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心理活动特点及护理
2021-05-05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7月第5卷第7期。’。WorldHealthDige ̄ ・专科护理・ 护理人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增强服务意识,改善 准、工作流程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把关,对有疑f司的 服务态度,处处为病人着想,尊重病人人格。加强巡视和观察, 询问病人有无需要,及时给予帮助。增强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亲 医嘱、治疗,操作者都必须问清后放可执行。严格收费标准, 增加收费的透明度,坚持患者费用一日清单制,是患者心中有 数,以减少费用方面的纠纷。管理者要常常跟班,坚持勤巡视 切感和安全感,这样无形中可以避免和减少纠纷的起因。 3、3加强素质修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要注意礼仪修养,要仪表端正,着装整洁,仪态优雅, 情绪稳定,不可以喜怒无常,更不能将生活、工作中的烦恼带 病房,深入一线,及时发现隐患和纠纷苗头,从而及时提出改 进措施和意见。保证隐患和纠纷的及时消除。 3、6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饿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人员要经常学习法律法规,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的同 时也要用法律武器保护好自己。要顾全大局,认识到医院是一 个整体,一旦纠纷涉及到科室,医生护士护理人员要相互弥补, 入病区,影响患者的情绪,妨碍护患关系。要及时、耐心、热 情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鼓励护理人员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 加各种继续教育学习,强化操作培训,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 合素质,以提高护理人员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 切不可互相指责或推卸责任,要注意说话的技巧工作,明确自 3、4开展换位思考,对患者和家属给予充分理解 己的法律责任,减少和避免患者家属的投诉而引起纠纷。 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情,对怨恨情绪护理 参考文献 人员要持宽容、谅解和忍让的态度,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 【1】张敏,蒋萍,等。护理标识在普外科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 与家属发生正面冲突,以免矛盾激化。对个别不讲理的患者, 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6,9(6):59~60。 应谨慎和蔼,沉着冷静处理,用实际行动感化患者,以取得病 【2】葛文贤。急诊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 人的信任和尊重。 杂志:2003,3(2):35—36 3.5认真把关,细化防范护理缺陷的管理程序 【3】殷磊,主编,护理学基础,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有关报道显示:差错原因并不是由于护士知识缺乏和技术 社,2002,60~62 ● 不精引起的,而是由于护士没有认真的执行查对制度,没有做 【4】张平平,云香荣,等。日本医院的发药事故管理【M】.国外 好最后的确认工作“’。护理纠纷事件分析,岗位职责尚未将每 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10):443 个具体工作任务进行详细描述及规定,部分工作细节未进行书 【5】曹正霞,于炳举。零缺陷理论在病区管理中的应用【J】. 面规定,造成管理中的缺陷 ’。及时完善岗位责任制、工作标 护理管理杂志:2004,4(10):37 病人心理活动特点 及护理 曹晓慧 张亚琴 吴静妮 (贵州省铜仁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人带病后被迫离开温暖的家庭,中断了他们的工作与爱好,隔绝了他们所熟悉的社会环境,放弃了他们原有的生活 习惯,进入一个完全陌生而多呻吟之声的医院环境,改变了原来的精神状态及原有的生活习惯,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会 产生许多心理活动,如:相对安全感,因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医院环境的陌生,他们的行为会变得幼稚,小心翼翼, 事事依赖别人做,自尊性加强,猜疑性加重,自我异常,可因疾病而恐惧不安,可因家庭、经济、事业而焦虑,可因客观 环境的变化出现不同习惯的心理表现。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7-0853-03 根据病人以上的心理活动特点,首先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 心身护理,因而病人就有一种较安全的感受,从一定程度上增 的医院环境,护士在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各种病人的心理活 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与医护治疗、护理配合较好,特别是 动特点,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卫生宣传、 危重病人(除意识障碍外)安全感反应更为强烈,往往不愿让 解释、诱导、鼓励,消除心理障碍,使病人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医护人员离去,能尽可能为病人创造条件,安静、舒适的环境, 接受治疗和护理。 也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 1病人入院的特点 1.2行为异常: 1.1相对安全感: 人在患病后,行为会变得幼稚,如有的病人见到亲朋好友 一般来说,病人患病后被迫住进了医院,而这些病人精神 来看望时,会一反常态变得异常亲热,甚至不愿让其离去,还 负担都比较重,由于机体不适需要就医才来到医院,似乎有医 有的平常大胆泼辣,对人直爽,而住院后却变得小心翼翼,提 生、护士在自己身旁就安全了,加一上般及特殊检查,并给予 心吊胆,甚至失去对生活管理的自信心,什么事都依赖别人做。 ・85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专科护理・ 病人因患病总认为自己应受到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希望别 2008年7第5卷第7期WorldHealthDigest 1.3自尊性增强: 为病人创造舒适的住院环境,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消除各种 心理障碍,尽可能满足病人需要,促进病人康复,使病人尽可 人认识他、尊重他,注意了解他的痛苦,知道他和他的重要性, 如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常愿透露自己的身份!希望得到破格的 待遇,而一般社会地位的病人,则希望得到一视同仁的照顾。 1.4猜疑性加重: 能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2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 环境会使病人感到陌生、不习惯,甚至产生恐惧心理,所 以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是比较重要的,环境包括自 病人对周围的事特别敏感,特别是一些慢性病病人,听到 别人低语说话,总认为是在议论自己,对别人的解释抱有怀疑, 有时还怀疑医生不可靠,怕打错针、吃错药、住院时间长了, 然环境和人际关系两个方面,自然环境一般指病室的温度、湿 度、通风、音响、光线、色调、室内布置、卫生等。 2.1湿度: 又怕别人说他装病,小病大养,子女、妻子稍长时间不来探望, 病室温度为18 ̄20"C,老年患者病房为20 ̄22"C,适宜 就认为嫌弃他,妻子有外遇等。 1.5自我感觉异常: 如有的病人心跳正常,他总说心慌,心跳快,天气明明热, 他说凉,说这不是那不是,其全身并无异常发现。 1.6情绪易激动: 病人情绪不稳定,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较为敏感,遇事易发 怒,不论与病人或医护人员,为一点小事,可唠叨不休,有时 为一点小事大吵大闹。 1.7焦虑恐惧反应: 病人焦虑可来之病人本身的诊断、治疗、预后的顾虑,病 人住院后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效果不佳,对治疗措施不放心,反 复询问,而有的又担心检查出坏的结果而不敢去作某项检查, 便产生一种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二是久病不愈的病人,焦 急、恐惧表现更为突出,总认为患了绝症,而忧心忡忡,也可 以因家庭、经济、事业等问题加重焦虑,同时还可以来自对医 院环境有不习惯,认为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病菌多,觉得 处处都脏,不如家里好,而产生焦虑感,这种焦虑、恐惧的心 理现象,可加剧病人的心理平衡,影响医患、护患关系甚至加 重病情,对此,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 尽快消除或减轻焦虑或恐惧心理。 1.8害怕孤独: 病人住院后,环境生疏,四周都是些不认识的病人,特别 是隔离病人,老年病人,析易产生孤独感,希望感情上能病人 们接受,并成为他们小群体中受欢迎的人,因此病房的人际关 系护士一定要组织好,有助于病人以积极的心理状态进入治疗 和护理。 1.9习惯性心理: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规律,则每个人的心理活 动不能很快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需要一个适应阶段,病人生 病住院后,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规律都受到医院的规章制度的限 制,心理上产生不习惯、烦闷,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而 在这种适应过程中,病人需要了解大量信息,如住院病人制度、 诊断、检查、治疗的安排,以及病情的预后。通过对环境的适 应,信息的了解,不习惯和烦闷心理就会消除,自信心会增强, 对医院、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提高了从而为顺利进行治疗护理 打下基础。 对这些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的护理,应当测重点放在努力 ・854・ 的温度,有利于病人休息、治疗和护理,使病人感到舒适、安 宁,减少机体消耗。 2.2湿度: 湿度是空气中含水份的程度,病室湿度以50 ̄60%为宜。 2.3通风: 通风可以调节室内温、湿度,新鲜空气可增加病人舒适感, 所以要定时通风换气,一般开窗30分钟即可。 2.4音响: 凡是环境中不协调的声音,都会使病人烦燥、讨厌,因此, 护士应尽可能地使病人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和减少噪音,建立 病房安静制度,工作人员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开关 门窗轻、操作轻。 2.5采光: 天然光照给病人在视觉上带来舒适、欢快、明朗的感觉, 因此经常开门窗。 2.6装饰: 病室内应整洁、美观,陈设简单,病房装饰色为中间暖色, 布置应简洁,床位排列整齐,各种物品放置得当,用后物归原 位,在走廊和病房放上花卉、盆景,使病人对医院产生安全与 信赖感,在一定程度上,美好的环境,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忧 虑和悲伤。 2.7人际关系: 就是医患、护患、患患之间的关系,而在人际关系上护士 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占重要地位。因为,护士与病人接触最多, 不仅护理工人由护士直接承担,医生的治疗方案基本上需要护 士来完成,而且协调医生与病人、病人与病人、甚至与家属亲 友之间的关系中,护士都起极重要的作用,所以,护士的一言 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影响病人的情绪,以致产生新的念头, 护士就必须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就需要护士具备:精湛 的技术、热忱周到的服务和对病人负于极大的同情心,并尊重 病人人格,善于谅解病人、善于表达其内心的感情,有效地感 染病人,恰当运用表情,语言姿态等,有意识地消除病人悲观 及消极的心理状态,使病人感到亲切、安全,从而产生乐观, 增强信心,同时还应做好家属、亲友的思想工作,并协调病人 与病人的关系,使病人能生活在互相信任,体谅和谐的气氛中。 3了解病人心理活动,消除各种心理障碍 病人心理活动,护士通过细致观察病人态度、情绪,即可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7月第5卷第7期WorldHealthDigest ・专科护理・ 探索到病人心理活动。 3.1与病人交谈: 3.3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 因疾病是造成病人心理障碍的最重因素,这就需要向病人 进行有关疾病认识和宣传,如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 等情绪,通过对有关疾病的宣传、解释与鼓励,消除不必要的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直接与病人交谈可以比较真实地 把握病人的思想情况,了解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态度,对治疗和 护理的希望,对工作、家庭的牵挂及生活习惯等,例:一位男 性三十三岁,工人,因风心病伴心衰住院,某某院治疗护理配 合很不好,药想用就用,想吃就吃易激动,动不动就骂人,在 顾虑,使之对疾病采取正确的认识,调动病人主观能动性,树 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4帮助病人提高自我护理: 饮食上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多次劝其不听,我就主动接近病人, 生活上给予照顾,耐心与他交谈,了解到病人患病多年,爱人 嫌弃他,用药效果不好,情绪低落,认为自己反正是死,吃饱 了死值得,针对病人的心理情况,我就慢慢地开导他,讲了人 生的价值及其他风心病病人如何与医生护士配合治疗和护理 活了几十年,又找到他爱人谈,给她讲了人生的美德和良心, 从此妻子对他好了,消除了心理障碍,在治疗与护理上与医生 护士配合很好,病情日见好转。 3.2察颜观色: 因为病人的习惯心理,对生活管理失去信心,事事都依赖 别人去做,病人不能自理时,护士应代行,而当病人体力逐渐 恢复时,应鼓励病人主动加强锻炼,增强自尊心和自我服务观 念,逐渐适应病前的生活习惯。 4尽可能满足病人心理上的需要,促进病人康复 战胜疾病,恢复健康,是病人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但是 随着病情的好转,病人的心理活动也较频繁,担心失去工作学 习能力,失去爱情影响事业前途,增加家庭负担等方面的过多 考虑而产生心理紧张状态,这时护士应该及时对病人提供真实 性心理疏导,尽量满足病人心理上的各咱需要。 随时了解病人心理上变化,病心理活动变化快,特别是 恢复期病人,由于频繁的心理活动,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心 病人是一个复杂的实体,其心理活动错综复杂,而且往往 有隐性,但又是客观现象的反应,因此,通过察颜观色及时觉 察病人情绪波动和苗头,如忧虑时愁眉苦脸,悲哀时眼角、嘴 角下垂,抑郁时垂头丧气,烦燥时坐卧不安,恐惧时面色苍白, 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出冷汗。在病房曾遇见一位 理上的需要就更为明显,如:事业心较强的病人,担心自己的 事业受影响,要求出院强烈,有的则担心上班胜任不了工作或 回家给家里增加负担,老说这不好那不好,害怕出院,有的则 担心学习跟不上,愁眉苦脸等等,为满足这些病人心理上的需 要,护士通过与病人交谈,通过对他们以文化程度、家庭、工 作、爱好等情况的了解,与病人交知心朋友,并经常注意观察 二十五岁男性癫痫患者平常情绪很好,一天突然见他情绪低 落,愁眉苦脸,通过与病人交谈,了解到他刚听人说他患的就 是“母猪风”病人觉得丢人,对生活失去信心,我就给予思想 疏导,讲了人生前途、理想及对本疾病的正确认识、预防,如 何保持良好的正确心理状态,以减少复发机会,病人很快消除 恐惧、忧虑的心理。 其次还要吧向家属及阅读病历了解病人心理情况及病情 探视病人的表情、言语、举止、了解病人思想变化,这样就能 有效的对病人进行解疑、疏导、指点,以达到心理护理的目的。 巩固护理成果,在病人心理护理上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 变化影响病人心理的问题。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消除各种心 理障碍。 还需反复、多次不断的强化护理,并使病人的最佳心理状态不 断得到巩固。 如何防范护理工作中的法律责任纠纷 曹小慧 张亚琴 吴静妮 (贵州铜仁第二人民医院554300) [摘要]任何人,也不论从事什么职业,患大小疾病是难以避免的,生病求医,患病求诊,既是人身健康的需要。也是文明 进步的表现,就是说,人类生存,社会发展,文明进步,都离不开医疗事业,然而任何人看病求医,都殷切期望着遇上一 位医术精湛,工作责任性强,得到优质的服务。因为人们都十分清楚,上医院看病,就意味着把自己的身体健康。以至生 命安全托付给了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白衣天使”,因此,医务工作者的任何过失,都有可能造成患者的终身痛苦。甚至 被无情地剥夺生命。所以医疗事故所造成的损害,比任何其他损害都要严重,因为世界上没有比生命和健康更为宝贵的了, 这也就是预防和避免医疗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和理由所在。 关键词:护理工作法律责任纠纷防范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672-5085(2008)7-0855-03 的普及、公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件的 ・855・ 中图分类号:R192,6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