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国际酒店集团在中国疯狂扩张,目的是想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就此,中国的酒店集团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改革发展的机遇。
国际酒店集团拥有巨大的知名度及客源,因此可以在中国迅速吸引到大量的顾客。此外,凭借着他优秀的服务质量和连锁效应,更是成为许多人选择酒店时优先考虑的重要原因。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更是不断推进国际集团进军中国的步伐,疯狂扩张的现象就此而来。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市场,虽然尚未做到
绝对自由、绝对开放,但是中国市场足以吊起全世界所有大企业的胃口,国际大酒店集团也不例外。现在在人们耳边响起的,都是洲际、喜来登、希尔顿等这些国际知名品牌,却不曾听到国内知名酒店集团的名字被人们提及。面对大量客源的流失,中国酒店集团是时候作出改变和规划,重新夺得国内市场的主导权了。我国本土酒店管理集团亟需利用自身传统文化优势,实行特色管理,通过品牌化的管理及运营,紧抓当地市场,促进自身竞争力不断提升,力争与国际酒店管理集团相抗衡。
以洲际酒店集团为例,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酒店集团,洲际对中国的了解已经非常深刻,从单独成立大中华区到任命黄德利为大中华区总裁,从首推国际酒店集团在华完全中文化网页,到现在专门针对中国(或者华人)市场的高端酒店品牌,洲际的脚步一直很大,大到让业界惊讶。洲际深刻了解到政府生意在中国的重要程度,于是在发布酝酿已久的华邑品牌时,极为用心地选择了中国政治中心——北京天安门东侧的太庙作为会场。可以说洲际已经誓在中国把国际本土化了,在分羹中国酒店业务大蛋糕上,洲际霸气侧漏。由此例子可见,有些国际集团甚至把中国作为重点开发的国内市场,大量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 但百密都有一疏,国际酒店在中国的发展也难免会困难,五年来,也有不少酒店因经营不善退出市场,亦有不少酒店品牌运营吃力,只能被迫换成其他品牌迎难而上。地产商和国外酒店集团合作模式下的项目已经在全国开了花,然而值得引起警惕的是,地产商引入酒店集团管理,在考虑其是否盈利之前,最在意还是其商业地产的价值,而非酒店本身能盈利多少。不过,没有盈利能力的酒店,无论品牌多响,看上去多么富丽堂皇,最后也不过落得败絮其中,谁也不愿意看到疯狂扩张的代价是如此。这对这些,中国本土的酒店集团应该抓住机遇,实行行业调整和改革,争取更多人的关注。
只有构筑起以品牌为主导的持久竞争优势,才能不断完善我国本土酒店管理业的特色体系,促进市场网络拓展以及产业价值链延伸,从而推动我国酒店管理业走向国际化道路。因此,
依托多年酒店管理行业的从业经验,立足我国酒店管理业发展现实,本土集团应该立足理论结合实际的求是态度,针对本土酒店管理集团的品牌培育与扩张问题提出具体观点建议和解决途径,以期为我国酒店管理品牌研究带来一定启示,为本土酒店管理集团制定品牌战略提供理论支撑。针对市场现状和顾客主体类型,中国酒店集团应该调整战略,通过价格手段或者节日庆贺等契机,举办各种活动来吸引顾客群体。同时要注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只有当服务做好了,才能给客人留下好印象,从而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品牌价值。
尽管面对来自国际集团的巨大挑战,以及本土集团相继转型或结业的压力,但本土集团仍然应该迎难而上。借助当下流行的网络平台做好销售,在微信微博等能够集聚大量受众的社交软件上做有特色的推销。酒店应更多地利用Inter-net进行网上宣传、网上预订和不同行业间集团联合促销,电子商务的巨大发展,大型的酒店集团不惜花费巨资,通过电视、Internet、报纸等各种渠道,大力宣传和构建巩固自己的品牌,从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而连锁类的中国酒店集团应考虑在有潜力的新区建设门店,选好未来市场,赢得成功的先机。为了抗衡国际集团,我们应将更多地将心思放在提高酒店综合竞争力上,在品牌创立、信息搜集、客房预定、宣传促销和培训管理方面都应该有所改变及提高。如果当下能够有一批投资主体明确、有一整套先进管理理念和长远发展目标的上规模、创品牌的本土酒店集团走出来,就能够大大地鼓舞本土市场的士气。
中国本土的酒店业仍然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无常态的技术创新不断加速,无主流的
顾客需求瞬息万变,无国界的酒店集团日益扩张,无壁垒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酒店业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一种更高质量的竞争,这种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制度、文化和人情的全面结合是未来酒店竞争的一种升华。“以变应变,以变制变,创新发展”,是中国酒店业未来发展道路上的必然选择。酒店可以考虑为自己的企业定制一个酒店主题,以此为中心开展一系列的销售和促销活动,把主题和酒店品牌相结合,打造为人们所牢记,所口口相传的酒店形象。
只有用于面对挑战的人才能找到成功的道路,正如当下的中国本土酒店集团,酒店应把握住旅游业高速发展这一巨大机遇,积极迎接挑战,及早转变观念,采取各种策略,主动出击,方能在与国际集团竞争浪潮中成为赢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