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手术显微镜下泪道引线管在治疗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手术过程中的应用

2024-05-20 来源:爱go旅游网
2019 年 第 6 卷第 62 期2019 Vol.6 No.62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67

手术显微镜下泪道引线管在治疗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

手术过程中的应用

张 琼,陈媛婷

(青海红十字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目的 观察治疗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的泪小管吻合术中应用;泪道引线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青海省红十字医院眼科收治的外伤致上下泪小管断裂14例(14只眼),年龄5~61岁,平均23岁,12位为男性,2位为女性,手术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其中应用泪道引线管14例(14只眼)。术后3月至6月期间取管,术后随访3~18月(平均11.3月)。结果 14例上下泪小管断裂患者术后及泪道引线管拆除后均未出现泪小点、泪管再损伤、眼睑畸形等并发症,取管后冲洗泪道通畅完全无返流9例(9只眼)。通而不畅,伴有少许返流4例(4只眼)。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2.85%。结论 泪道引线管治疗1期上下泪小管断,术后及取管术后效果确切,外观满意,术后并发症少,治愈率高。且该管质地柔软,对泪道损伤小,留置、固定方法简单,并发症少。临床应用方便可行效果显著。

【关键词】泪道引线管;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吻合术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62.67.02

泪小管断裂在外伤引起的泪器损伤中最为常见,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的却较少发生。外伤性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眼睑撕裂伤,如1期创口处理欠佳会导致终身溢泪,内眦角,泪阜及泪湖结构破坏,眼睑外观畸形,睑裂不对称等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容貌外观。目前在显微镜下使用硅胶材料的泪道引线管(广州市博视医疗保健研究所生产的一次性无菌泪道引线形引流管,规格:管外径0.65 mm)同时吻合上下泪小管在术后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做临床报告如下。

朝向,分清上下泪小管断端),分别使用带引线的探针探入,经泪总管、泪囊、鼻泪管顺行至下鼻道,使用2.5 ml注射器突然大量注入冲洗液,全麻患者使用2.5 ml注射器突然注入空气,再由环状拉钩将探针中冲出的引牵钩出鼻腔外,取出探针,上下泪小管鼻侧断端均留置引线。分别扩张上下泪小点,使用猪尾巴探针自上下泪小点,泪小管,颞侧泪小管断端旋转探出,将对应引线穿入探针针孔,然后原路把探针退出,此时再将引线管两头分别系在上下泪小管的泪道引线上,涂少许妥布霉素眼膏润滑引线管及线结,分别向鼻腔引入,钳夹引线避免滑脱。最后引线管在鼻腔拉紧打结。泪道引线管放置完毕后,手术显微镜下用6-0可吸收缝线,分别在上下泪小管两断端间断缝合3针,再依次对位缝合球结膜,尽可能恢复泪阜至原在位,对位缝合肌肉组织,皮下组织及皮肤。缝合过程中多次牵拉引线管两头,尽可能使眼睑裂伤对合位置满意,调整内眦部形态,使上下泪道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同时检查缝合是否损伤引线管,缝合完毕再次确认牵拉引线管可自由滑动后,末端打结,还纳引线管如鼻腔。手术结束。术后引线管呈倒u形骑跨于上下泪小管中。

1.4 术后处理术后加压包扎2天,给予抗生素使用。术后患眼局部涂眼膏,一日2到3次,术后1周拆除皮肤缝线,活动硅胶管。术后3~6个月拔管,拔管时剪断泪阜引线管,使用环形拉钩由下鼻道牵拉引线管引线,然后使用止血钳拉出引线管。拔管后立即冲洗泪道,之后1月,3月,6月,冲洗。随访1~6个月,观察泪道冲洗是否通畅,上下泪小点相对位置是否良好,有无溢泪现象。眼睑外观及内眦角形态是否满意。

1.5 疗效评价治愈:拔管后随访期间冲洗泪道通畅,无返流,上下泪小点在同一垂直线上。无溢泪,眼睑外观基本不受影响。无眦角畸形。好转:拔管后随访期间冲洗泪道通而不畅、少许返流,上下泪小点不在同一垂直线上,但小于 5 mm。轻度溢泪。眼睑无睑内外翻,双眼睑裂基本一致,无明显畸形。无效:泪道冲洗不通,上下泪小点不在同一垂直线上,大于5 mm。溢泪。眼睑严重瘢痕畸形[1]。

(下转70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14例 (14只眼)上下泪小管均断裂患者,男12例,女2例,年龄5~61岁,平均23岁。致伤原因有动物犄角顶伤、动物撕咬伤、摔伤、拳击伤、眼镜片划伤、车祸伤等。纳入标准:(1)患者上下泪小管均断裂,接受手术时间均在受伤后24 h之内,未经清创缝合处理的I期创口。(2)排除全身慢性、免疫性疾病等影响愈合进程的患者。(3)自愿接受该手术方式并同意暂时植入泪道引线管的患者。(4)确定可以按时复诊的患者。

1.2 器械设备眼科手术显微镜、泪小点扩张器、泪道冲洗针头、猪尾巴探针、带引线的泪道探针、引线管(外径0.8 mm、内径约0.4 mm的空心硅胶软管)、环状拉钩、前鼻镜、枪状镊、2.5 ml注射器等。

1.3 手术方法将浸有呋麻滴鼻液与0.5%盐酸丙美卡因棉片术前20分钟放置入下鼻道,收缩鼻腔黏膜,避免术中出血。全麻患者术前呋麻滴鼻液滴鼻3次,下鼻道不放置棉片。全麻麻醉满意后,清洗伤口,常规消毒铺巾。局麻患者取2%利多卡因,行滑车上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寻找上下泪小管的两处鼻侧断端。可见泪小管鼻侧断端呈乳白色膜性开口,部分呈扁圆形,局麻患者进行泪道冲洗证实冲洗液可达鼻腔,全麻者直接下探针,看下探针时是否顺利。找到鼻侧上下泪小管断端(仔细辨别,看断端开口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70

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 第 6 卷第 62 期2019 Vol.6 No.62

表1 顽固性呃逆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组别实验组参照组x

2

n3636

显效19(52.78)9(25.00)

有效14(38.89)16(44.44)

无效3(8.33)11(30.56)

总有效33(91.67)25(69.44)5.67480.0172

P

3 讨 论

顽固性呃逆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患者发生呃逆的主要原因为各级阵发性收缩,俗称为打嗝,患者在膈肌痉挛方面存在声门关闭现象,因此会发出短暂的“呃”声,故称之为呃逆。一般情况下呃逆可自行缓解,超过48 h仍未缓解的呃逆被称之为顽固性呃逆。患者受到顽固性呃逆症状的影响,其呼吸系统功能受到影响,对其生活及工作均有所困扰,长时间持续性呃逆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本研究给予顽固性呃逆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其结果显示,实验组呃逆频率、持续时长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顽固性呃逆临床效果高于参照组。针灸可对穴位予以刺激,其中,中脘穴能够利水健胃、关元穴能够固本培元、三阴穴能够安神补血、膈俞穴能够降逆止吐、足三里穴能够和胃

健脾、内关穴能够宁心理气。通过对上述穴位予以针刺治疗,起到止痛、降逆、健胃、安神、通络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顽固性呃逆通过中医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在降低患者呃逆频率与持续时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中医针灸在顽固性呃逆治疗方面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李 微.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

医学信息文摘,2017(64):95-96.

[2] 王晓峰.分析中医针灸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

药指南,2018,16(13):224-225.

本文编辑:吴 卫

(上接67页)

2 结 果

14例被纳入患者中均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找到上下泪小管断端,并成功引入引线管,吻合上下泪小管。置管3~6个月后拔除并再继续随访6个月,14例患者中,治愈 9例,好转3例,无效2例)。置管期间患者无明显不适,依从性好,硅胶管拔除后无睑内外翻、泪小闭锁等。内眦角形态存在,并无严重的眼睑畸形。

3 讨 论

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需行手术吻合时,有3个关键点。(1)创口是否新鲜,是否在6~8小时,甚至24小时之内。在此时间内,创口新鲜,清创后在显微镜下容易找到鼻侧断端,根据泪小管断端走形分辨上下泪小管断端,确定吻合位置,仔细耐心寻找并发现两处断端。术中显微镜下寻找断端是关键,术野清洁,出血少,患者头位的配合。头向健侧偏斜,使患侧内眦角断端可垂直直视,寻找时用干棉签边擦拭,边向深部寻找,容易发现断端[2]。(2)适宜的泪小管支撑物,泪道引线管为硅胶材料制成,柔软韧性佳,不易在手术牵拉过程中断裂,且弹性好,可通过泪小点,泪小管,鼻泪管及泪道在下鼻道开口处等各种不同直径,硬度的解剖狭窄的结构。置管过程中及置管后,硅胶材料支撑物对泪小点无切割,撕扯的力,长时间的放置不造成泪小点的损害,生物融合力强,无泪小点,泪小管的症的发生,并且纤细又透明,外观上不易观察到。通过泪道时,不会导致硅胶管脱落,亦不易损伤鼻泪管及鼻黏膜;硅胶管由高分子医用硅胶材料制成,其组织相容性好,无毒性、无刺激、无过敏,弹性、柔韧性好,

便于植入,对上下泪小点无张力,适合长时间放置,为较合适的泪道支撑材料;硅胶管支撑物在上下泪小点间呈横“u”型,弧度自然,剪切力小,可以维持眼睑及泪小点的解剖位置,使泪小点紧贴泪湖,并与泪小管走行方向一致,对泪小点及泪小管不产生切割力,长时间的放置不容易导致下睑内、外翻畸形、上下泪小点和泪小点撕裂等并发症;该硅胶管直径约0.63 mm,留置在泪道内起到扩张、支撑泪道作用,避免术后吻合口狭窄及肉芽肿形成,很好保证了手术后效果。该硅胶管留置于鼻腔内并打结,在上下泪小点间只有一小段弧形的硅胶管,不易被发觉,不影响美观及日常生活不,且不易被患者无意中将硅胶管拉出,仅少数患者有鼻腔异物感。(3)掌握合适的拔管时间,3个月后拔管。术后3个月时,吻合口已愈合,瘢痕稳定,拔管时不会因为瘢痕收缩而致泪小管狭窄或者闭塞,在上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硅胶引流管稳定性好,美容效果好,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吻合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的内置材料及手术方式。我们经临床实践及观察疗效认为:显微镜下应用该材料及技术治疗外伤性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手术方法简单,易行,成功率高,患者接受程度高,预后好。值得眼科泪道急诊手术推荐方式。

参考文献

[1] 蔡利梅,蔡福旭,陈 敏,等.硅胶管环形植入治疗泪小管断裂的

临床应用与实践[J].中外医学研究.2015.Vol.13,No.33:22-23.[2] 官进华,姚燕秋,杨 勇.侧卧体位进行泪小管断裂吻合[J].中华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2,Vol.34,No.36:461-463.

本文编辑:吴 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