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

2022-05-17 来源:爱go旅游网
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科学有序推进济青高铁邹平综合客运枢纽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健全项目标准化管理体系,规范项目管理行为和施工作业行为,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结合济青高速铁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方建指)《建设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暂行)(济青高铁邹平综合客运枢纽工程办[2015]55号)及本项目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项目标准化建设坚持高标准起步、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达标的管理原则,以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为支撑手段,落实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作业标准。

第三条 项目标准化管理按策划、实施、检查考核、保持深化等阶段推进,实现“事事有标准、事事有流程、事事有责任人”,建立实施有依据,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全面实现各项建设目标。

第二章 领导小组与职责

第四条 领导小组

项目部应成立项目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项目标准化管理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党工委书记、常务副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安全总监

组 员:安质部、工管部、物机部、工经部、财务部、征拆部、综合办公室、中心试验室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质部,部长任办公室主任,

1

协助领导小组做好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日常工作。

各架子队应成立相应的项目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本架子队的标准化管理工作。

第五条 领导小组职责

(一)负责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整体规划、推进、检查和考核等各阶段工作指导。

(二)负责资源配置,研究解决推进、深化项目标准化管理

过程中出现的资源不足、不达标等问题。

第三章 策划管理

第六条 确定目标

领导小组根据地方建指和局有关项目标准化管理的目标要求制定本项目的项目标准化管理目标,具体如下:

1、满足地方建指项目施工准备阶段和建设阶段标准化目标。 2、择点建成第一个样板项目部、样板试验室、样板拌和站、样板梁场、样板钢筋加工场或料场。

3、新开工工点按过程控制标准化要求进行施工作业控制。做到场地规整、安全设施齐全,材料存放规整,严格执行施工技术交底、安全交底、作业指导书、作业要点卡片,施工记录和施工日志齐全规范真实、工程实体合格。

4、扎实推进试验先行,样板引路,首件工程评估,创建第一段样板路基,第一座样板桥墩等样板工程。

5、实体工程与施工资料同步完成,现场做到料净场清,清理河道、退还临时征用地,及时复垦绿化。

2

第七条 编制实施方案

一、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拟定项目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项目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

1、领导机构与职责权限。 2、主要目的与具体目标。

3、项目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三个标准化”与“四化”建设支撑、作业标准等)。

4、主要的步骤、活动、时间安排。 5、保障性措施及要求。

在确定项目标准化管理的实施安排时,应使之与施工组织计划安排有机协调,确保标准化管理的有关工作有机融入日常施工组织计划工作中,有序、常态化地开展。

二、在实施期间,项目部应根据项目标准化管理开展情况及效果、内外部有关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新要求等,适时修订完善项目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以满足持续推进与深化本项目标准化管理的需要。

第八条 编制体系文本

一、项目部以局项目标准化管理的通用文本和作业标准为蓝本,并结合地方建指要求和项目实际,组织编制相应的管理标准和作业标准。体系文本经领导小组评审后,在项目部发布实施。

二、领导小组应根据项目施工管理情况及存在问题,定期组织评审有关管理标准、作业标准的执行情况及适合性,需要时组织修订完善。

第四章 实施过程管理

第九条 作业队伍组织建设与管理

3

(一)根据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对于不同工程,采取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的方式组建现场作业队伍负责施工。

1、对重点控制工期工程跨济青高速144m简支拱施工,由公司组织精干的劳务队伍施工。

2、对专业性较强的三电迁改工程,实行专业分包。

3、对桥梁,按基础、墩台身等实行劳务作业队承包施工的方式组织施工。

4、对站场路基,按区段或工序进行分包。

对于各架子队的设置数量、专业性质、专业工班数量、进入项目时间等要求,由项目部组织架子队共同确定。

(二)项目部应组织各架子队按《工程项目施工分包管理办法(试行)》对分包队伍引进、使用、信用评价等进行管理。

1、分包队伍引进由项目部负责,按相关规定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投标等方式规范引进。引进的分包队伍必须五证齐全、三证合一。

2、架子队应根据工程施工生产动态情况,采取整建制作业班组或零星劳务人员录用等方式对施工劳动力进行组织管理。

3、架子队应加强对分包队施工过程的监管,做好主要工程材料供应及使用监管、专用设备提供、技术管控保证(包括测量放样、路基检测、试验检验等)等,确保施工安全、工程质量、进度满足规定要求。

4、项目部应按《工程项目施工分包管理办法(试行)》对各架子队劳务队引进、使用、日常管理和作业队施工过程情况监督检查,及时查处存在或可能存在问题。

第十条 管理交底和技术交底

4

项目部应根据施工计划安排和管理技术人员、施工作业人员等进场情况,分级、分阶段、分系统、分专业、分工种组织项目标准化管理的管理标准、作业标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的总体管理、技术交底。直至作业工班,并按规定办理书面签字手续。总体管理交底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实施,总体技术交底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开展教育培训

(一)项目部应按照分级、分系统、分阶段、分专业、分工种的原则组织,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制定项目标准化管理培训计划或实施方案,明确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组织领导与职责、培训工作流程、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课时要求、考试考核等内容,经领导小组评审、项目经理审批后发布实施,对项目管理、技术、作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各项培训应做好记录并妥善保存。

(二)项目部全体人员、各架子队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由项目部组织培训和考核;各架子队其他管理技术人员、作业队

负责人、工班负责人、现场管理人员由架子队组织培训和考核;

作业人员由项目部和架子队共同组织培训和考核。

(三)项目部、架子队应根据现场施工生产、安全质量等动态情况、尤其是存在问题,适时组织针对性的项目标准化管理学习培训。

第十二条 技术管理

(一)项目部、架子队、作业队按《中铁三局济青高速铁路工程技术管理办法》规定,做好施工图现场核对、施工技术调查、施工方案编审与优化、技术交底、工程测量、内业管理等技术工作。

(二)项目部总工程师应组织建立健全项目部、架子队、作业队

5

三级技术管理责任矩阵,将施工图现场核对、施工技术调查、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工程测量和监控量测、内业管理等技术管理工作分级分解、细化至各级技术负责人、工程技术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等的岗位职责。

(三)各级技术人员按责任矩阵的分工深入现场,监控工点各工序技术方案、技术交底的落实情况,对违反方案与技术交底施工作业行为及时予以纠正。

第十三条 现场布置建设与管理 (一)现场布置建设总体要求

1、现场设布置建设应坚持“先规划,后开工”和“开工一个、规范一个、达标一个、评审一个”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验收和管理。

2、施工现场应按照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办公生活区不同要求进行分区规划与布设。办公生活区应与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分开设置,采取隔离措施并保证安全距离。各区设置应避开危险地带。

(二)现场建设规划建设

1、项目部根据地方建指项目标准化管理临时设施布置要求和《临时工程管理办法(试行)》(中铁三工管[2012]299号)管理标准的规定,对本标段的混凝土搅拌站、钢筋加工场、主干便道和驻地,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立统一标准,确定合理规模。

2、架子队在项目部规划方案的指导下,编制管段内临时设施建设专项方案,报地方建指工程管理部审查后实施。

部分现场设施建设要求如下:

①搅拌站、钢筋加工厂以“四化”为基础,按管段、施工任务量

6

进行规划建设。

②对于施工便道,应设置错车道,交通安全设施和标识。 ③高压主干电力线和变配电设施由项目部统一安排架设。 ④架子队、作业队驻地位置,经项目部现场核定、进行统一规划后实施。

⑤项目“五牌一图”、安全警示标识、材料状态标识、企业文化宣传牌及其它有关有形化建设等的标准,由项目部统一标准并汇编成册,下发到架子队统一实施。

(三)对于单位工程桥梁、路基等工程施工场地的场地平面布置、由项目部统一规划,架子队编制具体工点布置建设方案,报项目部审核并报监理审批后进行建设。

(四)架子队组织作业队按方案进行现场设施布置建设,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生产。混凝土搅拌站、钢筋加工厂、主干便道、T接高压线、单位工程桥梁、路基等的布置建设由项目部组织验收合格后按照权限报地方建指或监理组织验收。

(五)架子队应组织作业队做好现场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确保设施的完好和正常运转。项目部应定期检查设施维护管理情况。

第十四条 安全设施建设与维护

(一)安全设施应与大临工程、单位工程工点设施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安全设施施工或设置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各大临工程方可投入生产或运行,单位工程工点才能开工或进入下一步施工。

1、项目部根据现场风险实际情况,按照《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GB2894-2008)、《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建技〔2009〕

7

44号)确定统一的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志。

2、架子队组织作业队按标准进行安全设施建设或设置,经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验收记录应有技术人员、专职安全员签字。对于构成安全设施一部分的料具,应经试验室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安全设施一经投入使用,作业队应做好日常维护,及时更换损坏的安全设施,保证其完好性。在施工过程中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或移动安全设施,因施工原因需要暂时拆除或移动的,应经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签订确认、需要时经监理签字同意后方可实施;对于高风险工点的安全设施,暂时拆除或移动前,需报请架子队、项目部安全总监签字同意并安排专门人员现场监管后,方可实施。

(三)架子队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常巡查安全设施完好情况。架子队、项目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分别按周、月对安全设施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查处存在或潜在的问题。

第十五条 施工机械设备配备与管理

(一)项目部应组织架子队按投标承诺和本标段工程的开工情况配置施工机械设备,提高施工机械化装备水平和利用效率,确保生产保障能力。

(二)在确定施工机械设备配备时,根据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以专业设备为核心抓好机械设备成套配备。项目部应重点做好路基及车站、桥梁等中的重点工程、特殊结构、特殊地质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1、路基及车站土石方工程:路基施工采用挖掘机、装载机装,自卸汽车运,推土机摊平,压路机压实,平地机进行平整。

2、桥梁工程:根据地质情况,采用冲击钻或旋挖钻造孔,导管

8

法灌筑孔桩混凝土的施工方法。重点对起重、挂篮等设备进行规范配备。一般桥梁采用汽车起重机。支架现浇、挂篮等混凝土浇筑采用泵车或拖式输送泵泵送。墩身作业人员上下通道根据墩高选择,一般桥梁自行搭设上下梯步,连续梁采用Z字型爬梯。

(三)架子队应按设备配备方案组织设备进场,并做好安装验收、检验检定、安全使用、现场停放、维护保养等管理,确保机械设备合法、安全使用。

第十六条 标准化作业

(一)项目部组织架子队、作业队认真按照《关于深入推进工程项目标准化作业的实施意见》,强化标准化作业的管理,确保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作业标准落实到现场、落实到作业工序每个环节。

(二)架子队、项目部通过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和教育培训,加强作业标准的宣传培训和交底,确保现场作业人员熟悉标准、掌握标准、应用标准。

(三)项目部组织建立健全从项目部、架子队到作业班组、作业人员的逐级落实作业标准的责任体系和责任矩阵,做好作业过程的监控;对于特殊关键的工序应严格执行作业队技术员、领工员旁站制度和架子队、项目部主要领导带班作业制度,监控作业人员严格按作业标准进行施工作业。

(四)项目部应组织架子队通过“查隐患、反三违”途径,加大现场落实作业标准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规范或不按作业标准施作的行为及时纠正。

第十七条 工程质量控制

(一)建立健全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试验检测等源头控制保证

9

机制。由物资部门评价选择物资合格供方,实行集中采供,对进场物资外观质量、数量进行验收;试验检测部门按试验检测规程规定的检验频次、检验标准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抽样复检,保证复检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方可入库、发放使用;建立健全不合格品控制制度,杜绝不合格品的使用和误用。

(二)建立健全“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施工过程工程质量保证机制,分级分解落实质量卡控责任。

1、架子队、作业班组组织作业人员严格按设计、标准规范、作业标准、技术交底等进行作业。

2、项目部组织建立健全工序质量卡控责任制,根据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和设计文件确定主要环节的质量卡控标准,明确班组、现场管控人员的日常卡控责任和作业队、架子队、项目部责任人的定期检查责任;对于特殊关键的工序执行关键工序技术员、领工员旁站制度和主要领导带班作业制度。

3、作业队按规定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架子队做好专业检查、隐蔽工程报检,保证不合格工序或未经检验的工序不进入下一工序;必要时由项目部进行检查、报检。

4、试验部门根据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和检验试验规程的要求,明确各专业工程、工序的检验试验控制参数、检验频次、检验方法、时机、职责分工与程序,并严格执行;同时,适时进行实体质量无损检测。

5、项目部、架子队分级组织定期、不定期的质量检查、巡查,及时排查整治存在或潜在的质量问题或隐患;同时建立质量问题库,

10

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时限,落实督办责任,形成闭环工作流程,确保整改到位、验收合格后方可销号。

6、项目部、架子队按规定做好或配合做好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及竣工验收;对于验收合格的,及时落实防护措施,防止合格产品受损。

第十八条 施工安全控制 (一)总体要求

项目部组织建立以危险源(事故隐患)、环境因素为控制对象的安全环保保证机制,认真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做好风险控制体系建立落实、生产过程管控、现场环境保护、应急管理、隐患排查整治等重点工作,消除或最大限度地降低或减小施工过程中潜在安全、环保风险,保证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和可控。

(二)建立落实风险控制体系

由项目部安全总监组织、安质部主责、各职能部门和架子队参加进行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确定高中度风险及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策划并确定高中度风险及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的管控措施。同时,按工程规模、工程特点、风险级别确定高风险单位工程、危险性较大分项分部工程或工点,明确、细化项目部、架子队等的控制责任分工和主要领导挂牌责任分工,严格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控制。

(三)实行施工安全条件评价制度

对于危险源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开展施工安全条件评价,评价合格或达标后方可开始施工作业。对于易燃易爆现场动火作业、穿跨越作业、特殊季节环境条件下的作业和其它有相关特殊规定的高风险作

11

业等,实行作业许可制,经办理作业许可审批手续后方可施工作业。

(四)建立安全卡控责任制

项目部组织建立危险性较大工序安全卡控责任制,明确主要卡控环节、卡控指标(或要点)和工班长、领工员、安全员、技术员等现场管控人员的卡控责任,并根据风险级别明确作业队跟班盯岗的责任人和架子队、项目部定期检查的责任人,确保各级安全责任和安全措施的落实。对于高风险工程,实行项目部、架子队领导干部带班作业制度,重大危险源由领导挂牌包保。

同时,对于不良地质路基施工、深基坑高墩施工、大型起重吊装作业等,由项目部组织建立的“红线”标准。

(五)开展隐患排查与整治

项目部、架子队按规定分级开展日常安全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定期检查、节假日前后检查、开复工前检查,及时排查整治安全质量隐患。同时,根据现场安全生产现状,适时开展针对性的安全质量保障专项活动,有效防治具体领域的安全质量隐患。

(六)实施应急管理

针对高中度风险或重大危险源、重大环境影响,项目部、架子队分级组织编制综合性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针对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做好应急物资、设备的储备与维护管理,组织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定期评估预案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评估应急准备情况,持续改进,保应急准备的有效性,提高应急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

第十九条 工期管理

(一)项目部应组织建立以项目部、架子队为组织指挥、作业队

12

为实施主体的工期保证机制,包括:

1、明确总体工期控制目标,确定具体控制目标,包括节点工期目标,并逐级细化分解,直到作业班组。

2、根据控制目标及其分解目标,对责任进行分解,成立保证工期的领导小组,制定、细化工期保证措施,统一协调,统筹安排,分级组织落实,分级控制,分级检查分析实施情况。

3、严格考核奖罚措施,根据措施落实情况、目标完成情况兑现奖罚。

(二)以架梁工期为主线,统筹安排站前各项工程的工期安排,确定站前工程的关键线路和工期节点,并确保站前的路基、桥梁等工程的施工工期;以及工期服从保证质量的“红线”要求(包括地基沉降、桥梁尤其是连续梁收缩徐变、无缝线路锁定温度)。

第二十条 信息化建设

(一)项目部根据相关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地方建指规定等的要求,对项目部、试验室和拌合站监控等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明确信息化及监控手段的建设标准。

(二)项目部组织建立拌和站信息化系统,试运行后报监理单位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并接受地方建指抽查。

试验室和拌合站应设置内部质量预控报警信息系统,由项目部统筹进行后台监管。

第五章 达标检查和考核奖罚

第二十一条 达标检查验收与考核

(一)项目部应围绕三个标准化内容、标准化管理绩效组织制定项目标准化管理检查验收考核办法,明确检查验收的具体内容、标准、

13

程序、方法、频次和考核奖罚规定。

(二)项目部根据项目标准化管理检查验收考核办法,每半年组织一次标准化管理达标检查验收,检查评价标准化管理推进、深化、保持情况以及管理绩效,并进行考核奖罚。

(三)项目部、架子队应在日常、定期安全质量检查中,对有关标准化管理内容进行常态化检查。

第六章 保持和深化

第二十二条 保持成果

项目部、架子队应持续执行各项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保持已取得的标准化管理成果。对于先进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应及时转化为制度、标准,有计划地在各架子队、各工班进行推广应用。

第二十三条 深化创新

项目部、架子队应根据标准化管理实施过程中突出存在的问题和地方建指、局有关深化标准化管理的新要求,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深化标准化管理的相关工作,并适时抓好创新,推进标准化管理上台阶。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中铁三局济青高铁邹平综合客运枢纽工程项目部负责解释。

14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