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1804年,德国档案学家(B )所著的《一种档案学理论思想》一书,第一次让我们看到了“档案学”的名称。
A、冯·拉明根 B、约瑟夫·奥格 C、郎格鲁 D、斯·皮斯托列茨
2、档案学的概念在我国正式出版在( B )于1935年撰写的《档案理事处的任务及其初步工作》一文中。P159
A、甘乃光 B、滕固 C、张锐 D、何鲁成 3、1940年,(C )最早提出了“文件生命周期”概念P172 A、罗吉尔·艾利斯 B、马勃斯
C、菲利普·布鲁克斯 D、曼努埃尔·巴斯克斯
4、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对于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的划分,着眼点不再是文件本身,而是(C )本身。P176
A、文件整体运动 B、文件价值 C、电子文件管理信息系统 D、办公自动化系统
5、职能鉴定论是(B )提出的。
A、迈斯奈尔 B、卡林斯基 C、谢伦伯格 D、布伦内克 6、以( D )为代表的档案学者,提出了“文件连续体理论”(Records Continuum),试图取代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P176
A、苏·迈克米希 B、萨拉齐·弗林 C、凯瑟琳·贝利 D、弗兰克·阿普沃德
7、来源原则被普遍认可是始于( D)。P179 A、1841年的法国“尊重全宗原则” B、1881年和德国的“登记室原则”
C、1898年的荷兰《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出版 D、1910年的布鲁塞尔大会
8、档案在其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历史联系,其中,( A)联系是首要联系,也是最根本的联系。
A、来源 B、内容 C、时间 D、形式
9、法国档案学者(A )1984年在其研究报告《机读文件的鉴定》中,首次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电子文件双重鉴定的思想。P189
A、哈罗尔德·瑙格勒 B、汉斯·布姆斯 C、杰拉尔德·汉姆 D、布里奇福特
10、从特里·库克的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所做的报告可以看出,欧美各国先后把鉴定的重点从文件实体转向( B ),体现出跟以往不同的来源观。P191 A、文件的自身属性 B、文件的形成过程 C、职能活动 D、文件形成时间
二、多项选择题:
1、德国档案学家亚克伯·冯·拉明根在海德堡出版的( AD )等专著,是目前各国档案史料中报道的最早的档案学专著。 A、《综合报告——怎样才算一个完美的登记室》 B、《论档案》 C、《一种档案学理论思想》 D、《登记室及其机构和管理》 E、《关于档案馆的科学》
2、20世纪40—80年代,欧洲档案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主要表现是
又有一批档案学理论研究成果问世,这一时期档案学理论著作主要有( ABCDE )等。
A、布伦内克的《档案学——欧洲档案工作的理论与历史》 B、谢伦伯格的《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
C、法国出版的《档案手册——法国公共档案的理论与实践》 D、联邦德国出版的四卷本《档案学》
E、意大利出版的《现代档案——理论与实践》
3、近代法国档案工作改革中提出并实践了具有近现代意义的思想是( ACD )。P153
A、组建国家档案馆 B、开办档案教育
C、档案事业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原则 D、档案馆实行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原则 E、实行档案立法
4、1898年出版的《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是由( BDE )等档案学者合著的。P155
A、卡缪 B、缪勒 C、多努 D、斐斯 E、福罗英
5、我国档案学的产生与初步发展阶段,汇集了(ABC )等领域的档案学研究成果。P160
A、行政界 B、史学界 C、档案教育界 D、图书馆学界 E、法学界 6、我国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档案学著作有( ABC )。P159 A、周连宽的《县政府档案处理法》 B、程长源的《县政府档案管理法》 C、何鲁成的《档案管理与整理》 D、龙兆佛的《档案管理法》 E、秦翰才的《档案科学管理法》
7、属于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科目的是( ABCD )。P166 A、档案学原理 B、档案术语学 C、档案法学 D、比较档案学 E、档案学史
8、我国按照全宗的范围和构成方式,把全宗区分为(ABCD )。P181 A、独立全宗 B、联合全宗 C、全宗汇集 D、档案汇集 E、科技档案综合体
9、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档案学者博尔斯和朱莉娅·扬提出的一个由(ABE )等模块组成的鉴定决策模型。P187
A、信息价值 B、保管费用 C、档案属性 D、职能活动 E、鉴定建议
10、档案鉴定人员在判定档案价值时必须考虑保管费用因素,所谓保管费用,是指对以后保管档案过程中所需要各种费用的估计,它包括(BCDE )。P194 A、征集费用 B、库房费用 C、处理费用 D、保护费用 E、参考费用
三、是非判断题:
(√ )1、法国的档案开放原则受到各国的重视,被誉为“档案的人权宣言”。P154 ( √ )2、美国国家档案馆成立后,正式把来源原则作为公共档案管理的基础,决定档案馆的档案以档案组合的形式管理。P157
( √ )3、美国在文件管理中一般称私人文件管理为手稿管理。
( √ )4、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代档案学的某些思想,是通过总结整理明
清档案实践活动的经验获得的。P159
( X )5、1938年,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设特种教席,开始讲授档案管理课程。1934年
( X )6、1951年5月创刊的《档案(材料)工作通讯》,于1953年改名为《档案工作》。
(√ )7、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把文件视为一个集合概念,强调现行文件和历史档案都只是广义文件过程中某一特定阶段的代称,都是广义文件的组成部分。 ( √ )8、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文件的阶段式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 X)9、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在1997年制定的《电子文件管理指南》中,将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划分为设计、形成、保管和维护四个阶段。P176 ( X )10、美国匹兹堡大学针对失去现行效用的电子文件的保管问题,提出了“集中式保管”的方案。P176
(√ )11、文件连续体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构建了一个多维坐标体系来描述文件的运动过程,文件保管形式是核心轴,因为它的变化带动了其他坐标轴的相应变化。
( X )12、标志来源形成的是法国的“尊重全宗原则”。(登记室原则)
( X)13、1985年美国档案学者特里·库克和戴维·比尔曼在加拿大档案工作者协会会刊《档案》上发表了著名论文《来源原则的力量》,呼吁重新认识来源原则。(理查莱特)
(√ )14、加拿大档案学者特里·库克就是“新来源观”的倡导者。P183 ( √ )15、英国档案学家希拉里·詹金逊认为,销毁文件不是档案人员的正常业务,档案人员无须干预如何去除文件。P186
(√ )16、美国档案学者米耶·菲斯拜认为编史工作的最新趋势是判断文件价值的首要标准。 ( √ )17、“职能鉴定论”的核心观点,就是档案文件的价值取决于产生机关的职能及其在政府机关体系中的等级地位。P193 (√ )18、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始,档案鉴定就有类似职能鉴定论的标准了。 (X )19、特里·库克主张档案鉴定方法应鉴于一种以来源为基础,以文件前后关系为中心的框架之中,而不是置于以内容为基础的历史文献框架之中。P193 ( √ )20、加拿大档案学者凯瑟琳·贝利,认为传统文件的运动阶段大多顺向前进,但相当一部分电子文件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作逆向运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