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山西省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路径研究

2020-10-10 来源:爱go旅游网
2017年3月 第25卷第1期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XI INsTIrI'UT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Mar.2017 V01.25 No.1 山西省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路径研究 口乔一博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会展业与旅游业在产业特征上存在诸多关联,二者的协同发展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起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山西省作为首个省域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更是对 旅游业与会展业的融合有着特殊的期许,本文即在充分参考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 上,运用产业融合理论从业务边界、市场边界、运作边界、技术边界四个方面探索山西省会展 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机理与路径。 【关键词】会展;旅游;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592 1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01(2017)01—0060—04 合就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问的 壁垒,加强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它能够使 会展业与旅游业同属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 业,由于二者对所属地域强大的关联带动作用,近 年来受到愈来愈多的城市所青睐,成为我国国民经 济改革发展过程中两个极具代表性的战略性新兴 产业,如何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亦成为业界与学界 共同关注的课题。《全国“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 参与融合的产业产生新的增长点和专业附加,进一 步促进市场发育,促进融合产业的共同发展¨ 。 近几年,将产业融合理论用于会展业与旅游业 的融合研究在学界有了一定发展。总体来看,分为 两个大的方向:一方面是对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理 划》中明确指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将旅游业培育成 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大力实施“旅游+”战 论的研究,王起静、高凌江运用产业边界理论分析 了会展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动 因 ;王丽娜、张琦通过产业融合视角探讨了商业 会展运作过程中与休闲业的融合路径 ;李勇军从 会展产业链出发论证了会展产业融合对地域发展 的带动作用 ;张昕妍、刘延松从内在基础、主要特 点、基本方式几个维度构建了会展业和旅游业融合 发展的概念模型 。另一方面是对地域会展业与 略,推动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这当中包括了 旅游与文化演艺、民俗节事、体育赛事、商务会展等 多个会展领域的融合。 然而,会展业与旅游业虽在产业属性、地域影 响等方面存在诸多关联,但谈到二者的产业融合, 却绝非“会展旅游”这样一个边缘产业所能道尽,二 者的融合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交叉、影响、变 革、提升。 2产业融合理论及其在会展旅游领域应用现状 旅游业融合途径的研究,卢德君从产业发展现状出 发提出了厦门市会展旅游产业融合的宏观思路 ; 叶娅丽从行业管理、产业要素关联和人才储备几个 方面提出了成都市会展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 ;梁 婷从桂林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地域会展 产业融合理论最早用于描述20世纪末数字技 术发展带来的产业边界模糊现象,之后经过理论界 的不断完善,其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大,几乎涵盖了 产业经济的方方面面。根据植草益的定义,产业融 收稿日期:2016—06—21 旅游发展思路 J。 综上,基于地域产业发展现状、明确会展业与 作者简介:乔一博(1985一),男,山西绛县人,硕士,现工作于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旅游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会展策划与 管理。 60 旅游业的产业边界、遵循两个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是研究地域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 3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地域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 机理 对会展业、旅游业的发展构成影响,因此,在地域产 业配套与基础设施的需求上二者高度一致。与此 同时,行业管理体制的梳理与整合对会展业与旅游 业运作层面的融合也至关重要,这一点需要政府主 管部门、行业协会与企业主体的通力合作。 3.4技术边界的融合是助力 基于现有的产业融合相关理论,产业融合的结 果必然是产业边界的模糊、变化或消失,因此,如何 界定产业边界以及如何促成产业边界的消融就成 了产业融合理论在实际应用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也 是研究地域产业融合机理的理论基础。 ,在多数产业领域,技术融合可以通过对不同产 业生产工艺、流程的改变而促成产业间的融合,是 产业融合的源头。对于会展业与旅游业而言,其产 品多数时候是无形的服务,因此技术改进带来的影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是一个产业边界动态 变化的过程,起初由于产业发展不够成熟,尤其是 会展业起步较旅游业相对迟缓,人们对二者产业融 合的认识主要停留在消费市场的相似性上,“会展 旅游”这种特殊的产品便是针对此类消费市场而 生。在我国产业转型的大势下,旅游业与会展业的 地位得以凸显,二者的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边 界渐渐明晰,站在地域的角度重新审视二者的产业 融合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途径。 3.1 业务边界的融合是基础 传统的产业融合理论认为技术是促成产业融 合的根本因素,但考虑到会展业与旅游业的服务业 属性,笔者认为二者的融合并非始于技术层面,而 应始于二者关联度极高的业务层面。其业务层面 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消费群体的重 叠所带来的产品融合,包括旅游要素向会展产品的 融合,例如会议之后的考察旅游;也包括会展要素 向旅游产品的融合,例如不断涌现的景区节事活 动。二是产业链重叠所带来的产业链整合,会展业 与旅游业都是产业带动作用极强的产业,在二者的 前后向产业链上存在诸如酒店、物流、餐饮、娱乐等 诸多重叠的领域,因此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 主体的分工协作,可以很好地对二者的产业链进行 整合、梳理,促进良性的产业融合。 3.2 市场边界的融合是导向 由于消费群体的高重叠度,会展业与旅游业在 市场层面具有天然的产业关联性,处理好市场边界 的融合可以很大程度上促成二者的良性发展。建 立目的地整体营销体系、加强营销资源的整合、共 同改良市场运作水平、推动品牌培育与创新是消除 二者间市场边界、形成良性互动的必要途径。 3.3运作边界的融合是保障 会展业与旅游业都是对地域产业配套和基础 设施依赖性极强的行业,交通、商贸、物流、餐饮、水 电、通信、城市环境、地域旅游文化资源等因素都会 响并非局限于生产环节,而是贯穿服务的始终,尤 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从运作、营销等环节改变了会 展业与旅游业的传统面貌。未来,技术将成为二者 产业融合的重要助力。 4 山西省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路径 作为首个省域单位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 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些年,山西省在改良原有能 源产业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地尝试着非煤产业的发 展,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未来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会展业也凭借其特殊的宣传带动作用在全省的产 业结构转型中占据了重要一席。然而,由于起步 晚、基础薄弱,山西省的旅游与会展产业在全国还 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2015年,山西省旅游业总收 入3 447.5亿元,在各省份中排名15;全年办展数量 130场,办展面积95.79万平方米,在各省份中排名 24。这一现状的改善不仅需要会展与旅游产业各自 内部的快速发展,更需要充分结合山西省的经济、 社会发展特色,尽快促成产业之间的有机融合。基 于上述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机理,现为山西省会 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提出以下路径: 4.1 深化产品融合,重塑业务边界 业务融合是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基础,就山 西省的产业发展状况而言,无论是会展业,还是旅 游业,都受地域经济、社会基础的影响,呈现出一些 独有的产业特征。如何利用好这些特征,使两个产 业通过对方要素的吸纳、借鉴,改善各自的产品体 系、融合创造新的会展旅游产品,将是重塑二者业 务边界的根本途径。 4.1.1从旅游消费需求出发,丰富会展产品 山西省会展业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已基本形 成了展览、会议、节事活动并举的局面,在项目数 量、规模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东部先进省份、 中部相邻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产品层面 看,以下几个问题较为突出:一是结构上展览、节事 61 占比大,会议、奖励旅游占比小,体系还不够均衡; 二是产品功能单一,除了展、会、节事的基本功能 外,旅游相关的产品延伸不足,导致参与者消费结 构单一;三是产业市场化较弱,导致产品开发与市 场需求脱节,产品综合吸引力不足。 通过旅游要素的引入,改善会展产品结构可以 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首先,从市场需求出发,重 新梳理会展市场的核心需求与辅助需求,找到旅游 各要素作为辅助需求的切入点;其次,根据会展市 场整体停留时间短、身份背景专、消费要求高的旅 游消费特征,综合考虑展、会、节事活动、奖励旅游 市场的差异,设计针对性强、综合效益高的专属旅 游产品或线路,在不影响会展核心需求的基础上, 充分满足参与者的旅游需求;再次,通过食、住、行、 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代表的地域旅游业整体水平 的提高与完善,一方面可增强会展消费者的全程消 费体验,另一方面可增强地域旅游吸引力,带动山 西省会议产业和奖励旅游产业的发展。 4.1.2借助会展平台作用,充实旅游产品 山西省旅游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数量与 规模上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全省也基本建成了 “一核三极,六大旅游板块,八条精品线路”旅游业 空间格局,但从产品质量和景区建设来看,还存在 诸多问题:一是对山西省旅游资源特征的发掘不 够,山西省旅游资源整体上呈现出人文胜于自然、 古代多于现代的特征,如何做好古文化的发掘与呈 现是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二是景区点状分布特征 明显,造成多数景区功能单一,景区间整合难度高, 宣传、运作分散等现状;三是多数旅游资源的市场 受众专业性高,对市场开发与景区建设两端的专业 性要求较高,当前运作水平还有待提升。 借助会展产业的平台作用,可以很好地缓解或 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针对山西省旅游资源文化性 高、景区功能单一的特征,可以借助各类节事活动 的发掘,使人文旅游资源动态化,丰富和延伸景区 的旅游及相关辅助功能,增强全省旅游业的吸引 力;其次,针对省内景区分散、整合难度高的特点, 可以充分借助各类展览、会议、大型节庆等平台实 现区域旅游业的整体推广,借助外部实力实现区域 旅游业的整合运作;再次,结合省内多数景区文化 性强、受众专业度高的特征,科学开发商务旅游产 品、学术旅游产品、工业旅游产品、奖励旅游产品等 特色会奖旅游产品,走出鲜明的地域旅游特色。 4.2加强整体营销,模糊市场边界 62 市场边界的融合对于会展业与旅游业来说是 共识度最高的领域,无论是市场范围的重合度,还 是对地域共同的依赖与互动关系,都决定了目的地 管理视角对于二者市场融合的重要性。 4.2.1 建立完善的目的地整体营销系统 站在地域的角度,发挥政府管理部门的作用, 将山西省内原本分散的旅游目的地和展览、会议、 活动目的地整合为统一的综合目的地,再通过各类 地域资源的整合、基础设施、整体环境等方面的完 善,打造完整的目的地整体营销系统,不仅可以有 效降低营销成本,还可以大大提升营销效果。 4.2.2促进会展旅游企业的协作与整合 市场发展的趋势必然是企业主体的主导作用 愈来愈强,就山西省会展市场与旅游市场的融合来 说,企业主体间在交叉领域的协作与整合,企业专 业化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于产业融合与发展 尤为重要。 4.2.3推动产业融合品牌的培育与创新 目前,山西省已经培育了部分会展旅游融合领 域的品牌项目,例如绵山旅游风景区与寒食节的开 发、平遥古城与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及又见平遥演出 作品的互动,但就全国来看,此类品牌的数量与知 名度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在前述融合产品创新的 基础上,充分发挥地域整体的市场运作水平,推动 品牌的培育与创新也是市场融合的重要手段。 4.3改善区域管理,整合运作边界 目前来看,山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础 设施情况以及相关产业配套的规模都无法满足快 速发展的会展业与旅游业的需求,而二者又恰恰都 是对地域环境依赖度极高的产业,因此对于区域环 境的改善将很好地为二者的产业融合消除运作边 界,提升融合效果。 4.3.1完善地域基础设施 就会展业与旅游业而言,对地域基础设施的依 赖主要包括专业场馆设施,交通、水电、通信等常规 基础设施,区域服务水平以及整体的自然、人文环 境。以太原市为例,近些年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 度可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很好地改善了居民的 生活环境,也为外来旅游者创造了诸多便利条件, 但如何把如此便利推广至全省,同时更好地与旅 游、会展产业的整体规划相匹配是下一步必须解决 的问题。 4.3.2省级地域产业配套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关联配套产业主要集中于 酒店、物流、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正是山西省过 作、营销等生产、流通各环节渐渐消除技术壁垒,才 是促成二者产业融合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去所忽视的产业领域,在促成会展、旅游产业的融 合过程中,一方面合理地提升上述产业配套水平, 另一方面通过专业酒店、物流体系的建立提升全省 的会展、旅游吸引力也可以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4.3.3加强地域行业管理 [1] 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 2001(2). 山西省目前的旅游业稍强于会展业,一方面与 产业发展年限有关,另一方面与行业管理也不无关 系。国内的会展业与旅游业分属经贸和旅游两个 管理体系,在产业整合上,可以借鉴国外会议旅游 局统一管理的模式,亦可以保持现在的政府管理模 式,但需加强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间的深层 合作。 4.4关注科技革新,消除技术边界 近些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的飞速发展 不断冲击着传统行业,会展业与旅游业也不例外, 关于实体展会是否会消亡、旅行社市场是否会慢慢 [2] 王起静,高凌江.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理与对 策[J].中国经济导刊,2013(10):51—52. [3] 王丽娜,张 琦.产业融合视角下休闲与商业会展融 合的机制构建[J].现代商业,2015(15):286—287. [4] 李勇军,刘海燕,黄柏青.会展产业价值链及其产业融 合研究[J].商业研究,2016(1):10—15. [5] 张昕妍,刘延松.会展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初探[J]. 中国经济导刊,2015(5):54—57. [6] 卢德君.产业融合视角下厦门市会展旅游发展研究 [J].经营管理者,2014(1):121—122. [7] 叶娅丽,陈学春,余宜娴.成都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研究[J].城市旅游规划,2016(2):197—199. [8] 粱婷.桂林商务会展旅游发展潜力研究[J].现代交 际,2016(8):39—40. 消逝等问题的争论不绝于耳。但无论技术如何发 展,终端市场的需求是不会消失的,因此,如何利用 好新技术,把技术融人会展和旅游产业链中,从运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Path of MICE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QIAO Yi—bo (Shanxi Finance and Taxation College,Taiyuan 030024,China) Abstract:There are many correlations between MICE industry and the tourism industy irn the industrial char. acteristics.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industies plays an importantr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China.As the first province of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area of national resource —base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Shanxi has a specil expectaation on the integration of tourism industy and MIrCE industry.Based on the full reference to the status quo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Shanxi Province,this paper uses th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theory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and path of integration of MICE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y irn Shanxi from four aspects:business boundary,market boundary,operation boundary and tech— nology boundary. Key words:MICE(=Meetings,Incentives,Conventions and Exhibitions);tourism;industy irntegration [责任编辑:王文俐] 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