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

2020-09-01 来源:爱go旅游网
绪 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是( )

A.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B.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复杂 C.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不断增长 D.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密切 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A.国际经济活动 B.国际经济关系

C.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 D.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 3.国际经济学产生的时间(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二、判断改错题

1.国际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国际贸易理论。( ) 2.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3.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主要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 4.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是站在单个国家角度来研究金融问题的.( )

绪 论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二、判断改错题

1.×.将“国际贸易理论”改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金融理论\". 2.×。国际经济学是从西方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一门系统科学. 3.√。

4.×。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是独立于个别国家之外来研究所有国家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问题.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主张对外贸易顺差,并将金银视为财富的唯一形式的理论是( )

A.比较优势理论 B.贸易差额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 D.相互需求理论 2.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张中对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政策有借鉴意义的是( ) A.发展本国工业 B.发展本国航运业 C.追求贸易顺差 D.对外贸易垄断 3.最早对重商主义提出质疑的英国学者是( )

A.约翰·穆勒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大卫·休谟

1

4.甲国使用同样数量资源比乙国能生产更多的X,则乙国在X生产上具有( ) A.绝对优势 B.比较劣势 C.绝对劣势 D.比较优势 5.甲国生产单位布和小麦分别需要6天和9天,乙国为10天和12天,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

A.乙国进口小麦 B.甲国出口布 C.乙国出口布 D.甲国出口小麦 6.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 )

A.约翰·穆勒 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李斯特 7.被称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基石的是( )

A.贸易差额理论 B.绝对优势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 D.相互需求理论 8.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B.技术水平差异 C.需求强度差异D.商品价格差异 9.律师打字速度是打字员的两倍却雇佣打字员打字,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律师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 B.律师在律师咨询上具有比较优势 C.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比较优势 D.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 10.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应发生在( )

A.发达国家之间 B.发展中国家之间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D.需求相似国家之间 二、判断改错题

1.贸易差额论虽然产生时间很早,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理论。( ) 2.贸易差额理论的奖出限入政策是针对所有产品而言的。( ) 3.贸易差额理论是第一个自由贸易理论.( )

4.绝对优势理论分析的是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一个特例.( ) 5.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一定具有比较优势。( )

6.根据绝对优势理论,一国两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时仍可以参与互利贸易.( ) 7.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从理论上说所有国家都可以参与互利贸易.( )

8.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只有当一国生产率达到足够高时,它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益。( )

9.如果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贸易后国际市场价格更接近于小国封闭条

件下的国内市场价格。( ) 三、名词解释

1.绝对优势 2.比较优势 四、简答题

1.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2.简述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2

3.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五、计算分析题

1.美国小麦4公斤/天,布1码/天,英国小麦1公斤/天,布2码/天。请回答:(1)两国比较优势的产品是什么?(2)国际交换比小麦:布=4:4,两国各获利多少? 2.美国小麦4公斤/天,布3码/天;英国小麦1公斤/天,布2码/天.美国工资率6美元

/天,英国工资率1英镑/天;如果汇率为1英镑=2美元时,请回答: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两国应出口什么产品? 六、综合分析题

1.美国的服装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比中国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但美国却从中国大量进口服装,这是为什么?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D 4.B 5.B 6.B 7.C 8.A 9.D 10.C 二、判断改错题 1.√。

2.×。将“所有产品\"改为“制成品”。

3.×。将“贸易差额理论”改为“绝对优势理论”。 4.√。 5.√。

6.×。将“绝对优势理论”改为“比较优势理论”

7.×。两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效率相同时不会发生互利贸易。

8.×。按照比较优势理论,除了比较优势例外情况,任何国家参与自由贸易均可获利. 9.×。更接近大国封闭条件下国内价格.因为两国间的贸易量不足以对大国国内供求造成太大的影响. 三、名词解释

1.绝对优势: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有更高效率,则称该国在这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2.比较优势: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绝对优势更大或绝对劣势更小,则称该国在这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四、简答题

1.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当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有更高效率(具有绝对优势),在另一种产品

3

生产上效率更低(具有绝对劣势)时,两国应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用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的一部分来交换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各国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地利益,国家财富增加。 2.简述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仍有可能进行互利贸易。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产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产品。这样分工的结果使各国资源得到最有效的使用,两国产品的产出会增加,通过贸易分配使各国都能从中获利.

3.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1)二者均以生产成本的差异作为互利贸易的基础;(2)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特殊情形.

区别:(1)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两国间成本的绝对数量,分析贸易双方各具绝对优势的特殊情形;(2)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两国劳动成本的相对数量,分析一方都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方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的双方贸易. 五、计算分析题

1.(1)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小麦;英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布。 (2)美国多得3单位布;英国多得2单位小麦。 2.(1)美国应出口小麦,英国应出口布。 六、综合分析题

1.在考虑货币因素情况下,具有劳动生产率优势未必具有出口优势,即各国工资率水平和汇率水平差异可能导致具有劳动生产率优势的国家不具有出口优势.如果中国服装制造业的工资水平低于美国,或者两国本币汇率存在低估,抵补两国劳动生产率低的劣势,可能导致中国生产的服装价格低于美国,则美国就会从中国大量进口服装。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一国比较优势取决于( )

A.要素丰裕度 B.劳动效率 C.生产成本 D.要素价格 2.生产要素禀赋是指( )

A.一个国家某种生产要素拥有的绝对量 B.一个国家某种生产要素拥有的相对量 C.一种产品中投入要素的绝对量 D.一种产品中投入要素的相对量 3.中国是一个劳动丰裕的国家,按照要素禀赋理论,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 ) A.劳动密集型产品 B.资本密集型产品 C.技术密集型产品 D.无法确定 4.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4

A.供需结构不平衡B.劳动生产率差异 C.商品价格绝对差异D.技术掌握程度差异 5.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要素供给不同 B.商品价格差异 C.商品成本不同 D.要素价格不同 6.生产要素价格国际均等化是( )

A.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B.基于要素禀赋理论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 C.现实中广泛存在的经济现象 D.后来被里昂惕夫验证了其正确性 二、判断改错题

1.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一国应进口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 )

2.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国际贸易的大部分应该发生在工业品生产国和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 )

3.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研究的是要素价格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4.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说明国际贸易对一国收入分配的影响.( ) 5.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论证了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趋势.( )

6.根据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某一产品相对价格上升,将导致生产该产品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 )

7.根据要素禀赋理论,生产要素禀赋差别越大,发生贸易的机会越多,贸易量也越大。( )

8.里昂惕夫将石油、森林等自然资源划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美国大量进口这些产品,因而人为地增加了美国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 )

9.里昂惕夫在验证工作中所定义的资本是指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 ) 三、名词解释

1.要素禀赋 2.要素丰裕度 3.要素密集型产品 四、简答题

1.简述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主要内容。

2.简述要素禀赋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3.简述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4. 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五、计算分析题

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1单位服装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生产1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分析:(1)哪个国家为资本丰裕的国家?哪个国家为劳动丰裕的国家?(2)在A、B两国中,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3)假设所有要素都被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或多少食品?

5

(4)假设两国需求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哪个国家会出口食品?

六、综合分析题

1.“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来出口。在这些国家里,没有一种资源是充裕的。不用谈资本,也不用说土地,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甚至连劳动也不充裕.”分析:(1)可以运用国际经济学中的什么理论分析上面这段话?(2)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为什么?

2.美国劳工运动一直支持政府限制从不发达国家进口产品。从工会利益角度看美国限制从不发达国家进口产品这一政策是否合理?为什么?从国家利益角度看这个政策是否合理?为什么?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C 5.A 6.B 二、判断改错题

1.×。将“进口”改为“出口”,或将“丰富要素\"改为“稀缺要素”。 2.√.

3.×。将“要素价格”与“国际贸易”对调。

4.×。将“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改为“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5.√。 6.×.将“下降”改为“上升”

7.√。 8.√.

9.×。将“人力资本”去掉. 三、名词解释

1.要素禀赋: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指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

2.要素丰裕度: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他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他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

3.要素密集型产品: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生产要素来划分产品种类,是一个相对概念。 四、简答题

1.简述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主要内容。

(1)产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2)产品生产成本不同

6

是国际贸易生产的必要条件(3)产品成本不同是由要素价格不同决定的;(4)要素价格不同是由要素供给不同决定的。

2.简述要素禀赋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要素禀赋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齐名,被誉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两块基石。要素禀赋理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之上,二者的要素流动假设也基本一致。但这两个理论有明显的差别:

(1)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内、国际贸易均是不同区域间的产品贸易,交换中的规律应该是相同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内通行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不能应用于国际贸易。(2)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主要原因;要素禀赋理论则将劳动生产率一致作为分析的出发点,从根本上否定了劳动生产率差异在国际贸易产生中的作用,而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归结为生产中使用的要素比率差异上。 3.简述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主要说明国际贸易通过产品的国际流动对于要素价格的影响。俄林认为,即使生产要素不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只要产品自由贸易得到充分发展,就能减少各国间生产要素分布不均的缺陷,它不仅可以逐渐消除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产品价格差异,而且可能消除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即消除各国间同种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和一国国内不同要素价格差异。 5.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1953年,里昂惕夫采用投入-产业分析法考察美国的贸易结构和进出口产品主要生产要素比例关系,由于当时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富裕的国家,里昂惕夫期望能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结论,而实际验证的结果是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预测完全相反,这就是里昂惕夫之谜。 五、计算分析题

(1)由于160/100大于120/80,所以A国为劳动丰裕国家;B国为资本丰裕的国家。 (2)由于生产衣服的资本和劳动比为1/3,生产食品资本和劳动比为2/2,1/3小于2/2,所以衣服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食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3)设生产服装和食品分别为x,y

对于A国,x+2y = 100 3x+2y = 160 解得 x = 30 y = 35 对于B国,x+2y = 80 3x+2y = 120 解得 x = 20 y = 30

(4)A国出口服装,B国出口食品。A国为劳动丰裕国家,而衣服相对于食品来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A国出口衣服,进口食品.同理,B国会出口食品而进口衣服。 六、综合分析题

1.(1)可以运用要素禀赋理论或比较优势理论分析这一观点.(2)不赞同.原因是要素

7

禀赋理论中的要素丰裕程度是指相对丰裕,不是绝对丰裕,再小或贫穷的国家也能找到相对丰裕的资源,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

2.(1)从工会利益角度看这个政策是合理的。因为工会代表工人的利益,而从不发达国家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可能导致美国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人失业;(2)从国家利益看是不合理的。因为美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不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比较劣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美国应该放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而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的不发达国家进口,以满足美国消费者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

第八章 保护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汉密尔顿认为保护本国工业的主要手段是( )

A.贸易壁垒 B.出口补贴 C.关税 D.进口配额 2.李斯特认为保护本国工业的主要目的是( )

A.发展本国生产力 B.发展本国工业 C.降低工业成本 D.提高工业竞争力 3.李斯特认为对幼稚工业保护的时间最长不超过( )

A.20年 B.25年 C.30年 D.40年 4.标志自由贸易学派与保护贸易学派完全形成的理论是( )

A.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理论 B.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C.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 D.国内市场失灵理论 5.以未来预期利润折现与扶持成本相比来确定幼稚工业的标准是( )

A.穆勒标准 B.坎普标准 C.小岛清标准 D.巴斯塔布尔标准 6.考虑外部规模经济的确定幼稚工业的标准是( )

A.穆勒标准 B.巴斯塔布尔标准 C.坎普标准 D.小岛清标准 7.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保护对象是( )

A.幼稚工业 B.制造业 C.衰退的垄断产业 D.战略性产业 8.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保护目标是( )

A.扩大企业规模 B.提升企业竞争力 C.加强企业垄断能力 D.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9.贸易条件恶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必须实施( ) A.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B.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 C.鼓励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D.战略性贸易政策 二、判断改错题

1.资本市场不完善是一国保护幼稚工业的前提条件之一。( ) 2.幼稚工业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的工业.( )

3.美国在19世纪通过保护关税政策成功发展本国制造业.( )

8

4.李斯特主张对农业实行贸易保护。( ) 5.李斯特认为贸易保护的对象为工业。( )

6.按照李斯特的观点,当一国处于农工时期时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 7.李斯特认为对生活必需品需要通过高关税给予充分保护。( )

8.根据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增加越多,对外贸易乘数越小,国民收入增加越少。( )

9.从保护性质来说,超保护贸易理论主张防御性地限制进口.( )

10.传统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上,因而保护贸易政策最优。( ) 三、名词解释

1.幼稚工业 2.对外贸易乘数 四、简答题

1.简述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主要内容。 2.简述幼稚工业理论存在的问题。 3.简述凯恩斯关于贸易保护的主要观点. 4.简述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第八章 保护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B 5.D 6.C 7.C 8.C 9.A 二、判断改错题

1.√。 2.×。加上“具有潜在优势的工业\"。 3.√。 4.×。将“贸易保护”改为“自由贸易”。 5.×。将“工业”改为“幼稚工业”. 6.×。将“自由贸易”改为“保护贸易”。 7.√。 8.×。将“多”改为“少”,或将“小”改为“大\将“少”改为“多”。 9.×。将“防御性地限制进口”改为“对国外市场进攻性扩张”。 10.×。将“保护贸易政策”改为“自由贸易政策\"。 三、名词解释

1.幼稚工业:经济落后国家中处于成长阶段,尚未发育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工业。 2.对外贸易乘数:国民收入的变动额与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贸易收支变动额之比。

四、简答题

1.简述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主要内容。

(1)结合具体国情选择贸易政策;(2)发展生产力是制定贸易政策的出发点;(3)

9

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保护幼稚工业。 2.幼稚工业理论存在的问题。

(1)很难准确选择被保护对象;(2)过早进入未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3)政府干预的前提是存在某种市场失灵;(4)推迟接受和普及先进技术和知识会造成潜在损失;(5)存在比关税更好的保护幼稚工业的工具. 3.简述凯恩斯关于贸易保护的主要观点.

(1)“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影响一国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2)贸易顺差和逆差与一国经济盛衰有很大关系;(3)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本国保持贸易顺差. 4.简述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当一国出口产品时,出口产业部门收入增加,引起出口产业部门消费增加,进而引起其他产业部门收入增加,就业增多,如此反复下去,国民收入增加量为出口增加量的若干倍.反之亦然。因此,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有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进口与国内储蓄一样,有减少国民收入的作用。即贸易顺差能增加就业量,提高国民收入,就业与国民收入增加量为贸易顺差的若干倍;贸易逆差则相反。

第七章 国际贸易政策工具

一、单项选择题

1.最古老的贸易政策工具是( )

A.反倾销 B.关税 C.出口补贴 D.进口配额 2.关税的最终承担者是( )

A.进口商 B.出口商 C.生产者 D.消费者 3.进口关税的直接承担者是( )

A.出口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进口商 4.以下不是关税特点的是( )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有偿性

5.某国对某进口产品按价值征收10%关税,另加每公吨15美元,从征税方法看是( ) A.从量税 B.从价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6.一国对通过其关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是( )

A.进口税 B.出口税 C.过境税 D.选择税 7.A国对某产品征收进口关税会导致该产品国内市场价格( )

A.上升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8.一国采取进口关税政策主要是为了保护( )

A.政府利益 B.社会利益 C.消费者利益 D.生产者利益 9.以下能缩小一国贸易逆差的方式是( )

10

A.提高进口关税 B.降低进口关税 C.本币升值 D.外币贬值 10.在关税分析中,生产者扭曲损失是( )

A.资源闲置损失 B.资源配置效率损失 C.国内价格下降损失 D.生产者剩余减少损失 11.大国征收进口关税的净福利效应为( )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不确定 12.某国对进口服装和鞋分别征收10%和20%的关税,两个行业生产中分别需要原料纺织品和皮革,这些原料中的一半需要进口,该国对皮革征收了40%的进口关税.该国对国内制鞋企业相对于服装企业保护率( )

A.高 B.低 C.相同 D.不确定 13.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可能进口商品实行直接进口数量限制的政策是( ) A.进口配额 B.进口关税 C.反倾销 D.自愿出口限制 14.A国规定每年从B国进口汽车不超过10万台,这种贸易限制措施属于( ) A.自愿出口限制 B.关税配额 C.进口配额 D.全球配额 15.一国对某产品实施进口配额政策会导致该产品国内价格( )

A.无法确定 B.减少 C.不变 D.上升 16.可能导致政策实施国财富向贸易对手国转移的政策工具是( ) A.进口关税 B.倾销 C.反倾销 D.进口配额 17.导致进口国价格下降的贸易政策工具是( )

A.出口补贴 B.进口配额 C.反倾销 D.进口关税 18.政府没有收益的贸易政策工具是( )

A.进口配额 B.出口补贴 C.反倾销 D.进口关税 19出口商以占领市场为目的低于本国市场价格持续向国外销售产品的行为称为( ) A.掠夺性倾销 B.持续性倾销 C.间歇性倾销 D.进攻性倾销 20.一国在另一国低价控制市场后再将价格抬高的行为称为( )

A.偶然性倾销 B.持续性倾销 C.掠夺性倾销 D.隐蔽性倾销 21.在国外市场上抛售在国内市场上较难出售的“剩余物资”的倾销行为是( ) A.掠夺性倾销 B.偶然性倾销 C.隐蔽性倾销 D.长期性倾销 二、判断改错题

1.关税是一国政府对通过其国境的进出口产品向进出口商征收的税赋。( ) 2.19世纪英国《谷物法》是运用关税保护其农业不受外来竞争影响的贸易政策。( ) 3.选择性关税规定进口产品的从量税和从价税,但征收时只选择税额较低的一种征收。( )

4.某产品的进口适用从价税,则当该产品的价格下降后,该产品的税负增加了.( )

11

5.关税引起的进口国生产者剩余增加和政府收益增加是国内收入重新分配的结果,并不是社会福利的真正增加。( )

6.关税的反竞争效应在大国经济中尤为显著。( ) 7.保护关税的税率越高越能实现其目的和功能.( ) 8.当大国征收关税时国内价格上涨的幅度小于关税额度。( )

9.一国对某一产品进口的实际进口关税是由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进口关税共同决定的。( )

10.最终产品名义关税率越高,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有效保护率越低。( ) 11.中间产品名义关税率越高,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有效保护率越低.( ) 12.为减少进口配额政策对经济造成的扭曲程度,应当实施进口许可证拍卖制度.( ) 13.关税配额对进口的数量没有限制。( )

14.进口关税政策可能会引起众多的寻租行为,从而产生额外的社会成本。( ) 15.在大国情形中,出口补贴对进出口国价格的影响与进口关税对进出口国价格的影响正好相反。( )

16.无论哪种类型的倾销行为都会招致进口国生产者的反对。( ) 17.所有贸易保护政策都会产生保护成本.( )

18.只要存在倾销或出口补贴行为,就可以征收反倾销税或反补贴税。( ) 19.从国家角度看,自愿出口限制比关税损失惨重。( )

20.自愿出口限制类似于把进口许可证发放给进口国公司的进口配额。( ) 三、名词解释

1.关税 2.生产性扭曲损失 3.消费性扭曲损失 4.有效保护 5.最优关税 6.非关税壁垒 7.进口配额 8.关税配额 9.出口补贴 10.倾销 四、简答题 1.简述关税的作用.

2.为什么大国征收进口关税容易导致贸易对手国的贸易报复? 3.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4.为什么说与关税相比,进口配额对经济造成的扭曲更大? 5.从政府角度分析关税与出口补贴的区别。 五、计算分析题

1.假定某一型号的汽车在国际市场的售价为10000美元,而该汽车所有的零部件在国际市场的总价格为8000美元。为鼓励汽车组装工业,A国对进口汽车征收50%的关税,是否可以认为A国的汽车组装工业得到了50%的保护?

2.假定某一型号的汽车在国际市场的售价为10000美元,而该汽车所有的零部件在国际

12

市场的总价格为8000美元。A国国内已经拥有了组装工业,为鼓励本国零部件生产,A国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20%的关税,请问此情况下,A国国内的汽车组装工业的有效保护率为多少?

第七章 国际贸易政策工具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D 4.D 5.C 6.C 7.A 8.D 9.A 10.B 11.D 12.B 13.A 14.C 15.D 16.D 17.A 18.B 19.B 20.C 21.B 二、判断改错题

1.×.将“国境\"改为“关境”。 2.√。

3.×。将“较低\"改为“较高”。 4.×。将“增加”改为“减轻\". 5.√. 6.×.将“大国”改为“小国”. 7.×。保护关税过高将导致进口大幅度下降,福利损失过大. 8.√。 9.√。 10.×。将“越低\"改为“越高”。 11.√。 12.√。 13.√。 14.×.将“进口关税”改为“进口配额”。 15.√。 16.√。 17.√。

18.×。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必须满足相应的条件。 19.√。 20.×。将“进口国”改为“出口国”。 三、名词解释

1.关税:一国政府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海关法和海关税则,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产品征收的税赋。

2.生产性扭曲损失:由于某产品在征税前由国外高效率的生产者生产,而征税后转由低效率的国内生产者提供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低效率损失。

3.消费性扭曲损失:由于关税提高了国内市场价格,使需求量减少所导致的资源闲置的

消费损失。

4.有效保护:某一行业生产或加工中增加的那部分价值(附加值)受到保护的情况,它衡量的是包括本国工业的投入品进口与最终品进口两者在内的整个工业结构的保护程度.

5.最优关税:使一国因贸易条件改善带来的收益减去因贸易量减少带来的损失的净收益达到最大化的关税。

6.非关税壁垒:关税以外的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

13

7.进口配额: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可能进口的产品实行直接的进口数量或金额限制,在规定的期限和配额内,产品可以进口,超过的则不准进口,或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才能进口。

8.关税配额:对产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以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规定的配额内的进口产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产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附加税甚至罚款。

9.出口补贴:出口国政府为鼓励某种产品出口,增加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对产品的出口厂商给予的直接或间接补助。

10.倾销: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四、简答题 1.简述关税的作用.

(1)保护作用.政府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可以达到削弱进口产品竞争力、保护国内市场、限制甚至禁止进口的目的,这种关税也称为保护关税;(2)收入作用。征收关税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一种途径,这种关税也称为财政关税;(3)调节作用.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时,政府通过关税调整贸易差额;或通过关税调整产业结构。 2.为什么大国征收进口关税容易导致贸易对手国的贸易服复?

相对来说,大国进口产品绝对量较大,当其采用较高的进口关税时,进口量会大幅度下降,由于贸易对手国一时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新的进口方,大量产品积压在出口国市场,导致该产品在出口国市场供大于求,该产品出口国内价格下降,损害该产品生产者的利益。出口国政府为保护本国生产者的利益,往往会针对大国的进口关税政策采取报复性措施。

3.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1)灵活性;(2)针对性;(3)隐蔽性;(4)歧视性。 4.为什么说与关税相比,进口配额对经济造成的经济扭曲更大?

一般说来,在进口许可证实行拍卖制度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这两种保护政策对经济的扭曲性影响是基本相似的。但是在进口许可证采取政府批文无偿分配的做法时,进口配额造成的经济扭曲将大于由关税所造成的经济扭曲。主要原因:(1)进口许可证的无偿分配会引起众多的寻租行为,从而产生额外的社会成本;(2)由于进口许可证的获得是无需支付成本的(至多也不过是支付一点寻租成本而已),因而那些获得许可证的进口商很有可能减少其实际的进口数量,以便借此来谋取垄断利润。 5.从政府角度分析关税与出口补贴的区别。

(1)从政府成本收益来看,关税能给政府带来收入,而出口补贴却会增加政府支出;(2)从政策时效性来看,除专制国家之外,每一届政府所面临的任期都是有限的,他们更

14

愿意选择可以增加即期政府收益的关税政策,把只能将来才会有收益的出口补贴政策置于其政策篮子的最底层.此外,相对于关税来说,出口补贴具有隐蔽性,不易被认定。 五、计算分析题

1.ERP=250% 2.ERP=-80%

第十章 贸易政策的历史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英国进入到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时期的是( )

A.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理论 B.1817年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 C.1815年修改《谷物法》 D.1846年废除《谷物法》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倡导自由贸易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3.以下不是战略性产业特点的是( )

A.高增加值 B.高技术 C.产生技术外溢 D.具有成本优势 4.从实践来看,采用鼓励初级产品出口战略成功的发展中国家是( ) A.少数石油出口国 B.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 C.国内市场较大的国家 D.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国家 5.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国家首先应发展( )

A.资本品工业 B.中间产品工业 C.最终消费品工业 D.技术密集型产品工业 6.以下不属于选择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国家特点的是( )

A.国内市场较大 B.国内市场较小 C.具有二元经济结构D.资源较为丰富 7.20世纪60年代,“亚洲四小龙”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是( ) A.鼓励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B.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C.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 D.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8.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外贸易实行的政策是( )

A.出口导向工业化政策.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C.战略性贸易政策 D.出口补贴政策 二、判断改错题

1.在现实中,绝对自由贸易从来没有出现过。( )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普惠制待遇具有普遍性和对等性等特点。( )

3.美国和德国在十九世纪是通过自由贸易政策发展本国工业的。( ) 4.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就是以进口产品替代国内生产的产品。( ) 5.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是一种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

6.实施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国家的特点之一是国内自然资源丰富。( )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各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是实施了自由贸易政策。( )

15

三、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政策 2.自由贸易政策 3.保护贸易政策 4.鼓励初级产品出口贸易战略 5.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6.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

四、简答题

1.简述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存在的问题. 2.为什么进口替代工业化没有以预期的方式发挥作用? 3.简述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国家应具备的条件。 4.简述实施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国家特点。 5.简述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第十章 贸易政策的历史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A 5.C 6.B 7.C 8.B 二、判断改错题 1.√。

2.×。将“对等性”改为“非对等性”。

3.×。将“自由贸易政策”改为“保护贸易政策”. 4.×。以国内生产的制成品替代进口制成品。 5.×。将“外向型”改为“内向型”。

6.×.将“自然资源丰富”改为“自然资源稀缺”。

7.×。将“自由贸易政策”改为“保护贸易政策,但保护率较低”。 三、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政策: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各种准则、法令、规章与措施的总和。

2.自由贸易政策:一国政府减少或废除对进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各种限制,取消本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各种特权和优惠,消除针对进口货物和服务的贸易壁垒,使商品和服务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3.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冲击,同时对本国商品出口给予奖励和优惠.

4.鼓励初级产品出口贸易战略:通过扩大初级产品出口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 5.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是一种内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是指一国采取关税、进口数量限制和外汇管制等限制进口措施,建立和发展本国工业,替代制成品进口,促进本国制造业发展,推动国内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16

6.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是一种外向型工业化战略,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出口工业发展,以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替代初级产品作为主要的出口产品,提高本国工业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 四、简答题

1.简述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存在的问题.

(1)导致外汇缺口扩大;(2)不利于借助外部资源和技术发展本国经济;(3)对国内产业的高保护扭曲了激励机制,造成无效率和小规模的生产趋势;(4)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国内工业发展;(5)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

2.为什么进口替代工业化没有以预期的方式发挥作用?

(1)如果存在某种原因使制造业缺乏比较优势的话,一段时期的保护并不能为制造部门创造出竞争力来;(2)制造业不能够发展的原因很多,穷国也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企业家和管理人才,以及存在社会组织方面的问题,从而难以保障从备用件到电力等所有工业所需的可靠供给;(3)这些问题不是不能用经济政策来解决,但却不能用贸易政策来解决,贸易保护政策可以使低效率的制造部门生存下去,但却不能直接使这一部门更具效率;(4)幼稚工业理论是假定在短暂的关税和配额的保护下,欠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会变得很有效率.实际上,这种假定并不总是成立的,甚至一般是不成立的。 3.简述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国家应具备的条件。

(1)国内市场比较大,能为本国生产的制成品提供足够的需求;(2)资源较为丰富,能自我提供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劳动力等;(2)二元经济结构,现代化经济部门可为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资条件,传统经济部门则为工业发展提供剩余劳动力。 4.简述实施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国家特点。

(1)国内市场相对比较狭小;(2)劳动力比较便宜;(3)国内自然资源比较稀缺,需要进口自然资源或原材料生产制成品。

5.简述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1)容易使一国经济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并使国内经济更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伤害;(2)政府对出口导向工业的过多保护不仅会加重财政负担,而且还会影响提高生产效率和其他部门的正常发展;(3)过度优先发展出口导向工业可能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并制约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4)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可能切断发展中国家借助国外市场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渠道;(5)如果所有发展中国家同时选择相同的产品出口,势必造成市场的激烈竞争。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