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制度汇编最新

2021-01-23 来源:爱go旅游网


施工企业管理制度汇编

GBT50430标准样本

编制: 审核: 审批:

2010-8-1发布 2010-8-1实施

目 录

一、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3 二、施工质量检查制度 6 三、试验、检测管理制度 8 四、质量问题处理制度 五、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制度 六、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制度 七、目标管理制度 八、文件管理制度 九、记录管理制度 十、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十一、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十二、施工机具管理制度 十三、工程投标管理制度 十四、工程合同管理制度 十五、材料、构配件、设备管理制度 十六、分包管理制度 十七、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10 13 16 19 21 24 30 32 36 39 45 49 50 51

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1.目的

对施工质量进行过程控制,保证施工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项目部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相关文件

3.1《文件控制程序》

3.2《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管理程序》 3.3《不合格品控制管理程序》 4.定义: 5.职责 5.1责任领导

本制度的责任领导是生产副经理,其职责为:负责监督、指导本制度的实施,负责执行文件的审批。 5.2责任部门

本制度的责任部门为工程部,其职责为:负责本制度实施的检查。 5.3执行层

本制度的执行层为项目部,其职责为:负责落实施工质量管理策划、施工准备、施工质量和服务的有关管理要求。 6.工作程序

6.1工程部会同项目部在工程开始施工前负责编制工程施工质量策划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时应反应以下方面的要求或引用相关文件予以说明:

1 质量目标和要求;

2 质量管理组织和职责; 3 施工管理依据的文件;

4 人员、技术、施工机具等资源的需求和配置; 5 场地、道路、水电、消防、临时设施规划; 6 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 7 进度控制措施;

8 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及其相关标准; 9 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10 对违规事件的报告和处理; 11应收集的信息及其传递要求; 12 与工程建设有关方的沟通方式; 13 施工管理应形成的记录; 14 质量管理和技术措施; 15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其他要求

6.2、编制完毕后,应报公司生产副经理审批,审批合格后报甲方代表或总监理工程师批准,批准后做为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的策划文件予以实施。 6.2、施工准备:

项目部应按照施工策划文件的要求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包括策划建立项目管理机构、文件准备、材料物资准备、工具设备准备、人力资源入场准备、施工临时用建筑物的搭建等。施工准备完毕后,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向监理方或发包方进行报审、报验。施工企业应确认项目施工已具备开工条件,按规定提出开工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开工。 6.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6.4.1、施工质量控制内容:

1 正确使用施工图纸、设计文件、验收标准及适用的施工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适用时,对施工过程实施样板引路;

2 调配符合规定的操作人员;

3 按规定配备、使用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施工机具、检测设备; 4 按规定施工并及时检查、监测;

5 根据现场管理有关规定对施工作业环境进行控制;

6 根据有关要求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并进行相应的策划和控制; 7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8 采取半成品、成品保护措施并监督实施;

9 对不稳定和能力不足的施工过程、突发事件实施监控; 10 对分包方的施工过程实施监控

6.4.2 应根据需要,事先对施工过程(焊接、大体积混凝土、地下室防水等)进行确认,包

括:

1 对工艺标准和技术文件进行评审,并对操作人员上岗资格进行鉴定; 2 对施工机具进行认可;

3 定期或在人员、材料、工艺参数、设备发生变化时,重新进行确认

6.4.3 应建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记录。施工记录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施工过程中的

质量管理记录应包括: 1 施工日记和专项施工记录; 2 交底记录;

3 上岗培训记录和岗位资格证明;

4 施工机具和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的管理记录;

5 图纸的接收和发放、设计变更的有关记录; 6 监督检查和整改、复查记录; 7 质量管理相关文件;

8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中规定的其他记录

6.4.4应按公司规定要求进行工程移交和移交期间的防护。防护内容包括成品保护、标识保护

等。服务应包括:1 保修,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进行,保证达到甲方的要求; 2 非保修范围内的维修,由工程部负责组织实施,酌情报价,积极进行,保证达到甲方满意;3 合同约定的其他服务。按合同要求组织实施。

施工质量检查制度

1.目的

对施工质量检查工作进行控制,保证施工检查有效实施。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项目部工程施工质量检查。 3.相关文件

3.1《文件控制程序》

3.2《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管理程序》 3.3《不合格品控制管理程序》 4.定义: 5.职责 5.1责任领导

本制度的责任领导是生产副经理,其职责为:负责监督、指导本制度的实施,负责执行文件的审批。 5.2责任部门

本制度的责任部门为工程部,其职责为:负责本制度实施的检查。 5.3执行层

本制度的执行层为项目部,其职责为:负责按此制度的要求落实施工质量检查工作 6、工作程序

分定期检验和日常检验:

定期检验:针对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和质量通病,找出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整改,做好记录。

日常检验:质量检查人员对日常的施工质量情况随时进行检查和指导,并按要求做好

记录,检查范围,工序检查、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检查。

6.1 工程部每季度对所属项目部进行1次定期质量大检查,由公司组织检查小组,检查前进行策划并下发通知,检查过程中做好记录,检查后下发通报。项目部根据需要可以开展不定期检查及季节性检查。

6.2 项目部每月进行2-3次定期质量大检查,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组织检查小组,检查过程中做好记录,检查后进行总结分析,并形成记录。

6.3 项目经理每天组织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日常检查,并形成检查记录。

6.4 项目质检员及其他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适时巡查,及时纠偏,确保过程能力,并形成检查记录。

6.5班组之间在工序完成后,由班组长组织开展自检、互检、交接检,并做好相关手续,确保工序质量。

6.6 项目部定期检查时,对工程实物质量、工程资料、管理资料等进行全面检查。不定期检查、季节性检查视主题确定检查内容。

6.7 项目部日常检查时,主要对工程实物质量、施工组织、工艺流程、工序质量等进行检查。

6.8 项目部组织的各类检查以实测为主,目测为辅,并检查资料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

6.10 班组之间的自检、互检、交接检为全数实测。

6.11 检查过程中发现一般性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时,检查组(人)开具整改通知单,并要求受检人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由检查人进行验证。 6.12 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质量隐患时,检查组(人)有权开具停工整改单,并视情况严重程度对被检查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6.13 凡在检查过程中不服从管理、不配合检查时,检查组(人)有权对被检查单位负

责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试验、检测管理制度

一、适用范围

1.适用于公司承揽工程的检验试验管理; 二、相关文件

1.《管理手册》

2.《物资进货验收程序》 三、实施职责

1.本制度由工程部负责管理;

2.工程部负责进货检验试验的管理,各项目部负责具体实施;

3.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工作,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责具体实施; 4.建筑材料检验试验管理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外委试验; 5.最终检验试验由公司工程部门负责组织检验; 四、工作流程 4.1进货检验和试验

4.1.1所有进厂物资均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检验和试验,具体见《物资进货验收程序》规定; 4.1.2未经检验或试验合格的物资,(包括原材料、外购件、外委加工配制件等)不准投入使用或加工(4.1.4的紧急放行情况除外);

4.1.3顾客提供的物资,开箱时也应做好开箱验证记录和签证;

4.1.4如因工程急需,来不及检验或试验而放行时,需有可靠的追回程序,并应对该物资做唯一性标识,以便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时能立即追回和更换(习惯称为紧急放行)。紧急放行的授权人为项目部经理或技术负责人; 4.1.5进货检验和试验,主要包括:

<1>供方质量文件

<2>物资外观检查

<3>有规定时抽样检验和试验。

4.1.6检验和试验合格后均应办理检查验收签证;

4.1.7所有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不得用于工程施工和安装。 4.2过程检验和试验

4.2.1工程开工前,由项目部负责编制质量检验的有关要求(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反映),其中有关顾客、监理方面的内容,应取得顾客或其代理人的认可同意。 4.2.2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工作,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责实施; 4.2.3建筑材料检验和试验由项目部委托外部实验室负责实施;

4.2.4外委检验、试验时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责外委委托,并负责将试验结果送达有关验证单位;

4.2.6在所要求的分项或分段工程的检验和试验工作未完成之前,或必需的试验报告未收到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2.7如应施工急需来不及在检验试验报告完成前就要转入下道工序,则必须有可靠的追回程序(习惯称例外放行),并应在相应的产品上做出明确唯一的标识,做好记录; 4.2.8例外放行,需经项目部经理批准。 4.3最终检验和试验

最终检验和试验由公司工程部门、项目部根据顾客安排与监理、设计单位等配合完成;工程资料的形成应与工程进度同步。工程部应按规定及时向有关方移交相应资料。 4.4检验试验人员

从事检验和试验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并取得认可的证书。 4.5检验试验记录

4.5.1检验和试验记录是证明采购物资、在建工程、在制产品和最终产品(或工程)质量满足规

定要求的客观证据,所有检验和试验均应做好检验和试验记录或签证; 4.5.2过程检验试验记录按工程行业要求的验收记录表格执行;

4.5.3最终检验和试验记录(即分部验收记录、单位工程验收记录)由公司工程部负责记录; 4.5.4检验试验记录内容应完整,且真实可靠,并应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4.5.5检验试验应有书面记录和专人用合格的书写材料亲笔签字,不得代签字或使用打印机打印。 4.6不合格

检验和试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按《质量问题处理制度》规定处置。 4.7监督检查

检验和试验控制,由工程部负责监督检查

质量问题处理制度

1.目的

对工程项目在施工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予以有效控制和处置,保证不流入下工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承建的工程项目在施工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控制。 3.相关文件

3.1《物资采购管理程序》 3.2《标识和可追溯控制管理程序》 3.3《纠正措施控制管理程序》 3.4《预防措施控制管理程序》 3.5《记录控制管理程序》 4.定义 4.1质量问题

不满足合同规定及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要求的工程产品。 5.职责 5.1责任领导

本制度的责任领导为生产副经理,其职责为:负责本制度实施的监督、指导;组织严重质量问题的调查评审,对处置方案进行审批。 5.2责任部门

本制度的责任部门为工程部,其职责为:负责质量问题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参加严重质量问题的调查评审并对处置结果进行验证。 5.3执行层

本制度的执行层为项目部,其职责为:

5.3.1项目经理:

参加本项目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的调查评审,负责处置方案的具体实施;组织一般质量问题的评审,审批处置方案,组织实施处置;组织对质量问题的整改。 5.3.2项目专职质检员:

参加一般质量问题的评审,对处置结果进行验证;对质量问题发现后及时通知项目经理,并对整改结果进行验证。 5.3.3项目施工员:

参加一般质量问题的评审,制定处置方案;负责制定质量问题的处置方案。 5.3.4项目材料员:

参加物资质量问题的评审,负责实施处置措施。 6.工作程序 6.1质量问题的判定

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不符合国家质量验评标准的。 6.2工程质量问题控制程序

6.2.1严重质量问题发生后,项目经理应立即上报公司总经理、生产副经理,并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告如下;

6.2.1.1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名称、不合格范围、数量等。 6.2.1.2简要经过,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及原因的初步判断。 6.2.1.3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现场控制情况。

6.2.2对严重质量问题,项目部应派专人监护,保护好现场。

6.2.3严重质量问题由生产副经理组织工程部、项目经理进行评审,工程部制定处置方案,生产副经理批准后,项目部实施并做好记录,工程部对处置结果进行验证.

6.2.4一般质量问题发生后,由项目经理组织施工员、质检员及施工班组长进行评审,施工员

制定处置方案,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并记录。

6.2.5轻微质量问题由专职质检员下发《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施工员制定整改方案,项目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质检员对整改结果进行验证并保存有关记录。

6.2.6工程质量问题处置方式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返工、返修、让步接收(此种必须经业主的许可)、报废等。

6.4出现严重质量问题、一般质量问题及频繁发生的质量问题,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管理程序》。

6.5当在交付给业主使用后,发现质量问题时,工程部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制定处置方案(如采取返工返修、赔偿、道歉等方式),以达到业主的满意。

6.6工程质量问题的等级划分

工程质量问题:工程质量按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达不到合格标准必须返工、返修、加固或报废的。

6.6.1严重质量问题:指造成重伤2人以上(含2人)或直接经济损失3000元以上者及单位工程验收为不合格的。

6.6.2一般质量问题:指直接经济损失500元以上(500元),3000元以下(不含3000元)者及分部、分项工程验收为不合格的。

6.6.3轻微质量问题:指直接经济损失500元以下的质量缺陷

目标管理制度

1、目 的:为了强化和完善各部门的综合管理体系工作,促进和加强综合管理体系工作的各个环节,持续改进公司内部的管理体系工作。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个部门及项目部。

3、责任领导:管理者代表,负责各部门管理目标的审批。 4、责任部门:办公室,负责监督管理目标的实现

5、相关部门:为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检查本部门管理目标的实现。 6、实施办法:

6.1 公司内部管理目标的类型: 6.1.1 第一类型:公司年度管理目标 6.1.2 第二类型:工程项目部的管理目标 6.1.3 第三类型:公司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目标] 6.2 关于公司的管理目标:

公司的管理目标是公司全年度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方向和落脚点,公司每年年底的管理评审会议上要对本年度的管理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分析要涉及到各个部门相关的综合管理体系工作,找出影响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依据分析情况对有关文件进行修改,对有关环节要点控制,管理评审报告上要详细体现。由总经理主持依据本年度的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各部门发言,出具合理化建议,制定下年度公司的管理目标。公司的管理目标由总经理批准后,做为文件,由办公室控制进行下发,在公司内部实施。 6.2 关于工程项目部的管理目标

工程项目部的管理目标依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公司领导层通过,总经理批准,在工程项目合同中体现。

工程部应对各个工程项目部的管理目标进行控制,每半年检查一次,将检查结果与项目部进行沟通,找出影响分项分部合格验收的重要影响因素,制定纠正和纠正措施。 办公室年底应有公司全年度工程管理目标实现情况的分析报告,递交管理评审。 6.4 关于各职能部门的管理目标

6.4.1 各职能部门每年年底对本部门的管理目标实现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制定下年度的管理目标,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6.4.2 管理者代表每半年监督检查各部门的管理目标的实施工作。

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制度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对本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的自查与审核评价工作的管理。 二、相关文件

1、《管理手册》

2、《内部审核管理控制程序》

3、《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三、实施职责

1.本制度由办公室负责管理;

2.办公室负责组织进行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自查工作,工程部负责配合进行工程质量管理的自查与评价工作; 四、工作流程:

自查与评价的内容包括:

质量管理制度的符合性; 各项活动与质量管理制度的符合性;质量管理活动对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有效性。

4.1质量管理制度的符合性自查:对于质量管理制度的符合性自查,质量管理制度的编制由工程部负责起草,工程部组织公司各部门及项目部对起草制度进行评审,形成初稿,会签通过后,将初稿报公司生产副经理审核,审核通过后,总经理审批后方能形成最终稿。终稿发布后应进行宣传动员,召开文件执行发布会,然后予以落实执行。

4.2 各项活动与质量管理制度的符合性:对于工程的质量管理活动与制度的符合性,由工程部负责监督落实执行,对以质量管理制度的要求,工程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并将管理工作与制度的要求进行结合,在落实日常管理工作时要以质量管理制度为依据,紧扣制度的要求,

在工作中逐步将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深入到工程的每个管理环节,从而使项目管理人员及工人增强制度的执行意识。工程部应将管理制度的执行符合性形成工作报告,每年报管理评审会议予以讨论,从而汇总执行效果,修订制度,更好的发挥制度管理的作用。

4.3、质量管理活动对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有效性:质量管理活动实现质量方针合目标的有效性由办公室负责汇总,并将执行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公司管理评审会议进行讨论、自查,从而形成措施和决议,来保证质量管理活动的效果。

4.4质量管理活动的监督检查是确定质量管理活动是否按照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实施、能否达到质量目标的重要手段。

实施监督检查的依据包括: 1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2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及支持性文件; 3 工程承包合同; 4 项目质量管理策划文件

4.5 质量管理活动的监督检查,由工程部负责,工程部应按4.4要求的依据逐步落实监督检查工作,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公司管理者代表,就是进行纠正。响应并对公司文件进行修订,保证策划文件的完整性。

4.6 内审工作,内审工作做为对管理体系工作的全面审核与检查,由办公室组织实施,各部门进行配合,每年举行一次。具体实施程序和要求,执行《内部审核管理控制程序》

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制度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信息管理、传递和沟通及质量管理工作的改进。 二、相关文件

1. 《管理手册》

2.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3. 《内审管理控制程序》 4.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三、实施职责

1. 本程序由工程部负责管理;

2. 外部信息收集、内部信息发布由工程部部负责; 3. 项目部按规定内容负责信息的上报。 四、工作流程 4.1信息分类 4.1.1外部质量信息

<1>国家、地方有关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

<2>国家、行业、地方施工验收规范、标准、管理制度; <3>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质量方面的规定; <4>顾客投诉、顾客满意度信息。 4.1.2内部质量信息

1、 2、 3、

项目质量施工组织设计 年度工程质量总结 考核实施情况

4、 5、

不合格品汇总 工程质量信息

4.2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4.2.1外部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4.2.1.1外部信息的收集通过各级政府网站、上级主管部门来文、协作单位来文等渠道获取。 4.2.1.2 对收集到的外部信息由本部门负责人确认后,视信息内容按文件资料控制要求及时传达到相关单位。 4.2.2内部信息的传递

4.2.2.1工程部对外报送的报表需经公司主管经理审批后进行报送; 4.2.2.2项目部上报的质量信息要及时传递给公司主管经理;

4.2.2.3工程部需发布的质量信息以文件、通知及视频会议的形式及时传达到各项目部。 4.3内部各项信息报送要求: 4.3.1项目质量施工组织设计

a. 报送时间:在工程开工半个月内。 b. 编审要求:按要求进行编审。 4.3.2质量检验计划

a. 报送时间:在各专业(单项)开工半个月内。 b. 编审要求:按要求进行编审。

c.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因图纸晚到或其它原因需补充或变更的,经监理审批后,及时报送。

4.3.3年度工程质量总结

a. 报送时间:在本年度12月20日前报送

b. 编制要求:围绕本工程施工进度、工程质量验收、监督检查情况、质量管理工作的

创新以及对公司质量管理有何意见和建议等各方面进行总结。 4.3.4项目考核实施情况

a. 报送时间: 25日

b. 报送内容及报送方式:依据项目部制订的考核办法,实施考核,并留有考核记录。报送可在工程质量信息中体现。 4.3.5不合格品报表

a. 报送时间:轻微不合格、一般不合格、监理下发的整改通知单和反馈单每月25日前报;发生质量事故后12小时内报出。

b. 报送格式要求:

轻微不合格、一般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有关要求》。

监理下发的整改通知单和其反馈单:按其整改通知单和反馈单的记录格式,以电子邮件、复印件或传真件报送。 4.3.6工程质量信息(年报)

a. 报送时间:管理评审前一周

b. 编制要求:主要编制内容有:重大工序质量检查验收情况、工程质量的闪光点、质量验收情况、监督(质检)检查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下一步工作计划、需公司协调的问题等。

4.4 工程质量信息的处置及改进:对于信息反应的问题及处置及改进措施,执行《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管理控制程序》及《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有关要求。

目标管理制度

1、目 的:为了强化和完善各部门的综合管理体系工作,促进和加强综合管理体系工作的各个环节,持续改进公司内部的管理体系工作。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个部门及项目部。

3、责任领导:管理者代表,负责各部门管理目标的审批。 4、责任部门:办公室,负责监督管理目标的实现

5、相关部门:为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检查本部门管理目标的实现。 6、实施办法:

6.1 公司内部管理目标的类型: 6.1.1 第一类型:公司年度管理目标 6.1.2 第二类型:工程项目部的管理目标 6.1.3 第三类型:公司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目标] 6.2 关于公司的管理目标:

公司的管理目标是公司全年度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方向和落脚点,公司每年年底的管理评审会议上要对本年度的管理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分析要涉及到各个部门相关的综合管理体系工作,找出影响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依据分析情况对有关文件进行修改,对有关环节要点控制,管理评审报告上要详细体现。由总经理主持依据本年度的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各部门发言,出具合理化建议,制定下年度公司的管理目标。公司的管理目标由总经理批准后,做为文件,由办公室控制进行下发,在公司内部实施。 6.2 关于工程项目部的管理目标

工程项目部的管理目标依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公司领导层通过,总经理批准,在工程项目合同中体现。

工程部应对各个工程项目部的管理目标进行控制,每半年检查一次,将检查结果与项目部

进行沟通,找出影响分项分部合格验收的重要影响因素,制定纠正和纠正措施。 办公室年底应有公司全年度工程管理目标实现情况的分析报告,递交管理评审。 6.4 关于各职能部门的管理目标

6.4.1 各职能部门每年年底对本部门的管理目标实现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制定下年度的管理目标,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6.4.2 管理者代表每半年监督检查各部门的管理目标的实施工作。

文件管理制度

1.目的

对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要求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并在使用处可获得有关版本的适用文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有关的文件的控制。 3.相关文件

3.1《记录控制管理程序》 4.定义 5.责任领导 5.1责任领导

本制度的责任领导是总工程师,其职责为:负责本制度实施的监督指导。

5.2本制度的责任部门是办公室,其职责为:负责本制度实施的监督检查,建立受控文件总清单。

5.3相关部门

本制度的相关部门是公司各职能部门,其职责为:负责本部门文件的使用和管理;建立本部门受控文件清单;负责规定的文件的编制、发放管理。

5.4执行层

本制度的执行层是项目部,其职责为:负责本项目部文件的使用和管理,建立本部门受控文件清单;负责规定的文件的编制。

6.工作程序

6.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中使用的文件类型:

6.1.1第一类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手册:向组织内部和外部提供关于综

合管理体系的一致信息的文件。

6.1.2第二类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等:表述综合管理体系的目标指标和如何实现和应用于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文件。

6.1.3第三类型:规范:阐明要求的文件。

6.1.4第四类型:指南性文件:这类文件阐明推荐的方法或建议。

6.1.5第五类型:形成文件的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图样:这类文件提供如何一致地完成活动和过程的信息。

6.1.6第六类型:管理记录:这类文件为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 6.2文件的编号 6.2.1综合手册的编号 MD/SC —2010

批准年号 手册 明大公司代号

6.2.2综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 MD/CX—XX—2010

批准年号 程序编号 程序文件 明大公司代号

6.2.3各部门/项目部产生的文件(如:指导书、指南、规章制度等) MD/ GL(GY)—XX—XXXX

批准年号

顺序号

工艺技术文件代号 管理文件代号 明大公司代号

6.2.4记录编号

见《记录控制管理程序》 6.2.5部门简称

工程部(工)、经营经营预算部(经)、办公室(办)。 6.2文件的受控状态

6.2.1文件分为受控与非受控两种,受控文件加盖唯一分发号进行标识并标明其版序号。如:A/0版、B/0版等。

6.2.2所有受控文件应分类编制受控文件清单,并对受控文件实施动态管理,及时获得本行业最新的标准规范,以及本单位编制或更新的文件,并有效控制作废文件,以确保文件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6.4文件和资料的编制和审批

6.4.1综合管理手册由办公室组织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6.4.2综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由办公室组织各部门按章节内容分别编制,组织会审后,由主管副经理审核,管理者代表审批。

6.4.3其它需编制的文件由各需要部门/项目部编制,根据文件性质由公司各业务主管部门审批(其它文件有特殊规定审批权限者,执行相应文件)。 6.4.4对于外来文件的适用性,应由各业务主管领导进行审批。 6.5文件的发放

6.5.1对综合管理体系要求的文件在发布前应由规定的人员对文件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进行

审批,审批后方可进行发放。

6.5.2文件经审批后,由编制部门根据审批发放范围填写《文件发放登记表》,保证文件发至所需要的各个场所,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有关版本的适用文件。

6.5.3当对原文件有新的需求时,可填写《文件复制(领用)申请表》,经批准后领用文件或复印件。 6.6文件的更改

在综合管理体系活动中必要时对文件重新进行评审与更新,对更新文件再次批准。 6.6.1当文件的内容、形式需要更改时,由申请人填写《文件更改申请表》,由原文件审批人签发,当原审批人不在职时,由现任领导审批,但必须获得原审批文件的前景资料。 6.6.2文件更改审批后,应通知使用有效文件的各场所,按审批内容更改,保持文件的有效状态。

6.6.2当文件经过多次修改或发生大幅度变动时,由原编制部门提出申请,换版发行,同时收回所有旧版文件,以防误用。

6.6.4对于作废的文件,由原编制部门回收并记录,办理销毁手续进行销毁。出于积累知识或其它正当理由而保留的作废文件,必须加盖“作废”标识,由原编制部门登记。 6.7应确保文件保持清晰,不得任意涂改、乱写乱画,并易于识别文件的有效性。 6.8外来文件包括政府颁布的外部标准、规范、法规以及顾客图纸等,为确保外来文件得到

识别,应按照文件控制要求进行受控和发放。

记录管理制度

1.目的

对公司管理体系记录进行有效控制,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用来证明符合综合管理标准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综合管理体系运行记录的控制。 3.相关文件

3.1《文件控制管理程序》 4.定义 5.职责 5.1责任领导

本制度的责任领导为总工程师,其职责为:负责本制度实施的监督指导。 5.2责任部门

本制度的责任部门是办公室,其职责为:负责本制度实施的监督检查,负责建立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总清单,实施动态管理。 5.3相关部门

本制度的相关部门是公司各职能部门,其职责为:建立本部门综合管理记录清单,本部门工作记录清单,实施动态管理;负责本部门记录的编制、标识、贮存、保管。 5.4执行层

本制度的执行层是项目部,其职责为:建立本项目综合管理记录清单,本项目各相关工作记录清单,实施动态管理;负责本部门记录的编制、标识、贮存、保管。 6.工作程序

6.1记录的分类和范围 记录分为三类: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记录;危险源识别和重大危险源评价记录;法律法规获取识别记录;目标、指标记录;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记录;培训记录;产品实现记录;与产品有关要求记录;采购控制记录;过程确认记录;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记录;不合格品控制记录;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记录;内外信息交流、协商产生的各种记录;文件控制记录;运行控制所需的

各种记录;应急准备与响应记录;监视测量记录;事故事件调查处理记录;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记录管理的记录;内审、管理评审记录等。 6.2记录的媒介形式

记录的媒介形式为纸上表格和文字的形式,也可用其他形式,如采用磁带、磁盘、照片、胶片等。

6.2记录的标识与编目

6.2.1为便于记录的检索和管理,每一种记录应有唯一的编号。 6.2.1.1对于与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记录,其编号格式为:

MD/JL—XXX—XX

记录顺序号

综合管理标准号 “记录”拼音缩写 明大公司代号

同时为满足记录标识唯一性原则,记录上还应注明:记录编制部门、编制日期、

发生同类记录的次数及本记录总页数和当前页号(发生同类记录的次数编号在记录表格NO:处填写)。

6.2.1.2对于上级规定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有关的记录,仍沿用原统一表式编号。 6.2.2编目

记录保管部门应将记录分类保存,进行编目,以便存取和检索。 6.4记录填写

记录应做到保持清晰、数据真实,并按要求正确填写,且不应涂改,文字表达准确、简练、内容要完整,签证手续要齐全。

6.5记录的收集、贮存、保护、保存期限、移交和归档的控制。

6.5.1综合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记录,由相应部门保存,保存期限为三年。

6.5.2工程竣工后,由项目部编制竣工技术资料,交工程部审核后,移交使用单位。,由公司工程部负责归档。竣工技术资料应长期保存。

6.5.3对于记录的保护,项目部应做到装袋或装盒,防污、防潮、防火;档案保管应满足档案管理的环境条件,利于检索和贮存,并注意做好防火、防盗、防虫蛀鼠咬、防潮等工作。 6.5.4采用其他媒介形式的记录,也应有相应的储存条件,如软盘应注意防潮、防压、防光、防磁,以避免储存内容丢失,必要时可复制备份。 6.6记录的查阅、借阅

因工作需要查阅归档后的记录,查阅人员需填写《文件查阅、借阅、销毁申请表》,经保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查阅或借阅。 6.7记录处置的控制

6.7.1各部门保管的综合管理体系运行的记录超过保管期时,由本部门填写《文件查阅、借阅、销毁申请表》,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销毁。

6.7.2归档的记录,按照《企业档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销毁。

6.8办公室每季度对各部门和项目部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记录的控制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目的

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从事影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从事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符合性的工作人员的控制。 3.相关文件

3.1《记录控制管理程序》 4.定义 5.职责 5.1责任领导

本制度的责任领导是总工程师,其职责为:负责本制度实施的监督指导,负责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的审批。 5.2责任部门

本制度的责任部门是办公室,其职责为:负责本制度实施的监督检查,负责编制公司年度培训计划,负责监督公司各部门培训工作,建立职称、学历、技能、岗位证书登记的控制工作实施。 5.3相关部门

本制度的相关部门为各职能部门,其职责为:确定本系统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负责培训工作的实施。建立本部门的岗位证书的登记。 5.4执行层

本制度的执行层是各项目部,其职责;根据本单位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参加公司组织的有关培训,负责本单位培训计划的实施。负责项目部岗位证书、工人技能情况的登记控制

编辑版word

工作。 6.工作程序

6.1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应确定本部门的人员与质量、环境、安全必要的能力,如能力不足时,应提供培训或参加学习,以满足工作的要求。

6.1.2每年初,各职能部门、项目部,收集、确定本系统、本单位的培训需求,和特定的专业学习要求,上报办公室

6.1.3办公室根据各职能部门的培训计划及收集的培训需求,编制年度培训计划,经批准后,按《文件控制管理程序》发放。

6.1.4因工作需要制定的临时培训计划由生产副经理批准,报办公室备案,相应部门组织实施培训,办公室监督检查 6.2培训对象和内容

6.2.1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及企业文化、方针、目标培训;法律、法规的培训。

6.2.2对各类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培训。 6.2.3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应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基本知识,控制程序的运用,质量、环境检验的方法,统计技术及有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 6.2.4对操作工人的培训

①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的教育;

②本岗位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控制方法和应知应会的基本技能; ③新进场、上岗、转岗工人进行质量、环境意识,安全生产教育; ④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和特殊操作技能的岗位培训。

6.2.5经过培训应提高员工的质量、环境、安全意识,以及从本职工作提高水平来保证自己工作目标的实现,从而确保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完成。 6.2.2应对照员工的工作情况来评价培训的结果是否有效。

编辑版word

6.2资格认可

6.2.1对从事与产品质量、工作环境、职业健康等有直接影响的管理、执行和验证的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培训,经考试综合评定后,进行资格认可,持证上岗。如:项目经理、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试验员、取样、送样员等。

6.2.2特殊工种参加劳动部门专业岗位培训后,经考试合格,取得本工种操作证再按要求进行资格复审。如:电工、焊工、架子工、起重工、场内机动车驾驶员等。

6.2.3对本公司员工进行参加教育的记录、学历、职称、操作人员的技能、经验分别进行登记控制,并保存有关记录。 6.4档案管理

6.4.1各部门对于本部门负责实施培训班工作,负责收集有关培训记录,整理教学档案,内容包括: ①培训计划表; ②教学大纲;

③考试试卷和考试成绩登记表;

④资格认可证书及教育、技能和经历的登记。 6.4.2所有教学档案的控制执行《记录控制管理程序》。 6.5办公室对本制度的实施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

6.6对于项目部在施工现场的培训,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取得良好培训效果为宜。不必拘泥培训形式,但应做好记录。

编辑版word

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绩效考评(以下简称“考评”)是指用系统的方法、原理,评定、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

一、考评的目的和用途

1、考评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

2、考评的结果主要用于工作反馈、报酬管理、职务调整和工作改进。

二、考评的原则

1、一致性:在一段连续时间之内,考评的内容和标准不能有大的变化,至少应保持1年之内考评的方法具有一致性;

2、客观性:考评要客观的反映员工的实际情况,避免由于光环效应、新近性、偏见等带来的误差;

3、公平性:对于同一岗位的员工使用相同的考评标准; 4、公开性:员工要知道自己的详细考评结果。

三、考评的内容和分值

1、考核的内容分以下三部分:

(1)、重要任务:本季度内完成的重要工作,考评的工作不超过3个,由任务布置者进行考评;

(2)、岗位工作:岗位职责中描述的工作内容,由直接上级进行考评;

(3)、工作态度:指本职工作内的协作精神、积极态度等。由部门内部同事或被服务者进行考评。 2、分值计算

原则上,总分满分180分,重要任务满分90分,岗位工作、工作态度分别为45分。对于没有“重要任务”项的岗位,原则上其他两项的分数乘以200%为总分。

编辑版word

四、考评的一般程序

1、员工的直接上级为该员工的考评负责人,具体执行考评程序;

2、员工对“岗位工作”和“工作态度”部分进行自评,自评不计入总分; 3、直接上级一般为该员工的考评负责人;

4、考评结束时,考评负责人必须与该员工单独进行考评沟通; 5、具体考评步骤在各岗位的考评实施细则中具体规定。

五、保密

1、考评结果只对考评负责人、被考评人、人事负责人、(副)总经理公开; 2、考评结果及考评文件交由人力资源部存档; 3、任何人不得将考评结果告诉无关人员。

六、其他事项

1、公司的绩效考评工作由人力资源部统一负责;

2、考评每季度进行一次,原则上在3月、6月、9月、12月下旬进行; 3、考评负责人在第一次开展考评工作前要参加考评培训(由人力资源部组织); 4、各岗位的考评实施细则在本制度基础上由人力资源部、考评负责人及被考评人共同制定。

编辑版word

施工机具管理制度

1.目的

对施工机械设备运行进行有效控制,降低施工机械设备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转,减少机械事故和人身伤害,确保公司整体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 3.相关文件 《设备管理制度》 4.职责 4.1工程部

4.1.1是本制度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制度的编制、修订与过程监督检查。 4.1.2 负责、发放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1.3负责为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合格的操作人员。 4.1.4负责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修。 4.2项目部

4.2.1负责施工中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及施工现场管理。 4.2.2负责本制度运行过程的监督与检查,并记录存档。 5.工作程序

5.1施工机械设备的购置及配备

5.1.1各项目根据施工生产需要购置时,填写“机械设备购置申批表”需公司主管经理批准执行,购置申请中对效益、安全、节能、环保等做好经济技术论证。采购应遵循技术上先进、生产上适用、经济上合理的原则。

5.1.2公司根据施工生产的要求进行调配。项目部施工设备在不能满足施工生产时,可申请调配、购置和租赁。

5.1.3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且符合下列要求: a)连接牢靠,无松动现象。 b)机械运转平稳,无异响和震动。

编辑版word

c)机械设备运转部位密封良好,无泄漏现象. d)机容整洁。

5.2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

5.2.1施工时,应配置使用性能完好,安全有保证的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应齐全。机械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公司应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填写《机械设备进场验收单》,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2.1.1所有机械设备应达到以下要求:

a)传动的外露部分应有牢固的防护罩,并且连接可靠,无松动。. b)所有设备保持接地(零)线应可靠。

c)每台设备应使用一个独立的开关和电源线路,并与设备的负荷相匹配。所有带电部位屏护良好,防止意外触及。

d) 设备的线位、连锁、操作手柄应灵活可靠。 e) 设备不能出现漏油现象。

f) 设备检修时要断电,在断电处必须挂警示标志“禁止合闸、有人作业”,并设置监护人。

5.2.1.2各种设备除达到上述要求外还应分别达到下列要求:

5.2.1.2.1垂直运输与起重机械(汽车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室外电梯)。

a)超高限位、力矩限制器、制动器、臂杆幅度指示器、吊钩保险,装置齐全稳定有效。 b)安全装置:

1卷扬限位器动作应有效可靠。 2大小车行程限位动作应有效可靠。 3门窗电器联销应有效可靠。 4紧急停车开关应灵敏可靠。

5电铃声应清脆、响亮,操纵开关标志应清晰。

6各处转动连接轴和其它外露旋转部位应装设牢固可靠的防护罩。 7 驾驶室地面应铺绝缘垫。 c)钢丝绳

1、钢丝绳断丝数在一个捻节距中断丝数不得超过钢丝绳丝数的10%。

编辑版word

2、钢丝绳尾端应装卡牢固,钢丝绳在卷筒上至少留有三圈。 d)滑轮应无裂纹、缺损,且转动灵活。

5.2.1.2.2 机动与运输车辆(机动翻斗车、轮式装载机、砼搅拌运输车) a)离合器分离彻底,结合平稳可靠,无异常声响。 b)转向装置应调整适当,操纵方便,灵活可靠。 c)油箱、油路应无渗漏。

d)手、脚制动调整应适当,制动距离应符合要求。 e)仪表、照明、信号及附属装置应齐全完好。

5.2.1.2.3 混凝土机械(搅拌机,砂浆机,皮带运输机,混凝土输送泵) a)连接件应完好无松动现象。

b)离合器分离应彻底,起支应平稳,制动器应灵敏可靠。 c)电气装置和线路的绝缘应良好,必须使用漏电保护器。 d)电源开关箱应有防雨遮栏措施,且应加锁。 e)露天使用的搅拌机应有防风避雨棚。

5.2.1.2.4 钢筋机械(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卷扬机、对焊机、点焊机) a)电气装置和线路的绝缘应良好,必须使用漏电保护器,设备外壳应做保护接零(接地)。 b)明露的传动部位应有牢固适用的防护罩。

c)卷筒上钢丝绳在使用时不应全部放完,应留有三圈,尾端装卡应牢固。 d)对焊作业要有防止火花烫伤的措施,防止作业人员及过路人员烫伤。 5.2.1.2.5 木工机械(平面刨,压刨,木工铣床) a)应有吸尘装置且完好有效。 b)夹紧装置应完好有效,工作可靠。

c)电气装置和线路绝缘应良好,必须使用漏电保护器。设备外壳应做保护接零(接地)。 5.2.1.2.8 焊接机械(直流、交流、等离子切割机) a)电源线、焊接电缆与电焊机接线处应有屏护罩。

b)电焊机插座与插头相匹配,且必须装有保护接(零)线。

c)电焊机一次接线长度一般不超过3m,焊把线长度不超过30m,并不准有接头,二次接线接头不允许超3个。

编辑版word

5.2.2需现场组装的大型机械设备(塔吊、室外电梯)须指派具有资质的安装队伍按有关规程进行组装,取得技术监督部门准予使用证方可使用。

5.2.3施工单位在使用机械设备时,优先考虑到负荷与设备配置相适应,并减少设备空运转节约能源。

5.2.4施工单位对使用的机械设备制定和实施必要的管理措施,减少施工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噪音、尾气的排放、运输撒漏等。

5.2.5施工单位应为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能胜任工作的操作人员,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保持相对稳定,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5.2.6施工单位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机械设备所处工作场所应挂机械设备操作规程牌,严禁违章作业。

5.2.7项目部设备管理部门每月对所属的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机械设备完好、利用情况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存在重大问题的机械设备,必须停机整改,整改后经验收合格,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5.3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与维修。

5.3.1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由操作人员进行,发现机械故障、安全装置及防护设施损坏及时报设备管理部门。

5.3.2操作人员负责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清洁、调整、润滑、紧固、防腐工作,发现漏油、液现象及时处理。

5.3.3项目部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施工机械设备的大、中、小修工作安排。不具备大修条件的可委托外修。督促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修理。

5.3.4维护和修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废弃物分别由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及时清理回收,分类放入专设的废弃物箱、桶内。

编辑版word

工程投标管理制度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项目开发的市场分析、项目联络跟踪、投标项目策划、工程投标等管理。 二、相关文件

1. 《管理手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5. 《合同管理程序》 三、实施职责

1.本制度由经营预算部负责管理;

2.经营预算部负责市场调研、投标工程策划、工程投标。 3.综合办公室负责工程投标所需的公司荣誉证书、证明文件资料;

4.工程部负责,参与合同评审中有关合同技术条件和技术措施;负责工程质量承诺及质量保证措施; 四、工作流程 4.1投标策划

4.2.1投标报名:经营预算部根据项目的联络跟踪信息等进行工程项目的投标报名工作。负责在建筑市场、建委等有关单位进行登记等工作。

4.2.2购买招标文件:公司联络跟踪的项目在得到工程项目业主单位的邀请投标信息后,确定参与该工程项目的投标,即行购标书。 4.2.3招标文件评审

编辑版word

购买招标文件后,由经营预算部组织招标文件的评审,主要评审: ——准确理解顾客需求

——分析招标文件、合同的特殊要求

——顾客所有要求包括隐含要求是否明确,确定咨询答疑内容 ——顾客要求是否全部形成文件(来往答疑、通知)

——审查招标文件、合同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要求 ——分析公司履行合同的能力 4.2.4确定投标策略

招标文件评审后,公司领导确定投标策略,投标实施大体方案,编制投标编排计划,包括:

——明确工程投标意图 ——参与投标的优势与劣势 ——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收集整理报价资料 ——确定投标承诺 ——确定报价策略

——确定项目实施大体方案 ——确定公关策略

——确定投标编制主要内容、时间安排等。 4.3编制投标文件

4.3.1经营预算部负责工程投标的组织工作,负责投标答疑;负责收集投标所需资料,公司相关单位提供各自专业范围的必需文件和资料. 4.3.2经营预算部负责商务报价、资信标的编制工作.

编辑版word

4.3.3工程部负责技术标的编制工作,按投标编排计划按时交给经营预算部排版打印。 4.3.4投标文件编制完成由经营预算部主任审核后进行印刷,装订,包封投标书. 4.3.1经营预算部负责投标策划;

4.3.2投标策划,由经营预算部负责将商务标策划和技术标策划的结果整理,按招标文件要求的格式和内容编制投标文件;

4.3.3投标文件由经营预算部主任负责审核。 4.4工程投标

4.4.1工程投标的组织工作由经营预算部负责,负责编制、印刷标书,收集投标所需资料,公司各相关单位提供各自专业范围的必需文件和资料; 4.4.2综合办公室负责提供:

——公司简介 ——公司业绩证明 ——公司资质、资格文件

——提供公司经济诉讼案件情况资料 ——办理公司“法定代表人资格证书” ——办理“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

——公司领导、公司机关部门主要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简历(包括工作经历、经验和业绩)和资证资料

——项目部拟定负责人、主要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简历(包括工作经历、经验和业绩)和资证资料

4.4.3工程部负责提供

——质量目标、质量承诺 ——质量管理措施

编辑版word

——质量标准 ——质量保证体系

——量管理人员名单及证书 ——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体系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安全管理人员资证及特种工种人员资证。 4.4.4财务部负责提供

——公司财务状况资料 ——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表 ——公司财务状况预测分析资料

——办理投标保函或银行汇票及中标工程的履约保证金 ——办理公司资信等级证明; 4.5中标工程合同洽谈及合同签订

4.5.1工程中标后由经营预算部负责与业主签订承包合同;

4.5.2合同起草由经营预算部依据招标文件、投标书编制,当业主要求采用其规定格式合同时,以此格式合同为合同草案; 4.5.3合同草案评审

4.5.3.1合同草案(或顾客格式合同)起草后,由经营预算部组织合同草案评审,并做好评审记录。评审程序见4.7条; 4.5.3.2合同草案评审的主要内容:

——准确理解顾客及招标文件需求 ——是否正确理解了顾客要求的特点 ——分析招标文件及格式合同的法律内涵

编辑版word

——分析格式合同与招标文件的差异

——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要求 ——是否贯彻了投标策略 ——是否掌握了顾客的投资心理 ——是否做到了知彼知己 ——是否与投标书文件一致

4.5.4合同评审后由经营预算部负责组织合同洽谈、签订,相关部门参加。合同签订其程序为:

——审核会签

——公司经理签字或由其委托人签字

4.5.5合同签订后由经营预算部负责对本工程进行交底,交底的内容包括:有关招标文件;对招标文件的澄清、答疑;投标文件;对投标文件的澄清、答疑;中标通知书;合同草案(或正式合同)中涉及“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的内容。并将全部合同正、副本及招投标文件建档保存。

4.6合同评审程序

合同评审包括招标文件评审、合同草案评审二种,其评审程序为: 4.6.1合同评审组织

组 长:公司经理(或其委托人)

成 员:公司副经理及公司经营预算部、工程部等部门负责人和专业人员; 4.6.2合同评审前准备

<1>由合同评审组织单位负责将招标文件、投标书及合同草案等有关内容分发各部门分阅;

<2>各部门分阅后,将评审初步意见填写在合同评审表中。 4.6.2合同评审

编辑版word

合同评审一般以会议形式进行,当评审组长确定具体评审日期后,由合同评审组织单位(一般为经营预算部)负责通知各参加单位、人员,并负责合同评审的记录

编辑版word

工程合同管理制度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项目部有关对外合同(包括出具的担保和承诺)的订立、变更、转让、解除、履行、终止和管理等活动控制。

本条所称合同即书面合同,是指采用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表现所载内容的合同,合同当事人协商同意的有关修改合同的文书、电报、电传和图表,也是合同的组成部分。 二、相关文件 1、《管理手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三、实施职责

1.本制度由经营经营预算部负责管理;

2.财务部负责合同订立及执行情况中的财务与审计监督; 四、工作流程

1、合同分类:

<1>工程合同:公司经营经营预算部负责管理; <2>工程物资采购合同:公司工程部负责管理; <3>劳动、劳务合同:公司工程部负责管理; 2、合同主管部门职责:

<1>监督、检查贯彻执行《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

编辑版word

<2>领导、协调合同的订立、履行及管理工作; <3>制定合同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4>组织参加“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活动;

<5>决定对合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

<6>决定对合同管理工作中疏于管理,玩忽职守,违法乱纪者,未造成经济损失的给予通报批评,造成经济损失的给予处罚;

<7>其他需要协调解决的合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3、合同条款、合同申请单位和合同执行单位 3.1合同一般应具备以下主要条款:

<1>当事人名称、住址、邮政编码、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开户银行、账户; <2>标的(指货物、劳务、服务等)名称、型号、规格等; <3>数量和质量,包括检测标准和方式; <4>价款或者酬金及付款时间、方式; <5>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 <6>违约责任;

<7>合同的变更、转让和解除条件; <8>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 <9>合同订立的时间、地点;

<10>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性质确定或者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必备条款。 对数量、质量、履行期限和方式等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合同中予以特别明确。 3.2申请签订合同的单位或部门即合同申请单位,其职责为:

<1>调查、了解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信誉和履约能力等情况; <2>具体参与合同的谈判;

编辑版word

<3>参与合同的草拟、会签、修改、保证合同的可行性; <4>负责建立和管理本单位的合同台帐、档案及统计、分析。

3.3负责执行合同的单位即为合同执行部门,其职责是代表公司履行合同,并及时报告合同履行情况。 4.合同签订程序

4.1在具体合同管理过程中执行合同经办人负责制,由合同经办人具体负责合同的申请、谈判、变更、解除等具体事宜。经办人是在签订合同过程中主要负责合同条款谈判、协商的负责人。

4.1.1合同经办人在申请办理合同过程中,应在合同审查表上签署个人意见。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合同经办人应尽到合理谨慎的注意义务,最大化地保护本公司的合法利益。

4.1.2对于在合同管理工作中能恪尽职守、勤勉认真、并为公司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或挽回经济损失的经办人;将按照本制度的具体规定予以奖励。

4.1.3对于因经办人的故意、过失、疏忽等个人行为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将按照本制度的具体规定予以追究。

4.2申请单位或经办人将合同草案送合同专业管理部门进行专业审查;

4.3合同专业管理组审查通过后,需要相关业务部门会签审查,由合同专业管理组将合同草案报送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会签审查;

4.4审查通过后,报送公司法定代表人或其代理人审批;

4.5法定代表人或其代理人审批同意后,到办公室加盖合同专用章,属于借款合同、担保合同等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可使用单位行政公章的除外;

4.6分公司、项目部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必须经公司授权,未经授权不得对外签订合同。对于违反程序规定的分公司、项目部将按照本制度奖励与处罚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4.7合同专业审查

编辑版word

4.7.1合同专业管理部门对申请单位报送合同做如下方面审查:

<1>经济性

——项目计划是否具体明确; ——市场需求情况是否可靠、属实; ——经济效益情况是否真实、可信; ——资金、资产使用效果的财务是否可行。 <2>技术性

——项目技术是否真实、全面、可靠; ——技术措施是否完备、可行; ——技术标准、参数是否先进完善; ——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3>安全性

——涉及的知识产权是否已采取相应的保护或限制措施; ——有无损害本公司商业秘密、商业信誉; ——有无损害本公司利益的其它情形。 4.8合同业务部门会签审查

工程合同、劳务合同、采购合同等需经公司各部门进行会签审查; 4.9合同数量、合同归档 4.9.1合同文本数量

<1>法定代表人或其代理人签字同意签约后,由合同申请单位按规定的份数打印出版,送交办公室加盖公司合同专用章(或公司行政公章)和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由法定代表人的委托代理人签字;

<2>合同文本数量一般为:我方合同文本数正本一份、副本一份,即

编辑版word

由合同专业管理部门一份,同时一份副本报财务管理部门备案。 4.9.2合同管理档案

合同专业管理部门应根据各自的管理权限建立合同管理档案,负责整理收集的合同档案包括;

——合同文本、各文本存档记录 ——合同台帐 ——承办人变更记录

——合同附件、审核意见及其它有关文件资料 ——纠纷或争议的处理情况记载及有关材料 4.10合同履行、变更 4.10.1合同交底

合同签订后,由合同专业管理部门会同业务相关部门对合同执行单位进行合同交

底。

4.10.2财务部应严格依照合同和合同履行情况,仔细审查所履行合同的主体、内容、形式与所签合同是否一致,确定无误后付款。如不一致,拒绝支付; 4.10.3合同变更

合同的变更:凡合同标的、数量、价款、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等项发生变化均属合同变更,合同变更应由缔约双方另行签订补充协议,程序与签订正式合同相同,且应由原审批部门或人员签字后生效。 4.10.4合同终止 4.10.4.1合同的终止

<1>签约各方按合同规定,全面履行合同后,合同自然终止;

<2>经合同签约各方协商,同意解除合同,自各方签字认可之日起合同终止;解除合同

编辑版word

由合同申请单位按本制度执行;

<3>按照合同约定,终止条件出现,合同终止。 4.11奖励与处罚

<1>公司对有以下情形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奖励金额为500元—10000元): ——在合同管理工作中有恪尽职守、谨慎勤勉,做出显著成绩的; ——为本单位挽回重大经济损失的;

——检举、揭发利用合同进行违法活动有功的;

——及时处理合同冲突、合同管理矛盾、合同纠纷,为企业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的。 ——其它应给予奖励的情形。

<2>公司对有以下情形的部门和个人,给予批评和处罚(处罚金额为500元—10000元): ——违反本制度的规定,在合同管理中失职、渎职、欺诈、故意、重大过失给公司及公司各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

——未经授权或越权对外签订合同给公司造成损失的。 ——将合同分解以大化小,逃避公司管理标准的。 ——先行为后补办合同审查或合同授权程序的。

——利用行政章、财务专用章或其他印章对外签订合同的。

——应签订书面合同而未签订或把整体合同分解以规避书面合同或以其他单据代替合同文本的。

——合同经办人或合同参与人签约时恶意串通,利用合同谋取私利损害企业利益的。 ——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包括招标、议标、选择合作方时)泄露标底和商业秘密的。 ——在经济往来中收受贿赂、回扣,影响公司的合法利益的。 ——违反公司规定擅自为他方提供担保保证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 ——结算付款不按照合同规定而多付的。

编辑版word

——未在合同验收中履行其职责,把验收不合格的产品和服务作为合格的产品和服务接收的。

——在合同履行中对方违约不追究违约责任或擅自处理,损害公司利益的。

——在合同变更审查中,玩忽职守或未尽到合理谨慎义务的,并使公司利益受损害的。 ——其他各种违反合同管理程序的行为。

<3>违反本办法规定,给公司及公司各单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触犯刑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编辑版word

材料、构配件、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

对物资、构配件、设备采购实施有效控制,确保采购物资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明确验收及现场管理,对供方施加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影响。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项目部需用物资的采购活动的全过程和用户提供物资的验证。 3.相关文件

3.1《产品监视和测量的控制管理程序》 3.2《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管理程序》 3.3《不合格品控制管理程序》 4.定义 5.职责 5.1责任领导

本制度的责任领导是生产副经理,其职责为:负责监督、指导本制度的实施,负责合格供应商评价结论的审批。 5.2责任部门

本制度的责任部门为工程部,其职责为:负责本制度实施的检查,负责合格供应商的评价选择,并保存评价记录。 5.3执行层

本制度的执行层为项目部,其职责为:负责采购物资进场后的验证工作;负责组织验收及现场管理;负责施加质量、环境、安全卫生影响对其供应的物资进行环境及安全卫生检查。 6.工作程序 6.1物资分类

编辑版word

A类:钢材、水泥、砖(包括砌块)、劳保用品; B类:砂、石、商品砼、砼预制构件及工程设备。 C类:A、B类以外的物资 6.2 选择:

由工程部组织对A、B类物资供货商考察评价,生产副经理批准后,编制《合格物资供货商(中间商)名录》,以后项目部采购A、B类物资,必须在合格物资供货商(中间商)处采购。C类物资不对供货商评价,进场后执行《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工作程序》按规定进行验证。由办公室对承包商进行综合评价,生产副经理批准后,编制《合格工程(劳务)承包商记录》;

b.供货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应符合公司规定的要求,公司应对供货商的产品说明书和技术鉴定书进行评价,还应对供货商的社会信誉进行评价;所供货物在保证产品质量同时,还应确保符合环境、安全卫生管理要求;

1.所供货物材料的包装必须满足环保、安全卫生要求;

2.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粉尘、噪声、及尾气排放必须满足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定。 3. 在选择化工材料时,应要求供货方尽可能提供化学物资安全数据表及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4.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劳动防护用品及化学危险品等物资,还需按安全卫生及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验证

5.公司应对中间商的经营合法性及范围进行评价,对资金状况、贮存和运输能力进行评价,对中间商的社会信誉进行评价;

6.合格工程承包商的标准:具备县级以上工商部门颁发的建筑企业营业执照和能够证明企业等级的资质证书;提供以往的施工业绩证明材料;具备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具备履行合同的施工能力。

7.合格劳务承包商标准:具备工商管理部门颁发的具有法定代表资格的营业执照;具备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能满足工程需要的技术工人及特殊作业人员;具备履行合同的施工能力;

编辑版word

8.对新发展承包商的评价:除具备上述条件外,应进行为期一个月试用,由项目部对承包商的工程进度、质量、管理水平等各方面进行考察,并填写《试工期考评记录》报经营经营预算部;

9.顾客指定供货商在权利义务方面无特殊性。 6.2采购信息

6.2.1采购计划:材料员根据工程预算、施工进度计划及有关标准、规范于每月25日前编制下月度的物资采购计划,详细采购计划,项目经理核实签字,报生产副经理,生产副经理根据公司及工程需要情况做出批示,同意购买后由工程部负责按计划采购,如有其他情况应批示意见,采购员按生产经理批示执行。较贵重物资的采购计划应由总经理批示。整个过程执行书面记录程序,做好交接手续,做到有据可询。对于工地临时急需的小型物资,由项目经理批示,工地材料员及时采购,并及时通报公司工程部,做好相关记录。

6.2.2订货合同:由工程部负责与选定的供应商签订订货合同,生产副经理审批,较重要合同应由总经理审批,应注意审批采购要求是否充分和适宜。

6.2.3采购信息内容应体现在物资采购计划和订货合同中,必须注明采购物资的验收标准,必要时应注明对供应商(中间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生产人员的资格要求,以及涉及程序过程和设备要求的批准内容。 6.4采购物资、构配件、设备的验证

6.4.1采购物资进入现场后,材料员应及时验收,做好记录并将有关质量证明文件传递给施工员。

6.4.2进场物资由材料员按《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控制工作程序》组织检验和试验,物资标识执行《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工作程序》。

6.4.3进场物资经检验不合格,执行《不合格品控制工作程序》。

6.4.4如需在供应处对物资进行检验,应在订货合同中对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明确规

编辑版word

定,采购人员应依据质量标准及合同要求严格检验并做好记录。

6.4.5当合同有规定时,业主可在供应商处对采购物资进行验证,要安排好验证的方式,但项目部不能将该验证作为物资合格的依据,仍应进行规定的检验和试验。 6.5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的现场管理

6.5.1现场材料及施工机具严格按施工平面图的位置堆放。按不同材料,不同机具的要求分别码放,并挂设标志牌。

6.5.2水泥库屋面不得漏水,地面做水泥砂浆地面,并做防水、防湿处理。 6.5.3现场钢材、管材按不同规格分类挂牌码放整齐,并加垫木,距地15cm。 6.5.4现场木材、构件、按不同规格挂牌码放,底部垫好支牢、排放整齐。

6.5.5钢管按规格存放,保持一头整齐。钢模板不同规格码成垛,不干净的模板及时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后码好。

6.5.6现场施工中的砖成丁,砂石成方,分规格存放,存放砂、石的料场应做混凝土硬化 6.5.6物资保管要做到“十不”(不潮、不锈、不霉、不变、不冻、不坏、不腐、不爆、不混、不碎)。

贵重物品要求有专库并加锁管理,剧毒和易爆品要有双人保管、收、发,并选择安全地点单独设库。

科学管理、合理存放,标识鲜明,材质不混,名称正确,成套物品不准拆套。 露天库的物资,按平面布置图和存放要求堆放整齐,有的材料要下垫上盖,防止腐蚀,要设标识牌,并标明状态,对有期限要求的材料,要注明进库时间,定期检查,做好记录,应提前一个月向主管部门反映材料使用期限。 6.6供应商的管理与复查

6.6.1工程部负责与供应商签订物资的供应合同,其内容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要求,不得抵触。

编辑版word

6.6.2项目部必须按照供应合同与供应商发生业务往来。

6.6.2对于与我公司有长期业务往来的供应商,工程部应在每年12月份对供应商进行一次复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或未能履行合同的供应商,报生产副经理批准,取消其作为我公司的合格供应商(中间商)的资格,并通知项目部。

编辑版word

分包方管理制度

1.目的

在选择分包方时,应具备有满足工程质量要求的能力,还应符合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以及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以保证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的实现。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经公司选择并签定分包合同的劳务分包方和工程分包方管理。 3.相关文件和术语

GB/T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 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劳务分包方是指承揽包工不包料的工程施工分包企业。 工程分包方是指向承包方承揽建设工程施工的专业分包企业。 4.职责 4.1责任部门

本制度的主责部门是经营经营预算部,其职责为:

4.1.1负责程序文件的编制及分包方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资格的审查,选择符合要求的劳务分包方;

4.1.2负责录用分包方的审批; 4.1.3负责建立分包方信息档案。 4.2相关部门

4.2.1公司经营经营预算部

负责建立工程分包方台帐;负责审定由项目经理部与工程分包方所签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协议书或合同。

4.2.2项目经理部

参与分包方选择、评价,并与分包方签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协议书。负责对分包方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情况的监督管理,及时将分包方情况反馈到经营经营预算部、工程部等有关部门。

编辑版word

5.工作程序

5.1需要选择分包方时,公司经营经营预算部召集工程部、办公室、项目经理等参加招标。

5.2经营经营预算部审查分包方是否取得ISO19001、ISO14001认证,是否通过了职业健康安全认证,企业安全资质证是否在有效期内,以往质量、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业绩、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等,优先选择已通过ISO19001、ISO14001和职业健康安全认证的分包方。

5.3如外地工程路途遥远或经营经营预算部因其他情况无法参加时,由项目经理对分包方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资格进行审查,并将初审合格的分包方名单和有关资料报公司经营经营预算部审批。

5.4审核合格的分包方要在项目进行试施工,项目经理部对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确保符合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5.5分包方经验证合格后,由经营经营预算部与其签订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协议书,协议书由项目经理、分包方负责人或授权委托人签字盖章。协议中必须明确双方的质量责任、安全责任及环境责任,并且由项目部将公司的有关要求通报给分包方.

5.6公司经营经营预算部将合格分包方的名单整理下发,被评价为合格分包方的其它项目经理部录用时不必重新评价,只将相关资料报公司经营经营预算部备案

5.6分包方要提供施工人员的花名册交工程部备案。

5.7签订协议后,分包方要在正式施工中认真履行,接受项目经理部各级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5.8当分包工程完工后,公司生产经理要组织经营经营预算部、工程部、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协议书履行情况进行评审,经营经营预算部保存评审记录

编辑版word

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对工程质量事故责任的追究处理。 二、相关文件

1、《管理手册》

2、《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三、实施职责

1.本制度由工程部负责管理;

2.工程部负责按本制度的要求对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进行责任追究; 四、定义:

本制度所称的工程质量事故,是指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达不到设计标准、使用功能要求的工序或使用了达不到设计标准、使用功能要求的材料、设备的现象。 五、工作程序:

职责: 公司总经理负责确定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措施和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 5.1质检员负责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报告和一般质量事故处理 5.2发生质量事故的责任人员协助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 5.3质量事故的分类: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两大类 5.3.1重大质量事故的界定 发生以下情况可定为重大质量事故 1) 直接经济损失3000元以上的。 2) 事故造成了恶劣影响。 3) 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害。 5.3.2一般质量事故

编辑版word

1)指直接经济损失500元以上(500元),3000元以下(不含3000元) 2)事故影响在局部范围以内,未造成严重影响。 5.4 发生质量事故的报告

5.4.1重大质量事故的报告: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性质恶劣、影响很坏的,应由项目经理立即报告总经理。

5.4.2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当事人除立即按规定上报外,应积极参与质量事故的善后处理 5.4.3一般质量事故的报告:发生一般质量事故,应在当天报告质检员。质检员在三天内内将事故调查、分析处理结果书面上报项目经理。

5.5发生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5.5.1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总经理负责对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和报告 5.5.2 质量事故的调查,其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相关部门和人员、事故经过、事故后果。调查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5.5.3 事故调查完毕后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认真分析、确认事故发生的原因,明确有关人员的责任,提出整改措施

5.5.4 质量事故的处理,应执行“三不放过”的原则(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及时、慎重、有效地处理好质量事故

5.5.5 必须以质量事故为契机,组织进行质量改进活动,完善并严格执行制度 5.5.6 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和报告应形成《质量事故报表》并建立档案 5.6 质量事故的责任人,根据其情况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罚,发生质量事故隐瞒不报者,将追究责任人的经济、行政、刑事责任。

5.7 事故责任界定:

重大质量事故:公司总经理、生产经理负有领导及间接主要管理责任,项目经理负有直接管理责任,公司主管领导视重大质量事故的影响及人身、财产损失处以1000-5000元的罚

编辑版word

款,并在事故原因调查过程当中主动坦诚承认领导责任,在责任追究会上做自我批评。直接管理责任的项目经理视重大质量事故的影响及人身、财产损失处以500-2000元的罚款,并写检查。事故技术、质量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视重大质量事故的影响及人身、财产损失处以300-1000元的罚款。按情况考虑岗位调动问题。

一般质量事故:由项目经理组织进行责任界定,对于图纸及工艺技术问题造成的事故,技术负责人承担技术指导及技术交底不到位的责任,酌情给予通报批评及100-500元的经济处罚。对于落实过程中责任心的问题,班组长承担主要责任,酌情给予通报批评及100-500元的经济处罚。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

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编辑版wor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