卸运时,应采取措施,以减少扬尘。
4、在大门口设一冲洗台,冲刷进出车辆,使车辆不带泥砂出现场。 5、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垃圾等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模板四)
一、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预防措施 1、治污减霾管理目标
我公司将始终贯彻《陕西省榆林市建设工地及两类企业扬尘治理措施》,认真执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文明化施工”的工作方针,认真执行施工环保及治污减霾的各项规定,以干净整洁的现场环境,职工良好的精神面貌,崭新的企业形象,创建一个“花园式”施工现场。
2、治污减霾管理职责
(1)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体系的总负责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要负责人的治污减霾领导小组,落实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
(2)项目总工程师对管理要素、管理方案负责; (3)项目副经理对施工现场管理具体实施负责; (4)项目综合部为施工现场管理体系运行的主管部门;
(5)项目部各有关部门和各专业施工单位是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措施的执行者,负责各施工区域内措施的落实和具体管理工作;
(6)项目部成立场容清洁队,负责场内外的清理、保洁、洒水降尘等工作。
3、控制要点
“治污减霾”的要点在于:
3.1.项目部“治污减霾”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和落实,关键在于落实。 3.2.施工现场必须采用围挡封闭,现场围挡尤其是区道路的围挡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清洗。
3.3.施工场地出入口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并设置冲洗设备,严禁出入车辆带泥。
3.4.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道路及施工场地进行洒水,防止扬尘。
3.5.工地内的黄土、垃圾做到定点堆放,垃圾及时清运,清运不及时的采用彩条布或纱网进行覆盖。裸露黄土超过48小时的全部覆盖。施工现场需长期堆放的黄土超过6个月的应采取植草作业,确保不扬尘、不起灰。
3.6.工地食堂及取暖严禁使用木材及燃煤取火。 3.7.现场严禁燃烧泡沫板,防止大气污染。 3.8.现场使用车辆尾气排放不得低于国家标准。
3.9现场废水严禁随意排放,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二、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治理措施
1、对施工场地内堆放的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污染的物料,在其周围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封闭性围档。
2、施工场地内,设置车辆清洗设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运输车辆在除泥、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施工场地。
3、安排专人每天对施工现场道路、大门入口进行清扫和洒水。 4、挖土装车不超装,车辆行驶不猛拐、不急刹车防止洒土;卸土后注意关好车箱。
5、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废木料、各种包装袋等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6、食堂使用液化气,锅炉安装消烟节能回风灯,将烟尘降至允许排放标准。
7、施工现场扬尘降至最低点,扬尘以目测无尘为标准,指标以各扬尘源为对象进行分解。
8、现场道路、堆料场地全部采用硬化处理,目测无尘。料具场地扬尘高度小于0.5m。
9、遇有四级风以上的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建筑垃圾转运以及其
它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10、表层土方开挖前应洒水降尘,土方开挖及铲送土方,扬尘低于1.0m。
11、土方运输必须使用经主管部门认定的密闭式运输车辆,严禁沿路遗漏或抛洒。
12、土方施工期间指派专人负责现场大门外土方开挖运输影响区的清理。
13、材料运输和卸运时,采取洒水防尘措施,做到密闭存放,使用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并为作业人员配备相应的劳防用品。
14、施工现场贮存20包以上的水泥库,采用全封闭结构存放。
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模板五)
1、管理目标
我公司将始终贯彻陕建发[2013]293号通知精神,坚持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文明化施工”的工作方针,认真执行建设部、陕西省建设厅及我公司企业内部有关施工环保及治污减霾的各项规定,规范场容,保持作业环境整洁卫生,创造文明有序的安全生产条件,减少对居民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2、扬尘预防措施
施工现场制定扬尘控制管理制度。
施工场地硬化,主要部位现场设临时绿化带,以达到降尘美化环境的效果。
粉状、易散落、飞扬材料运输,作业前由材料部门进行技术交底适时进行检查,进行覆盖或包装。同时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保护。
施工现场车辆出入口设置车辆清洗处,制定车辆出入管理制度。 特殊工艺引起的扬尘,施工前施工员必须进行详细的扬尘防治技术交底或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采取简便有效的防治、隔离、封闭等措施。
作业现场强调工完料尽,操作人员下班前打扫作业场地,杜绝扬尘源。 施工垃圾分类堆放,专人负责,及时清运。
机动车在工地上限速行驶。避免产生灰尘,并经常洒水减少灰尘的污染。
现场易生粉尘的细料存放及运输要加以遮盖。 3、扬尘治理措施
1)本工程施工现场全部实行封闭管理,现场四周设置1.8m高、0.5mm厚彩色压型钢板围挡,施工现场的大门和门柱应牢固美观。
2)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对拟建建筑物四周及钢筋加工场地进行
硬化。
3)生活区内宿舍周围及现场周边进行绿化,按照不裸露原地面的原则。
4)主体及装修阶段施工时,外双排脚手架全部采用双层防尘密目网封闭。
5)水泥、石灰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材料设专用封闭库房管理,库房内及库房门口设专人定期清扫。
6)搅拌机棚用粉煤灰砖砌筑,棚顶铺设石棉瓦,并保持棚内无散落材料。
7)建立完善的现场保洁制度,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封闭管理,集中堆放,做到日集日清,专人管理,统一搬运。
8)现场堆积土方或裸露土层全部用防尘密目网覆盖。
9)在工地门口设两条临水管线,设车辆冲洗台和沉淀池,施工车辆驶出工地前用水冲洗干净轮胎及槽帮,污水经沉淀后排入污水管网。
10)土方及其它散体建筑材料运输时必须全封闭,建筑垃圾设专车运输,不撒漏、灰尘不飞扬、不污染周围环境。
11)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范围内及工地大门处划分卫生区,并设专人负责做到每日清扫、洒水。
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模板六)
一、预防措施
1、建设工地必须设置环境保护牌,标明扬尘治理措施,责任人及监督电话等内容。
2、建设工地应设置连续封闭围墙(档),围墙(档)高度不低于2.5m,底部设置防溢座,顶端设置压顶。
3、建设工地应合理设置出入口,采取混凝土硬化,硬化路面长度、宽度厚度应符合规范规定,满足大型运输车辆通行要求。
4、建设工地大门内侧应设置冲洗台,配备高压枪等冲洗设备,其周边设置排水沟和沉淀池。明确专人负责对出场的运输车辆100%清洗,确保车辆不带泥上路。保持出入口通道及其100米以内道路清洁。
5、建设工地主要道路均要进行混凝土硬化,因施工需要,部分未进行硬化的道路要铺设砾石或转渣,在易出现扬尘和泥土的路段必要时可采用铺设再生棉毡等方法,加大吸附能力,并定期洒水,确保车辆通行不造成扬尘污染。
6、建设工地在进(出)土阶段,根据工程量大小,配备足够的保洁员,分别负责工地环境卫生和洒水降尘工作。
7、易产生扬尘的粉状建筑材料应存放在库房内切严密盖实。 8、建筑垃圾不得凌空抛掷、抛撒。
9、建设工地内的裸露黄土、不能及时清运的土方或垃圾必须及时用密目网覆盖。
10、建设工地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因特殊工艺需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的,经批准后采取降尘措施。
11、建设工地严禁熔融沥青、焚烧塑料、垃圾等各类有毒有害物质和废弃物,不得使用煤、碳、木料等污染严重的燃料。
12、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时,必须辅以持续加压洒水或喷淋措施,以抑制扬尘飞散。
13、严禁使用冒黑烟的柴油机。
14、场区应全部采用混凝土浇筑方式进行硬化并落实场地保洁措施,不得存在浮土,泥泞现象;办公,生活区域未硬化场地应进行绿化;场区内应设置专用废物料堆放场地并予以覆盖。
15、原材料堆场应采用全封闭厂房,因特殊原因无法建设封闭料仓的必须采取措施全部覆盖。
16、骨料配料仓应在空气净化处理的基础上,配置强制除尘设备;粉料筒仓应使用自动降尘设施,吹灰管应采用硬式密闭接口,无粉料物质溢出及粘附。
17、四级以上大风天气时,严禁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土方开挖、内部倒土、回填以及土地平整等可能产生扬尘的施工和生产作业,同时要积极对施工现场采取覆盖、洒水降尘等措施。
18、长期未能开发的待建空地应进行绿化或覆盖。
19、市政府发布空气严重污染应急响应后,要积极按照预案等级做好扬尘防治工作。
二、扬尘治理措施
1.弃土运出堆于市城管、规划部门所确定的堆场,运土汽车随时清洗。 2.建筑施工现场按公司要求采用围墙围护,做到整洁、美观,外立面有企业标识及口号,以及不少于30%的“讲文明树新风”的公益广告。
3.施工现场的出入口按规范要求美化布置,设置施工牌图,以及安全宣传标语和警告牌。生活区进行绿化,美化现场及降低环境污染。
4.工地出入口设有冲洗槽,保证车辆车轮不带泥砂出场。对运土车辆加盖帆布,确保不污染道路。
5.现场的主要施工便道采用150mm厚C20进行硬化处理,料具场地平整夯实并浇筑100mm厚C15砼。其余地面用石屑覆盖,防止大风扬尘。
6.为防止大风扬尘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停止土方作业。
7.施工现场要设立垃圾站,对施工垃圾要及时打包,集中堆码并及时清运出场;生活垃圾要集中放入垃圾桶内,统一管理,及时清运,在清运过程中不得遗撒。
8.设专人对施工现场24小时进行清理,对生产用水泥等易飞扬的材料等封闭管理,防止空气污染。
9.在施工现场采取遮盖、撒水、绿化等措施,减少扬尘。
10.现场禁止燃煤及木柴或其它材料,作好消防管理,控制烟尘在规定的指标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