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型视域下高职院校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其构建
2022-09-30
来源:爱go旅游网
2013年6月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M Sciences Jun.201 3 V01.10 No.6 第10卷第6期 教育类型视域下高职院校文化的 基本内容及其构建 朱松节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安徽安庆246003) 摘要: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高职院校文化是具有职业文化内涵和特征的大学类型文化。从高职教育三 个基本属性出发,论述了高职院校文化的三个基本属性,认为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是高职院校文化的内生力量。高 职院校文化由人文文化、职业文化和技术文化三个部分组成,它们之间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提出高职院校文化应 坚持“一体两翼”的路径选择.即在职业文化的主体下实现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通。 关键词:教育类型;高职属性;人文文化;职业文化;技术文化 高职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转 型的主要特征。内涵发展就其实质来说是文化的发展,把文化 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发展重要的战略,从文化建设着手来提升 内涵发展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些高职院校积 极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定特色的高职院校文化。但我国高职教 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文化在建 设的实践上充分体现出文化自信。高职院校文化的建设不仅 体现出大学文化的一面,还体现出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 育所具有的个性特色。这种个性特色的形成.源于对高职院校 文化的自信,只有对高职院校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对 高职院校文化的坚持,焕发对高职院校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 (二)高职院校文化基本内容的构成 高职院校文化的内容,目前学术界主要沿用大学文化的 “层次四分法”,即高职院校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 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方面内容构成.位于表层的是物质文化 和行为文化,位于中层的是制度文化,深层的是精神文化,这 育的转型还没有完成,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存在着趋同化和 片面化的倾向。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是高职院校文化作为 一种类型文化的建设思路还不清晰,在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上还存在顾此失彼。笔者尝试把高职院校文化作为一种教育 类型,来分析高职院校文化的内容,从而把握高职院校文化的 构成。探索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教育类型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文化的基本内容 种划分法能较好的把高职院校文化内部的结构和层次呈现出 来。但这种划分不能把高职院校文化与学术教育的普通高校 的大学文化有效地区分开来.体现不了文化类型的特征和差 异。高职院校的文化特征首先表现为是一种教育类型文化,对 高职院校文化的内容分析,首先要体现高职院校与学术教育 (一)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 所谓类型,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教育类 型指的是基于相同教育特征的教育种类。高职教育是伴随着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大众的过程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 育,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的高职教育,也将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专业体系,建立起包括专 科、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的完整的学历层次结构.以适应社会 对技术型人才不同层次的需求。高职教育类型特征与学术教 育的普通高校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是以就 的普通高校具有不同的文化构成。基于对高职教育是一种文 化类型的认识,我们可以把高职院校文化分为人文文化、职业 文化、技术文化三个部分,这三种文化反映了高职院校文化作 为一种类型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高职院校文化需要建设的 基本内容。也正是由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缺少对基于教育类 型的高职院校文化内容的认识。导致高职院校文化在建设实 践上的存在一些偏颇,如一些高职院校只注重以就业为导向. 片面强调职业文化,大学精神缺失,弱化了高职教育育人的功 能,制约了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一些高职院校不能科学定 位学校的发展,一味模仿普通高校的文化建设,弱化职业文化 和技术文化建设,失去高职院校文化应有的特色。因此,把高 职院校文化划分为人文文化、职业文化、技术文化三个部分, 理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思路,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实践 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文化的内生力量 业为导向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前把高职教育看成是 高等教育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类型,已经成为理论界和教育界 的共识。如果从教育类型的文化角度来给高职院校文化下定 义。那就是高职院校文化是具有大学文化精神和品位的职业 技术教育文化,或者说是具有职业技术文化内涵和特征的大 学文化。我国高职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占到了我国高 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从最初的规模增长到内涵建设, 再到文化层面的思考,充分说明了高校院校作为教育类型的 文化自觉和自信。一方面。对高职院校文化的思考其实质是对 高职教育类型发展战略的思考,体现了高职院校文化的自觉。 这种文化自觉,来自对高职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高职教育类 型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是对高职院校文化的自 ・高职院校的文化由人文文化、职业文化和技术文化构成, 是由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的。文化生成的理论表明,任何 l16・ 一种文化都是特定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文 其它文化有机结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高等性对人文文化的 决定。高职教育的高等性的内涵,目前学术界意见不一,有从 高职办学机构的各个要素体现的高等性和课程内涵与培养方 化特质,高职院校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内生的文化. 是高职教育类型自身发展的结果。高职院校文化内生于高职 教育的基本属性,也就是说高职教育的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 文化的属性。 式的高等性方面去理解,也有从作为大学文化载体的理想、精 神和作为组织影响力的社会引领的高等性方面去理解。笔者 认为,作为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其在文化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 (一)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而存在,同学术教育 的普通高校一样具有相同的大学功能。但高职教育与学术教 存在着共性,那就是以大学精神为主要内涵的人文文化是其 显著特征,因此,人文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育的普通高校相比,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这种共性和个 性集中表现在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上。 高职教育具有的属性在学术界比较一致看法的.一是高 等性,二是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诞生的一种新兴类型的高等教育,也有学者称之为后现代大 学,其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和履行的职能还将不断出现, 因此也将呈现出更多的属性,主要有以下几种:(1)实践性,高 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技能的获得必然要依赖于实践, 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出发点也是增强教学的实 践性。(2)地域性,高职教育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社会服的面 向,都是以地方为主,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地域性。(3)社会 性或全民性。高职教育是面向人人的一种终身教育,社会需要 高职教育做什么,高职教育就应该提供什么,高职教育承担着 社会培训和提供终身学习的任务,具有社会性或全民性的特 征。 笔者认为,在高职教育的众多属性中,还有一个属性没有 引起足够的重视,那就是技术性。技术是指在劳动生产方面 的经验、知识和技巧。科学的发展及在实践中越来越复杂的 应用,使技术成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高职教育是实现科学 理论向技术转化有效载体,技术转化是通过人才培养、技术研 发和技术服务的形式来实现的。技术性已成为高职教育转型 的一个主要特征。 在以上的高职教育诸多属性中,笔者认为基本属性是高 等性、职业性和技术性。这三个属性之所以是高职教育的基 本属性,是因为:一是高职教育的大学功能决定了基本属性。 高职教育同学术性高等教育一样,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而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职业 性和技术性是要通过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服务社会以及文化 传承来实现的。二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决定了 基本属性。高职的高等性不仅体现高职教育办学结构的高等. 还体现大学文化承载的大学理想和人文精神的高等。高职教 育突出职业性的要求。这种要求体现所培养的人才能适应职 业岗位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高职的技 术性体现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术应用型人才,这是高职教 育教育和其他教育类型的主要区别,如果没有技术教育,高职 教育业也就失去了立教之本。。 (二)高职院校文化基本属性的决定 高职院校文化基本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文化的内容只有 三个基本方面:人文文化、职业文化和技术文化。高职教育属 性的多样性决定了高职院校文化的多样性。如高职院校文化 中具有企业行业文化、地域文化等文化因素。但这些文化不能 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而存在,只能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和 分。从人文文化、职业文化和技术文化分别所属的文化体系来 看.高职院校的人文文化关注对象是“人”.侧重于对人类生存 意义、价值与方式的维护与关怀,其文化体系体现对人的理想 信念、价值理性、精神境界、道德情操的价值观念的重视,人文 精神是人文文化的核心。职业文化一开始就与职业岗位相联 系,既表现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又表现为职业技 能等。技术文化突出技术能力的应用。职业教育一开始就与技 术教育相联系。当然三种文化内涵之间又是互相联系,不可分 割,如职业文化中职业理想既与人文文化相联系,又和专门的 知识和技能相联系,表现为技术文化的特征。高职院校文化内 容的三个部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将高职院校文化 内涵划分为人文文化、职业文化和技术文化,既体现了高职教 育作为大学文化类型的特征.又体现了高职教育文化的特色 所在.在高职院校文化的实践上,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高职院 校文化的建设,防止重视某一个方面而忽视另外一个方面,从 而推动高职院校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高职院校文化的构建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坚持“一体两翼”的路径选择。一体 就是职业文化为主体,两翼就是人文文化和技术文化。高职院 校文化的主体是职业文化,这是由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和人 才培养目标决定的。人文文化和技术文化作为高职教育的两 翼,是高职院校文化全面发展的的基本要求,如果失去任何一 翼,高职院校文化都不是健全的文化,都会偏离高职院校文化 建设的方向,也不能体现高职院校文化是职业教育类的大学 文化。 (一)职业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根本 职业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的显著特性和根本要求.对高 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弓I导和规范作用。作为高职院校 的职业文化要比普世意义上的职业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它表 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职业精神文化。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人 才培养中要体现职业态度、职业人格、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 职业精神。二是工学结合的职业理念文化。包括高职院校办学 的职业性的定位,人才培养适应行业企业职业岗位需求。课程 和专业设置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 要。三是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文f{二。如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动 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做合一、理实一体的教学 模式,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四是职业环境文化。如教学 场景的设置、教学资源的共享等。因此.高职教育文化必须要 强化适应就业面向职业岗位需求文化氛围建设。体现出职业 文化的特征。高职职业文化的本质要求决定了职业文化的建 设,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之路。高职院校在校企合 作的平台上,接受行业企业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辐射.融人职 ・117・ 业文化的符号、理念、价值和规范,促进行业企业文化的相互 渗透和融合,实现高职职业文化的形成。 (二)人文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高职院校由于办学历史比较短,大学文化积淀不深,职业 生重大变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已经从劳动密集型和技能密集 型向技术密集型和创新密集型转变。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 我国要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就必 须培养大量的高技术型人才。这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的历史使命。 技术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了高 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特色。对高职院校的技术文化的内涵,目前 学术界研究的还不多。笔者认为,高职的技术文化是高职教育 教育的体系不完善,大学精神发育不全面。再加上一些高职院 校只顾速度发展而忽视质量发展,片面强调就业导向.导致高 职院校普遍人文文化普遍缺乏.高职人文文化的缺失使高职 院校缺少大学精神气息,缺少引领社会的气派,人才培养缺少 可持续发展的人文修养,人文文化的缺失已严重制约了高职 院校的进一步发展.也引起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因此高职院校 加强人文文化的构建显得尤为迫切。 高职人文文化作为教育类型大学文化。其文化既有一般 大学文化的内涵,又有高职类文化内涵。是大学文化的共性与 高职院校文化个性的统一。高职人文文化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的内涵:一是以大学精神为主要内涵的精神文化。有学者把大 学精神概括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融 人社会的服务精神、超越功利的独立精神.这是高职人文文化 与一般大学人文文化的共性.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 类型,在文化气质上与一般大学是一致,同样需要有大学精神 的文化底蕴。二是独特的高职精神。这是高职人文文化的个性 和特色.高职特色的精神追求必然与高职院校社会地位、社会 功能和人才培养相关联,有学者把高职精神概括为:职业情 怀、经世济用和开放协作。三是人文精神。人文文化其核心是 人文精神.高职院校人文文化的培育,要落实到培养的人才要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诚信的人格品质、 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职业态度、良好的团队合作 精神、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等。 人文文化的构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这手:一是做好高 职院校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实际上是大学精神的设计。高职 院校需要结合办学历史,提炼高职院校办学的理念、办学的特 色,制定高职院校的校训和高职的大学章程,以弘扬大学精神 和高职精神。二是以人文课程改革为抓手,推进人文素质教 育。虽然人文教育不是人文素质的全部,但人文教育是把人文 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三是搭建学生社团平台,让 更多学生参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让学生体会和感受人文 素质的熏陶,在参与中养成深厚的人文素养。 (-)技术文化体现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特色 目前,学者们对高职的技术文化研究不多,一般都认为高 职的职业文化涵盖了技术文化。其实。技术教育和技术文化是 高职院校应有之义。一方面,从文化分类角度来说,文化可分 为三种文化范畴:一是知识文化。二是技术文化,三是观念文 化。技术文化。产生于人们如何利用客观事物的客观实在,以 提高自己的主观行为效率的认识。其文化功能表现为提高人 们的主观行为效率.其文化形态表现为人们的主观行为方式 的经验积累和创新。高职教育是以技术、行为为主体的教育体 系.属于技术文化的范畴。高职院校文化个性的培育显然会沿 着技术文化的轨迹前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大力建设技术文 化.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决定的。高职教育是随着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为我国经济社会尤其是为产业发展 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高技术人才支撑。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已发 ・l18・ 实现社会功能过程中以弘扬技术理性为特征的对技术价值的 追求。高职技术文化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对社会技 术文化的引领。技术的效率与效用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高 职院校是以技术应用和工艺革新为主的研发。通过技术创新 和发明,把科学理论转化为应用技术,把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 产力,使高职院校成为应用技术的技术源和孵化器。成为社会 技术进步的加速器。二是促进大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技术素 养是指个体在技术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品质与修 养。技术素养的养成需要加强技术的学习、掌握和运用,要求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重视必要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 学习,还要善于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要培养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实际操作能力。高职院校要营造 浓厚的技术文化氛围,大力开展技术教育。促进大学生养成良 好的技术素养。三是为企业行业提供的技术服务。技术服务是 高职院校的基本功能之一。高职院校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紧 密,人才培养直接面向社会生产和管理过程,开展技术服务有 着独特的优势。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有 大量的具体技术难题和生产工艺需要解决,这为高职院技术 服务社会提供了最为广阔的空问。 高职的职业文化、人文文化与技术文化是一体两翼的关 系,三者是一个整体,不可偏废,职业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的 根本,人文文化是灵魂,技术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的特色,高 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目标应是在职业文化的主体下。实现技术 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通。 (注:本文系2OlO年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 革工程项目——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中的子项目“基于科学人 文艺术融通的学生素质拓展体系构建”的部分成果.项目编 号:20101471) 参考文献: 【11石芬芳,胡类明.基于高等教育层类视角的高职院校文化研究叨. 职业技术教育,2OlO,(o7). 【2】徐国庆.高职教育高等性的内涵及其文化分析叨.中国高教研究, 2Ol1,(1o). [3]黄柏江.高等性:高职院校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翼(J】.江苏高教. 2Ol1,(O2). 【4]陈云涛.高职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精神重构叨.高等教育研究,2009, (o7). 【5】柴福洪.高职教育“技术文化”探源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6】李时雨,徐健,邵云雁.高职院校文化个性研究们.职业技术教育, 2009,(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