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
2022-08-02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13卷第1期 2013年3月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enzhou Vocationa1&Technica1 College 、,01.13 NO.1 Mar.2013 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 方森君 (温州大学法政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摘 要]现代人处于竞争激烈的时代,过分受物的控制,逐步被物化、异化,而心灵空虚与不自由。老子 “道法自然”思想为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提供了科学方法,给现代人以充分的启迪。人 们可以从老子“道法自然”思想中汲取滋润心灵的养分,抚平浮躁的内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老子;道法自然;异化;和谐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1—4326(2013)01—0087—03 LAo Zi’S Thought 0f“Taoism Follows Nature"and its In piration Ins iration to M0 ern l'eo ’‘‘ odern PeopleR G Seniun (School ofLaw and Politics,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325035,China) Abstract:At the time of fierce competition.modern people are controlled too much by the material,and gradually they are materialized。transformed and feel empty and not free.LA0 Zi’S thought of“Taoism follows nature”provides a scientific way for people t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the nature,people and others and people and themselves.which Offers some inspiration for modern people.Wle thus can nourish our mind by drawing some lessons from this thought to release our impulsiveness and obt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KeY words:LA0 Zi;Taoism olflows nature;Alienation;Harmony 一、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内涵 然界”;二是指天然而非人工的;三是指自然而然,按 事物内部规律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四是形容很自 若,不拘束,不呆板。而老子的“自然”是按照事物 本来的样子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又可称之为 1.道与自然的涵义 道德经》开篇第一句便是:“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11。“道”最初是指人走的路,后 引申为道理、规则。而在老子思想中,“道”有着更深 层次的内涵。对于“道”的涵义,陈鼓应指出,主要 “真”,不虚伪,不造作。老子推崇“无为”,主张尊重 自然、效法自然,提倡顺其自然。老子认为,“自然” 是指道的存在状态或内在属性,“自然”就是“道”, “道”就是“自然”。“自然无为”是道家哲学的基本原 则和中心价值。道家主张自然的生活状态,认为自然 体现在形而上的实存者、规律性的存在、人类生活方 式与处世方法三个方面I 2I。可以这样理解“道”:“道” 是本原,是万物之源,它无状无象,看不见摸不着,但 天下万物生于“道”,无和有都来自“道”;“道”是规 律,“道者,万物之奥。"l‘1 老子的“道”是有与无的 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因循自然,不矫揉造作,不掩饰, 不虚假,随遇而安,这是最好的一种生命状态。 2.道与自然的关系 老子 道德经 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合体,是生命之本源,是宇宙万物的最高原则。 现代汉语字典对“自然”的解释是:一是指“自 道法自然。”lI]2 2道与自然存在何种关系?一种理解是, [收稿日期】2012-09-23 [作者简介]方森君(1988一),女,浙江三门人,温州大学法政学院硕士研究生 88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3月 把“道法自然”看成动宾结构,把“法”当做动词,作 “效法”之义。王弼把它解释成“不违”、“顺”,“道法 自然”就是道不违自然,顺应自然,道效法其本来的 样子、本来的状态『3 l。道生万物,是万物之母,是万 物得以生存的根据,但它不以万物之主自居,从不企 图控制万物,无为才是道的特性,是顺应自然、遵循 万物的规律。于大千世界,则遵循万物之自然,尊重 自然规律,爱护火自然,不去做违背自然规律伤害大 自然的事情;于人类社会,则遵循百姓之自然,尤其 对于治理者,应采取无为的方法,相信百姓的智慧,顺 应百姓的自然。另一种理解是,把“道法自然”看成 是表语结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I 1即人遵循的法则由地来显示;地遵循的法则 由天来显示;天遵循的法则由道来显示;道遵循的法 则由自然来显示。自然的状态就是道的内容,适合自 然的,就属于道;背离自然的,就不符合道。 人们因不同的思路和角度可获得不同的理解和解 释。但不管是哪种解释,从“道法自然”之中都能得 到这样的启示:一切按照客观规律、自然法则进行,就 会风调雨顺万物和谐;反之,背离客观规律和自然法 则,就会遭受大自然的惩罚。 3.“道法自然”的规定性 老子认为,道是秉自然之性I=Iii创生万物的,道遵 循万物的自然,万物也该效法自然。在“道法自然”的 实现上,老子主张明道、循道,依循天道而为,顺其 自然。人类应做到明自然之性,以定自身行为之准则。 在明道之后,要做到循道,即遵循自然之道,按客观 规律、自然法则办事。老子反对人为的干预,主张“无 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白 化。”… “无为”不是不为,而是顺自然而为,不妄为, 不肆意乱为,不干扰他物之道而为。无为则世间万物 便可自行运化。在老子看来,“自然”是“得道”的标 准,“无为”是“得道”的方式。在宇宙之间,顺从万 物的自然,保持万物的本性,就是“得道”;在人类社 会层面,圣人要遵循百姓的自然,治理者要采取“无 为而治”的方式。“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 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l 1 5 即 治理国家者不发布太多严苛的政令,轻徭薄赋、与民 休息,对人民采取不干涉或少干涉,借以安定民心,发 展社会生产:对于个人,“无为”也是种处事原则,不 争功名利禄,不为五斗米折腰。遵循自然,天道自然 无为,以无为的方式达到无不为的自然之境。 二、现代人的异化表现及老子的智慧调试 在商品化的社会中,现代人的“竞争”、“压力”、 “迷失”如影随形,而“自由”渐行渐远。“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I ,众生皆在功名利 禄的江河中挣扎,心灵的空虚,精神的荒漠,异化的 人生。现代人“不自由”的表现有很多,我们可以从 中分析缘由,并试图在老子思想智慧中寻求调试方法。 1.现代人的异化 (1)人与自然的异化。人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产物,从自然中分化出来后仍然离不开自 然。工业文明和现代科技的进步使人类社会得到了前 所未有的发展,为世界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但科技也成为人类进步的异己力量,造成人与 自然的异化。现代工业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 产生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气候变暖及资源枯竭等 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运用现代 科技无休止地向自然攫取各种资源,企图征服自然。 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 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 行报复。”I 6I的确,当人们还没来得及欢呼雀跃对自然 的征服时,自然就已经开始了反击。这样使人与自然 环境之间失去了平衡。 (2)人与他人的异化。人类为了生存结成一个个 群体,组成社会,人的地位和价值也开始通过社会来 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地位和价值, 不惜将自己凌驾于社会之上,人与社会就对立起来 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整个社 会犹如一架庞大的机器,而人只不过担当操作机器的 角色甚至是机器的附庸。物的交换成为人与人之间的 重要部分,人与人的关系靠法律来制约,因经济利益 而联系。人与人的关系逐渐异化成了物与物的关系, 丧失了情感的联系,只有利害关系、金钱关系,这就 助长了人的无限机心,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从 而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与冷漠。整个社会失去秩 序,信任感集体丧失,人们感到外在社会与自己的对 立,陷入生存危机。 (3)人与自我的异化。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人们 纷纷确立物质、金钱、名利、权势至上的价值观和人 生观,以致坠入物欲的深渊,成为物的奴隶,迷失自 我。人的自我异化,造成人心的险恶、心理的困惑、个 体自我分裂。人们分不清本心的真我和异化的假我, 而且异化的假我占据于本心的真我之上,外界的一点 风吹草动都能轻易引起内心的波澜,动摇本心的想 法。人们希望通过适应外界、迎合外界的价值评判来 获得尊重和认可,于是一味地去迎合、迁就、改变自 身。当这种适应超过了一定限度,人们就会对自己感 到陌生,那个真正的自我早巳隐退到角落里,自我的 分裂导致人们的无限迷茫…。 2.老子对人的异化的思考和批判 第13卷第l期 方森君: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 89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I 1¨在“礼 崩乐坏”的春秋时期,老子深刻地看到了五色、五音、 五味、驰骋畋猎、难得之货虽能促进社会的进步,能 给人们带来享受,却也造成了人们目盲、耳聋、发狂。 人类的文明成果对人的奴役,使人出现异化、失去本 境,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达到天人合一的 理想状态。 2.无欲不争——人与他人的和谐 现代社会节奏加快、气氛紧张、生活烦躁,人们 开始出现了错误的思想意识,导致行为的迷失:人对 物的过分欲求必然导致本性迷失、行为失端;过多的 追名逐利,只会让这些外在的诱惑、世俗的眼光迷了 眼,遮住了心,为名而活,为利而动;人与人相处时, 看到的只有利益,彼此失去了信任,剩下的只有猜忌 和尔虞我诈,自然也就建立不了良好的人际关系I-o】。 要想达到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应采取老 子推崇的“无欲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 真。在老子看来,人的一切异化都归结于文明的异化。 老子认为所谓的“文明”就是“人为”的,是背离自然 的“伪”,而“自然”才是人们应效法的,才是“真”。 人的贪婪欲求使得人类为追求最大利益、最大满足,无 视自然存在的意义和内在价值,导致人类无止境地向 自然索取,人与自然对立;人的利己自私使得人类争 利无度,为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惜采取讨好权贵、 弄虚作假等不堪手段,唯利是图。人与人之间的淡漠, 人际关系的紧张,人与社会的对立;人们迷失于功名 利禄的成功准则,陷入争名夺利的泥潭不能自拔,忽 争。”I 1 1 s即减少一些欲望,保持清净的心态;不要执 迷于争名夺利,坚持淡然的状态。上善若水,学习水 的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包容一切甘居下游。在 与人相处时,谦和、不争、通达。在老子看来,人应 恬然淡泊、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诗意地栖居着;“见 略了心灵的安适与憩息,丧失了精神的宁静与恬然,找 不到生命真正的意义,从而也迷失了自我…。老子认 为,人要想过安定恬适、宁静悠然的生活就得明道、循 道,顺自然之道。以自然之道解决人的异化问题,复 归淳朴,复归自然,一切以自然之道为原则、顺其自然。 老子主张依循天道而为,不做人为的干预,也就是要无 为,不妄为。以“无为”的心态达成“有所为”,但不 是无所作为、一概不为,而是不妄为,有所不为,以达 成合乎自然、合乎人性的“为”。现代人的异化、不自 由、痛苦的根源就在于违背了这一原则,使得一切都打 上了人为的烙印。因此,人类找寻幸福的唯一出路就是 弃绝一切人为机巧,顺应自然,返归于真朴之境。 素抱朴”、粗茶淡饭,节俭地生活着;知足常乐,保持 内心的安宁平静。以澄明的心境、纯真无邪的清明状 态去抵御外物的诱惑,摆脱精神的负累。在人际交往 的过程中,不以自我为中心,尊重他人,自然就解决 了人与人关系的问题。 3.复归本心——人与自我的和谐 人与自身的异化就是人被外物束缚,失去了自然 本性,出现自我分裂。老子认为,要达到人与自我的 和谐,就得复归本心、真我,复归婴儿状态。在物欲 横流的现代社会,如何面对社会,处理好人与人的关 系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而人与自我的关系往往被忽 略。处理好自己与自身的相处,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健 三、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对现代人的启示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老子最先表达了天人 合一、物我为一的观点。老子强调天地自然和谐对人 康及生活品质都非常重要。要想实现人与自我的和 谐,就要坚持老子思想的返璞归真、复归本心的原则, 不过多地理会外界的世俗见解,摆脱外物的牵绊,扪 心自问,尊重自我本心的想法,至少使自己的内心不 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 提升人类生命质量的生存之道。天地、道、人类是同 一冲突、不纠结,舒心愉悦。遵循本真、本心,不被物 化、异化,找回迷失的自我,寻回生命本真的色彩,潇 潇洒洒、自自然然,使自我得以超越,心灵得以邀游, 感受生命的美好、自然的纯真。 工业文明、科技进步带来便利和享受的同时,现 代人的不自由,人与自然的异化、人与他人的异化、人 与自我的异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而老子思想中的哲 学智慧,能够引导人们合理地处理物我关系,正确地 对待成败得失。借鉴老子“道法自然”思想,以达观 的心态看待一切,克服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和人与自 我的异化,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他人的和谐及 人与自我的和谐之境。 的,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要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 观点,消解人类在自然面前妄自尊大的主宰意识,自 然并不是任人宰割的『9I。老子竭力反对人类把自己的 意志强加给自然,随意干涉自然界规律。“道法自然” 也就是要在“自然之道”中,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 首先充分认识自然界的规律,然后遵循自然界的规律 行事。在遵循自然法则和规律的前提下,与自然和谐 相处,而不能企图去战胜自然、征服自然,如此才不 会做出过分掠夺自然资源、肆意污染环境、打破生态 平衡之蠢事,最终酿成恶果。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 持人与自然之间平衡协调的关系,有利于保护自然环 (下转第9 6页) 96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3月 如信息搜索、团队合作、P P T制作、当众演讲等,不 少学生表示虽然课后工作量比较大,但收获颇多,既 增长了见识又锻炼了能力。 由图2可知,大部分高职学生对财会行业英语课 堂口语教学改革持肯定态度,虽有部分学生认为口语 水平提高并不明显,但归因为个人努力不够;超过半 数的学生建议多学期持续开展,且对后续效果持积极 肯定的态度。 教无定法,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教师,应从学 生的角度出发,优化教学活动设计,采用丰富而实用 的各种方法使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天堂。行业英语教 图2 学生评价自身英语口语提高程度(多选题) 学改革虽起步不久,但其贴近学生实际水平、专业需 求,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期待进一步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l】李静.基于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 0l 0(1 5):54—5 5. 【2 J陆明,丁万江.口语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另解【J】.外语界,2005(2):52—5 7. 【3】张恒.会计英语课堂教学初探【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O06(2):66-67. 【4】Brown H 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礼,2000 【5】陈嫔荣.商职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l1(4):l1 0一l】2. [责任编辑:黄雪英] (上接第5 6页) [参考文献] 【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公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8年度立项建设院校名单的通知【EB/OL】.(2009-04-l 3)【201 2-ll一0ll 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0904130000l&tara—id=NO6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公布“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计划”2 0 0 8年度立项建设院校部分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E B/0 L1. (20ll一06—20)I20l2一lI一0l J.httP:/www.tech.net.Cn/weh/artiCleview.a spx?i d=201IO90717484931lt,cata—id=NO03. 【3】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礼,200 7:24-25. 【4l陈志勋.对工作过程的四维理解【J1.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l 2(2):27—29. 【5】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2一l 4. 【6】张献奇,田云阁.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 0(27):l 20一l 21. 【71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专用通信技术维护规则【M】.北京:铁道出版社,2 0 0 8:25—75. 【81郑晓梅.论工作过程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20 1 0(28):49—52. [责任编辑:张仕雄] (上接第8 9页) [参考文献] 【l】老于.道德经・南华经【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3. I2l陈鼓应.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IM】.北京:中华书局,l 984:2一l 2. 【3l王弼.老子道德经注【刚.北京:中华书局,2011:76. 【4】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卜海:E海古籍出版社,1 997:l 4 5. 【5】司马迁.史记【M1.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982. 【6l恩格新.自然辩证法【M1.于光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 984:305. 【7】陈大明.老子“道法自然”及其时代价值【J】.学习论坛,20 05(4):62-64. 【8】姚景贤.道家人生哲学对现代人生观的价值【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礼会科学版,2009(5):23—25 【9】蒋桂磊,王志银.道家思想之精髓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J】.科技信息,2 00 9(1 9):1 2 3. [1 0】何霞.道家哲学及其社会价值【J】.学理论,2009(20):l1 9. [责任编辑:曹小荣]